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密东密与唐密》主要内容简介:余自幼从恩师顾净缘学密,曾受东密、藏密传承。师告余曰:“密在汝体,法尔之密也。诸佛秘密,众生秘密,皆法尔如是也。因此,有众生,即有众生之密。世界文化古国,各大宗教,无不自有其密。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之密,其教相在《周易》,其事相即在《礼》、《乐》。《礼记·檀弓》开卷即日:‘毋不敬,俨如思,安定辞。’此即身意口三密也。故其教曰:‘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求,乐莫大焉。’其行则‘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推而广之,乃至天人相应之说,卜筮谶纬之术,河图洛书之数,亦莫非密也,不过非真言密教正统相传之密耳。自开元三大士来华传密,所传者,印密也。一行、惠果嗣法,演为唐密。空海、最澄传回日本,形成日本之东密、台密。其源虽一,其流则异。会昌法难,史谓唐密失传,吾常疑之,盖亦如六经《乐》之失传,若存若亡,大法不彰耳。”又告:“日本谓修密教者,修天道也。吾则曰,修密教者,修人道也。
序台密概要序序二绪言第一编 教史第一章 序说 第一节 台密与东密之名称 第二节 台密之梗概第二章 印度之密教 第一节 密教与婆罗门教 第二节 三部大经之成立 第三节 胎藏界之相承 第四节 金刚界之相承 第五节 龙智与达磨掬多第三章 密教从印度传人中国 第一节 善无畏三藏之来唐 第二节 金刚智三藏之来唐 第三节 不空三藏之来唐 第四节 无行禅师之事迹第四章 中国之密教 第一节 无行、无畏来唐以前之概观 第二节 善无畏来唐以后之概观 第三节 善无畏之法资与一行禅师 第四节 金刚智之法资与慧超阿阁梨 第五节 不空之法资与慧朗阿阁梨 第六节 惠果阿阁梨与其法资 第七节 义操阿阁梨与其法资 第八节 法全阿阁梨与其法资第五章 密教从中国传人日本 第一节 传教大师与密教 一、宗祖(最澄)人唐以前之日本密教概观 二、人唐以前宗祖(最澄)之密教研究 三、宗祖(最澄)之人唐学密 四、宗祖(最澄)之弘通 五、宗祖(最澄)之密教观 第二节 慈觉大师与密教 一、四祖(圆仁)在台密史上之地位 二、四祖(圆仁)之人唐求法 三、四祖(圆仁)归朝后之弘通 四、四祖(圆仁)之密教观 五、四祖(圆仁)在传道上之功绩第三节 智证大师与密教 一、六祖(圆珍)在台密史上之地位 二、六祖(圆珍)之人唐求法 三、六祖(圆珍)归朝后之弘通 四、六祖(圆珍)之密教观第四节 人唐八家第六章 日本之密教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第一期——教相大成时代 一、概观 二、时代之名匠 三、当时之台东两密 四、为贵族佛教之密教 五、三圣门下之四系统 第三节第二期——事相大成时代 一、概观 二、事相兴立期 三、事相分派期 四、庐流教相复兴时代 五、黑谷流之勃兴 第四节第三期——事相传承时代 一、事相传承期 二、事相教相衰颓期 三、事相复兴期 四、事密相传期第二编 教纲第一章 显教与密教第二章 秘密之意义 第一节 秘密之四义 第二节 秘密之六义第三章 学台密之经疏第四章 显密二教之判第五章 教相与事相 第一节 教相 第二节 事相第六章 即事而真第七章 即身成佛第八章 六大体大第九章 阿字体大说第十章 四曼相大第十一章 三密用大 第一节 有相三密 第二节 无相三密第十二章 断惑与阶位第十三章 曼荼罗之意义第十四章 护摩之意义 第一节 外护摩 第二节 内护摩第十五章 祈祷之意义 第一节 密教祈祷之根本义 一、有相三密之祈祷 二、无相三密之祈祷 第二节 密教祈祷之四法 一、息灾法 二、增益法 三、调伏法 四、敬爱法第十六章 结语台密与东密之比较台密 一、台密与东密的区别 二、台密所依的主要经典 三、台密的主要流派 四、传教大师——最澄东密 一、东密的祖师 二、东密所依的主要经典 三、东密的传承历史与主要流派 四、弘法大师——空海 五、人唐八家唐密概述关于唐密的界说与浅见 一、印度密教之兴起 二、密教两部大法东传汉土 三、唐密之含义 四、唐密法脉之相承 五、唐密之特点唐密传承及相关问题之研究 一、东密与台密血脉传承之异同 二、东密与台密的主要区别 三、唐代密教之盛行及法门寺佛骨舍利 四、金善互授 五、善无畏与一行 六、金刚智与不空 七、惠果阿阁梨 八、地宫法物所载智慧轮等诸密教大德 九、台密东密与唐密各自之特点 十、唐密失传与唐密复兴 十一、复兴唐密与中国佛教当机之路 法门寺地宫唐密曼荼罗之研究提要 法门寺地宫唐密曼荼罗之启示 在法门寺唐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摘要 吴信如编著书目
俱舍论颂疏集注(全2册)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佛教研究者、爱好者《俱舍论》是世亲菩萨的代表作,初由真谛法师翻译,后由玄奘法师再译并进行广泛讲授,玄奘法师再传弟...
《偷禅:豁然开窍的最方便法门》讲述禅的本质是于绝望中寻找希望,在斗争中获得智慧。求取智慧不是爬山,不是你爬得越高看到的越多
白话法华经 本书特色 《法华经》是流传*广的几都佛经之一,在中国以及整个东亚地区广为流传,盛行不衰。李利安注译的《白话法华经》在长期潜心研究的基础上,对《法华经...
佛教四书学 本书特色 所谓佛教四书学,是指高僧大德对《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所作的佛学解读。本书是在收集了佛教经籍和文集中的有关资料并加校勘、句读...
呻吟语全书-国学新读大讲堂-最新双色图文版 目录 内篇卷一 礼之集性命存心伦理谈道卷二 乐之集修身问学卷三 射之集应务养生外篇卷四 御之集天地世运圣贤品藻卷五 ...
解毒《西游记》的禅文化 本书特色 以禅文化观点解读《西游记》,在中国图书大陆市场是少有的,无论在大众阅读方面,还是专业知识方面,笔者以出家僧人的身份极具说服力,...
INTERPRETATIONSPOETRYANDRELIGION--PREFACE--THEfollowingvolumeiscomposedofanumber...
李天命作品集-杀闷思维 本书特色 硬要把人生弄得艰难痛苦的,通常是谁?是自己。由于什么?由于不知足。“我很简单,如意便满足。不如意便不满足。我不快乐,只因为我的...
康德美学文集 内容简介 《康德美学文集》是对康德美学的译著,康德美学是西方古典美学通向现代美学的一座桥梁,是西方美学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的丰富深刻而又...
《二十二子》主要内容:先秦两汉魏晋诸子书,是我国学术的一个重要源头,其中保存着丰富的文史资料,研究古代哲学、政治、经济、
中国人的自信与自卑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围绕中国社会和生活切实的问题进行论述,分为经济、政治、文化、民生等几部分。从经济形态的发展变迁、政府公信力的存亡、国人的生...
结构精神分析学的电影哲学话语 本书特色 南野编著的《结构精神分析学的电影哲学话语》在电影哲学的层面上将拉康的主要思想范式与结构精神分析学的电影理论连接,...
这是一部造就了存在主义及诠释学的西方现代哲学之书。胡塞尔是对当代大师级哲学家。有着广泛影响的“书斋里的思想家”。与苏格拉
悲剧的诞生 本书特色 尼采的《悲剧的诞生》视为一部美学或艺术哲学名著,它主要就是讨论“希腊悲剧”这个艺术样式及其“生”与“死”的。而此《悲剧的诞生》是根...
孔子-小中国工人 本书特色 胡适 钱穆 林语堂名家赞誉,梁启超的学生,唐德风的老师,易中天的前辈。通俗讲史**人 黎东方权威品读孔子抗战后方与台湾文坛两度轰动通...
庄子諵哗.上/南怀瑾讲述 本书特色 南怀瑾先生百万畅销书《论语别裁》后的又一力作,国学潮、经典热,大师解读更精彩!南怀瑾先生一九一八年诞生于浙江温州乐清一个世代...
经学博采录 本书特色 《经学博采录》以采集整理清代经学家轶行著述为主旨,记录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的经学传衍,收入经学家近千余人,介绍经学著作达一千三百余...
孟子史次耘-注译 本书特色 全书体例为原文、今注、今译、今释依序排列,博采历代注本,旁搜学界新知,是国学典籍的优良读本。《孟子今注今译》由著名学者史次耘注译。孟...
收陈寅恪1923-1966年间致数十位亲朋、学者的二百余通书函,通信对象包括傅斯年、陈垣、胡适、罗香林、梅贻琦、杨树达、陈述、闻宥
读懂心理学的第一本书-乌合之众 本书特色 本书深刻的指出:群体中的个体表现与他们一人独处时的表现有明显差别的真正原因。读懂心理学的第一本书-乌合之众 内容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