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代佛教史上,有一大批知名和不知名的居士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以坚忍不拔的毅力,慈悲济世的情怀,无上甚深的智慧,前仆后继地弘法护教,救度众生,磨炼身心,真参实悟,不但为佛法的复兴和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而且为乱世中的普通民众树立了道德人格和自由解脱的典范。其中除了为人所熟知的杨仁山、欧阳渐、梅光羲等大居士外,还有许多了不起的人物。高鹤年(1872--1962)就是近代佛教居士中的一位佼佼者。近来读了他所著的《名山游访记》一书,深有所感:前辈名家不但有为探索佛法真谛不惜身命的大智大勇,更有为拯救众生于水火之中而献身的菩萨精神,我辈应以“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态度,积极投身于用佛法改造世间的伟大事业中去。
高鹤年居士一生的事业主要有两件:一是行脚参访,探索佛法真理;二是赈济救灾,拯护斯民于苦难。他的前半生大部分时间化在了行脚参访上,从19岁到54岁,前后长达35年之久。他行脚天涯的动机,既不是地理学家式的为考察自然资源,也不是为了得到审美快感而欣赏自然风光。他的行脚乃是出于深沉的人生感受和宗教情怀。高鹤年生于清同治十一年。虽家道殷实,衣食无忧,但自幼体弱多病,命等蜉蝣。10余岁时,偶游云台山,遇到一位高僧赠给他几本佛经,“披读之,如贫获宝,似渴得泉,知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人命危脆,不能偷安,始有忏悔访道朝礼名山之志”。光绪十六年(1890年),他踏上了漫漫的行脚之路。在漫长的岁月中,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仅凭一双脚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在此过程中,他不仅结识了许多的著名的大善知识如虚云、印光、谛贤、来果等,而且目睹了许多文化遗物、佛门宝藏。更重要的是,他在艰苦的历练中,磨炼了习气,净化了身心,对生命和佛法的实相终于有所参透悟入。如同《华严经》中的善财童子,在经历了五十三参、实践了种种不同的人生之后方才进入无障碍的华严法界一样,高鹤年居士也在无尽的山水之旅中达到了一个全新的人生境界。如谛贤法师的序中所说:“古之大德高人,痛念身世靡常,未明己躬大事,为之割爱弃荣,涉海登山,寻师择友,参求善知识于苦空寂寞之滨,决择生死,发明向上,每每于明眼人前,扬眉吐气,或于棒喝之下,叻地一声,忽觉身心脱落,如寒灰发焰,暗室顿明,将无量劫来生死情根,一时拔出,当下犹断索狮子跳踯,纵横自在游行,无纤毫系绊,所以称为大力丈夫。”
作为一个真正的佛子,既要上求佛道,又需下化众生,如此方能契合佛陀出现世间说法的本怀。如果说行脚参访是高鹤年生命历程中的“上回向”的话,赈灾救济则是其生命历程中的“下回向”。在20年代那个群魔乱舞、众生多难的时侯,高鹤年不忍见众生陷身于水深火热之中,但他没有投身于暴力革命中,而是毅然选择了慈善救济的事业。这并不比舞刀弄枪更容易,相反,它需要更大的牺牲和奉献精神,更大的耐性和更顽强的意志。他以大乘佛教菩萨行的大无畏精神,联合佛教界的耆宿大德,在社会各界的赞助下,挽救了无数百姓的生命。1917年,京津一带发生大水灾,灾民饥寒交迫之状惨不忍睹。当时尚在终南山修炼的高鹤年不忍坐视,毅然下山,冒险犯难,奔走将及一年,直到1918年11月赈灾工作告一段落。这是他第一次参与大规模的社会救济工作。1924年以后,他放下行脚参访之事,倾全力忙于赈灾救济的工作,直到1945年隐居于苏州香山观音岩为止。这其间战争连绵,水旱灾害频仍,人民在无边的苦难中挣扎,赈灾工作的艰难和辛苦是可以想象的。在二十多年的救灾生涯中,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在1930年的赈灾中,高鹤年几乎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其时发生的故事,既是佛教史上感天动地的一页,也是华夏民族生命史上感天动地的一页。
高鹤年居士是近代佛教史上一个不朽的人物。在那个危如累卵、众生朝不保夕的时代,他以百折不回的真心,悲天悯人的情怀,勇猛无畏的实践,树立了一个践行大乘菩萨道的完美人格。他做了伟大的事业,但他心中没有任何的功利心和分别心,他只是出于自己的宗教本怀而行事。如同《金刚经》所说:“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他的整个生命是那样的纯粹和透彻,又是那样的丰富和饱满。他所达到的自由境界是现代那些空头哲学家所永远不能想象的。《名山游访记》一书之所以不朽的意义,正在于它以精炼的文字展示了一个菩萨的自由历程。
自我的圆成:中西互镜下的古典儒学与道家 内容简介 中央政府采取的**步是用具有血亲的皇室成员替代诸侯。这一措施很快就得以实施,但是并非卓有成效。公元前196年,...
佛教基本知识-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佛教基本知识》是中国佛学泰斗周叔迦先生撰写的一部关于佛教典制与文化的著作,先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深奥的佛教理论,深入浅出地变...
回忆苏格拉底:精装全译版 本书特色 《回忆苏格拉底》是色诺芬为老师苏格拉底写的一部回忆录。他在书中回忆了苏格拉底一生的言行,对苏格拉底的学问、道德和石破天惊的口...
孟子智慧 内容简介 孟子是儒家思想继孔子之后的代表,被后世尊为“亚圣”。作者以研究中西哲学数十年的积累,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和丰富的历史掌故来解读孟子,用深入浅出的...
文明论概略 本书特色 日本进行明治维新的思想武器,其中隐含着日后军国主义思想的萌芽。印在日元钞票上的思想家只有了解福泽谕吉,才能理解:日本为什么会文明强大,同时...
中国禅宗史 内容简介 中国禅宗史,是印顺论师继「中国佛教史略」后的第二部史书。作者不以门户之见,站在客观立场,以史论史的态度,写成这本禅史,确是一本良好的中国禅...
人间佛教论集 内容简介 本书以人间佛教为主题,主要内容选自印顺法师所著《佛法概论》、《佛在人间》、《华雨集》等书,将印顺法师关于人间佛教的重要论述汇于一册之中,...
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后哲学文化 本书特色 本书旨在从实用主义真理观中得出一些结论。实用主义的真理理论认为,对于真理这种东西,我们不能指望有一个哲学上的重要的理...
先秦哲学的意蕴(中国哲学早期重要概念研究) 内容简介 中国哲学不同于西方哲学,就在于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方式与西方有别,就在于中国哲学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概念...
世界经典名著-宽容 本书特色 在宽容与不宽容之间,宗教以血腥和仁慈维护着它几千年的统治,更迭变幻、不滞不流。而在这一切之后,始终不离其左右,是利益抑或是人性。世...
庄子解说 内容简介 《庄子》是一部关于生命哲学的书,它是庄子的思想精华,是庄子的精神世界,也是庄子的现实世界。有了这部《庄子》,庄子的世界仿佛离我们就不再那么遥...
木犁书系/我思文丛:直观 本书特色 “风雨文丛”,是一批德高望重,极有影响的前辈学者(以现当代文学研究为主)学术随笔自选集,或是对现当代文坛的风风雨雨作些梳理和...
一日一生 本书特色 人为何而活?面对人生的无常,我们该怎么面对生活?我们又该如何接受痛苦与死亡?当我们对于人生感到迷惘与烦恼,对于某个错误决定感到懊悔,觉得人生...
汤用彤佛学与哲学思想论集 内容简介 有百年历史的南京大学,曾经出现过许多大师级的学者。1922年至1931年夏,在南京大学的前身——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哲学系任...
小事 本书特色 荣念曾,林兆华,林怀民,田壮壮,史铁生,孟京辉,马未都,刘索拉友情推荐。门户林立,瞿小松弃门而入无门。喧嚣日益,作曲人教我大音寂静。——史铁生看...
宗教经验种种 本书特色 教经验暗示,我们的自然经验,我们严格的道德经验和慎行经验,恐怕都不过是真正的人类经验的一个片断。宗教经验模糊了自然的轮廓,开拓了*为奇怪...
归途的路灯---问难二 内容简介 《东山讲堂文集》之一。不学佛的人,以个人的立场提有关和人生命及生活的疑难,初学佛者把佛法与个人的生命联系,联不上就会有“问题”...
农夫哲学-关于大自然与生死的沉思 本书特色 本书为作家兼农夫的吉恩·洛格斯登的心灵自传,在轻松幽默的笔触下,蕴涵着对自然、死亡和永恒等重大主题的深思。本书记录了...
神圣者的观念 本书特色 本书原名“论神圣:论神圣观念中的非理性因素及其与理性的关系”,是宗教现象学的开山之作。它系统地梳理了历史上各位圣人关于神圣的观念,指出“...
洪谦选集/北大哲学门经典文萃 内容简介 洪谦,又名洪潜,号瘦石。祖籍为安徽歙县,1909年生于福建。在东南大学读预科法学时,他在《学衡》上发表一篇讨论王阳明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