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圣解》书纲举目张,体用兼赅。融通三家,而合百流,以“道”一以贯之。自宇宙以至人生,不但为玄理派哲学书。且亦为实用主义哲学书。言道言德,言事言物,言虚言玄,言义言理。无不切合于人生实用以之修道,以之养生,以之尽性,以之经世。以之治平天下,无用不宜;以之燮理阴阳,旋转乾坤。化育万物,参赞天地,概能圆融虫无碍,神用无穷。字字皆藏”活法天机”,而不死于文字章句训诂义理下也。全书别树心法。独标玄义,虽发千古来先圣所未发之眚。然无不为千古来先圣所欲言而未言之义。
原序再序前言提要点晴卷上 老子圣义阐微 自序 老子新传 老子圣义阐微 道德经指玄——三宗与九观法要 老学与易学 老孔二圣法易之异同 黄老学与老学 老学与禅宗卷中 道德经圣解第一章 总阐大道纲宗第一 分阐有无第二 通其分为一第三 参证章旨第四第二章 总破名相对待第一 继阐大道功用第二 参证章旨第三第三章 总阐无为之治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四章 总阐虚用之功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五章 总阐守中之道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六章 总阐谷神玄牝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七章 总阐法天地大道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八章 总阐利天下而不争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九章 总阐持盈守退之道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十章 总阐玄德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十一章 总阐用无与无用原理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十二章 总阐杜外养中原理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十三章 总阐无我无身原理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十四章 总阐道体虚无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十五章 总阐大道修为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十六章 总阐归根复命原理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十七章 总阐治道原理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十八章 总阐大道破迷玄微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 参证章旨第三第十九章 总阐大道解惑玄要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二十章 总阐大道修持玄旨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二十一章 总阐大道生生原理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二十二章 总阐抱一全归旨要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二十三章 总阐玄同道德原理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二十四章 总阐修道四戒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二十五章 总阐大道纲宗与法天地自然原理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二十六章 总阐主静立极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二十七章 总阐修道五善法门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二十八章 总阐“四三圣教”玄要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二十九章 总阐三无三去玄要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三十章 总阐非兵非战原理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三十一章 总阐兵为不祥之器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三十二章 总阐抱道守朴知止原理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三十三章 总阐修道心印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三十四章 总阐圣人修为之道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三十五章 总阐执大象原理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三十六章 总阐天道玄机妙用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三十七章 总阐无为无欲清静自定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三十八章 总阐大德圣义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三十九章 总阐天地神用秘旨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四十章 总阐反动原理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四十一章 总阐行道修道秘要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四十二章 总阐唯道宇宙观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四十三章 总阐无为无言之教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四十四章 总阐知足知止之教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四十五章 总阐清静为天下正第四十六章 总阐守道自足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四十七章 总阐天道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四十八章 总阐道化天下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四十九章 总阐圣人无心之教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五十章 总阐超生死大道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五十一章 总阐道德玄旨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五十二章 总阐修道秘要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五十三章 总阐行道玄微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五十四章 总阐建立道化天下心法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五十五章 总阐修真养性秘意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五十六章 总阐玄同宗圣义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五十七章 总阐君学三纲领四条目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五十八章 总阐返朴还醇圣修四句教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五十九章 总阐天道生生无息秘意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六十章 总阐神圣交归心法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六十一章 总阐天道下流玄要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六十二章 总阐道为万物之主宰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六十三章 总阐圣人特立独行之道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六十四章 总阐圣人辅万物自然之道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六十五章 总阐归真返璞以至大顺之道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六十六章 总阐圣人王天下之道法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六十七章 总阐我有三宝之秘意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六十八章 总阐配天之极玄旨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六十九章 总阐用兵大道微传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七十章 总阐圣人深藏玄处之道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七十一章 总阐圣人无知之道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 补参章旨第三第七十二章 总阐圣人修道全性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七十三章 总阐天道四法则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七十四章 总阐民不畏死刑杀非治道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七十五章 总阐无生为生之道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七十六章 总阐道贵柔弱而戒刚强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七十七章 总阐天道损益均衡原理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七十八章 总阐正言若反之天道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七十九章 总阐天道常与善人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八十章 总阐圣人理想治道之微传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第八十一章 总阐天道与圣道原理第一 参证章旨第二卷下 老子圣义阐微附参文 东方哲学与老子哲学 老子评述举隅 老子评述纠谬 历代老子评述杂记卷后小启萧天石先生学术年表
生命哲学书 本书特色悟后才知,姻缘姻缘,不过都是,大戏一场。 太阳落下山头,还有皎洁的月光照临大地;月亮隐没在天际,还有阳光给世界带来光明和温暖。在结束一段感情...
菜根谭-诠释 本书特色 中国古典文学博大精深,其中所包含的哲理、智慧以及对万事万物的感悟和理解,直到今天依然为我们受用。《菜根谭》就是这样一部著作。它是明朝洪应...
未来救赎-弥勒佛 本书特色 卢晓容编著的这本《未来救赎(弥勒佛)》介绍了印度佛教中的弥勒,弥勒信仰在中国历史上的传播,中国化的弥勒形象——从庄严到诙谐,以及弥勒...
走向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关于当代左派的文集 本书特色 《走向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关于当代左派的文集/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译丛》编著者莱泽克·科拉科夫斯基。策划...
佛法初来: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 本书特色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与中亚各国的交流之路,佛教也经中亚向北沿丝绸之路传到中国汉地。从西汉末佛教传入一直到魏晋南北朝...
道教生育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贾来生编著的这本《道教生育思想研究》梳理了不同历史时期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思想,重点比较了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神学思想、自然生态思想、社...
嵇康的精神世界 目录 **章 嵇康的身世、思想背景与著作**节 嵇康的身世第二节 嵇康的思想背景第三节 嵇康的著作第二章 嵇康在玄学中的论辩方法**节 魏晋的谈...
奥维德的爱情哲学 本书特色 《外国哲学名家丛书:奥维德的爱情哲学》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奥维德的爱情哲学 内容简介 《外国哲学名家丛书:奥维德的爱情哲...
傅佩荣《庄子》心得 本书特色 翻开《庄子》一书,**篇是《逍遥游》,而映入眼帘的**个故事,则是“鲲化为鹏”的奇谈怪论。不过庄子好像非常在意这样的故事情节,居然...
现代公文审美性论略 内容简介 本书分九章,对公文写作的美学内涵进行系统研究,详细解析了公文的形式美、语言美、结构美、情感美、气势美、理念美等。在研究过程中,吸收...
佛学研究十八篇 本书特色 佛学在中国的发展繁衍过程中,出现过各种流派,它们相互争斗,梁启超十分重视这个问题,对此进行过详细而全面的评析,并且与欧美的哲学流派进行...
《方法论》是笛卡尔的经典哲学论著,对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科学研究方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笛卡尔在《方法论》中提出了
章太炎讲国学-方家讲坛 本书特色 章太炎一生多次讲演国学,其中影响*大的有四次,即日本东京讲学、民国初年北京讲学、1922年上海讲学、晚年苏州讲学。讲演稿形式不...
周予同(1898—1981)初名周毓懋,学名周蘧,又一学名周豫桐,浙江瑞安人。少年时代,就读于晚清经学大师孙诒让创办的蒙学堂。毕
理想国篇译注与诠释-(共二册)-古希腊文-中文对照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 柏拉图和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一样,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
《哲学大纲》是罗素在总结了自己之前哲学研究成果的总结性、通论性的哲学著作,集中讨论了“人的外在问题”,即人对外部世界的感
司马相如赋的美学思想与地域文化心态 本书特色 司马相如是汉赋的代表作家和赋论大师,也是一位文学大师和美学大家。他是汉赋的奠基人,扬雄欣赏他的赋作,赞叹说:“长卿...
马克思恩格斯哲学基本思想探讨与解析 内容简介 本书的内容:一是涉及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发展;二是《费尔巴哈论》解析专题和《费尔巴哈论》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汉化佛教与佛寺-白化文文集 本书特色 白化文编著的《汉化佛教与佛寺》内容包括:佛光的折射、释尊的生涯、佛像与佛寺、山门与天王殿、大雄宝殿、菩萨、观世音菩萨、中国...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序言和导论中对其理念的规定 本书特色 维尔纳·马克思的这本研究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学术著作篇幅不大,但学术意义被国际黑格尔研究界公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