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的把兄、曾任北洋内阁总理的黄郛的夫人黄沈亦云。
(以下为转)
民国史上,宋氏三姐妹广为人知,相比之下,知道沈氏三姐妹的人就不多了。沈氏三姐妹是沈性真、沈性仁、沈性元,浙江嘉兴人,都受过新式教育,大姐以字“亦云”为人所知,嫁给当年颇有争议的风云人物黄郛,留下一部很有史料价值的《亦云回忆》,受到胡适等人的肯定;二姐性仁嫁给社会学家陶孟和;小妹性元嫁给长期主持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的钱昌照。
沈性真是三姐妹中的老大,字亦云,出生于1894年。1906年7月考取北洋女师范学堂。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她和葛敬诚等人在上海组织女子北伐敢死队。1911年11月18日,她们在《申报》上发表《女子军事团警告》,号召妇女参军参战。文后附军事团《简章》:“本团以驱攘残恶,救助同胞为宗旨。组织:分二大部,甲、战斗部,乙、军医部(疗救战地之民军)。……资格:年在16岁以上,40岁以下,身体健全,能耐劳苦者。” 1911年11月29日沪军都督陈其美在《申报》曾载文称赞她们:“女子之身,有慷慨兴师之志。军歌齐唱,居然巾帼从戎;敌忾同仇,足使裙钗生色。”
经过短期训练后,1912年1月24日,上海北伐女子敢死队“驰赴金陵助战。闻此队女子勇猛异常,一洗柔弱之习。又闻该队以攻取金陵为目的,故又称为荡宁队。”期间,她认识了沪军都督府参谋长的黄郛,结为伉俪。辛亥革命时,黄担任沪军第三师师长,与都督陈其美、团长蒋介石结为拜把子兄弟。无怪乎蒋介石尊敬地称她“二嫂”。而这个“二嫂”比蒋介石还小七岁!
1928年后,她和黄郛隐居莫干山,自筑“白云山馆”,过起了神仙眷侣的生活。一到春天,莫干山上到处都是杜鹃花,沈亦云知道妹妹性仁爱花也爱昆曲,就用《牡丹亭》中的曲语请她上山看花:“此地遍青山啼红了杜鹃。” 一派温馨恬静,令人心驰神往。
1935年,黄郛受命出山,与日本人谈判签定《塘沽协定》。沈亦云相随左右,当时社会舆论对黄的压力甚大,责难纷纭,连妹妹、妹夫也不能理解,认为“大姐平日颇能规过,此次甚偏袒姐丈”。次年,郁郁寡欢的黄郛惨淡地告别了他心爱的妻儿,赍志而没。夫君的离去,家国的沦陷,让独居“白云山馆”的沈亦云悲愤交集,她恨不得重提刀枪,跃马沙场。
后来,沈亦云离开大陆,定居美国。晚年,她在《亦云回忆》的自序中说:“有人以为记着历史是自沉于过去,我不敢。有人以为表彰身后,我亦不尽然。历史并非仅英雄豪杰之事,是成此历史的民族生活记录。亡国不能有历史,草昧难有记录,贡献一点事实,即贡献一点历史;历史的尺度,可能为人道的尺度。”
白云苍狗,葛裘数易。从曾经的巾帼英雄到颐养天年的垂垂老人,并不如烟的往事每每撩起她的记忆。这这肺腑之言,何尝不是她一生命运的写照。这是超脱之后的大智慧,是历练之后的大境界!
二姐沈性仁曾在日本长崎活水女学求学,后入北京女高师。1917年和著名社会学家陶孟和结婚。早在“五四”时期,沈性仁就有翻译作品在《新青年》发表。1925年她翻译的房龙的《人类的故事》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在中国掀起了一股经久不衰的“房龙热”。曹聚仁曾回忆说:“20年代在候车时偶然买到《人类的故事》中译本,于是那天下午,我发痴似的,把这部史话读下去。车来了,我在车上读。到了家中,把晚饭吞下去,就靠在床上读,一直读到天明,走马观花地总算看完了。这50年中,总是看了又看,除了《儒林外史》、《红楼梦》,没有其他的书这么吸引我了。我还立志要写一部《东方的人类故事》。岁月迫人,看来是写不成了。但房龙对我的影响,真的比王船山、章实斋还深远呢!”虽未道其名,但其才华可见一斑。
1943年1月,年仅48岁的性仁因肺炎突发在兰州逝世,费正清说“她是我们朋友中最早去世的一个”。大姐性真以她们共同尊敬的文天祥《别弟诗》中二句挽妹:“亲丧君自尽,犹子是吾儿。”沈性仁大约是三个姐妹中最漂亮的。就连一向不苟言谈的朱自清在1933年1月22日的日记中也这样写道:旋陶孟和夫妇来,陶夫人余已不见数载,而少年似昔,境遇与人生关系真巨哉”。在朱自清眼里,三十八岁的沈氏依然“少年似昔”,足见其美貌和风姿。
对于沈性仁高雅的仪态与沉鱼落雁的容貌,金岳霖倾慕已久。深深爱着林徽因但并不常作诗的老金,与沈性仁相识后,也一反常态地作起爱情诗来,他在题赠沈性仁的一首藏头诗中写道:“性如竹影疏中日,仁是兰香静处风”。
小妹沈性元说:“回忆到金老(岳霖)对我二姐性仁的尊重理解。金老认为,性仁二姐的性格是内向型的。她文静、深思、内涵比较充实……金老称之为‘雅’。性仁二姐待人诚挚,处事有方,这些我们父母所留给她的品格,也许由于她爱好文艺所获取的哲理而更深化了些。”又说:“二姐处在多难的旧中国,身居在知识分子经济不宽裕的家庭,家务之外,有不少朋友的社交活动,还能抽出时间勤于译著,她翻译了房龙的名著《人类的故事》,此外也译有英文中篇小说。这些也是金老所钦佩的一方面吧。”
大约是惺惺相惜的缘故吧,沈性仁对老金也极为敬佩。性元说:“我从二姐偶然的话语里,得知金老搞逻辑学,写作有个少有的特点:常常费了不少功夫写成厚厚的一叠稿了,当发现其中有不满意处,他会把全部稿子毁弃,决不‘敝帚自珍’,更不会以为‘文章是自己的好’。他会重新开始,有疑义就再作废而不惜,决不把自己所不满意的东西问世飨人。金老,当年的‘老金’就是这般著作治学的,他得到二姐的衷心钦佩。”
金岳霖在《悼沈性仁》中对沈性仁的性格作了入木三分的描写,她是“以佛家的居心过儒家的生活”,一方面“入山惟恐不深,离市惟恐不远”,另一方面又“陷入于朋友的喜怒哀乐、柴米油盐的生活之中”;“她是非常单纯之人,不过她也许在人丛中住,却不必在人丛中活而已”;“她不崇拜物质,也不鄙夷物质。她并不那么特别地注重精神;她不入世,也不出世,她并不见得特别地要求超脱。她只是对于大部分的事体站在旁观的立场”;“单就事说,性仁能做的事非常之多;就她的性格说,她能做的事体也许就不那么多了。”
透过金岳霖细腻的文字,我们读出了一个优雅、从容的沈性仁。 她轻弹浮云,怡然世相;她人淡如菊,清丽悠远。婷婷玉立于乱世之中的沈性仁,以她的博学和个性,演绎了一段凄美的故事。
远在昆明西南联大的金岳霖接到沈性仁去世的电报后,“当时就像坐很快的电梯下很高的楼般一下子昏天黑地”。等稳下来时,“又看见性仁站在面前”。沈性仁在去世的八天前,还亲笔给远在昆明的老金写过一封信,“那封条理分明,字句之间充满着一种淡味,一种中国人和英国人所最欣赏的不过火的幽默”的信,让老金无法相信“八天的工夫就人天阔别”的残酷现实。
生命就是这样的无常,生离死别往往就在转瞬之间。我们大可不必纠结于纷繁芜杂的琐事不能自拔。仰望朗朗青天,总有震撼我们生命的感动,总有萦绕于我们心灵的震撼。义无反顾地前行,就是我们对生命的最崇高敬礼!
比起两位姐姐跌宕坎坷的命运,小妹沈性元要幸运的多。她早年毕业于天津女子师范学校,爱昆曲,擅书法,热心教育。1927年春天,由黄伯樵、顾树森介绍,钱昌照与嘉兴沈性元订婚于上海。由于黄郛的举荐和拂照,钱昌照平步青云,不断攀升。解放后,钱昌照积极加入新政权的建设,性元的生活也算安定祥和。两人热心教育,襄助后学,留下了一段佳话。
凝重的家族史镌刻着历史的沧桑印记,个人的际遇跃动着社会变迁的斑驳影像。或壮怀激烈或恬淡柔美,或风轻云淡翻卷起伏,“沈氏三姐妹”都以磊落的心怀挥洒着她们生命的光华。一城绿水,满目灵秀的嘉兴,因了“沈氏三姐妹”的粲然笑容而更加娇
曾国藩传 本书特色 先生1934年自英伦考察返国,接触近代史者,即知兹后时局动荡,尤以日寇步步进逼,民族危机日重一日,直至八年抗战,期间学人颠沛流离,奔波不暇,...
胡适口述自传 本书特色 当代廖廖可数的历史畅销书大家唐德刚独家对话本书特别附录:胡适手绘故乡地图,胡适手书父母生卒年代及徽州「经解三胡」,胡适亲笔所拟口述自传大...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口袋书) 本书特色 二十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就是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
陈昌齐 节选 著作等身 陈昌齐的刻苦勤奋世间少见。他博学、多才、钻研、穷究,不仅看得多、考察得多,而且记录得多、编写得多。他一生著作繁多,这与时代的学术倾...
读史做女人·2 目录 序言:寻找历史呼吸的地方长孙皇后:如果这都不算爱因为出身而自信因为独立而强大因为艰难而清醒起初黯然迎娶贵妾新式金枝欲孽王者之道管理的艺术洞...
母亲回忆录 本书特色 这是一个草根家庭真实而感人的百年往事;这是一个儿子为天下*底层的母亲撰写的一曲恢弘命运交响乐;这是一个伟大的母亲;这是一个对患精神病40年...
克娄巴特拉,希腊语意为“种族之光荣”。她是一个情人、母亲、战士,她更是一个女王。作为托勒密王朝的最后统治者,这个无与伦比
通力的君主-彼卡.海林传奇一生 本书特色 长期担任通力公司总裁的彼卡·海林 ,他既是商人又是农民还是航海者。他的个性错综复杂,变幻无常,既让人恐惧,又令人敬仰。...
梁启超自述:1873-1929 本书特色 《人民日报近代中国人物自述系列》还原百年中国百年人物的百年心路,重现百年往事百年历史的百年记录,是近代中国百年...
《汉字书法之美》内容简介:五千多年前,象征黎明曙光的第一个汉字出现了,文字在天地之间被创造出来,在动物骨骸、金属、石头、竹
《拿破仑传 (中外经典名人传记系列丛书)》内容简介:《拿破仑传》是享誉世界的德国传记大师埃米尔·路德维希的代表作,是拿破仑传
包尔汉(1894—1991),维吾尔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人。中国当代著名社会活动家、突厥语学者。包尔汉青年时期先后在乌鲁木
陶渊明的幽灵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伟大诗人陶渊明质性自然,热爱自然,将生命融入自然而获得*大限度的自由,从而为人类“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提供一个素朴、优美的典范。...
萧红自述-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本书特色 一代文学洛神萧红的传奇经历素来让人惊叹,可无论是传记还是影视作品均无法准确表现萧红的真实内心世界,鉴于此,本书将萧红生前的...
梁思成的山河岁月 本书特色 他是创造社的建筑师,他是建筑史的讲授者,他是中国建筑之历史研究与探索方面的开创者,他是恢复、保护中华民族之建筑遗存的带头人。在一九四...
明治大帝 内容简介 在我国有这样一种似是而非的看法,认为明治天皇是个伟大的皇帝,他锐意改革,领导日本走进近代。而在战前的日本,明治天室更是被神化为“活着...
中国皇后全传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由著名新闻记者,中国作协会员车吉心主编,曾获得中国优秀图书奖★ 《中国皇后全传》共1005页,重达...
鲁迅-最后的告别 本书特色 1936年,巨子长眠的秋天。四围弥漫着悼念!一批珍贵历史照片向你展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为动人的系列瞬间!鲁迅-最后的告别 目录 ...
董竹君-女权先驱-非常人物之非常记忆 内容简介 董竹君是一个真实的人物,而非杜撰出来的传奇:一个上海贫民区出生旧上海滩洋车夫的女儿,童年起便目睹和经历人世的种种...
不败战神岳飞-大名人 小故事 本书特色君天编*的《不败战神岳飞》介绍:嘭!正中靶 心!在场所有人都为之一震……岳飞连续出箭,箭壶 中剩余五箭连珠射出,不偏不倚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