戴耀先,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大校。1945年1月出生,1965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同年被分配到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长年从事德国军事问题研究。1998年退休。除在军事报刊发表大量有关德国军事的译文、论文;为军委、总部提供咨询、论证报告;以及为《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撰写“德国军事思想”等条目外,主要著作有:《德意志军事思想研究》(主编、主笔)、《诉诸总体战的灵魂——鲁登道夫<总体战>浅析》、《当代外国军事思想》(合著)、《当代外国军事思想教程》(合著)。主要译著有:《总体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记》、《德国总参谋部》、《古德里安将军战争回忆录》(原书名:《一个军人的回忆》)、《曼施泰因元帅战争回忆录》(原书名:《失去的胜利》)、《德国国防军大本营》(合译)等。此外,还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世界战争通鉴》、《世界军事年鉴》、《外国一百个军事家》等著作部分章节的撰写工作。
序
绪论
第一章 日 耳曼氏族社会至封建社会早期的军事思想萌芽(公元前1世纪~17世纪)
一、日耳曼人早期部落集团时期
二、法兰克国家时期
三、封建社会早期
第二章 德意志封建专制时期的军事思想(17世纪中叶~19世纪初)
第一节 德意志从衰败中复苏,普鲁士崛起
一、德意志在政治上处于四分五裂和软弱无力的状态
二、经济衰败,直至18世纪才开始复苏
三、各邦国实行专制主义和开明专制
四、普鲁士军事专制王国的崛起和普奥争雄局面的形成
五、启蒙运动和狂飙突进运动为德国军事思想注入新鲜血液
第二节 德国封建专制时期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战争观
二、军事战略思想
三、建军思想
四、作战指导思想
第三节 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军事思想
一、弗里德里希二世
二、贝伦霍斯特
三、比洛
四、蒙特库科利
五、冯·威廉伯爵
第四节 评论
一、德国封建专制时期的军事思想是在与世界军事思想相互交流中得以发展的
二、对弗里德里希二世军事思想的评价
第三章 反法联盟战争至德意志民族解放战争时期的军事思想(18世纪末~19世纪初)
第一节 走向没落的普鲁士及其军事改革
一、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给欧洲封建势力以巨大冲击
二、普鲁士对法战争失败
三、普鲁士军事改革已成大势所趋
四、普鲁上进行军事改革
第二节 德意志民族解放战争时期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战争观
二、军事战略思想
三、建军思想
四、作战指导思想
第三节 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军事思想
一、沙恩霍斯特
二、格奈泽瑙
三、克劳塞维茨
四、博因
五、格罗尔曼
六、马森巴赫
第四节 评论
一、关于普鲁士的军事改革
二、关于克劳塞维茨军事思想及其《战争论》
第四章 德意志联邦至德国统一战争时期的军事思想(1815~1871)
第一节 德国经济迅猛发展,统一已成大势所趋
一、在政治上封建制度全面复辟,人民要求统一的运动此起彼伏
二、经济迅猛发展,建立统一的经济体系成为新兴资产阶级的强烈要求
三、欧洲列强竭力阻止德意志的统一
四、科学技术、武器装备的发展,为统一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五、文化艺术、社会科学在社会的倒退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丰富了军事思想的内涵
第二节 德国统一战争时期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战争观
二、军事战略思想
三、建军思想
四、作战指导思想
第三节 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军事思想
一、毛奇
二、罗恩
第四节 评论
一、统一战争时期的德意志军事思想对其以后和世界军事思想发展的影响
二、对毛奇在总参谋部建设问题上的贡献,应当作全面和客观的评价
三、统帅、高级指挥官的素质攸关战争的胜败——从毛奇的军事才能说起
四、今天如何看待毛奇的“任务式指挥法”
五、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的巧妙、紧密结合是战略家的最高境界
第五章 第二帝国时期的军事思想(1871~1918)
第一节 德国向帝国主义过渡,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一、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各资本主义国家矛盾加剧,民族主义运动蓬勃兴起
二、德国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结合,为德国的军事思想打上了鲜明的侵略扩张的烙印
三、德意志帝国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德国经济的发展,为德国帝国主义发动战争提供了物质前提
四、反动的思想文化宣传为德国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做了舆论准备
第二节 第二帝国时期德国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战争观
二、军事战略思想
三、建军思想
四、作战指导思想
第三节 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军事思想
一、施利芬
二、蒂尔皮茨
三、德尔布吕克
四、巴尔克
五、拉采尔
六、其他人物
第四节 评论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军事思想的特点
二、对后人的启示
三、关于施利芬与“施利芬计划”
第六章 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军事思想(1919~1933)
第一节 陷入全面困境的魏玛共和国
一、苛刻的《凡尔赛和约》使战败的德国套上新的枷锁
二、建筑在战争废墟上的共和国,进一步受到协约国的奴役和掠夺,经济上陷入困境
三、魏玛共和国从一开始就受到来自左、右两股势力特别是后者的冲击,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四、魏玛政府开展积极外交,力图摆脱困境
第二节 魏玛共和国时期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战争观与军事战略思想
二、建军思想
三、作战指导思想
第三节 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军事思想
一、泽克特
二、施蒂尔普纳格尔
三、豪斯霍弗尔
第四节 评论
一、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军事思想对尔后德国军事思想发展的影响
二、关于泽克特其人
三、豪斯霍弗尔的地缘政治学必须给予批判
四、由魏玛共和国看德国何以两度成为世界大战的策源国
第七章 第三帝国时期的军事思想(1933-1945)
第一节 纳粹德国实施总体动员,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纳粹泛起,希特勒夺权
二、总体动员,全面备战
三、西方实施绥靖,德国走上大战之路
第二节 第三帝国时期德国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军事战略思想
二、建军思想
三、作战指导思想
第三节 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军事思想
一、鲁登道夫
二、古德里安
三、曼施泰因
四、隆美尔
五、邓尼茨
六、莫德尔
七、贝克
第四节 评论
一、关于鲁登道夫及其《总体战》
二、论“闪击战”的历史与未来
第八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德国的军事思想(1945-1997)
第一节 德国再度分裂,两德分别加入东西方阵营
第二节 两德合并前的军事思想
一、军事战略
二、军队建设
三、作战指导思想
四、指挥与领导
第三节 两德统一后面临的安全环境及其安全战略
一、两德统一后德国所面临的安全环境
二、德国的安全战略
三、军队建设
结语
参阅书目
人名索引
中国古代刑罚政治观 内容简介 这部文集共收录论文17篇,是作者在2002年以来发表和撰写的文章,其中有些是作者自己署名发表的,有的是与作者好友葛荃共同署名发表,...
墨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引论 本书特色 郑林华所著的《墨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引 论》从墨家思想这一新视角初步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 如何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源...
德国山地步兵德国山地步兵史山地步兵的编制和作战装备山地步兵的后勤与支援日本海军史话-明治篇菊花与锚-近代日本的变革与日本
第三帝国的秘密武器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披露了德国在二战前和在二战期间研制秘密武器的内幕,深刻揭露了法西斯德国的战争罪行.希特勒出于战争的需要,下令在佩内明德研制...
晚清社会传闻研究 本书特色 晚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段,它不但以70余年的历程占了中国近代的大部分时间,而且也是由传统社会向近代转型变化的典型时期,新旧交...
《红人经济:发掘新消费爆点》内容简介:奇特的销量曲线背后,谁是第一动力?决定创业之前,为什么要先做红人?在“个人大于公司”
社本论--社会主义资本论 内容简介 本书较为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理论与资本运营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的资本理论和剩...
暗战千年-间谍改变历史 本书特色 *精彩无非黑暗里舞蹈,极震撼莫过于无声中狂啸。用心计扭转乾坤,以暗战改变历史,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之后却连背影都见不到……路过的...
哲学与政治之间:卢梭政治学研究 本书特色 曾誉铭的这本《哲学与政治之间:卢梭政治哲学研究》揭示了卢梭政治哲学的德性根据,呈现了解决类与个体异化的完善政制与自我教...
美帝国的形成-(第三版)-插图版 本书特色 本书是关于美国霸权史及近现代国际关系的重要著作,全书呈现了美国上升到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地位的一个历史全景,描述美帝国数...
政府治理现代化 本书特色 沈荣华、曹胜编著的这本《政府治理现代化》共九章,分三部分:**部分(**章),在对中国政府治理形态做历史性变革考察的基础上,提出政府治...
君主论 本书特色《君主论》是对佛罗伦萨乃至整个意大利几百年间的“政治实验和激烈变革”,以及马基雅维里本人多年从政经验的理论性总结。较为完整地阐述了尼科洛·马基雅...
历史的回音-一八O师实战录 本书特色诞生于抗日的烽火,三打运城,克临汾、攻晋中、战太原,秦岭夺险、川西剿匪,参加抗美援朝“五次战役”、冬季防御战役……这是一支战...
黄楼,安徽蒙城人,1980年12月生。1998-2009年就读于武汉大学,获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09年留校任教,现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三至九世纪研...
回教恐怖分子摧毀了蘇聯最大的石油化工廠,他們以為自己正為<自由>打出一條通路,卻不知已為第三次世界大戰揭開序幕。這是一部光
从宗法封建制到皇郡县制的演变-以血缘解纽为脉络 本书特色 《从宗法封建制到皇帝郡县制的演变:以血缘解纽为脉络》是由中华书局出版的。从宗法封建制到皇郡县制的演变-...
泰国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其民族整合进程 本书特色 庞海红编写的《泰国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其民族整合进程》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学研究方法,从民族史和民族关系...
交织-国家安全的第三种威胁 内容简介 《交织:国家安全的第三种威胁》由姜维清所著。 《交织:国家安全的第三种威胁》以“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具有交...
中国政治思想史(上下册) 本书特色 在中国,**次系统完整地揭示出整个中国思想发展脉络的,是1937年出版的吕振羽先生所著的《中国政治思想史》。这部著作批判的锋...
21世纪初期南亚关系研究 本书特色 胡志勇编著的这本《21世纪初期南亚国际关系研究》力争涵盖南亚地区各国双边政治、外交、经贸、军事安全、文化等领域,并从双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