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勇简介:
一九六八年生,北京作家协会签约作家、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柏克莱大学驻校作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阅读》《布老虎散文》主编、第十届全国青联委员。至今已出版作品40余种。
创作以散文为主,中国“新散文运动”代表人物。他的作品,长于从中国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和写作资源,梳理历史与现实的复杂关系,以当今时代的视角反思历史,同时以历史为依据反思当下。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命运为主题的系列丛书《祝勇文化笔记》,至今已出版9种。有《祝勇作品集》出版。
2002年以来,创作逐渐聚焦到明清历史题材的写作上。这一方面由于北京有大量的明清历史遗存,启发着他探索历史的真相,使他获得了强大的言说冲动,作为一个对历史敏感的写作者,他开始以自己的方式想象和表述历史,另一方面,他的写作,得到了包括北京故宫博物院等相关领导和学者的大力支持,使他对清宫历史有了更加深入了解的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以故宫以主题的长篇历史散文《旧宫殿》曾在《花城》杂志以头题发表,现已出版五版,获“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奖提名奖、中国作协郭沫若散文奖,影响巨大。前文化部副部长、现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郑欣淼先生说:“祝勇很早就把关注点聚集到了明清历史,特别是紫禁城上面来,他不仅沉潜于史料,而且对紫禁城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查。这种扎实稳健的风格,对于一个年轻人而言,难能可贵。他拥有敏锐的洞察力的灵活的视角,这刚好有利于发挥他的特点,对紫禁城作出与他人不同的阐释,使他的作品,成为一种独特的文本。”著名作家莫言认为:“在祝勇的所有创作中,《旧宫殿》是最成功的一部。他在这部作品中充分展现了他的游刃有余——他的学术功底、语言优势和驾驭叙事的能力。”以清代历史(尤其是清末民初历史)为主题的历史文化散文集《纸天堂》已由三联书店出版。
2011年任北京电视台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辛亥》总撰稿。这部纪录片,仍然是以清宫为视角,对辛亥革命进行观察和反思。同年8月,长篇非虚构作品《辛亥年》由三联书店出版。它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革命史,而是一部中国现代化转型史。它站在一个更加广泛的视角上,回望这场革命,评判不同阶层的人们在历史转折关头所扮演的角色。新鲜的角度,与大量珍稀史料,这使这一作品在2011年诸多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
第一章 末世
慈禧太后的许多举动是自相矛盾的,她推行新政,却对维新党人怀恨在
心,连姓名都在禁忌之列;她明志雪耻,却从不改她的奢华本性。
第二章 冬眠
端方的改革,势必触动一些既得利益者的奶酪。以风水迷信为立论依据的李
国杰的奏折显然是端方反对派的集体构陷,是忌妒、仇恨和阴谋的混合物。
第三章 春雪
朝廷宣布“皇族内阁”的那一晚,杨度或许会想起孙中山当年在东京对他
说的话:“与清政府谈改革,无异于与虎谋皮。”
第四章 标靶
生死存亡之际,载涛没有看到同仇敌忾的景象。帝国的同林鸟们表现出
惊人的自私、怯懦和冷漠,让心怀大志、却没有作战经验的载涛感到无
所适从。
第五章 车站
站房内,一灯如豆,照亮吴禄贞的面孔。这是一个能够改变历史方向的夜
晚,在这样一个深不可测的夜里,注定有人要死,有人要活。那些在晨光
中一梦醒来的人们,一定会为现实的突变而深感错愕。
第六章 风向
在孙中山就职这一天,唐绍仪在左右为难的处境中,让冯耿光给袁世凯发去
电文,辞去议和代表之职。但他并没有离开上海,北南对话仍然因他的存在
而藕断丝连。
第七章 船票
大连码头,梁启超自戊戌年那个血腥的秋天在天津登上日本军舰黯然去国
以来第一次踏上祖国的土地。他的眼睛湿了,一种说不出的情绪在胸中鼓
荡。这一次,他要用自己的成功告慰“六君子”的鲜血。
第八章 血海
汪精卫挥泪斩马谡,袁世凯则心领神会,通州城下,屠刀疯狂起落。革命
者的头颅,成为帝国祭坛上的牺牲。
第九章 背影
隆裕太后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早晨,她梳洗罢,冠服整肃,等待早朝,
一直等到十点钟,宫殿里仍然一片空旷,连一只鸟的影子都没有。
第十章 广场
辛亥年的最后一天,北京的天安门对外开放,昔日天子脚下的臣民,第一次
以公民的身份走上皇城的城楼,第一次借用皇帝的视角,伫望这座从前的帝
都,“庆祝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大字标语,已悄然悬挂
抗战烽火中的河南大学 本书特色 陈宁宁编著的《抗战烽火中的河南大学》讲述抗战开始后,河南大学几经迁移困苦与河大师生努力办学的事迹,包括教学设备的损失、知名教授与...
《两个故宫的离合》内容简介:世界上有两个博物馆,都称自己为"故宫博物院"而不惮于异国人的混淆。由于战争和政治原因被分割成两个
《元明戏曲与唐传奇的历史因缘》内容简介:此书分为五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中国古代戏曲的综合特性,第二章讨论说唱文学在唐传奇和元
中国史纲-最富才情的中国通史读本 本书特色 本书是著名史家张荫麟先生的代表作,完成于抗战前夕,它以洗练的文笔,栩栩如生地讲述了自商代到东汉的中国历史,重点叙述了...
粤汉铁路与近代湖南经济社会变迁研究(1898-1937) 内容简介 从铁路视角观察近代区域社会变迁,已经成为铁路史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一个发展较快的研究方向。在...
《贞观政要》系“随事载录”而成,凡10卷40篇,约8万字。它以君道、政体、任贤、纳谏、君臣鉴戒等为篇目,分别采摘唐朝贞观年间太
《中国五岳1924》内容简介:对于古老的中国文化,西方人总认为伟大而神秘。这神秘,既让他们着迷,又让他们困惑。而中国的五岳具有
《中途岛奇迹》内容简介:1942年6月,日本人在太平洋上派出了88艘舰艇组成的庞大舰队,而他们对面的美国舰队,仅有28艘舰艇。即便美
《兄弟连(纪念版)》内容简介:我们孤胆,我们并肩(We Stand Alone Together)——101空降师506团2营E连。HBO有史以来最昂贵同名
续通鑑纪事本末(共10册)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 浙江大学中文系博导张兴武主持点校。在标点符号的使用上,主要参考了中华书局出版的各种同...
《清代韩愈诗文文献研究》内容简介:本书对清代韩愈诗文文献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上编概述清代韩集文献发展概貌,分析清代学术文化、
张寿祺集 内容简介 本书集中作者生前学术文章多篇, 并且包含了作者部分精美书法作品内容, 对于系统的总结论述和回顾作者在中国人类学学科八十年代恢复过程中所做出的...
野蛮的征服-图说世界-亚非欧的崛起与衰落-4-全彩图文本 本书特色 1——这套《图说世界》所呈现出的内容非常系统,并且富有吸引力,是学校和公共图书馆不可或缺的收...
960-1279-宋朝原来是这样-历史中国 本书特色陈桥兵变,宋太祖黄袍加身,定三百年帝国基业。大宋帝国在进取与保守、图强与积弱的反复中踽踽而行。这是中国历史上...
莫理循与清末民初的中国 本书特色 莫理循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曾先后担任英国《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和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政治顾问。在当时时局动荡、制度转折的重要时...
历史不是哈哈镜-真假袁世凯辨别 本书特色 1、“历史在哪里扭曲,就要在哪里突破。”端木赐香在历史的夜色中手执松明,在每一个“事故多发地段”分辨歧路,为我们找寻真...
国语全译 本书特色 曲中医推荐在中华浩如烟海的文化历史典籍中,(国语)是其中优秀的一部。它是先秦时期三部历史名著(《左传》《国语》《战国策》)之一,是我国*早的...
《红星照耀中国》内容简介:本书自1937年初版以来,畅销至今,而董乐山译本已经是今天了解中国工农红军的经典读本。本书真实记录了
《日本现存南京大屠杀史料研究》通过辨析和梳理日本烬余的相关史料、特别是日本军队自己的记载,尝试从另一角度为复原南京大屠杀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4:帝国的昂扬精神》内容简介:《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系列,一套全新的中国通史。不是为读者介绍干巴巴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