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逆历史而动,是这种悠久的道德主义传统在20世纪的继承人,虽然他那固执、纯粹、刻板以及感情用事的人道主义,很难战胜当今世界众多的丑恶现象,但在反对不择手段的权变家以及实用主义对金钱的崇拜上,他那顽强的拒绝态度反而对我们时代的道德行为的存在做了重新肯定。
如果您想要了解萨特的思想、艺术,但又没有足够的时间研读萨特的全部著作,那么不妨读一读本书。萨特的作品汗牛充栋,本书以传记的形式深入浅出,但却内容完整地介绍了萨特其人、其书、其学说等。
我第一次看萨特的作品,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外国文艺》杂志译载了他的《肮脏的手》,这个剧本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后来又在《世界文学》杂志1980年第4期上读到他的《死无葬身之地》,它给了我精神上的巨大震撼,而此时萨特已经去世。自那以来,25年过去了,当时如饥似渴地捧书阅读的情景恍然如在昨日——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已是萨特百年诞辰。
据国外统计资料,生活在20世纪的作家、思想家中,按其作品被人引用的情况排名次,萨特是稳稳地排在第一位。我们说萨特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作家和思想家,应该不是一个过誉的说法。对于这样一位世界级文学和思想大师,在他百年诞辰之际,奉献一本关于他的传记,是我很想做的一件事情。
传记首先要真实。而真实又可分为两种:一种可以称之为客观的真实,如“某一时间萨特母亲给了萨特两耳光”,这句话要么是真实的,要么是虚假的,答案应该只有一个。本书力求做到所有陈述的事实都是有根据的;如果没有确实的根据,则不使用肯定的语言,而宁可存疑;在事实材料发生冲突时,要作细致辨析,确定真伪。
另一种可以称之为主观的真实。“某一时间萨特母亲给了萨特两耳光”,这一事实有什么意义?它说明什么问题?它在萨特人生道路上占据多大分量?它是如何发生的?当问题进入这一层次时,答案应该不是一个,可能有多种阐释。传记要再现这一事件的真实性,作者还得在总体上把握事实材料,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给出它应有的缘由、地位和意义来。
所以萨特说,他为福楼拜写的传记也可称为“真实的小说”;之所以说是真实的,不仅客观事实是真实的,而且通过作者主观努力,真实地再现当时的情景、状况、活动等;之所以说是小说,是因为这种真实包含了作者的想象,作者的创造性,也可以说具有“虚构”的成分。人们通常认为虚构就是假的、不真实的,而真实就是没有任何想象和虚构的东西。我不认同这种说法。如果仅有一些杂乱无章地堆砌在一起的客观事实,还不能形成一本好的传记;这些事实看起来很具体,实际上是抽象的,因为它们产生时并非是这样一些孤零零的、互不相干的东西,它们应有的意义并没有通过作者的研究和想象工夫揭示出来,因此还不能说是完全真实的。
本书大致按照时间顺序写萨特诞生以来的这一百年,各大部分都标有年代期间,但读者会发现,每一部分并非是严格限定在记述这一期间发生的事情,而是力求对那些重要事件从总体化的角度作出描述、分析和阐释。例如在写童年部分发生的事情时,会较多地谈到它对萨特成年后的影响;在分析成年期间发生的某事时,也可能回溯到他童年的境况;等等。应该说,要搜集、掌握关于萨特的大量客观事实材料固然不易,要做到总体化地把握萨特这个人,或者说达到关于他的“想象的真实”或“真实的想象”尤为困难。实际上后一种探索可以说是无止境的。
总之,这本关于萨特的传记希望能够做到三点:第一,客观:记述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准确的;第二,总体化:通过想象工夫将客观事实材料有机地融合为一个真实的总体,再现萨特这个人;第三,生动:在语言的使用上尽可能做到生动传神,读起来不觉得费劲。
作者写完一部作品,这作品并没有最后完成,它有待于读者的阅读、共鸣和认可;读者才是它的最终完成者。既然如此,我就不再啰嗦了。欢迎读者朋友进入这部作品,并期待着你们的评判。
序
第一部 孤独(1905-0939)
第一章 童年(1905-1917)
一、父亲之死
二、占有词语
三、做戏与诱惑
第二章 人生裂痕(1917-1924)
一、继父
二、发现偶然
三、保尔・尼赞
四、性爱游戏
第三章 大学岁月(1924-1931)
一、幸福时光
二、初恋
三、哲学与文学
四、自己的另一半
第四章 教师生涯(1931-1939)
一、鸡尾酒与现象学
二、走遍欧洲
三、《恶心》
四、爱情好辛苦
第二部 介入(1939-1970)
第一章 转折(1939-1945)
一、应征・被俘・抵抗
二、存在与虚无
三、小说・戏剧
四、相濡以沫
第二章 两间余一卒(1945-1957)
一、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二、“无立足之地的让”
三、从第三条路到“同路人”
四、爱的考验
第三章 知命之年(1957-1965)
一、挨炸“国家公敌”
二、《辩证理性批判》
三、拒绝诺贝尔文学奖
四、养女阿莱特
第四章 造反有理(1965-1970)
一、审判美国
二、五月风暴
三、故人归去
第三部 抗争(1970-1980)
第一章 战胜病魔
一、幻觉与失明
二、“应该保留笑的能力”
第二章 最后的辉煌
一、知识分子
二、《家庭的白痴》
第三章 在女人的怀抱里
一、爱的复兴
二、最后的日子
第四部 继续(1980-2005)
第一章 永别的仪式
第二章 萨特的永恒价值
第三章 萨特的世纪
巴菲特传 本书特色 2008年,“福布斯全美400富豪榜”上,79岁的巴菲特力压比尔·盖茨,以620亿美元的财富,成为世界首富。与其他富翁不同,巴菲特是唯一一个...
第一道曙光下的真实 本书特色 本书原是海明威1953年至1954年东非游猎归来后在古巴所写的一部无题手稿,写作过程几经中断,终未能完成。1999年“...
《室内空气净化植物墙的设计、施工、维护与案例解析》内容简介:室内空气净化植物墙是立体绿化的重要形式之一,兼具美观性和生态功
梦想中国-中国偶像 本书特色 18强选手口述参赛的艰辛与感动,喜悦与收获!《梦想中国》音乐成就梦想!本书首度披露梦想的通关“密笈”!18个选手,18个青春激扬的...
民国政治人物 本书特色 关于本书是作者民国人物研究的汇编,具体内容可借作者自己的话概括:“开国元勋、护国军神、盗国巨魁的若干事实,国人类多知晓,不必再多费词,只...
二十世纪四大传记-张居正大传 本书特色 明代有种种特点,政治家只有一张居正。*惊心动魄的王朝改革故事,*激励人心的精英成长经历,*纷繁芜杂的官场斗争传...
邓小平年谱:1975~1997 本书特色 《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下)这部年谱分上下两册,102万字,3500多条,融思想性、传记性为一体,全面...
《游向彼岸:安迪·格鲁夫自传》内容简介:本书讲述了安迪·格鲁夫在人生前20年的不屈奋斗。作为全球颇具影响力的企业英特尔的创始
光绪传 本书特色孙孝恩、丁琪著的《光绪传》以珍贵、翔实、丰富的史料为依据,真实地反映了传主这位近代中国大悲剧中的悲剧角色的政治活动、思想发展、宫闱生活及其精神风...
《断头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传》内容简介:玛丽·安托瓦内特(1755-1793),法国王后,路易十六之妻,奥地利女皇玛利亚·特蕾西亚
罪与美-时尚女王与法国大革命 本书特色 《旧制度与大革命》的新见证与微观真相;《华盛顿邮报·图书世界》年度*佳图书;《纽约时报·书评周刊》年度特别图书;博得斯书...
《从头开始》内容简介:★星巴克之父自传。霍华德·舒尔茨最为人熟知的身份是“星巴克之父”。正是在他的领导下,星巴克大胆转型,
重数民国往事:从傅斯年到梅兰芳 本书特色 《重数民国往事(从傅斯年到梅兰芳)》是民国历史研究专家蔡登山先生新作,是《重看民国人物——从张爱玲到杜月笙》的姊妹篇。...
奥黛丽.赫本传 本书特色从孩提时代在战乱中逃生,到在芭蕾梦中度过的懵懂青春,一直到那些或痛苦或甜蜜的爱情,以及赫本在各个年龄阶段所经历的明星生活,这一幅真实而翔...
尽管有各种各样的戏谤,但我丝毫也不担心我名声究竟会怎样。子孙后代将会替我做出公正的判断……我的飞黄腾达是无与伦比的……我
回放民国现场:奉蒋介石之命 本书特色 民国见证者回眸,重温一幕幕记忆深处的民国现场。一场蒋介石亲自导演的谍战大戏,卧底汪伪政权的国民党 间谍,唐生明亲口讲述惊心...
《英国通史:珍藏本》内容简介:全书阐述了英国的兴盛之道,透视了其成功走向现代化的历程;揭示了英国民族的禀赋和创造力,展现了
原来帝王是苦工 本书特色 原来帝王是苦工:从大禹到溥仪这本书讲述中国历史上的20多位帝王之事,透过大量的历史细节,复活*耐人寻味的东西,对帝王的个性、命运、人性...
吉田松阴俞近代中国 内容简介 本书对日本幕末维新(江户幕府末期)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改革志士吉田松阴的思想形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和研究。从吉田松阴的思想形成产...
听听那风声 内容简介 《文汇读书周报》一千期了。一千期,十九年又五十三天,不长也不短的岁月。纸已经发黄,铅字油墨的字迹开始模糊,套红的标题正在变淡。虽然《试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