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禅宗思想及其渊源》考察了从马祖道一到北宋末圆悟克勤的禅宗思想史。《北宋禅宗思想及其渊源》放弃过去的概括性叙述,而着眼于禅宗思想史的连续性,选择主要演变脉络进行了探讨。《北宋禅宗思想及其渊源》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北宋禅宗思想的渊源》,讲述唐代的主流禅思想史。这些思想活动奠定了宋以后禅思想的基础。下篇为《北宋禅宗的思想史》,讲述北宋禅思想的演变过程。上篇把唐代禅思想史分三个阶段进行叙述,第一是马祖道一的思想,第二是对马祖思想的各种反应,第三是雪峰集团的思想。下篇先通过比较唐末禅僧玄沙师备与宋初禅僧荐福承古的思想,来分析宋代禅思想的新课题。这之后的篇章基本上按照宋代禅宗的主流交替,即云门宗、临济宗黄龙派、临济宗杨岐派的顺序进行叙述。但思想课题的实际变化和派别的交替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北宋禅宗思想及其渊源》围绕云门文偃和宋代云门宗(第五章)、无事禅(第六章)、公案禅(第七章)、圆悟克勤和顿悟渐修思想(第八章)四个较为具体的主题,来探讨北宋禅思想的演变。
序
前言
上篇 北宋禅宗思想的渊源
第一章 马祖道一“作用是性”说与玄沙师备对“昭昭灵灵”的批判——为了理解禅宗思想
第一节 问题所在
第二节 马祖“作用是性”说与玄沙对“昭昭灵灵”的批判
第三节 马祖“见色便见心”的思想及其思想史背景
一 马祖“见色便见心”的思想
二 慧忠的“无情说法”
三 马祖和荷泽神会思想的比较
第四节 玄沙对马祖思想的批判
第五节 朱熹对禅宗的批判与“作用是性”说
第六节 小结
第二章 对马祖思想的各种反应
第一节 南泉普愿
一 对语言的执著
二 “本来性”的世界
三 回归“现实性”世界
第二节 百丈怀海的三句思想
第三节 曹洞宗的思想
一 曹洞宗的起源与对马祖的态度
二 两种自己
三 回互的思想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三句考(一)——玄沙师备的三旬纲宗
第一节 引言——雪峰集团
第二节 玄沙师备的三句纲宗
一 第一句
二 第二句
三 第三句
第三节 小结
下篇 北宋禅宗的思想史
第四章 三句考(二)——荐福承古的三玄
第一节 荐福承古生平简介
第二节 承古的三玄
一 体中玄
二 句中玄及其思想史背景
三 玄中玄
第三节 小结以及承古三玄在宋代禅宗思想史上的意义
第五章 宋初云门宗的思想和云门文偃
第一节 云门宗的两种思想因素
一 葛藤禅——“活句”的思想
二 无事禅
第二节 云门、临济两宗的交替
第六章 黄龙派的革新与对无事禅的批判
第一节 禅宗的综合与汾阳善昭等人的“博物学”倾向
第二节 黄龙派的革新——黄龙慧南的“平实禅”
第三节 真净克文的“无事禅批判”和东林常总的“照觉平实之旨”
一 真净克文的“无事禅批判”
二 东林常总的“照觉平实之旨”与“无事禅批判”
三 东林常总被抹杀的痕迹
第四节 “无事禅批判”与圆悟克勤
一 圆悟克勤曾经陷入“无事禅”
二 圆悟在接受“无事禅批判”的基础上,仍然重视“无事”的价值
第五节 小结
第七章 公案禅的形成
第一节 公案的形成
一 举话的开始
二 公案集的出现和话头的公案化
三 拈颂对话头的公案化所起的作用
第二节 公案的分类
第三节 临济宗杨岐派的公案禅
一 公案的进一步缩短
二 公案的平等化——以圆悟克勤为中心
第四节 小结
第八章 圆悟克勤的顿悟渐修思想
第一节 顿悟渐修思想的渊源
第二节 圆悟克勤的顿悟渐修修证观
一 宗密顿悟渐修思想对圆悟的影响以及宋代禅师对宗密思想的态度
二 圆悟顿悟渐修思想的特点
三 圆悟顿悟渐修思想的背景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左翼文学思潮 内容简介 中国左翼文论是非功过(代序)**编 左翼文学思潮的发轫及其历史成因**章 顺应急遽发展的政治情势一、“五卅”运动与左翼文学的酝酿二、...
伦理学的邀请:做个好人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伦理学的起源、依愿行事、给自己一份好生活、蟋蟀小佩佩现身、站在他人的位置上、非常乐意、大选等。伦理学的邀请:做个...
国学入门 本书特色 吾中国文化之定义,具于《白虎通》三纲六纪之说,其意义为抽象理想*高之境,犹希腊柏拉图所谓Idea者。——陈寅恪国学入门 内容简介 学问者,天...
非常心经 本书特色 《心经》的行者层次相当高,我们强调大乘经典都是行者悟入的境界。因此,佛说,即是觉悟者所说,并非,悉达多太子说,要留意,不是悉达多这个人,而觉...
本书是由四篇演讲组成的演讲集。在前两篇演讲中,普特南指出了形而上学实在论及其各种熟悉的变种的荒谬和自相矛盾之处,捍卫了内
宗教经验种种 本书特色 宗教经验暗示,我们的自然经验,我们严格的道德经验和慎行经验,恐怕都不过是真正的人类经验的一个片断。宗教经验模糊了自然的轮廓,开拓了*为奇...
人与审美 本书特色 我们置身于这样的时代——艺术与审美已伞面泛化,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艺术不再是超脱于生活之上的纯精神享受,而是精神享受同门常生活的物质过...
神逻辑-不讲道理的人怎么总有理 本书特色 行走江湖**,终结谬论的神器!长踞英、美、德、加逻辑思维类图书畅销排行榜,已被译为10余种语言。“人工智能之父”马文明...
儒家语录(全彩典藏图本) 本书特色 儒家在历史上也被称为儒教,行使着社会教化的功能;它是一种关于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及其意义的学说,学界称之为儒...
帝师教科书:张居正直解《孟子》:全2册 本书特色 先读《四书》,后读经、史,是历代帝王必修之大纲。《四书直解》是明代两朝帝师、万历首辅(宰相)张居正同翰林院讲官...
系统的哲学 本书特色 从赫拉克利特开始,辩证法大师眼中的自然都是流动不息的火焰。为了把握这火焰的内在发展和自我否定,哲学家在凝固僵化的概念规定中引进了规定的自我...
老子之道 本书特色 《老子》,又称《道德经》,是我国道家学派和道教*著名的一部经典。它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短短的五千文,以“道”为核心,建构了上至帝王御世,下至...
占有论:历史新视角 内容简介 本书对历史与心理、生命的本质是占有、占有和人的心理、混血现象、中国的权力场、中国的考场、欧洲的神场、中国的农本和家本、中国的静势和...
中国哲学前沿丛书-文化一耦 本书特色 当回首20世纪近百年来中国哲学的摸索和研究历程并前瞻和期望一种新的可能之际,中国哲学的一些研究者们开始自觉地寻找改变现状和...
天府哲学面面观 本书特色 这是《巴蜀文化走进千家万户》丛书的一种。全书分六个部分,分别对自然哲学、治水哲学、军事哲学、易道哲学、进取哲学和适身哲学展开论述。语言...
中国人的宗教信仰 本书特色 《中国人的宗教信仰》是一部比中国人更了解中国人的作品。中国人的宗教信仰 目录 序言**章 乡村宗教乡村生活圣地和乡村节日古代信仰民间...
吕澂先生专力佛学和十年,著作宏富,持论谨严,多孤明先发之见。惜十年动乱中,文稿大部散失。劫后寻访搜集,渐得多数旧稿。承先
对莱布尼茨哲学的叙述3分析和批判 内容简介 《对莱布尼茨哲学的叙述、分析和批判》是费尔巴哈的早期著作,是作者在广泛深入地研究了莱布尼茨著作的基础上写成的,书中含...
论语 本书特色 《论语》共二十篇,为语录体散文,记载了儒家创始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内容涉及广泛,几乎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思想理论、道...
外国哲学第十六辑 内容简介 《外国哲学》于1984年由商务印书馆创办,至1998年共出版十四辑,开创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研究外国哲学的新学风、新传统,在学术界具有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