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东方文化集成”系列中的一本,从汉译佛经文献、印度民间故事、巴利文佛本生故事出发,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传、野史笔记中寻究出21个母题、类型与佛经文学相对应,力图构成一条以小说为核心的中国叙事文学所受印度佛经文学影响的具体线索。该书规模恢宏、结构严谨、材料丰富、考证精确,分析深刻,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值得一读。
本书是200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课题,在继承前人成果基础上,从汉译佛经文献、印度民间故事、巴利文佛本生故事出发,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传、野史笔记中寻究出21个母题、类型与佛经文学相对应,力图构成一条以小说为核心的中国叙事文学所受印度佛经文学影响的具体线索。课题较为注重以人类学、民俗学和比较文学理论视野,解读阐发宗教文献与中土小说系列作品体现的不同民族共通心理和叙事模式;以及在共同叙事母题中表现的民族文化特征差异。
《东方文化集成》编辑委员会
《东方文化集成》总序/季羡林
引言——佛经文献整理与小说母题研究的意义
一、佛经文献范围及其与中国小说史构成的具体关系
二、佛经文献与小说互动研究的历史回顾
三、近年小说史研究与佛经文献关系的具体探讨
四、主题学、母题史研究理论的学理依据
五、佛经文献母题溯源的方法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编 武技与幻术编
第一章 古代小说赌技服人母题的外域渊源
一、佛经文献外来母题因子的特出贡献
二、比武招亲故事及其所受佛教故事的启发
三、赌技服人母题所提供的观照外域视角
四、中外交流视野中赌技服人母题的文化内蕴
第二章 佛经故事与小说“比武斗智”母题
一、兵家策略与刺客行事之于母题描写的先导
二、中古汉译佛经故事对子母题的直接诱发
三、比武斗智模式在小说动物昆虫描写中的泛化
第三章 佛经文献与古代小说“照影称王”母题
一、佛教信奉及母题早期演变的基本脉络
二、谶纬文化与作乱者假托前兆的历史积习
三、相关技术手段采用与假佛行骗
第四章 古代小说种植速长母题的佛经文学溯源
一、佛经故事对于母题的全面开创
二、母题的相关氛围及其猎奇背景
三、本土文学的拓展与本质意义上的确立
第二编 性别与情爱编
第五章 相思病题材的佛经文献考述
一、相思病题材在印度文学中的几种类型
二、相思病题材表现在中土的扩散及其相关疗法
三、相思病后果所派生出的丧悼文化习俗传闻
第六章 冯燕侠义母题的佛经文献考述
一、冯燕母题发展的基本脉络
二、佛经故事中冯燕类型的先在文本载录
三、佛教本生经及民间故事对于佛经翻译文献的母题印证
第七章 中国古代小说“男人生湩”母题的翻译文献溯源
一、母题在戏曲小说中的交叉运用
二、佛经故事异文化因子介入的触媒
三、乳房崇拜与英雄受难蒙天佑模式
第八章 妇女保贞术母题的印度文化溯源
一、宋元明清小说中保贞术描写与妇女贞节观念
二、女性保贞术描写的佛经故事和印度文化渊源
三、神物崇拜、神仙保佑和女性体貌变异
四、女扮男装及女性保贞术母题的文化意蕴
第九章 古代女性咬舌复仇母题的佛经文献溯源
一、《姑妄言》与受辱女性咬舌报仇描写
二、古代公案小说女性咬舌复仇刻画源流
三、印度接吻习俗与佛经文献的母题扩散
第三编 动物与人兽关系编
第十章 通达禽兽语母题的佛经文献溯源
一、中国古代博物传说与人通禽兽语的期盼
二、佛经文献及印度民间故事中的母题呈现
三、后世对于人懂禽兽语能力的审美表现及总结
第十一章 变羊惩妒妇故事的佛道文化溯源
一、变羊故事的佛教文化渊源
二、羊崇拜与其仙道神性及佛道文化交映
三、变羊故事中隐含的性文化因子
第十二章 病马、老马、慢马意象与佛经故事
一、病马、瘦马、老马意象与才士压抑的难言之隐
二、马意象的外域风光及佛经母题介入
三、马意象与传统文人心态及象征思维
第十三章 蛇鼠藏宝掘宝母题动植物功能的跨文化探源
一、动植物在古代寻宝掘藏活动中的特殊功能
二、“银伥”信奉与碎米掺银辟邪术
三、蛇鼠意象的神秘崇拜及其外域佛经故事来源
第十四章 禽兽义感母题的跨文化溯源
一、佛经故事中的感恩动物忘恩人母题
二、佛经传译过程中的有意误读
三、馀论
第十五章 逐兔见宝母题的佛经文献渊源
一、关于逐兔见宝母题的基本发展脉络
二、母题的外来文化渊源及佛经母题传媒
三、戏剧悬念与英雄命运戏剧性转变的作用
第四编 医术及其他神秘崇拜编
第十六章 腹中生虫母题及神秘信仰的佛经文献渊源
一、腹中怪虫系列文本与胡人、西域关系
二、古代医学与腹中生虫故事系列载录
三、对消除腹中之虫物质的关注及应声虫故事
四、从叙事方式和母题功能看腹中生虫故事的佛经根源
五、明清疗治腹中怪虫故事种种
第十七章 射箭反向母题的佛经文化溯源
一、中土小说与佛经文献的共同母题
二、佛经母题与中土小说惩恶对象及报应方式的区别
三、中古道经、道教法术及观音崇拜对母题的借用
第十八章 古代小说中的闻音预见母题
一、先唐时期“闻音预见”母题的基本状貌
二、汉译佛经故事对于母题的启示
三、母题人格化倾向和政治性扩展
第十九章 中国古代冥游题材类型及佛教溯源
一、鬼使蒙恩代延命母题
二、关于冥中贪贿徇私等不正之风
三、入冥的经历与梦中入冥
四、冥使错勾及派生的“具魂法”、“重生药”等母题
五、事佛得佑与诵经免灾
六、地狱的主宰及印度神话的借用
七、地狱的时空、冥吏及动物形象
八、母题结构中的谣言辩解
九、冥中过录程式与还阳禁忌
第二十章 中国古代火神传说及外来佛教文化影响
一、火灾的酷烈及相关载录
二、西来火神的伦理倾向性及火神传说若干表现模式
三、火神外貌特征及火灾征兆、起因
四、异地灭火术与佛经、僧传中的灭火故事
五、因德因孝心火灭的信奉与佛教信仰的世俗化
六、结语
第二十一章 冤死天示灾异、尸出白血传说与佛经故事
一、冤死天怒母题在中土史乘典籍中的基本表现
二、冤死尸如生、尸发香气与佛经故事
三、受害者身出白血的传播效应及佛经文献来源
四、冤死天怒与佛经及僧人遇害天怒故事
五、道德评价的深在介入及母题的泛化
六、冤死天怒母题的多重民俗意蕴及文学扩散
附录 佛教类书编纂与中国古代小说母题类分
一、类书编纂的萌芽和中国古人的早期实践
二、《经律异相》对中古佛经故事的分类
三、《法苑珠林》分类及材料兼容性的扩展
参考文献
后记
蓬莱神话-神山.海洋与洲岛的神圣叙事 本书特色 《蓬莱神话--神山海洋与洲岛的神圣叙事》由高莉芬所著,本书采用比较神话学的方法,汇整相关文献并审视了解前贤的研究...
Withmorethan5,000entriestotalingoveramillionwords,thisisthemostcomprehensiveanda...
中庸之般若十大智 本书特色 中庸不是中间路线。而是本性之大道回归;中庸不是折中态度,而是良心之自然流露;中庸不是平衡关系。而是当下之恰如其分;中庸不是知...
逻辑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归纳逻辑导论 本书特色 《逻辑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归纳逻辑导论》收集了江天骥先生的三部代表作。《逻辑经验...
本书内容:第一部分五篇,举例说明某一类题材故事与佛教故事之间的关联。重点述中国作者之化洋为土,推陈出新。第二部分一篇,阐
和颜爱语 本书特色 山田无文大师在日本佛教界拥有崇高的地位,弟子无数。曾4次访华,受国家领导人亲自接见,为中日恢复邦交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书比星云大师的《厚...
关于知识的本体论研究 内容简介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立场出发,运用主客体相关原理,系统回答了“知识是什么”这一古老而常新的课题。关于知识的本体论研究 目录 序...
老子旨归 本书特色 鄢圣华编著的《老子旨归》是一部以老解老的作品,旨在弄清老子思想的真相,谋篇布局上是《老子》文本每句话的译、注、解。对《老子》文本的字、词、句...
本书是“文史知识文库”之一。本书介绍了佛教的基本知识,深入浅出地,重点而又系统地叙述佛教在中国的一些情况,比方讲解殿堂佛
隋唐道家与道教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人民出版社出版★ 道家与道教作为中国地地道道、土生土长下的传统文化,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巨大深远,而且影响至今,深入民...
有马赖底禅文集-禅的对话 本书特色 日本当代佛教界领袖、禅宗先驱的幸福人生开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上海玉佛寺觉醒方丈亲笔题写书名并作序推荐中日当代佛教交流...
为天地立心说-第五辑 内容简介 本集包括两個部分:《“為天地立心”正義》論文和《天地之心和天心》的資料。“為天地立心”是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命題,也是一般中國傳統...
当代英美哲学地图 内容简介 本书是当今英美哲学界一流学者应我国学者欧阳康邀请专为中国读者撰写的哲学力作。全书共20章,既有对世纪之交英美哲学的总体性回顾、反思与...
一法通:外二种 内容简介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绵延久远,历史典籍更是浩如烟海。历史的长河滚滚而过,大浪淘沙,沉淀保存下来的文献乃是片金碎银尤为珍贵。我国民间(私人...
传播与伦理——大众传播中的伦理问题研究 本书特色 《传播与伦理:大众传播中的伦理问题研究》从选题到内容安排都是本人独立确定的,写作过程中,我的研究生谭平剑帮我写...
修剪生命的荒芜 本书特色 本书是“星云大师人生修炼”系列丛书之一。作者星云大师在本书中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谈为人处世的道理,比如,应积极看待生命、正确对待金钱与财...
儒的气场 本书特色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自修自勉、成功成事之道。大功业、大境界。本书从“修身”开始,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自省、克己、...
念佛三昧(迅速汇集诸佛功德的法门) 本书特色 念三昧是指忆念佛陀的相好与智慧、慈悲,不可思议地汇集诸佛广大功德的三昧法门。通过念佛三昧的修学,能得到十方诸佛的加...
圣经的故事-房龙作品典藏 本书特色 著名荷兰裔美国作家房龙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已是一个十分熟悉的名字。郁达夫就曾说:“房龙的笔,有一种魔力……是将文学家的手法,拿...
傅佩荣译解易经 本书特色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易经》《易经》在“十三经”中*为古老,其内容涵盖“天道、人道、地道”,即要在天地之间让人类安身立命。《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