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从上海市长到“台湾省主席”(19461953年)――吴国桢口述回忆》书籍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1999-11
评分:7.7
ISBN:9787208033337
所属分类:人物传记
该书是根据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部教授裴斐(Nathaniel Peffer)和韦慕庭(Martin Wilbur)1960年11月1日至11日采访吴国桢的英文稿翻译而成。虽然它是口头访谈,文字较松散,也不乏累赘,而且问答者的立场、观点和思想与我们不尽相同,我仍觉得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所谓好书似乎就应该如此,要么让我们读到些什么,要么让我们想到些什么。
从读到的内容方面看,这本书内容是丰富的。首先,作为历史的见证人,《吴国桢口述回忆》从吴国桢自己的立场记述了1945年-1953年七年间的重大事件的幕后原因及其结果,很多史实鲜为人知,如吴国桢与周恩来的交往、吴国桢处理学潮的经过、发行金元券的决策过程、毛泽东通过颜惠庆策反吴国桢的经过、蒋介石企图暗杀吴国桢的细节等。字里行间透露出他对国民党政权和蒋介石许多做法的强烈不满,从当政者的角度揭露了国民党政界病入膏肓的腐败,生动地展现了他与蒋介石和蒋经国父子间惊心动魄的争斗场面。局中人讲幕后事,内容独特,鲜为人知,使得该书不仅可读性强,而且又是重要的研究资料,对于学术界研究民国史、上海史、台湾史等有重要参考价值。
其次,它展示给我们一个经历丰富的人的内心世界。关注和研究人物,往往不止限于了解一个人的经历与个人生活,更为重要的是要走进那个人的精神世界,去理解他对待问题的看法、心态及其对策,要有理解、有学习、有批判地去读。也就是说,读一个人,要做到真正有收获,有一个自我的提升与感悟。在读一个人的时候,他的经历越复杂、越耐读,我们的收获也会越多。吴国桢曾是周恩来的同窗好友,留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归国后,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先后担任过汉口市长、外交部政务次长、中央宣传部长、重庆市长、上海市
长、台湾省政府主席等重要职务,是蒋介石的亲信和国民党中炙手可热的大员、毛泽东宣布通缉的15名主要战犯中的第10名,此外他还与美国政界、新闻界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作为20世纪40、50年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人,他亲历了许多重大事件,有时甚至是在政治漩涡的中心。这样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无疑是丰富而复杂的,而了解这样一个人的复杂心态也必然是有意义的。以吴国桢为例,想在政治上实现其抱负无疑是他成为“市长专才”的重要动因,他所追求的民主政治与蒋介石的政治体制的必不可免的冲突也恰恰是他难有作为的根源所在,
他对国共两党及二者之间斗争的看法也是决定他历史命运的主要因素。毫无疑问,吴国桢是一个干才,但其心路决定了他的结局。
序言
前言
吴国桢简历
一 战后时期的问题与蒋介石控制的特性
1. 敌产接收中的腐败
2. 政府为什么没能控制住“投机牟利者”?
3. 情有可原的情况:战时受损
4. 蒋介石作为领袖的品质与责任
5. 当蒋介石私人秘书的体验
6. 蒋介石的嗜权及通往独裁之路
7. 蒋介石的用人术:分而治之
8. 抗日的坚定性
9. 下属对蒋介石的影响
10. 蒋介石精明而狡黠
二 我任上海市长时的问题
1. 某些行政困难
2. 共产党鼓动学生游行
3. 反共斗争中知识分子的冷漠态度
4. 通贷膨胀一改良努力
5. 再谈共产党的鼓动
6. 一个严重问题:将领中的腐败
7. 圆券的可耻下场
8. 蒋经国的叔导努力
9. 蒋经国的背景
10. 蒋经国专断的事例
11. 李铭案
12. 临近顶层的腐败:扬子建业公司
13. 为了上海的粮食供应
14. 蒋介石名义上的下野
15. 同业公会在市政管理中的作用
16. 共产党策反我的一次企图
17. 1949年4月蒋介石允许我辞职
三 国民党失去大陆
1. 台湾对蒋介石的欢迎靠不住
2. 访问韩国与菲律宾
3. 我希望蒋介石改变方法
4. 陪同诺兰参议员到在陆
5. 台湾的混知情况
6. 蒋介石的地位不隐定
四 我任台湾省主席
……
五 我和蒋介石的关系
六 我与蒋介石疏远并辞去省主席职务
七 我与蒋介石决裂后的余波
八 对自由中国状况的补充评论
九 对生要政治人物的回顾
十 关于现代中国某些问题的讨论
译者后记
陈天华传-中国人格读库 本书特色 后世有人评价陈天华是自屈原之后两千多年的**个继承陈天华者,他勇敢地用自己的牺牲换取了大批国人的觉醒。就在他逝世十二年后,一位...
所谓先生 本书特色 1. 一本书,见证民国教育变迁,烛照当下教育危机。2. 先生传道、授业、解惑、垂范世人。3. 薪火传承,有赖先生。社会要进步,先生多多益善。...
弗里曼•戴森(FreemanDyson,1923-),出生于英国。他早年追随著名的数学家G.H.哈代研究数学,二战后去了美国,师从汉斯•贝特和
《陈子龙及其时代(插图本)》作者陈子龙,明末著名诗人、词人,崇祯十年进士。明亡后,积极结纳江南反清义师,事败被擒,在押往南
罗曼·罗兰评传 本书特色 《罗曼·罗兰评传》介绍了罗曼·罗兰的生平、剧作以及剧作中具体人物性格分析等内容。全书通过6章对罗曼·罗兰的生活、事业等内容的介绍,为读...
《老北大宿舍纪事(1946-1952):中老胡同三十二号》主要内容简介:1946年,西南联合大学结束使命,北京大学迂回北平,在沙滩红楼、
闻一多图传 内容简介 闻一多是20世纪中国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斗士。早年热心于新诗的创作与理论研究,以《红烛》、《死水》两诗集及倡导新格律诗,开一代诗风。他创作...
学林风景(傅斯年与他同时代的人) 内容简介 在巨人林立的20世纪学术文化界,傅斯年算得上一个卓然挺立的人物。胡适说他是“人间一个*难得*稀有的天才”,北京大学是...
1956-2003-孤独是心的猎手-张国荣传-特别珍藏版 本书特色 《孤独是心的猎手:张国荣传》为纪念张国荣去世十三周年特别推出,王臣用凄美华丽的文字记录张国荣...
《四个中国人Ⅱ》内容简介:一本普通中国人的生活日记,一部民间艺人的心灵史。那些静谧生活和传统记忆,正渐渐远去。当下的中国人
《冯雪峰的传奇人生》讲述了在冯雪峰身上,交织着多种角色,讲述了他坎坷传奇的一生,好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档案的解密,过去一些
宿命错位(隋炀帝、李后主与宋徽宗放谈) 内容简介 《文化中国:永恒的话题丛书》以高文化品位为内涵,从文化的特定视角重新解读(而非直接面对)某些重大的历史或文化主...
一问一世界 本书特色 杨澜亲自讲述她聚光灯下的台前幕后,真实呈现她的“阳光二十载”:与电视偶然结缘、离开央视、出国留学、创办阳光卫视、《杨澜访谈录》、申奥形象大...
文人毛泽东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书生意气、马背诗途、大旗初举、延水风波、重塑文坛、百花运动、风骚别出、文化革命、晚年心曲等部分内容介绍了文人毛泽东的一生。文人毛泽...
马季生前与身后 本书特色 他是伟大的艺术家,他一生中创作出三百多个相声段子,带出了一批声名远播的亲传弟子,形成享誉海内外的“马家军”相声群体,是传播中国相声艺术...
谢军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酒仙棋童、体校学艺、人生选择、杀入四强、世纪之战、第三局胜、风波突起等内容介绍了棋手谢军的生平。谢军 目录 1 酒仙棋童2 体校学艺3 ...
明治大帝 内容简介 在我国有这样一种似是而非的看法,认为明治天皇是个伟大的皇帝,他锐意改革,领导日本走进近代。而在战前的日本,明治天室更是被神化为“活着...
孙子伐楚 本书特色 《孙子伐楚》从《左传》《国语》《史记》《越绝书》中搜集孙子的点滴,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形式,向读者讲述了孙子一生参与的主要战事和其中展现的春秋末...
《格蕾丝:一个美国女人在中国》(1934-1974)从她写给美国家人的信中,我们看到这位曾在天津的外国租界里过着养尊处优、无忧无虑生
林徽因与梁思成 本书特色 1932年,费正清、费慰梅夫妇来到北京后大约两个月,便结识了林徽因与梁思成。两对年轻的夫妇彼此吸引,一见如故,亦成为终身好友。费正清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