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桂与我五十五年(增订本)》内容简介:读了徐樱姊的书稿,感慨万千。方桂比我大九岁,但我们可说是同时代的人。我们的历程,相同处实在很多。我们都经过了历史上未有的变化,我们都想从学术贡献于国家的现代化,我们都经过了关系国家存亡的抗日战争。一生播迁,弦歌未辍,我们都是幸运的人。
早在清华读书的时候,就听见了方桂的名字,知道他是一个杰出的青年语言学家。国学主张“读书必先识字”,所以文字学,那时叫作小学,是国学的一重要部分。等到方桂同赵元任先生等把范围扩充到语言,利用近代的方法,就奠定了中国语言学的基础。这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件大事。
三十年代方桂曾获中央研究院的杨铨奖。那时中研院有两个全国性的奖:人文科学的杨铨奖和自然科学的丁文江奖,是国家最重要的学术奖,当事者无意续办,便都削减了。在方桂以后,我曾获丁文江奖,所以我们可说有“同榜之雅”。
我们初见大约在五十年代在芝加哥。那时我在芝大教书,方桂来教一个夏季。一见如旧识,两家相聚为欢。方桂寡言,樱姊热诚,我们对事的看法,有不少相同之处。
方桂与我五十五年思念母亲附录悼念我的老师李方桂先生非汉语语言学之父
第二次世界大战十大名将丛书--蒙哥马利 内容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十大名将丛书。蒙哥马利是二战时期英国杰出的军事领导人。征战阿拉曼大败“非洲军团”,扭转北非战局,...
《曲终人不散》将张允和散见于几本旧作的文章,汇成一本回忆文录,向读者娓娓道出“合肥四姐妹”及其丈夫、亲友们的旧闻轶事,从
开拓近代交通事业的文化人-叶恭绰 本书特色 《开拓近代交通事业的文化人:叶恭绰》:广东历史文化名人丛书开拓近代交通事业的文化人-叶恭绰 内容简介 《开拓近代交通...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林徽因110周年唯美精装纪念版 本书特色 她是徐志摩终生热恋着的女人,然而,她*终成了维新派首领梁启超大公子梁思成的夫人。青年时代,...
季承-我和父亲季羡林 本书特色 ◎以季羡林为核心的季家鲜为人知的故事:包办婚姻、德国恋人、文革岁月、父子恩怨、与北大的诸多纠葛、和温总理的特殊友谊……◎范曾亲绘...
旷世大儒 : 董仲舒 本书特色 有鉴于儒之对于中国其实也是对于世界的重大影响,以人物传记的形式来对其进行表述、描摹,,将具体的儒者作为诠释儒之轨迹的符点,便是《...
风流才帝赵佶 内容简介 本书在忠于基本史实的基础上,采用文学创作的方法,以宏观的构思,细腻的笔触,形象的描摩,丰富的想象和引人入胜的情节,淋漓尽致地再现了徽宗一...
玛丽·斯图亚特 本书特色 她拥有骄人的权力,却从来无法主宰自身的命运。出生六天以后,就被政治与利益一次次的交易,而当自身欲望一夕觉醒,悲剧的个性又使她像焰火一样...
我和章含之从相知、相恋、相伴到离婚整整23年(1949至1973年),我与她的婚姻于“文革”期间破裂。“文化大革命”的年代是疯狂的
十月革命:阵痛与震荡 本书特色 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焦裕禄身后——我与兰考的悲喜剧十月革命:阵痛与震荡 内容简介 本书的内容包括:花开花落九十年、“阿芙乐尔”...
生命流转.长河不尽-沈从文纪念集 本书特色 作为中国二十世纪*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沈从文得到世界文学界的肯定,越来越多的学者把研究的目光转向沈从文。张新颖创作的...
父亲:一次发现父爱的旅行 本书特色 送给父亲*好的礼物!美国普利策奖得主巴兹?贝辛格的情感自传,感动美国人的父爱圣经。父亲:一次发现父爱的旅行 内容简介 《父亲...
《我的世界观》内容简介:爱因斯坦作为科学家成就斐然。但是,相较于天才和科学家的身份,作为人的爱因斯坦更有意思! 本书致力于还
中华名人传-刘邦传 本书特色 1、 本书用轻松诙谐的文笔,写出了中国历史上**个布衣天子的成败得失。刘邦从草根到天子的传奇一生,对读者极具吸引力。2、 作者史杰...
《创客机器人实战:基于Arduino和树莓派》内容简介:机器人创客是创客重要和活跃的分支,是一种启发式、发掘式、创新式、灵活式的创
走近赵树理 本书特色 傅书华著的《走近赵树理/赵树理研究文丛》将赵树理放在中国社会及文学发展历程的整体性背景下,放在社会转型形态的中国的当下时代语境中,以周作人...
Theincredibletruestoryofthecard-countingmathematicsprofessorwhotaughttheworldhow...
柳宗元传 本书特色 张俊纶编著的《柳宗元传》简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是我国唐代杰出的散文家,著名诗人。祖籍河东解(今山西省运城市解州镇人),世称...
大漠荒芜-民国文人的悲歌与苦恋 内容简介 民国之世,风起云涌,诸多往事,颇令人慨叹唏嘘。而作为该段历史的创造者:民国文人无不挺身而出,欲图扭转危局。章:黄、辜、...
狄更斯说 本书特色 《狄更斯说(精)/心灵访谈》编著者保罗·施利克。在狄更斯的创作和职业生涯中,他成为了十九世纪的伦敦和整个维多利亚社会的巨大象征。他那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