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霭春(1912~2001),著名医史文献学家,中医学家,目录学家,校勘学家,史学家,教育家,诗人。天津中医学院终身教授。
郭霭春早年师从朴学大师长洲章钰(式之)先生,史学大师卢弼(慎之),于训诂、音韵、校勘、版本、目录等专门之学,造诣精深。自24岁起,陆续著有《颜习斋学谱》、《补周书艺文志》、《续资治通鉴目录》等文史著作,名震史学界。后拜宝坻儒医赵镕轩学医,长期潜心于医史文献研究,成为当代治儒通医之大家。
因其博通医、文,1963年,受卫生部之邀,主持“内经整理”之重大课题。耗费20余年对《黄帝内经》进行整理和研究,1981年出版的《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即为其研究的主要成果。
《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全书分原文、校勘、注释和语译四项内容。本书中,著者充分发挥自己在文献考据方面的专长,选取医史、校勘、训诂、音韵等方面的诸多善本,精思博考,探究厘正。校勘时为确保每一判断都有文献为据,利用善本20余种,引用元代以前重要医籍60种以上,并择其善者,凡“一言去取,必有稽考”。全书共出校语2450处;注释不避难就易,凡疑必注,凡注必确。全书共加注文3180条;语译力求精准的同时,更将经文直译为浅显语言,以使读者读通为要旨,并“不夹杂所谓有所阐发”。
此书出版后,一直被视为现代人研习《素问》最权威的通用标准版本。
1999年作者对此书进行过修订,此次再版,即为此修订版。此次重版在编排上稍做调整,原文、校、注、语译,皆在同一页内,以利阅读。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生气通天论篇第三金匮真言论篇第四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阴阳离合论篇第六阴阳别论篇第七灵兰秘典论篇第八六节藏象论篇第九五藏生成篇第十五藏别论篇第十一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玉版论要篇第十五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阳明脉解篇第三十热论篇第三十一刺热篇第三十二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逆调论篇第三十四疟论篇第三十五刺疟篇第三十六气厥论篇第三十七咳论篇第三十八举痛论篇第三十九腹中论篇第四十刺腰痛篇第四十一风论篇第四十二痹论篇第四十三痿论篇第四十四厥论篇第四十五病能论篇第四十六奇病论篇第四十七大奇论篇第四十八脉解篇第四十九刺要论篇第五十刺齐论篇第五十一刺禁论篇第五十二刺志论篇第五十三针解篇第五十四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皮部论篇第五十六经络论篇第五十七气穴论篇第五十八气府论篇第五十九骨空论篇第六十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调经论篇第六十二缪刺论篇第六十三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刺法论篇第七十二(亡)本病论篇第七十三(亡)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示从容论篇第七十六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徵四失论篇第七十八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方盛衰论篇第八十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附录一 《素问》书目附录二 《素问》佚文黄帝内经素问索引
中国哲学的起源与目标-余敦康自选集 本书特色 由余敦康*的《中国哲学的起源与目标(余敦康自选集)/北京社科名家文库》选编了作者关于中国哲学的发生及发展演变的相关...
中华经典藏书-商君书 本书特色 《中华经典藏书》以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代表性的经典文献为依据,以便于检索为原则,将全书分为儒、道、佛、子、兵、医、农、史8大类,共...
仨源论与仨源易经 本书特色 本书阐述了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把各种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和科学化, 使看似无从预测的变化变得有规可循、有据可依、有方可测。共分三...
团购:西方学术与汉语思想前沿5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道风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王晓朝、道风山基督教丛林副院长杨熙楠主...
密教,又称秘密佛教。作为一种宗教神秘主义,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印度佛教出现之前。作为一种解脱手段,它属于简捷法门,可以使修持
中国哲学与文化(第16辑) 本书特色 本辑共收论文六篇,另有三篇研究回顾和一篇编后语。本辑中的三篇主题论文反映了在中国哲学研究方法上的争议。戴卡琳认为研究者面对...
余嘉锡学术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 余嘉锡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文献学家,他治学秉承传统的历史考据学方法,又吸收近代以来的新材料与新方法;兼重“道问学”与“尊德性”,讲求汉...
静心.舍得.放下-(全三册) 本书特色 弘一法师、印光法师、太虚法师是民国时期的三位得道高僧,他们不仅参透了深彻的佛教禅理,还用*简白、*纯净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
大藏经总目提要:文史藏(全二册) 内容简介 汉文《大藏经》是佛教经典的总汇。它卷帙浩繁而内容赡博,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大宝藏,也是整个人类文明的一大遗产。然而,由...
道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将近年来作者在不同时间因应不同需要而写作的各自独立的文章分类收集整理而成。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部分是“立足当前”,包...
易学百科全书(精装)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任继愈、张岱年、古棣等担纲学术顾问★ 著名历史学家、易学专家蔡尚思主编,著名学者胡道静、戚...
伦理学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关键词 节选 1976年,威廉斯出版了一本类似于工具书的《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语汇》。2005年,英...
本書作者為蘇格蘭哲學家,嚮往佛教深妙的哲學內涵,進入當年盛行於歐美的藏傳佛教密宗,擔任卡盧仁波切的翻譯工作多年以後,被邀
中国禅的智慧-杨力说禅 本书特色 禅学是国学的重要内容,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大精深的佛禅与儒学、易学、道学一起构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千百年来佛禅曾经对中...
先秦学术概论 本书特色本书作者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武进人。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与陈垣、陈寅恪、钱穆被人推崇为现代史学四大家。其一生刻苦钻研...
孔子读本 本书特色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一本走进儒学圣殿的*佳读物!葛剑雄,王中江,郭齐家,叶兆言,王志纲,徐梓联合推荐!人类若生存于21世纪,必须回首25...
哲学词典(上下) 本书特色 《哲学辞典》于1764年匿名出版,是伏尔泰的代表作之一。原书贯穿了法国百科全书派的理性主义信条,对当时法国政治、社会和宗教进行了激烈...
本书是由四篇演讲组成的演讲集。在前两篇演讲中,普特南指出了形而上学实在论及其各种熟悉的变种的荒谬和自相矛盾之处,捍卫了内
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佛教传统的价值重估与重建--太虚与印顺判教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佛教传统的价值重估与重建--太虚与印顺判教思想研究》著者邓莉雅在前人研究的基...
读禅.有智慧 本书特色 《读禅有智慧》是弘一大师李叔同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他的演讲稿与辑录的处世格言被梁实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