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军事工程技术史:上古至五代》对上古至五代也即公元10世纪以前中国的军事工程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军事技术总体上属于工程技术的范畴,也可以统称之为“军事工程技术”,在古代主要有两大内容,一是武器装备制造技术,一是军事土木工程技术。10世纪以前的武器大体包括格斗兵器(刀矛剑戟等)、射击兵器(弓弩抛石机等)、防护装具(甲胄盾牌等)三类;其他重要装备有战车、战船、骑兵马具、攻守城器械等。10世纪以前军事土木工程的核心内容是筑城,包括城池筑城、野战防御筑城和边防长城。其他重要内容有攻守城作战中的工程作业、军事交通工程(道路、河渠、桥梁)等。《中国古代军事工程技术史(上古至五代)》对这些内容都作了深入的考察,并把中国古代军事工程技术的发生发展置于古代历史的大背景上进行探讨,着重分析了中国古代军事工程技术的发展与战争形态、战争方式演进的交互关系,中国古代军事工程技术与诸多相关技术的密切联系,国家因素在中国古代军事工程技术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以及中国古代军事工程技术的独特性。
第一编 史前
第一章 兵器的起源
第一节 初民的狩猎活动和兵器的孕育
第二节 史前战争的发展和兵器的诞生
第三节 史前的武器制造技术
第四节 原始兵器的种类
第二章 筑城的发端
第一节 史前的环壕村落
第二节 史前筑城
第三节 史前城的基本特点
第四节 史前城的若干结构形式
参考文献
第二编 夏商西周
第一章 铜、石兵器的兴替
第一节 冶铜的初起和铜兵的滥觞
第二节 铜兵的发展和石兵的衰亡
第二章 青铜兵器及其制造技术
第一节 青铜兵器的主要品种
第二节 青铜兵器的制造技术
第三章 冶铁的初起和铁兵器的滥觞
第一节 陨铁刃兵器
第二节 人工冶铁和铁兵器的发端
第四章 非金属兵器及其制造技术
第一节 弓箭
第二节 甲胄和盾牌
第五章 战车及其技术
第一节 马车的起源
第二节 乘车作战的兴起
第三节 商周战车(马车)技术
第六章 军事手工业的发轫
第一节 官手工业的确立
第二节 手工业的分工状况
第七章 筑城和道路建设
第一节 对夏朝筑城的认识
第二节 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筑城
第三节 商朝筑城的总体状况
第四节 城的规模和结构的发展
第五节 西周筑城
第六节 商周之际的边地山城
第七节 西周的道路建设
参考文献
第三编 东周
第一章 军事手工业的确立和发展
第一节 早期官手工业的特点
第二节 东周官手工业发展大势
第三节 兵器制造的专门化
第四节 兵器刻铭反映的战国造兵体制
第五节 私手工业的发展和民间工匠参与造兵
第六节 时代思潮和军事手工业的发展
第二章 青铜兵器及其制造技术
第一节 青铜兵器的鼎盛
第二节 青铜兵器形制和结构的改进
第三节 青铜兵器制造技术的发展
第三章 铁兵器及其制造技术
第一节 中原冶铁用铁的发轫期
附:干将、莫邪考
第二节 铁兵器应用的初步发展
第三节 东周铁兵器的制造技术
第四节 冷兵器的新面貌
第四章 非金属兵器及其制造技术
第一节 庐器:独特的复合式兵器柄
第二节 东周制弓术:复合弓的成熟
第三节 弩的武器化
第四节 制箭技术的提高
第五节 皮甲的成熟
第六节 漆盾和武器髹漆
第五章 战车和战船
第一节 战车的改进
第二节 战船及其建造技术
第六章 城池筑城的发展
第一节 筑城的基本方式
第二节 东周筑城的大发展
第三节 东周城的结构
第四节 筑城思想的成熟
第七章 攻城和守城的方法与技术
第一节 攻城的方法
第二节 守城的方法
第三节 水攻和防水攻
第四节 穴攻和反穴攻
第五节 野战防御筑城
第八章 长城筑城的兴起
第一节 长城的起源
第二节 东周列国之间的长城
第三节 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长城
参考文献
第四编 秦汉
第一章 秦代的造兵体制和武器技术
第一节 秦代的造兵体制
第二节 秦代的武器技术
第二章 铁兵器的普及和汉代的军事手工业体系
第一节 铁兵器的普及
第二节 汉代的军事手工业体系
第三章 汉代铁兵器及其制造技术
第一节 铁兵器制造技术的发展
第二节 汉代铁兵器的变化
第三节 汉代的铁甲
第四章 汉代的弓弩
第一节 弓
第二节 弩
第五章 战车和战船
第一节 古代车战和战车的消亡
第二节 战船
第六章 秦代的军事工程建设
第一节 堕名城、决川防、夷险阻
第二节 修筑长城
第三节 修建直道
第四节 修建北边道
第五节 修建驰道
第六节 开凿灵渠
第七章 汉代城池筑城的发展
第一节 西汉长安城
第二节 东汉洛阳城
第八章 汉代长城筑城的发展
第一节 汉代修筑长城的过程
第二节 长城防御工程体系及其完善
参考文献
第五编 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五代
第一章 造兵机构的演变
第二章 铁兵器及其制造技术
第一节 铁兵器制造技术的发展
第二节 铁兵器的演变
第三节 铠甲的发展
第三章 弓、弩和抛石机
第一节 弓和弩
第二节 抛石机
第四章 骑兵马具的成熟
第一节 马勒具
第二节 马鞍
第三节 马镫
附:关于滇人的“绳圈式马镫”
第四节 马蹄铁
第五章 战船和水战具
第一节 长江水战的发展和战船的大型化
第二节 拍竿的创制和改进
附:关于战船使用抛石机
第三节 车船的发明
第四节 水军海上活动的发展
第五节 造船技术的进步
第六章 城池筑城的发展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筑城
第二节 隋唐五代筑城
第七章 攻守城方法的发展
第一节 实战所见攻守城方法
第二节 关于火攻
第八章 长城和其他军事工程
第一节 此时期修造长城的情况
第二节 唐代的边防烽火警讯体系
第三节 其他重要军事工程
参考文献
后记
组织者的话
从古希腊的马拉松战役到现代的海湾战争,《剑桥插图战争史》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人们叙述了西方战争史上历次重要战事的来龙去脉―
义和团史话-中国史话 本书特色 卞修跃著的《义和团史话》共分七章(豆剖瓜分 话缘起细说大势、设厂聚义 朱红灯森罗扬威、涞水大战 清朝廷剿抚两难、津门儿女 誓扫洋...
新文化史领军者林恩·亨特代表作法国大革命的主要成就,在于构建了一种影响至今的政治文化畅销30余年,近10个语言版本,中文修订本全新推出——【内容简介】《法国大革...
官箴-《从政遗规》选译 本书特色 团购100册以上可拨打团购电话010-89113903官箴-《从政遗规》选译 内容简介 《从政遗规》近年来重新受到关注,对于陈...
《强迫症的历史》内容简介:如何演化为战争对犹太人灭绝性的种族杀戮? 《纳粹德国:一部新的历史》作者、纳粹德国历史研究专家克劳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教程 内容简介 本书从课程的性质和内容出发,以国防教育为主线,结合大学生现有知识结构特点,比较全面地概括了普通高等学校军事理论课课程体系。本书...
政治科学基础 内容简介 首先,《外交学院学术丛书》的出版适应了中国的外交学与国际关系的研究进入黄金时期的需要。外交与国际关系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特别是自中国实行...
《漫游者》内容简介:“死亡像正午太阳无法直视,临终的人焚烧着双眼,父亲是替我探路去了。”《漫游者》收录台湾小说家朱天心写于
1944年11月,威廉·F.梅勒军士刚满二十岁。参加许特根森林战役后不久,他就被晋升为班长,因为步兵连的军官都已被杀害或者受伤,
沸腾的仇恨(恐怖与反恐怖的正邪较量) 本书特色 什么是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就是一个民族对其民族文化、语言、宗教、心理、习俗和生活方式等等的认同。由于对自身民族的认...
唐代日人来往长安考-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史学) 本书特色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1937年由秦风周报社出版。全书分为二十四章,分...
美国哈珀-柯林斯公司原版授权T.N.杜派权威著作自公元前3500年至今世界军事历史的全面纪录附有战争索引、战斗索引、综合索引及交叉
流动的国土--水面舰艇部队 本书特色 《流动的国土(水面舰艇部队)》以丰富的内容、详实的材料和图片展示了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发生的感人故事、令人惊叹的战略决策,...
《米格风云:米格飞机的传奇》内容简介:米格系列战斗机是苏联/俄罗斯战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著名的战斗机,《米格风云:
《汉唐漕运与军事》内容简介:漕运是中国古代集权政治的重要统治工具,漕运的发展与传统中国国家体制变迁和国家权力运作息息相关
日志中国:回望改革开放30年(第五卷) 本书特色 编辑推荐:六卷一部改革史三十年一日从头阅……翻了一下案头的报纸,“日志中国”已出到143期。一份报纸拿出如此多...
从战士到领导-10位小战士到大领导的成长历程 本书特色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工农红军中有很多年纪很小的战士,当时他们还没有枪高,被红军首长和大战士们称为“...
制度分析理论与争议-(第二版) 本书特色 20世纪90年代以来,“制度”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焦点,以“制度”为核心概念来解释政治、经济、社会现象的学术流派被统称为...
《现代政治分析》初版的 1963 年,正是美国政治学的行为主义最为盛行的时侯。行为主义并不是一种系统的政治学说,只是政治学研究中所强调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它的主要...
时代先锋-新世纪100位共产党员先进典型 内容简介 该书由领导楷模、基层典范、政法英雄、军旅先锋、岗位尖兵等五个部分组成。本书选取了2000年以来全国涌现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