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竟无佛学文选》主要讲述了:佛教自传人中国,至今2000余年,作为制度化的宗教,在组织上蓬勃发展,在思想理论上的诠释也层出不穷;尤其自宋以下,佛教文化的渗透无所不在。思想家游走儒、释之间,士大夫玩习庄、禅,风流余泽,丰富了每个时代的精神风貌。虽然,佛教作为一种制度化的宗教,同样需要坚固信仰,以凝结教团而求其发展,觉悟的追求异化为对十方诸佛的顶礼膜拜,而求福田和瑞应;但是,佛教毕竟以“觉悟”为终极追求,表现了高度理性思辨的哲学特征。初传与鼎盛时期,中国思想家也多在佛门,至少同佛门有着割不断的思想上的纠葛;西行求法,也不同于基督、伊斯兰教礼拜耶路撒冷、麦加,而在于学问。正因为如此,近代思想家一再强调, “佛教乃智信而非迷信”,佛教思想的广泛渗透也导致其自身由缁衣而流人居士长者之间,至20世纪,以科学理性为显著学术特征的知识分子,公然与往圣大德同气相求,而研究佛学。他们弄潮涛头,以“为往圣继绝学”为使命,以科学和理性的学术精神,考校史迹,辨析源流,厘正文献,梳寻义理,“同情理解,广搜精求”,续佛慧命。显而易见,近百年的佛教研究,是建立在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基础上的现代科学和现代文明,佛教哲学、史学、文学、艺术等也就堂而皇之登上“赛先生”的讲台,作为系统的学术思想也在百年的科学领域焕发异彩。
这是佛教文化理性的百年,是佛学科学研究的百年!
本次编校,收录欧阳竟无先生相关佛学著述五十二篇,编为“法教抉择”、“经论发微”、“孔佛会通”、“论学书札”、“师友述记”五部分。
《欧阳竟无佛学文选》收录著作,均据金陵刻经处之《欧阳竟无先生内外学》、支那内学院院刊《内学》等原版校勘,勘定原版之误者,酌加校注。
1 法教抉择
佛法非宗教非哲学
附:佛法为今时所必需
以俗说真:佛之佛法谈
支那内学院研究会开会辞
法相大学特科开学讲演
今日之佛法研究
谈内学研究
唯识抉择谈
附:欧阳竟无先生答梅君书
心学大意
《内学》序
辨方便与僧制
辨虚妄分别
辨二谛三性
附:解惑四则
辨唯识法相
附:解惑二则
支那内学院院训释
2 经论发微
《瑜伽师地论》叙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叙
《大般涅槃经》叙
《维摩诘所说经》叙
《心经》读
《藏要》第一辑叙
《藏要》第二辑叙
赠友《藏要》
支那内学院经版图书展览缘起
《经论断章读》叙
影印宋碛砂版大藏经序
得初刻南藏记
精刻大藏经缘起
《瑜伽法相辞典》序
3 孔佛会通
《中庸》传
《论语十一篇读》叙
《孟子十篇读》叙
《中庸读》叙
《大学王注读》叙
附:读《大学》十义
《孟子课》叙
《论语课》叙
《毛诗课》叙
孔佛
孔佛概论之概论
夏声说
4 论学书札
与章行严书
霜陈伯严书
覆魏斯逸书
答熊子真书
与陶闽士书(四则)
覆张溥泉书
覆欧阳浚明书
答陈真如书(二则)
与李正刚书
覆梅撷芸书(七则)
覆蒙文通书
5 师友述记
杨仁山居士传
散原居士事略
编校后记
明末清初江南士人日常生活美学 内容简介 本书从审美角度对明末清初江南士人的日常生活进行了研究,旨在揭示其艺术精神与历史面貌。为凸显出江南地域与士人身份的特点,本...
新辑十善业道经白话讲解 目录 一、自序二、《十善业道经》的背景介绍三、导读一:怎样学习此经四、导读二:深入此经——行上十善道五、《十善业道经》经文六、《佛为娑伽...
图解六壬大全--第三部 毕法赋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三式之*”,术数文化的巅峰之作,集术数、易学、天文、地理、中医等为一体,全面趋吉避凶的学说,《四库全书》文渊...
《中庸》的时间解释学 内容简介 《的时间解释学》内容简介:“渊渊其渊”,在作者的倾听中,这三重的深渊冲刷了子思子的天命观,冲击了儒学德位一致的期许,也冲淡了文本...
心的交会-佛陀与基督的生命教导 本书特色找回自己心灵信仰的根。 《心的交会:佛陀与基督的生命教导》能带给我们欢喜、平静、自在、慈悲。 一行禅师对东西方两大文化传...
西方思想经典文库:末世论形而上学 内容简介 西方思想经典文库第二辑。 本书是别尔嘉耶夫形而上学思想的系统表达,作者探讨了形而上学中*基本的观念和问题,在末世论背...
汪荣祖,原籍徽州,1940年生于上海,抗战胜利后即随父母移居高雄。1961年台湾大学毕业,1971年获美国西雅图大学博士学位。在美国
荒漠甘泉—附《黑门山路》 本书特色 本书被译成21种文字,全球销量已超过1000万册。这是一部帮助了无数处于困难中人们的书,被喻为《圣经》第二,征服了教内外亿万...
梁启超讲阳明心学 本书特色《梁启超讲阳明心学》是作者许葆云对梁启超在1926年出版的专著《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所作的注评之作。许葆云就梁启超的《王阳明知行合一之...
心物感应与情景交融(上下卷) 本书特色 《心物感应与情景交融(套装上下册)》:“心物感应”是实现“情景交融”的基础。“情景交融”的低级层次是情景组合,高级层次是...
中世纪哲学精神 内容简介 本书上乘中古思想史的研究传统,奠定了20世纪中世纪哲学研究的学术基础。 本书借由论述中世纪时代人类的经验与思想,向读者介绍了中世纪哲学...
坏人是不会改好的-季羡林人生隽语 本书特色 季羡林一生智慧精华著名东方文化学者季羡林先生的人生隽语谈佛论道,感师怀友品人生说世相,辨善恶明得失坏人是不会改好的-...
圣严法师-圣者的故事 本书特色 圣严法师,心灵之旅,智慧人生,一位风雪中的行脚僧,两千多年来,平凡中蕴育着伟大,倾听台湾一位高僧,讲述圣者的故事……两岸三地,圣...
顾净缘著述集-(全六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东方出版社出版★ 本书搜集了现代学者顾净缘留存的绝大部分著述,由其女顾龙珠主持点校★ 本书的各专题依据《威音...
作者在书中借助于心理学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辩证理论以及历史学家的理论,审慎地得出主体性和自恋的观念。论证的结果是通过对笛
冯友兰文集-(全十卷) 节选 序 一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领域里的贡献”那是在1932年,我在北平大学附属高中读书,国文老师讲课,选了不少辅助教材,其中有关于老...
《方法论》是笛卡尔的经典哲学论著,对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科学研究方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笛卡尔在《方法论》中提出了
经典与解释-论语辑释 本书特色 《论语辑释(繁体版)》: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绎读经子经典与解释-论语辑释 内容简介 《论语辑释》系陈大齐先生遣稿,由其友人整理...
发生与诠释:儒学形成、发展之主体向度的追寻 本书特色 《发生与诠释:儒学形成、发展之主体向度的追寻》是作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主体发生学与主体...
海德格尔的政治时刻 本书特色 《海德格尔的政治时刻》:施罗弗《存在与时间》中的政治暗示博尔特海德格尔的秘密抵抗雷思温从“人曲”走向“神曲”张文江《庄子·应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