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史》是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兴亡的历史长卷。作者除了全面搜集和利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民国档案、有关地方档案馆的档案资料、全国政协和各地政协有关历史资料,以及国内收藏的大量民国书籍报刊,还广泛参考了台湾地区和国外出版的相关资料、著作、文章,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还原民国历史的本来面目。该部分以重大历史事件为核心,按“中华民国的创立和南京临时政府统治时期”、“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历史时段,分为十二卷,约700万字。每卷后附本卷人名索引、征引文献。
第一卷(11894-1912)
第一章 清朝统治的衰落和资本主义列强的侵入
第二章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第三章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
第四章 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和人民群众的自发斗争
第五章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第六章 中国同盟会成立后的革命斗争
第七章 各阶层人民自发反抗运动的蓬勃发展
第八章 资产阶级立宪运动和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加深
第九章 同盟会革命活动的挫折和国内中部地区革命组织的发展
第十章 保路风潮
第十一章 武昌起义和各省响应
第十二章 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
第二卷(1912-1916)
第一章 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和国内政局
第二章 北洋军阀集团与同盟会矛盾的尖锐化
第三章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边疆的侵略和善后大借款
第四章 二次革命及其相关的斗争
第五章 民国初年的社会经济和财政状况
第六章 北洋政府封建专制统治制度的确立
第七章 中日“二十一条”交涉和袁世凯称帝
第八章 中华革命党和欧事研究会坚持反袁斗争
第九章 护国战争的发动与帝制取消
第三卷(1916-1920)
第一章 袁世凯死后的国内政局
第二章 府院之争和张勋复辟
第三章 西南军阀的纷起
第四章 孙中山南下护法和南北战争
第五章 段祺瑞的卖国与独裁
第六章 南北议和
第七章 五四运动
第八章 直皖战争
第四卷(1920-1924)
第一章 动荡中的南北政局
第二章 第一次直奉战争及战后政治
第三章 西南的“联省自治”与军阀混战
第四章 孙中山的奋斗与转向
第五章 黎元洪被逐与曹锟贿选
第六章 第二次直奉战争和北京政变
第七章 1920年代的中国经济
第五卷(1924-1926)
第一章 第二次直奉战争后的北京政治
第二章 善后会议:和平统一的最后尝试
第三章 初期国共合作
第四章 五卅事件及其引发的大规模群众运动
第五章 北伐前中外关系格局的演变
第六章 南北军阀混战与临时执政府的终结
第七章 南北军政格局的攻守势易
第六卷(1926-1928)
第一章 北伐初期的胜利与东南、西北、西南的形势变化
第二章 国民政府迁都武汉与北洋军阀以奉系为中心的联合
第三章 列强分化中国革命与蒋介石发动政变
第四章 武汉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与汪精卫集团分共
第五章 南京国民政府的北伐和北洋军阀政权的覆灭
第七卷(1928-1931)
第一章 国民政府统一局面的初步形成
第二章 国民政府建立初期的内政与外交
第三章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和战争
第四章 反蒋派大联合与中原大战
第五章 发展中的国共矛盾及南京政府的“剿共”战争
第六章 国民党内矛盾的发展和各派联合统治的确立
第八卷(1932-1937)
第一章 “一?二八”淞沪抗战和伪满洲国的成立
第二章 华北军民抗战的开展和国民党内部的分化
第三章 国民党统治的加强
第四章 国民政府对苏区的“围剿”
第五章 华北事变和国民政府的对策
第六章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涨
第七章 西安事变
第八章 国民党由内战转向抗日
第九章 国民政府的财政金融
第十章 国民政府的经济
第十一章 国民政府的教育和学术研究
第九卷(1937-1941)
第一章 中国抗日战争的爆发
第二章 抗战爆发初期的对日作战
第三章 国民政府战时政治体制的确立和运作
第四章 正面战场的继续作战
第五章 日本的以华治华策略与汪精卫集团降日
第六章 相持阶段到来后的正面战场
第七章 相持阶段到来后的敌后战场
第八章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局部危机 国统区的民主宪政与民众救亡运动
第九章 国统区的经济
第十章 日伪对沦陷区的统治
第十一章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中外关系
第十卷(1941-1945)
第一章 中国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第二章 中国战场的持久抗战
第三章 抗日后期的国统区
第四章 抗日战争后期的敌后解放区
第五章 抗日战争后期的沦陷区
第六章 中国对同盟国的外交关系
第七章 豫湘桂战役与中国战场的局部反攻
第八章 战后中国政治的设计和争执
第九章 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十一卷(1945-1947)
第一章 抗战胜利与战后初期的国内政治
第三章 战后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第四章 国内冲突的焦点——东北
第五章 全面内战的爆发与国共关系的破裂
第六章 国民党的重点进攻与统治危机
第十二卷(1947-1949)
第一章 国民党最后的总动员
第二章 国民党军战略攻势地位的丧失
第三章 人民民主运动的发展和国民党强化统治的措施
第四章 国民党军战略决战的失败(上)
第五章 国民党军战略决战的失败(下)
第六章 国民党政府财政和社会经济的总崩溃
第七章 蒋介石引退和北平和平谈判
第八章 中华民国的覆灭
第九章 国共对外政策
第十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元明史料笔记---归潜志 内容简介 《归潜志》14卷。是刘祁在壬辰(1232)北还,以“归潜”称书室,因用为书名。卷一至卷六为金代人物传记,其中能诗文者占大多数...
《跟老男孩学Linux运维》内容简介:目前全球正处于互联网+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都在通过互联网提供产品和服务,比如,互联网
德国-图说天下 本书特色 德国的历史。从条顿森林里的战歌,到欧洲巨人法兰克;从祖国之父奥托,到红胡子的炙手可热,德意志艰难中诞生,王国在征战中初具规模。从屈辱的...
甲午惨败后,原本封闭的“天朝”已经被彻底打碎,每一个对国家、种族和故乡还有感情的人,都要面临着巨大的、难以回答的但是又必
青藏高原东缘的古代文明 本书特色 石硕编著的《青藏高原东缘的古代文明》是藏彝走廊研究丛书之一。本书共收录关于藏彝走廊和康区的历史、民族与文的34篇论文,...
《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的英文原版初版于1974年。作者以明实录、明人奏疏笔记、明代地方志等史料为基础,充分吸收了中
最后的故事 本书特色 *后的恭亲王爱性觉罗·毓瞻;*后的国舅郭布罗;亲历广岛原子弹;参与杀害杨虎城和小萝卜头的杨钦典;“坐山雕”的把兄弟任宝富;中山舰大陆*后的...
上党神农氏传说与华夏文明起源 本书特色古“上党”地区位于今太行太岳之间。自古以来,盛行神农氏的传说,今仍存有与神农氏相关的大量祭拜遗迹。以前有人以为此皆民间附会...
你没见过的历史照片:第四集 内容简介 本书所收集的照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民国时期的中国社会。包括“周恩来飞抵南京”、“日军在东北的暴行”、“20世纪30年代的梅兰...
本书原为萧公权先生1926年在康乃尔大学完成的博士论文,第二年即由伦敦一家著名出版社出版,佳评如潮。《伦敦时报文学副刊》(Lo
新史学-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本书特色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新史学》于1920年代由何炳松译成中文,何氏翻译此书的目的,是认为鲁滨逊在《新史学》中反映的史学思想,“...
三国史话 本书特色 解释古事、批评古人,也不是绝对不可以,不过要很谨慎,限于可能的范围以内罢了。谨守着这个范围,我们能说的话,实在很少。然在这些少的话中,却多少...
《黄河与中华文明》内容简介: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自古以来,黄河安澜就是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欣欣向荣的保证和象征。那么,为
JamesA.MillwardsstudyoftheQingdynastysgovernanceofXinjiangispossiblythemostcaref...
地方文献研究与分论 内容简介 本书由四部分组成。**部分为方志篇,探讨了中国古代方志的起源及发展的历史;第二部分为谱学篇,记述了作者对谱学研究的心得;第三部分为...
中国历史研究法-钱穆先生全集-[新校本] 内容简介 本书由钱穆先生1961年在香港的8次演讲汇集而成,从通史和文化史的总题及政治史、社会史、经济史、学术史、历史...
疾病图文史-影响世界历史的7000年-彩色精装典藏版 本书特色 如果人类没有疾病,世界历史该是怎样一番景象? 本书以30类典型疾病为主线,讲述了它...
《古希腊罗马留下了什么?》内容简介:古希腊罗马文化奠定了现代西方文明的基础,可生活在东方世界的我们,还需要去了解几千年前西
石室賸言 本书特色 本书是辛德勇教授的一部有关中国古代碑刻文献和出土文献、器物铭文的学术论文集。“石室”表示以正史为核心的基本传世典籍,而“賸言”是指基本史籍弃...
北望长安-(第一辑)(全4册) 本书特色 历史或许可以制造出不同的族群,但更多的历史会帮助这些族群走向融合。作为中华大家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南方族群曾在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