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相唯识学(上)》是佛家人士太虚先生在厦门大学文哲学会讲授“法相唯识学概论”时,由其门人学生的笔记为基础写成的。
《法相唯识学》共分上下两册,是佛学大师太虚先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厦门大学讲演稿的汇编。太虚先生学贯中西,精研于此二十余载。
《法相唯识学》作者太虚法师,法相唯识是佛门中最为精辟的学问,太虚法师的这本著作被认为是融贯了西方哲学思想与佛教思想、对佛家经典的通俗性的、也是全面的阐释性作品。
对东西方主要哲学流派一一予以论列评判,认为各种 理论均未臻完善,只有唯识论才是最高的真理。作者对 世界的基本看法是“诸法众缘生唯识现”,断定一切事 物现象皆依各种关系、条件而产生而存在,同是“识” 所变现,否认有独立于“识”之外的客观实在。宇宙万 物的产生和发展,都以心理为中心点、出发点和归宿点。 但各个人和动物都有 8个识体,故他的新唯识学“亦可 谓之多元的唯识论”。作者从“无我”、“唯心”的宇 宙观引申出平等、自由的人生观,其哲学理论具有为资 产阶级政治观念作论证的倾向。
一 法相唯识学概论诸序
1 法相唯识学概论序
2 法相唯识学概论序
3 法相唯识学概论序
4 法相唯识学概论序
……
二 概论
1 论法相必宗唯识
2 释会觉质疑
3 再论法相必宗唯识
三 唯识教释类
1 新的唯识论
2 唯识三十论讲录
3 唯识三十论讲要
4 唯识三十论讲要
八识规矩颂讲录
大乘法苑义林唯识章讲录
唯识讲要
附成唯识论科目表
唯识理论类
二无我论
唯物科学与唯识宗学
对辨唯识圆觉宗
唯识观大纲
阿陀那识论
能知的地位差别上之所知诸法
人心所缘有为现行境之本质与影像关系
种子法尔熏生颂
为无为漏无漏对观颂
遣虚存实唯识观之特胜义
听太虚法师谈唯识
唯识诸家会异图
诸法众缘生唯识现
法空人空与唯识
爱恩斯坦相对论与唯识论
唯识答辩类
答黄视子问
答王容子居士问
关于唯识之问答二则
见相别种辨释难
答起信论唯识释质疑
四大种之研究
对于唯识试题之总批
评印顺共不共研究
略评新唯识论
唯识旁通疏释类
深密纲要
瑜伽真实义品讲要
附慈宗要藏目录
瑜伽师地论菩萨地真实品亲闻记
慈宗三要叙
大乘起信论唯识释
因明概论
六离合辞例释义
大乘五蕴论讲录
摄大乘论初分讲义
应用理论类
佛法总抉择谈
成大乘论
四现实观
相宗新旧两译不同论书后
佛疑今解
三重法界观
缘起抉择论
曹溪禅之新击节
缘起性空之人生宇宙观
文化人与阿赖耶识
性释
从“无我”“唯心”的宇宙观到“平等”“自由”的人生观
太虚大师学术年表
《法相唯识学》述评
止于至善-《大学.中庸》 本书特色 《止于至善》:经典是民族的文化基因经典是思想的源头活水止于至善-《大学.中庸》 内容简介 简介《止于至善》:经典是民族的文化...
四书辞典 内容简介 针对目前在国内外在学术界、政界、商界、思想界,乃至观念思想诸多领域中流行的影响颇大新儒学和国学思潮,我们要认清新儒学和国学,就必须了解其发展...
朱子语类(上下) 本书特色 《朱子语类选注(上下)》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朱子语类(上下) 内容简介 《朱子语类》由宋人黎靖德编,共140卷。朱熹(1130...
他者的境域-列维纳斯伦理形而上学研究 本书特色 黄瑜著的《他者的境域--列维纳斯伦理形而上学研究》通过对列维纳斯伦理形而上学进行总体的把握和系统的研究,以凸显其...
讨论阴阳五行的文章和书籍虽然已有不少,有一阵子似乎还成为时髦。可是,读者只要细读一下此书所收的文章,就会发现它跟大部分其
从王阳明到曹雪芹:阳明心学与明清文艺思潮 节选 阳明心学所建立的一些基本思想理论原则,如“致良知”注重人的主体意识,注重发扬人的主体人格精神,从而激扬起反程朱理...
人生的三路向 本书特色 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人生的三路向:宗教、道德和人生人生的三路向 内容简介 老固然很痛苦的,病固然很痛苦的,死固然很痛苦的,然他所痛苦的...
受益一生的鬼谷子智慧 内容简介 本书将春秋战国时期的纵横家鬼谷子的口才、谈判等智慧进行解读与分析,并结合现代社会中日常交际、商业洽谈、营销推广、公关沟通、管理用...
博伽梵歌原意 本书特色 《博伽梵歌原意》由维亚萨戴瓦所*,是世上一部*古老的瑜伽典籍,印度重要的圣典,也被称为“**智慧者的不朽甘露”。...
墨家逻辑与亚里士多德逻辑比较研究 内容简介 墨家逻辑和亚里士多德逻辑是人类思维史上两个*具典型意义的逻辑形态,它们分别对东方和西方的文化、思想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圆觉经讲记 内容简介 《圆觉经》全称《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在经录中被列于大乘修多罗藏,后世更收入华严部。在禅门中因其显示的修行方便,处处与禅法相结合而传习...
浪荡子美学与跨文化现代性 本书特色 “浪荡子”是摩登——或现代都市文化——的一面。还没有...
本書主要通過對魏晉南北朝時期顧愷之、宗炳以及王微的生平與交遊狀況之梳理,以考察這三位畫論家與其同時代人物在思想上相互切磋
教化与工夫-工夫论视域中的阳明心学系统 目录 序绪言 一教化与工夫——一个解读儒学的视角 二本文的研究目标与写作思路**章王阳明的作...
中国汉语系佛教文学 内容简介 “佛教文学”历来似乎指佛典中的譬喻、因缘之类的文学和本生、本行故事,指带文学色彩之佛教典籍。部分学者将所有佛教典籍由文学方面加以考...
道德资本论 内容简介 “资本”是经济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语汇。本书是一个创建道德资本理论的初步尝试。本书首先对道德资本范畴进行了一般理论分析,力图构成关于道德资本...
数理哲学导论-罗素文集-第3卷 本书特色 《罗素文集(第3卷数理哲学导论)》是罗素的数理哲学的一本通俗著作。在书中罗素以他的明白晓畅的笔法陈述了数学原理研究中确...
人生之体验 内容简介 作者不从寻常的学理角度出发,不以逻辑的推理攻城略地般的解说人生问题,而是结合自己人生外在经历和内在的灵魂煎熬,率性而思而诉诸亦文亦白的文字...
科学辩护的沉思:科学确证与科学接受的方法论辩护--科学文化反思丛书 目录 丛书总序:构架贯通“两种文化”的桥梁前言引论参考文献及注释**章 科学确证的定性阐释*...
向庄子借智慧 本书特色 本书是台湾国学大师傅佩荣先生的*新力作。他以轻松的口吻、娓娓道来的语调揭示出庄子的一个个大智慧……本书卖点:一.本书根据作者在北京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