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将近现代中国佛教学界的著述加以搜集整理而成。全书内容涉及佛教流派、佛教义理、佛教研究等各个方面,含六祖坛经研究论集、大藏经研究汇编、唯识学的发展与传承、中国佛教史论集、佛教人物史话、佛教逻辑与辩证法、佛教哲学思想论集等数十种,共分十辑,主要稿件来源为太虚所创《海潮音》、欧阳渐之《内学年刊》、新中国成立后所创办之《现代佛学》等刊物之论著,以及1950年以后台湾、香港之佛教学术论文。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
目 录
1、六祖坛经研究论集
2、禅学论文集(一)
3、禅学论文集(二)
4、禅宗史实考辨
5、中国佛教史论集(一)
6、中国佛教史论集(二)
7、中国佛教史论集(三)
8、玄奘大师研究(上)
9、佛教经济究论集
10、大藏经研究汇编(上)
11、四十二章经与牟子理惑论考辨
12、禅宗典籍研究(禅学专集之五)
13、中国佛教史论集(四)(汉魏两晋南北朝篇)
14、中国佛教史论集(五)(宋辽金元篇)(下)
15、中国佛教史论集(六)(明清佛教史篇)
16、玄奘大师研究(下)
17、大藏经研究汇编(下)
18、佛教与中国文化
19、佛教与中国文学
20、佛教艺术
21、佛教逻辑与辩证法
22、俱舍论研究(上)
23、唯识学概论
24、唯识学的发展与传承
25、唯识思想论集(一)
26、唯识思想论集(二)
27、唯识思想今论
28、唯识问题研究
29、唯识典籍研究(一)
30、唯识典籍研究(二)
31、中国佛教的物质与宗派
32、华严学概论
33、华严思想论集
34、华严宗之判教及其发展
35、大乘起信论与楞严经考辨
36、佛教哲学思想集(一)
37、佛教哲学思想集(二)
38、佛典翻译史论
39、中国佛教通史论述
40、佛教目录学述要
41、佛学研究方法
42、佛教逻辑之发展
43、唯识思想论集
44、华严典籍研究
45、般若思想研究
46、中观思想论集
47、三论宗之发展及其思想(三论宗专集这一)
48、三论典籍研究(三论宗专集这二)
49、佛教人物史话
50、中国佛教史学史论集
51、俱舍论研究(下)
52、禅宗思想与历史
53、佛教根本问题研究(一)
54、佛教根本问题研究(二)
55、天台学概论
56、天台宗之判教与发展
57、天台思想论集
58、天台典籍研究
59、中国佛教寺塔史志
60、佛典译述与著录考略
61、佛教与政治
62、佛教与人生
63、佛教与科学·哲学
64、净土宗概论
65、净土宗史论
66、净土宗思想论集(一)
67、净土宗思想论集(二)
68、净土典籍研究
69、弥勒净土与菩萨行研究
70、佛教各宗比较研究
71、密宗概论
72、密宗教史
73、密宗思想论集
74、密宗仪轨与图式
75、西藏佛教(一)棗概述
76、西藏佛教(二)棗历史
77、西藏佛教教义论集(一)
78、西藏佛教教义论集(二)
79、汉藏佛教关系研究
80、西域佛教研究
81、中日佛教关系研究
82、日韩佛教研究
83、东南亚佛教研究
84、欧美佛教之发展
85、现代世界的佛教学
86、中国佛教史论集(民国佛教篇)
87、中国佛教史论集(台湾佛教篇)
88、律宗概述及其成立与发展
89、律宗思想论集
90、佛教与中国思想及社会
91、经典研究论集
92、印度佛教概述
93、印度佛教史论
94、原始佛教研究
95、部派佛教与阿毗达磨
96、唯识学的论师与论典
97、佛灭纪年考
98、大乘佛教之发展
99、大乘佛教的问题研究
100、佛教文史杂考
中国佛典通论 内容简介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由儒家、道教和佛教所组成。每一个中国人,在思想意识、立身处世以及行为规范上,不论自觉或不自觉,无不受到以上三种文化不同...
苏格拉底前后 本书特色 《苏格拉底前后》是作者在四篇讲稿的基础上修改完成的,是有关古希腊哲学的一部重要著作,内容涉及苏格拉底时代前后古希腊的哲学和科学等内容。在...
超解论语-怎样继承孔子留给我们的遗产 本书特色 孔子的圣人光环遮蔽了他*纯真质朴的生活哲学,本书还原出一个历久弥新的真实孔子 ——他的生...
王学通论 内容简介 《王学通论——从王阳明到熊十力》一书是杨国荣周志的博士论文。在进行论文答辨时,几位前辈专家曾给以肯定的评价,给他许多鼓励。部分内容在有关杂志...
老子 本书特色 中国文化经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自秦以后形成“儒道互补”的格局。儒家传统与道家传统都源远流长,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而且继续影响着我们的...
上帝与理性 本书特色 《上帝与理性》一书就意在捍卫神学的科学性。作者认为,将科学的态度贯彻于神学探究之中,不仅可能、可行,而且必要。关键在于,一方面,必须反对那...
老子的帮助-王蒙文集 本书特色 《老子的帮助》是王蒙基于自己的人生经验、思考历程,对老子及其哲学思想所做的个性化理解和阐释。书后附王蒙关于老子的论文。老子的帮助...
西来孔子艾儒略-更新变化的宗教会遇 本书特色 艾儒略为意大利籍耶稣会士,明朝末年追随利玛 窦中国传教。后进入福建地区开拓教务,与当地中国 人建立良好关系,尔后终...
听南怀瑾讲《论语》 本书特色 有人以蚕吃桑叶而吐丝来比喻南怀瑾先生,他把自己读过的书融会贯通,变成一种教化,使它应用于社会人群。听南怀瑾先生说《论语》,会比传统...
伊本.马哲圣训集 本书特色 《伊本·马哲圣训集》系伊斯兰教逊尼派著名六大部圣训集之一,为波斯圣训学家伊本·马哲辑录,故以汇集者冠名。该圣训集共辑录圣训4341段...
基督教哲学1500年 内容简介 赵敦华(1 949),江苏南通人。本书系统阐述了自公元1世纪到16世纪的基督教哲学,是汉语学术界**部详尽而系统的中世纪哲学史。...
道教唱道情与中国民间文化研究 本书特色 道情作为中国民间俗信仰的一种文化形态,值得从宏观角度研究的问题还很多。因此,由张泽洪编著的《道教唱道情与中国民间...
八字应用经验学 本书特色 这本《八字应用经验学》由秦伦诗所著,是研究《周易》应用的专业著作。作者通过总结多年研易及应用之经验,撷取名家之精华,将精深的八字理论,...
论语 目录 前言学而篇**为政篇第二八佾篇第三里仁篇第四公冶长篇第五雍也篇第六述而篇第七泰伯篇第八子罕篇第九乡党篇第十先进篇第十一颜渊篇第十二子路篇第十三宪问篇...
分析哲学的起源 本书特色 《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选收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界各主要流派影响较大的著作,通过有选择的译介,旨在增进文化积累,拓展学术视野,丰富研究课题...
历史哲学:批判的论文 本书特色 本书纵论历史哲学的产生与发展,详细探讨了以杜尔阁与孔多塞、黑格尔与马克思这些思想家为代表的近代历史哲学观点,将其归结为“可致完善...
深渊与巅峰:论尼采的永恒轮回学说 内容简介 尼采哲学一直是我国和西方学术文化界关注的热点,但是被尼采自己视为“天命”和核心思想的“永恒轮回”学说,却始终没有得到...
墨子-国学经典-珍藏版 内容简介 墨子(约前468-约前376),鲁国人,名翟。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出身徽贱.生活俭朴。青年时期。曾。学儒者之业.受孔...
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修订本)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而编写的试用教材,主要供干部使用。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艾思奇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
哲学与信仰-雅斯贝尔斯哲学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研究雅斯贝尔斯的力作,它指出雅斯贝尔斯的学术努力,就是要将哲学从“自我遗忘”的状态中解救出来,重新赋予哲学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