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提 要
本书是建国以来第一部研究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史
的专著。着重研究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制度
下,各个阶段的战争形态和军事思想的沿革、发展,力
图揭示其发展规律,探索内在的发展动因。同时,介
绍了几十部著名的古代兵法著作,并配有近150幅插
图。为与研究现代军事思想史相衔接,还概略介绍了
鸦片战争后至20世纪初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军事思
想。本书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史料价值。
目录
前言
第一篇 中国奴隶制社会的战争形态和军事思想
的发生与发展
第一章 以车战为主的战争形态
第一节 车战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战车的出现及其发展
第三节 战车分类及其基本战斗单位――乘和卒
第四节 车兵部队的编成
第五节 车兵的战斗队形(阵)
第六节 车战时代的作战形式
第七节 车战的指挥组织
第八节 车兵的训练
第九节 车兵的衰落和步兵的兴起
第二章 奴隶制社会时期军事思想和主要军事著作
第一节 军事思想的萌芽和早期的军事著作
第二节 孙武和《孙子兵法》――对春秋以前
战争经验的总结
第三节 司马穰苴和《司马法》――对古老兵法的追
论和对军事思想的发展
第四节《左传》中记载的战争史
第五节《周礼》中的军事典章制度
结束语
第二篇 中国封建制度形成和确立时期(战国)战争
形态和军事思想的发展
第三章 战国时期战争形态和军事思想的特点
第一节 以步战为主的战争形态
第二节 步兵的编制与装备
第三节 骑兵、车兵的地位和作用及其编制与装备
第四节 步、骑、车兵的战斗队形――阵
第五节 作战形式
第六节 军队的组建和训练
第七节 军队的动员、集中和开进
第八节 军事纪律
第九节 指挥通信方法
第四章 战国时期的主要军事著作
第一节 孙膑兵法
第二节 尉镣子
第三节 六 韬
第四节 先秦诸子的军事论著
结束语
第三篇 中国封建社会前期(从秦汉到隋唐)的战争形
态和军事思想
第五章 从秦汉到隋唐战争形态的特点
第一节 秦汉骑兵的发展和战略战术
第二节 从魏晋南北朝至隋代的重装甲骑兵和
战略战术
第三节 唐代轻骑兵和唐军战略战术
第六章 从秦汉到隋唐时期的重要军事著作
第一节 吴 子
第二节 淮南子兵略训
第三节 三 略
第四节 李靖兵法
第五节 太白阴经
结束语
第四篇 中国封建社会中期(宋元)的战争形态和
军事思想
第七章 中国封建社会中期的战争特点
第一节 宋代政治上“和”与“战”之争以及建军
指导思想的失误
第二节 积极防御和消积防御之争
第三节 将从中御和机断行事之争
第四节 以步制骑和以骑制骑之争
第五节 宋代统治阶级中对人民抗敌武装力量的两
种对立思想和态度
第六节 宋军的城寨防守和江河防御
第七节 宋军的战斗编成和战斗队形(阵)
第八节 辽、夏、金军的战略战术
第九节 蒙古骑兵的战略战术
第八章 宋元时期的重要军事著作
第一节 武经总要
第二节 唐李问对
第三节 何博士备论
第四节 守城录
第五节 美芹十论
第六节《江东十鉴》与《江东十考》
第七节 虎铃经
第八节 历代兵制
结束语
第五篇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明至清鸦片战争前)的战争
形态和军事思想
第九章 明代对元及其残余势力长期作战中军事指
导思想的演变
第一节 由南向北的明代统一战争
第二节 明初对元残余势力的进攻
第三节 仁宣时代的稳守反击
第四节“土木之变”后的消极防御和“边墙”构筑
第十章 明代在东南沿海御倭的海防思想
第一节 明代倭患的由来和明军的海防措施
第二节 对倭作战中的“剿抚之争”和“水陆之争”
第三节 戚继光和戚家军的编成、阵法和战法
第十一章 明末孙承宗保卫辽西的车营战法
第一节 车营的编成
第二节 步、骑兵各队及整个车营的战斗队形(阵)
第三节 车营的战法
第十二章 清代(鸦片战争以前)以武功定天下的战略、
策略思想
第一节 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从小到大,由弱
变强的战略、策略思想
第二节 皇太极“和谈与自固”的战略、策略思想
第三节 多尔衮入关统一全国以及康、乾时期扩张
疆域的战略、策略思想
第十三章 明清时代火药、火器的大量使用对军队
编制、装备和战法的影响
第一节 军队编制和装备的变化
第二节 军队战术上的变化
第十四章 明清(鸦片战争前)的重要军事著作
第一节 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
第二节 孙承宗等的《车营扣答合编》
第三节 茅元仪的《武备志》
第四节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
第五节 年羹尧的《治平胜算全书》
第六节 其它明清时代兵书
结束语
第六篇 中国历代农民战争军事思想的特点
第十五章 农民战争的特殊性质
第一节 农民战争是封建社会制度的产物
第二节 农民战争的目的是推翻封建地主阶级
的统治
第十六章 农民战争的军队建设和政权建设
第一节 军队建设
第二节 政权建设
第十七章 农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第一节 以反围剿打破敌人围剿
第二节 流动作战 以走制敌
第三节 避实击虚 出奇制胜
第四节 攻坚战
第十八章 农民战争的后勤补给
结束语
第七篇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军事思想
第十九章 鸦片战争时期“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军事
思想
第一节 林则徐的军事思想
第二节 魏源的军事思想
第二十章 湘、淮军人物的军事思想
第一节 曾国藩、胡林翼的军事思想
第二节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军事思想
第三节 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表现的军事思想
第四节 这个时期的军事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第二十一章 清王朝接受西方军事思想创建新军
第一节 清王朝创建新军的过程及指导思想
第二节 清末学习西方军事学术的典令性著作
第三节 新式陆军学堂所接受的军事学术
第四节 海军所接受的西方军事学术
第二十二章 民国初年的军事思想
结束语
热点话题谈心录2018 内容简介 《热点话题谈心录(2018)》遴选了“理论宣传”“改革开放”“脱贫攻坚”“项目建设”“乡村振兴”“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开放...
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 本书特色 1.2011年是苏共亡党、苏联解体20周年!2.社科院“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研究课题组历时十年的*终研?成果...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第5版)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丰富,视野开阔,不仅包括世界政治、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三个学科的基础知识,而且涉及地理、历史、民族、宗教、...
中国的社与会(增订本)(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内容简介 社与会构成了中国社会的基础单位。社、会并非上层规定下的行政机构,而是产生于民间的自发组织。作为一种非公组织...
先秦礼制探赜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礼乐文明,其礼,殊事合敬,其乐,异文合爱,煌煌郁郁,泽被深远。《先秦礼制探赜》探赜索隐,对先秦时期的重要礼仪制度作了详细而深入的...
首届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智库联盟论坛文集 本书特色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是互联互通,建设的目的是合作共赢。本书的主题十分鲜明,就是在&ld...
《消逝的巨兽: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战列舰》内容简介:曾经不可一世的海上巨兽,纵横大洋称霸一时!随着海军航空兵的登场,最终从二
中央和国家机关: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主题讲坛周年读本(10) 内容简介 本书是收录2018年中央和国家机关“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主题讲坛知名专家精彩演讲...
自然法典-汉译文库 本书特色 《自然法典》中力图陈述作者所发现的一个“简单法则”: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存在着一种永恒不变的“自然法律”,理性的任务在于考察和分...
看法与说法(精装)(全四册) 本书特色 本书选自1981年以来李瑞环同志的所有文稿,其中许多内容系首次公开发表。李瑞环同志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亲身...
《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历史系列:海校学生口述历史2》讲述了口述历史资料,其重要性不亚于文献档案。民国以还,内乱外患交相迭
尖刀-中国人民解放军钢铁王牌军征战实录2-中国人民解放军钢铁部队传奇之 本书特色 推荐购买《尖刀——中国人民解放军钢铁王牌军征战实录①》推荐购买《利剑——中国人...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十辑现象学与政治哲学 目录 现象学与政治哲学胡塞尔的国家哲学“超在”的扩展:列维纳斯伦理学的政治哲学维度技术、政治世界与本真生存从生活世...
中华帝制的精神源头:秦思想的发展历程 本书特色 由田延峰编写的《中华帝制的精神源头——秦思想的发展历程》在充分利用相关新的考古发现成果、进一步挖...
2014-改革热点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 本书特色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编写的《改革热点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2014》,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和学习出版社联合出...
孙子兵法 尉囗子 鬼谷子-中国家庭基本藏书(诸子百家卷)(修订版) 本书特色 本书向读者介绍了战国《孙子兵法》、《尉缭子》与《鬼谷子》三部经典著作。全书结构包括...
入党培训学习问答 内容简介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决定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发展前途命运的大会,是团结、胜利、奋进的大会。大会...
乔姆斯基文集-反思肯尼迪王朝——肯尼迪、越南战争和美国的政治文化 本书特色 就其思想的广博性、新颖性、震撼力和影响力而言,乔姆斯基可能是在世的*重要的知识分子。...
礼仪金说:金正昆教你学礼仪:外事礼仪 本书特色 *具实效的礼仪经典,追求品位的魅力范本和礼仪教程。公司、学校、机关的黄金培训读本。提升品位的礼仪教程,追求优雅的...
《宋代中国的改革:王安石及其新政》内容简介:本书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新阐释了王安石变法的重点及其失败的原因。全书以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