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主角是音乐家柴科夫斯基,还有他的“施主”,保护人,他的“女神”,他的理想的化身,他从来没有见过面的“施主”――寡妇冯・梅克夫人。因此,本书原版的书名叫做《挚爱的朋友》,副标题《柴科夫斯基与冯・梅克夫人的故事》,30年前中译本出版时副标题改作《柴科夫斯基与梅克夫人通信集》。这本书的情节是围绕着艺术史上罕见的两个挚友之间的纯洁友谊而展开的――冯・梅克夫人的孙媳妇作了一些注释,加了一些“旁白”,但是它的内容主要还是这个音乐家的内心自白。
中译本重印题记
I 鲁宾斯坦
Ⅱ 梅克夫人
1.梅克夫人给柴科夫斯基的信 2.柴科夫斯基的复信
3.梅克夫人的信 4.柴科夫斯基的复信
5.梅克夫人
Ⅲ 柴科夫斯基
1.柴科夫斯基给梅克夫人的信
2.柴科夫斯基的复信 3.莫斯科
Ⅳ 早期的音乐作品
1.“休息!不能作曲!” 2.五人团
3.阿尔多 4.父亲给儿子的信
5.早期作品 6.给梅克夫人的信
7音乐院的生活 8.给弟弟的信
9.结识梅克夫人之前
V 《第四交响曲》和《叶甫根
尼・奥涅金》的开始
1.梅克夫人给柴科夫斯基的信 2.梅克夫人给柴科夫斯基的信
3.梅克夫人给柴科夫斯基的信 4.柴科夫斯基的短简
5.梅克夫人的短简 6.柴科夫斯基的复信
7.柴科夫斯基的长信 8.梅克夫人的复信
9.柴科夫斯基的复信 10.同日的长信
11.梅克夫人的复信 12.柴科夫斯基的信
Ⅵ 结婚的计划
1.寂 寞 2.托尔斯泰
3.苦 闷
Ⅶ 两女和一男
1.安东尼娜给柴科夫斯基的第一封信 2.安东尼娜的信
3.安东尼娜的信 4.同日,梅克夫人的信
5.柴科夫斯基40天后的复信 6.梅克夫人的复信
Ⅷ 结婚
1.柴科夫斯基给阿纳托的信 2.给父亲的信
3.父亲的回信 4.柴科夫斯基结婚后两天给阿纳托的信
5.给莫德斯特(弟弟)的信 6.给梅克夫人的信
7.梅克夫人的短简 8.柴科夫斯基给梅克夫人的短简
9.给梅克夫人的长信 10.柴科夫斯基给梅克夫人的信
11.梅克夫人的回信 12.柴科夫斯基的信
13.梅克夫人的回信 14.柴科夫斯基给梅克夫人的信
15.给弟弟阿纳托的信
Ⅸ 悲 惨
1.柴科夫斯基刚回到莫斯科第二天给梅克夫人的信
2.梅克夫人的回信 3.出 国
X 逃避
1.柴科夫斯基由瑞士给梅克夫人的信
2.梅克夫人给柴科夫斯基的信 3.柴科夫斯基给梅克夫人的信
4.柴科夫斯基给梅克夫人的回信 5.梅克夫人的回信
6.在巴黎 7.再给梅克夫人
Ⅺ 《奥涅金》和《第四交响曲》
1.梅克夫人给柴科夫斯基 2.柴科夫斯基给梅克夫人
3.续 信 4.梅克夫人的复信
5.《奥涅金) 6.给梅克夫人
7.给梅克夫人 8.给梅克夫人
9.给梅克夫人 10.论瓦格纳(给梅克夫人的信)
11.论勃拉姆斯(给梅克夫人的信) 12.拜访音乐家(给梅克夫人的信)
13.梅克夫人给柴科夫斯基 14.柴科夫斯基给梅克夫人
15.穆索尔斯基给音乐批评家斯塔索夫的信 16.在米兰
Ⅻ 《叶甫根尼・奥涅金》的完成
1.鲁宾斯坦 2.巴黎博览会
3.给梅克夫人 4.《第四交响曲》的印行
5.梅克夫人给柴科夫斯基 6柴科夫斯基的回信
7.《奥涅金》的完成
XIII 《第四交响曲》
1.演 奏 2.柴科夫斯基给梅克夫人
3.梅克夫人给柴科夫斯基 4.《第四交响曲》的分析(柴科夫斯基给梅克夫人)
5.给梅克夫人 6.小 曲
7.给梅克夫人 8.梅克夫人给柴科夫斯基
9.梅克夫人给柴科夫斯基 10.柴科夫斯基给梅克夫人(论创作方法)
XIV 小提琴协奏曲
1.个小提琴家到了克拉伦斯 2.柴科夫斯基――梅克夫人
3.梅克夫人给柴科夫斯基 4.柴科夫斯基给梅克夫人
5.梅克夫人给柴科夫斯基 6.塔涅耶夫论《第四交响曲》
7.柴科夫斯基给塔涅耶夫 8.柴科夫斯基给梅克夫人
9.梅克夫人的回信 10 关十莫扎特
XV 回国
1.柴科夫斯基给梅克夫人 2.回 国
3.在伯莱罗夫 4.给梅克夫人
5.论创作方法给梅克夫人的三封信 6.卖 稿
7.关于休息
XVI 彼得堡的秋天
1.害 怕 2.给梅克夫人
3.彼得堡的秋天 4.梅克夫人在巴黎
XVII 重返莫斯科
1.柴科夫斯基给梅克夫人的信 2.给梅克夫人的信
3.鲁宾斯坦回来了 4.梅克夫人的一批复信
5.柴科夫斯基的回信 6.在梅克夫人的家中
7.给梅克夫人 8.给梅克夫人
XVIII 佛罗伦萨的牧歌
1.牧歌的开端 2.柴科夫斯基给梅克夫人
3.梅克夫人给柴科夫斯基 4.《奥丽昂之女》的孕育
5.柴科夫斯基给尤根孙的信 6.邂 逅
7.12月 8.关于巴胡尔斯从和拉罗
9.自 白 10.《贞德》
11.别 离
XIX 《暴风雨》:《第一组曲》
1.从巴黎到克拉伦斯 2.给尤根孙的信
3.写脚本 4.给梅克夫人
5.关于托尔斯泰和屠格涅夫 6.歌剧的完成
7.《暴风雨》的上演 8.给柯隆的信
9.给梅克夫人 10.《奥涅金》在莫斯科
11.安东尼娜的出现 12.在伯莱罗夫
XX 《奥丽昂之女》
1.柴科夫斯基给梅克夫人的信 2.第一幕的写完
3.给梅克夫人 4.给梅克夫人
5.伯莱罗夫 6.会 面
7.给梅克夫人 8.《奥丽昂之女》的脱稿
XXI 梅克夫人的自白
1.梅克夫人给柴科夫斯基的信 2.回 信
3.给梅克夫人 4.给梅克夫人
5.给梅克夫人 6.给梅克夫人
7.给梅克夫人 8.论歌剧
XXII 罗马――俄罗斯
1.到罗马 2.沙皇的庆祝会
3.组 曲 4.回到卡明卡
5.到伯莱罗夫 6.格林卡
7.给梅克夫人的信 8.论《贞德》和《卡门》
XXIII 巴黎的钢琴家
1.梅克夫人给柴科夫斯基的信 2.给柴科夫斯基
3.给柴科夫斯基 4.德彪西改编的《天鹅湖》
5.德彪西的离开 6.在卡明卡
7.柴科夫斯基给梅克夫人 8.审查官
9.给梅克夫人
XXIV 鲁宾斯坦的死
1.柴科夫斯基给梅克夫人的信 2.柴科夫斯基给梅克夫人的信
3.成功与苦恼 4.鲁宾斯坦的死
XXV 三重奏
1.贫 困 2.歌剧《马什巴》
3.三重奏 4.论李斯特
5.对自己的不满
XXVI 1882至1890年(《第五交响曲》)
1.乡 居 2.日 记
3.莫扎特;乐式 4.给梅克夫人的信
5.德沃夏克给柴科夫斯基的信 6.给梅克夫人
7.《第五交响曲》 8.《睡美人》及其他
9.复 信 10.赴美之前
XXVII 组约
1.纽约――莫斯科 2.给巴胡尔斯基的回信
3.巴胡尔斯基的复信 4.梅克夫人
XXVIII 1891至1893年(《第六交响曲》)
1.荣 誉 2.《第六交响曲》
3.每天一首钢琴曲 4.“苦 刑”
5.给B.达维多夫 6.给莫德斯特
7.给B.达维多人 8.给塔涅耶夫
9.给尤根孙 10.《悲怆》的完成
《网络安全保障能力研究》内容简介:本书介绍了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力求系统全面地阐述网络安全领域的相关内容和内涵;着眼于网络
王小峰,媒体资深人士,博客名:不许联想,网名“带三个表”,在网上人称“三表哥”。亦有人称之为“王三表”。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专业,曾在政府机关做过监察科员,...
音乐词典 本书特色 ★ 64小开本精装,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 原名《音乐知识词典》,自1981年出版后历经数次再版,累计发行达150000册★ 融知识性、可读性...
本书是一部经典的艺术收藏通史,它以宏阔的视野、翔实的史料、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有趣的细节展现了西方世界从古希腊、罗马时期
Already,inthethirddecadeofthenineteenthcentury,thesettlersinthevalleyofLeatherwo...
人一生要读的100部戏剧 内容简介 戏剧是人类宝贵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凝聚了剧作家对人生、社会和时代的思考,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阅读优秀的戏剧作...
朗朗书房.音乐坊:明信片--西方音乐 本书特色 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明信片图案中蕴涵着丰富的信息和多彩的艺术风格。本书通过对明信片中的音乐家专题图案的...
《乐器插图百科》如果音乐的曼妙是毋庸置疑的,那么,乐器就是产生这种曼妙的源泉。从最初的人声和唱,到有节奏的简单鼓点,及至
《推销员之死》内容简介:本书是被誉为“美国戏剧的良心”的著名戏剧家阿瑟·米勒巅峰之作。威利·洛曼是一名推销员,壮年时的他业
收录当年《昨日遗书》的全部内容外,还有大量以前没有公开发表过的散文随笔、演出手记等。另外随书赠送一张CD,CD共收录9首歌曲,
《行走的耳朵》内容简介:“蓝色清真寺,不用偏要进去,我只把这名字细细地咀嚼,满口的橄榄味,满脑子的天空高远,各种蓝层叠向上
Weallhaveourownsecrets,butthedevilholdsthebiggest.Agroupoffriendstakesaweekoutof...
戏剧三人行 重读曹禺 田汉 郭沫若 本书特色 《戏剧三人行:重读曹禺、田汉、郭沫若》:厦门大学戏剧影视丛书戏剧三人行 重读曹禺 田汉 郭沫若 内容简介 这部著作...
龙克里里完全入门24课-内附教学DVD 本书特色 学会一种乐器而且能够自在弹唱是许多人的梦想!号称全世界*简单的弹唱乐器—ukulele,由于它的小巧、...
《平台经济》内容简介:以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平台经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不是局部经济活动效率的提高和量的改变,而
本书是东山魁夷的世界中的《美与游历》分册。书中收录了日本作家东山魁夷的大量散文作品,这些作品构思精巧,文笔生动优美,具有
莎士比亚戏剧:奥瑟罗 本书特色 本书包括奥瑟罗、冬天的故事、一报还一报三部。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1564—1616),是英国乃...
《每天一堂口才课(第2版)》内容简介:好口才是一个人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能让你在各种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甚至拔得头筹。那
《洪范评论(第11辑)》内容简介:这是经济学家吴敬琏和法学家江平老创办的洪范法律经济研究所的研究成果。本辑的主题研究之一的《
首部『火車上的文學史』展現波瀾壯闊的鐵道文學世紀。以470頁整整34萬字的容量,并首次曝光20幅珍貴歷史資料照片。《我們的文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