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刻經處是中國近代佛教史中一個重要機構,為晚清佛教復興奠定了基礎。
本書是第一部全面研究金陵刻經處的文獻學著作。由金陵刻經處的建制、沿革和刻經事業入手,詳細敘述了金陵刻經處的建立和發展,考證相關人士,并整理了金陵刻經處自創立至1966年所有出版經書與經版目錄。在此基礎上,探討了金陵刻經處在近代思想文化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本書為中國近代佛教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序一……晏可佳序二……吴格引言 一、金陵刻經處與近代佛教研究回顧 二、本書研究方法 三、本書寫作目標和結構第一章 金陵刻經處的創立(1866—1911) 第一節 金陵刻經處創立的歷史背景 一、晚清佛教的艱難處境 二、居士佛學的轉型 三、世界佛教的復興運動 第二節 楊文會和金陵刻經處的成立 一、楊文會生平簡介 二、金陵刻經處的成立 三、《金陵刻經處章程》和《募刻全藏章程》的制定 四、金陵刻經處地址的變更 第三節 金陵刻經處辦學和各項事業的開展 一、金陵測量會的成立 二、祗洹精舍的興辦和中止 三、佛學研究會的創設 四、楊文會的逝世和金陵刻經處董事會的成立第二章 金陵刻經處的發展(1912—1966) 第一節 民國初期至抗戰時期 一、中國佛教會的創立和解散 二、金陵刻經處研究部的創立和《大藏輯要》的刊刻 三、支那内學院的創立 四、輔仁社事件始末 五、南京淪陷時期的金陵刻經處 第二節 抗日戰争結束至國共内戰時期 一、楊氏後人《為金陵刻經處告十方書》的發表 二、金陵刻經處董事會七次特别會議的召開 三、金陵刻經處董事會董事的擴大和金陵刻經處監事會的成立 第三節 1949年後至“文革”時期 一、陳義的逝世和楊氏後人證持金陵刻經處的種種努力 二、金陵刻經處護持委員會的成立和對金陵刻經處接收工作的開展第三章 金陵刻經處的組織機構和經營 第一節 晚清時期的組織機構和經營 一、經書局 二、祗洹精舍 三、佛學研究會 第二節 民國時期的組織機構和經營 一、金陵刻經處董事會沿革 二、金陵刻經處人事變更和經營 三、金陵刻經處研究部和支那内學院 第三節 1949年後的組織機構和經營 一、金陵刻經處護持委員會 二、中國佛教協會領導下的金陵刻經處 三、中國佛教百科全書编纂委員會南京编輯小组第四章 金陵刻經處的刻印經籍和流通目錄 第一節 金陵刻經處的刻印經籍 一、晚清時期刻印經籍一覽 二、民國時期刻印經籍一覽 三、1949年後刻印經籍一覽 第二節 金陵刻經處的佛經分類體系 一、歷代佛經目錄分類概述 二、金陵刻經處佛經分類體系的形成 三、金陵刻經處佛經分類體系簡評 第三節 金陵刻經處的流通目錄 一、佛學書目表 二、民國十年流通經典目錄 三、民國二十年流通經典目錄 四、1956年流通經典目錄第五章 金陵刻經處的見存版片和各地刻經 第一節 金陵刻經處見存版片 一、各地刻經機構經版 二、各地寺廟經版 三、見存版片一覽 第二節 金陵刻經處刻印要籍簡述 一、馬嗚宗經籍 二、禮儀類著作 第三節 各地刻經機構合作刻印經籍 一、江北刻經處 二、北京刻經處和天津刻經處 三、江西刻經處 四、其他刻經機構結語:金陵刻經處與近代學術 一、獨具世界眼光,以期弘法全球 二、通過中西對話,促進宗教交流 三、立足傳統佛教,推動中日交流附錄一 金陵刻經處大事記(1865—1981)附錄二 大藏輯要目錄參考文獻後記
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 本书特色 波德莱尔(1821—1867),法国*伟大的诗人之一,象征派诗歌先驱,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1857年出版传世之作《恶之花》.《波德...
般若心要 内容简介 《般若心要》共分两大部分:**部分:从心入手,介绍、供养给同参们般若体性,为般若之根本,离于般若体性亦无所谓般若。由般若体性——心自性、法自...
易学新探 本书特色 《易学新探》为李书有教授多年研究易学的成果。李教授对易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有深入而独到的研究,提出的易道,易德,易术理论,对我们理解易学具有重大...
老庄名篇鉴赏辞典 本书特色 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位有名可考的哲学家,他留下的《老子》(又名《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余言”,却对其后的中国社会乃至世界其他各国...
美的五次沉思 本书特色 真正的美并不仅仅存在于已被认定为美的事物之中;它几乎首先在于向美的欲求与冲动之中。它常是一种不期而至的临在。此中精神或心灵的维度...
叔本华自述 本书特色 《叔本华自述/西学大家系列》通过对叔本华著作、书信、演讲等内容的整理加工,择取*具其代表性的语录、叙述文字可以让读者对叔本华的生活和思想有...
经学和经学史 本书特色 周予同原著、朱维铮编校的《经学和经学史》的原作者周予同先生是上世纪中国经学史的学术大师,他的著作代表了中国学术界研究经学史的*高...
大一统与儒家思想-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大家写给大家看的书,阅读大家经典、感受大家风范、普及大家知识、传承大家文化。大一统与儒家思想-大家小书 内容简介 “大家小...
房龙书系:房龙地理-人类的家园 本书特色 本书是房龙的经典著作之一,打破了传统地理书罗列数据的写作方式,用生动感性的文学语言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融会贯通。他讲述...
读懂尼采的第一本书-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本书特色 本书是尼采里程碑式的作品,几乎包含了尼采的全部思想。全书以汪洋恣肆的诗体写成,熔酒神的狂醉与日神的清醒于一炉,...
魏晋南北朝佛教经学 本书特色 《魏晋南北朝佛教经学》原是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的一章。该卷在作计划时,其主要撰写者们曾经要求,每个人都...
道德完善视阈下的个体发展研究 本书特色 《道德完善视阈下的个体发展研究》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道德完善视阈下的个体发展研究 目录 导论**章 道德与人生**节 ...
由香港城市大学组织两岸三地学术精英一同规划专题,按照专题的设计,邀请北京大学及港、台的专家学者,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分别撰
叔本华的人生哲学 内容简介 《叔本华的人生哲学》是叔本华代表作的精选译本,是集叔本华思想之大成。全书分为六大部分。分别为“人的本性”“人生总论”“处世之道”“待...
如莲绽放-藏地心灵修养之道 本书特色 传承千年的萨迦派灵性窍诀,曾经“不出院墙”的真正雪域智慧。 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拓然巴”学位、经师资格证获得者,知名上师...
道德经(阅读无障碍本) 本书特色 古典名著犹如世代相传的火种,它亮了人类的智慧和情感。古典名著阅读无障碍本,是通过我们对古典名著的解读、注音、注释、翻译等,让广...
通俗阅读-人性论 本书特色 一切科学都与人性有关,对人性的研究应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基础,由此,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种种社会现象,都可以在《人性论》中找到解答。通俗阅读...
中国哲学史-上下册 本书特色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上下)》将中国哲学史分成子学时代与经学时代,以此全书分为上下册。子学时代主要讲先秦诸子;经学时代主要是从董仲...
人间佛国 大足石刻 本书特色 大足石刻是唐末、宋初时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造像初开凿于晚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佛家自然健康法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文涉佛家独具神效的静分禅定、调息养气、瑜迦健体等修炼绝技;秘不示人的健康和长寿、安神祛病、驻春养颜的自然保健妙方,以及众多卓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