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逆历史而动,是这种悠久的道德主义传统在20世纪的继承人,虽然他那固执、纯粹、刻板以及感情用事的人道主义,很难战胜当今世界众多的丑恶现象,但在反对不择手段的权变家以及实用主义对金钱的崇拜上,他那顽强的拒绝态度反而对我们时代的道德行为的存在做了重新肯定。
如果您想要了解萨特的思想、艺术,但又没有足够的时间研读萨特的全部著作,那么不妨读一读本书。萨特的作品汗牛充栋,本书以传记的形式深入浅出,但却内容完整地介绍了萨特其人、其书、其学说等。
我第一次看萨特的作品,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外国文艺》杂志译载了他的《肮脏的手》,这个剧本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后来又在《世界文学》杂志1980年第4期上读到他的《死无葬身之地》,它给了我精神上的巨大震撼,而此时萨特已经去世。自那以来,25年过去了,当时如饥似渴地捧书阅读的情景恍然如在昨日——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已是萨特百年诞辰。
据国外统计资料,生活在20世纪的作家、思想家中,按其作品被人引用的情况排名次,萨特是稳稳地排在第一位。我们说萨特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作家和思想家,应该不是一个过誉的说法。对于这样一位世界级文学和思想大师,在他百年诞辰之际,奉献一本关于他的传记,是我很想做的一件事情。
传记首先要真实。而真实又可分为两种:一种可以称之为客观的真实,如“某一时间萨特母亲给了萨特两耳光”,这句话要么是真实的,要么是虚假的,答案应该只有一个。本书力求做到所有陈述的事实都是有根据的;如果没有确实的根据,则不使用肯定的语言,而宁可存疑;在事实材料发生冲突时,要作细致辨析,确定真伪。
另一种可以称之为主观的真实。“某一时间萨特母亲给了萨特两耳光”,这一事实有什么意义?它说明什么问题?它在萨特人生道路上占据多大分量?它是如何发生的?当问题进入这一层次时,答案应该不是一个,可能有多种阐释。传记要再现这一事件的真实性,作者还得在总体上把握事实材料,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给出它应有的缘由、地位和意义来。
所以萨特说,他为福楼拜写的传记也可称为“真实的小说”;之所以说是真实的,不仅客观事实是真实的,而且通过作者主观努力,真实地再现当时的情景、状况、活动等;之所以说是小说,是因为这种真实包含了作者的想象,作者的创造性,也可以说具有“虚构”的成分。人们通常认为虚构就是假的、不真实的,而真实就是没有任何想象和虚构的东西。我不认同这种说法。如果仅有一些杂乱无章地堆砌在一起的客观事实,还不能形成一本好的传记;这些事实看起来很具体,实际上是抽象的,因为它们产生时并非是这样一些孤零零的、互不相干的东西,它们应有的意义并没有通过作者的研究和想象工夫揭示出来,因此还不能说是完全真实的。
本书大致按照时间顺序写萨特诞生以来的这一百年,各大部分都标有年代期间,但读者会发现,每一部分并非是严格限定在记述这一期间发生的事情,而是力求对那些重要事件从总体化的角度作出描述、分析和阐释。例如在写童年部分发生的事情时,会较多地谈到它对萨特成年后的影响;在分析成年期间发生的某事时,也可能回溯到他童年的境况;等等。应该说,要搜集、掌握关于萨特的大量客观事实材料固然不易,要做到总体化地把握萨特这个人,或者说达到关于他的“想象的真实”或“真实的想象”尤为困难。实际上后一种探索可以说是无止境的。
总之,这本关于萨特的传记希望能够做到三点:第一,客观:记述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准确的;第二,总体化:通过想象工夫将客观事实材料有机地融合为一个真实的总体,再现萨特这个人;第三,生动:在语言的使用上尽可能做到生动传神,读起来不觉得费劲。
作者写完一部作品,这作品并没有最后完成,它有待于读者的阅读、共鸣和认可;读者才是它的最终完成者。既然如此,我就不再啰嗦了。欢迎读者朋友进入这部作品,并期待着你们的评判。
序
第一部 孤独(1905-0939)
第一章 童年(1905-1917)
一、父亲之死
二、占有词语
三、做戏与诱惑
第二章 人生裂痕(1917-1924)
一、继父
二、发现偶然
三、保尔・尼赞
四、性爱游戏
第三章 大学岁月(1924-1931)
一、幸福时光
二、初恋
三、哲学与文学
四、自己的另一半
第四章 教师生涯(1931-1939)
一、鸡尾酒与现象学
二、走遍欧洲
三、《恶心》
四、爱情好辛苦
第二部 介入(1939-1970)
第一章 转折(1939-1945)
一、应征・被俘・抵抗
二、存在与虚无
三、小说・戏剧
四、相濡以沫
第二章 两间余一卒(1945-1957)
一、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二、“无立足之地的让”
三、从第三条路到“同路人”
四、爱的考验
第三章 知命之年(1957-1965)
一、挨炸“国家公敌”
二、《辩证理性批判》
三、拒绝诺贝尔文学奖
四、养女阿莱特
第四章 造反有理(1965-1970)
一、审判美国
二、五月风暴
三、故人归去
第三部 抗争(1970-1980)
第一章 战胜病魔
一、幻觉与失明
二、“应该保留笑的能力”
第二章 最后的辉煌
一、知识分子
二、《家庭的白痴》
第三章 在女人的怀抱里
一、爱的复兴
二、最后的日子
第四部 继续(1980-2005)
第一章 永别的仪式
第二章 萨特的永恒价值
第三章 萨特的世纪
曾国藩家书 本书特色 《曾国藩家书》收录曾国藩从年轻至去世前的百余篇较有代表性的家书,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小到人际琐事和家庭生计的指陈,大到进德修业、经邦纬国...
《给孩子的麦肯锡思维训练法》内容简介:善于解决问题的孩子,才是真正有竞争力的孩子!小孩也能实践的思维导图书,全球管理咨询公
鲁迅爱过的人 内容简介 鲁迅博物馆馆长孙郁、鲁迅研究专家王得后、著名文艺评论家解玺璋、著名演员濮存昕,联袂推荐! 一个内心柔软的鲁迅,一个大爱如渊的鲁迅。台湾文...
《制造业知识工程》内容简介:本书颠覆了知识管理理念,重新定义了“知识”。无论是知识对象的范围、知识分类模式、知识加工方法还
牛棚杂忆-图文纪念版 本书特色 ★ 纪念季羡林先生诞辰100周年,由其子季承首次授权出版的图文珍藏版。 ★ 书中包括大量季羡林先生生前各个人生阶段的珍贵照...
一九二八至一九三六年的鲁迅:冯雪峰回忆鲁迅全编 本书特色 冯雪峰是鲁迅的学生和战友。他见证了思想的发展,是沟通中国共产党和鲁迅的重要桥梁。鲁迅和冯雪峰之间的帮助...
胡秋原从抗战巨笔到两岸{破冰入} 本书特色 胡秋原是谁?作为”自由人”,他曾与瞿秋白、鲁迅、胡适、李敖等论战,笔墨官司打了七十余载;作为爱国者,他弃学抗日、捍卫...
甘地 内容简介 本书记述了印度民族运动领袖甘地的一生。甘地降生的年代,印度正处于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他目睹了这一切,决心为民族的解放和独立进行斗争。甘地 目录 ...
梁启超(从“承启之志”到“守待之心”) 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收清末民初以来中国现代学者的著作,以人为卷视所论著篇幅之多寡,或分卷或合卷,合卷并考虑到了...
尚小云全传 内容简介 这是作者继《梅兰芳全传》《程砚秋全传》之后,潜心创作的又一部全面展现京剧艺术大师艺术与人生、命运与性格、心理与情感的力作。全书以一代京剧名...
风格独特的插画 精炼优美的文字全新视角品读凡·高充满激情的艺术与人生..................※编辑推荐※☆本系列图书邀请多位世
《表现力!画出夸张百变的漫画人物表情》内容简介:在漫画作品中,夸张是一种很重要的手法,简练而又夸张的表情能让人感受到人物的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英语水平全国统一考试经典真题分类解析》内容简介:为参加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英语水平全国统一考
《民法学习方法九讲》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系统向法科学生介绍讲解民法学学习方法的著作,全书以学习民法的重要意义、民法的体系、
寂寞中的愉悦:嗜书一生的孙犁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金梅先生,研究孙犁作品四十多年,并亲炙其教诲。对孙犁的读书生活,他既在高处观察,又在近处打量,举重若轻,举轻若...
格蕾丝.凯利传记-上流社会 本书特色 唐纳德·斯伯特所著的《上流社会:格蕾丝·凯利传记》在摩纳哥王妃辞世25年后,掀开格蕾丝神秘高贵的面纱,呈现20世纪...
唐室砥柱-狄仁杰 本书特色 本书为“中华历史贤臣”系列丛书之一。共分六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人物的家族溯源,成长背景,经历的事件,心理变化以及对历史的贡献等方...
《铸就偶像》内容简介:桑塔格的首部传记,再现了一个知识界偶像的辉煌历程,并试图还原偶像作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书中披露了许多
杨东莼大传 本书特色 那些渐已远逝的传奇故事,那段无法平静的人生履痕,或是明日黄花,或被尘埃湮没,或在风中消散。岁月其徂,古人乃喟叹:“或低垂于霜露,或撼顿于风...
晚清民国逸史丛书-鲁将韩复榘 内容简介 三十年代初,蒋介石在江西发起新生活运动,逐步推广到全国。其中有一条关于交通规则的规定。某次会上,韩复榘发言说:“蒋委员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