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艺术史上,以《维摩诘经》为依托的维摩诘变相的发展是最重要的艺术实践之一。东晋以来,在历代宗教与文化语境中,维摩诘变相在寺院(石窟寺)壁画与卷轴绘画系统中并行发展千余年,成为中古佛教美术最为重要的图绘题材。
《虎头金粟影--维摩诘变相研究》在中古时代的历史视野中,以维摩诘变相为研究个案,通过维摩写经遗存,尤其是藏经洞所出维摩写卷,以及中古维摩壁画、石刻、画卷、画史材料,考察以《维摩诘经》为依托的维摩诘变相的图像演绎历程,并将维摩诘变相纳入考古学、历史学、图像学等多学科交汇的方法论语境重新审视,在深入反思20世纪以来维摩诘变相研究学术史的基础上,实现基于“历史性”层面的中古维摩诘变相的阐释。
《虎头金粟影--维摩诘变相研究》由邹清泉编著。
序 言 金维诺
自 序
第一章 中古《维摩诘经》的书写
第一节 中古《维摩诘经》的译传
第二节 经坊与写经的职业化
第三节 中古《维摩诘经》的书写:以藏经洞维摩写卷为中心
第四节 S.2282、S.1864维摩写卷的年代问题
第二章 敦煌《维摩诘经》与维摩诘变相
第一节 藏经洞维摩写卷的发现
第二节 敦煌寺院《维摩诘经》的庋藏与来源
第三节《维摩诘经》与维摩诘变相
第三章 瓦官寺维摩画像
第一节 顾恺之与瓦官寺维摩画像
第二节 东福寺藏宋本《维摩图》
第三节 炳灵寺169窟与龙门宾阳中洞维摩像
第四章 北魏坐榻维摩画像
第一节 崔光与北魏中晚期维摩信仰的盛行
第二节 北魏坐榻维摩画像的类型
第三节 北魏坐榻维摩画像的汉晋传统
第四节 北魏之后坐榻维摩画像的发展
第五章 莫高窟唐代坐帐维摩画像
第一节 莫高窟第220窟坐帐维摩画像
第二节 唐代之前的坐帐维摩画像
第三节 莫高窟唐代坐帐维摩画像的图像系统
第四节 顾恺之与莫高窟唐代维摩画像的重构
第六章 莫高窟第61窟《维摩变》
第一节 归义军曹氏时期的《维摩变》
第二节《文殊变》、《维摩变》与《五台山图》
第三节 莫高窟第61窟《维摩变》的视觉传统与空间逻辑
第四节 文殊语境中《维摩变》视觉意味的转变
附 录
一、藏经洞维摩写卷引得
二、敦煌石窟《维摩变》遗存
三、莫高窟《维摩变》遗存洞窟供养人题记
四、莫高窟《维摩变》遗存洞窟排年
五、敦煌写卷经生题识
六、莫高窟《维摩诘》榜题与经文辑校
参考文献
图版索引
黄老师开解:拨开去雾-问难一 本书特色 佛法大乘的根本在般若,小乘的根本在业力,面般若与业力实际上是空而不空,不空而空,二而不二,不二而二的中道实相,所以小乘“...
基督教与近代中国人物 本书特色 《基督教与近代中国人物》探讨了一系列近代中国人物如马应彪、林联辉、梁廷枏、郑观应、洪仁玕、孙中山、杨衢云、容闳、林则徐、王韬等与...
宗教的形成(符号的意义及效果) 目录 中译者序序言**章 历史上的宗教**节 为宗教定义第二节 宗教的出现第三节 仪式和情感第四节 信念第五节 理性主义第六节 ...
墨子 本书特色 毕沅校注的《墨子》为战国百家中墨家的经典。墨子提倡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对哲学、逻辑学都有研究和贡献。此外...
生命的绽放-克里希那穆提心灵笔记 本书特色 这是克里希那穆提的*后一本画册书。本书摘选其中的花儿摄影图片,做成笔记本书。内容围绕“绽放”这一主题,精选了克关于这...
非常心经 本书特色 《心经》的行者层次相当高,我们强调大乘经典都是行者悟入的境界。因此,佛说,即是觉悟者所说,并非,悉达多太子说,要留意,不是悉达多这个人,而觉...
整体与碎片—苏珊·朗格美学思想新探 本书特色 《整体与碎片:苏珊?朗格美学思想新探》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整体与碎片—苏珊·朗格美学思想新探 内容简介 半个多世...
御定奇门宝鉴-奇门遁甲皇家秘典 本书特色 《御定奇门宝鉴:奇门遁甲皇家秘典》:故宫藏本术数丛刊。御定奇门宝鉴-奇门遁甲皇家秘典 内容简介 《御定奇门宝鉴》本是康...
论语研读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本书是作者在2007年给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的博士生开设《论语研究》课的基础上写成的。《论语》是中国历史上影响非常大的一部...
逍遥之乐-傅佩荣谈庄子 本书特色 《庄子》一书,为战国时庄子所作。今日我们所读版本为晋代郭象删定,原文近七万字,共三十三篇。庄子是道家老子的后学,对于&ldqu...
哲学的宗教维度 本书特色本书针对长期以来我国哲学界普遍存在的将哲学研究与宗教研究简单割裂开来并对置起来的理论倾向,从哲学、哲学动力学以及哲学研究无禁区的角度和高...
十家论墨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学术专著汇集本,书中撷取了近现代十位著名学者有关研究墨翟及其著作的专著共十余种,显现出近代以来墨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和观点,另有胡德年...
周易 本书特色 1.经典书籍。塑造华夏精神的不朽著作。 2.流畅体验。文白对照,全注全译。旁征博引、引经据典,融合历代大学者的人生智慧。 3.传统排版。跨越千年...
日知绿是顾炎武一生学问和思想的结晶,自言「平生之志舆业皆在其中」。上世纪三十年代前期,是援庵先生学术、教学与思想进一步深
儒家哲学研究-问题.方法及未来开展 本书特色 《儒家哲学研究:问题、方法与未来开展》:作者学贯中西,会通古今,被誉为“著名哲学家与哲学史家,是在国际哲学界颇有影...
中庸注参 内容简介 本书乃陈柱先生为暨南大学及大夏大学两校讲授《中庸》时的成果。作者多以自家心得注解《中庸》,其别无新意者则仍采郑注,并选录各家之说,尤于近代戴...
道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老子是道家的开山鼻祖,影响深远。《老子的智慧》1948年由蓝登书屋出版,是林语堂向西方介
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张申府卷 本书特色 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建者之一张申府文集,展现了张申府学术思想发展全貌,是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的重要资料;作...
宇宙之问·《天问》新考 本书特色 何新涉研领域宽广、学境立意高远、观点坦豁新锐、见解独到达观。《宇宙之问-《天问》新考》精录于他的14部国学著作之中。宇宙之问·...
威音文库.译述(全二册) 内容简介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传承发展,至隋唐进入极盛时期。晚唐武宗灭佛,佛教逐渐衰微。经宋、元、明、清高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