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的把兄、曾任北洋内阁总理的黄郛的夫人黄沈亦云。
(以下为转)
民国史上,宋氏三姐妹广为人知,相比之下,知道沈氏三姐妹的人就不多了。沈氏三姐妹是沈性真、沈性仁、沈性元,浙江嘉兴人,都受过新式教育,大姐以字“亦云”为人所知,嫁给当年颇有争议的风云人物黄郛,留下一部很有史料价值的《亦云回忆》,受到胡适等人的肯定;二姐性仁嫁给社会学家陶孟和;小妹性元嫁给长期主持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的钱昌照。
沈性真是三姐妹中的老大,字亦云,出生于1894年。1906年7月考取北洋女师范学堂。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她和葛敬诚等人在上海组织女子北伐敢死队。1911年11月18日,她们在《申报》上发表《女子军事团警告》,号召妇女参军参战。文后附军事团《简章》:“本团以驱攘残恶,救助同胞为宗旨。组织:分二大部,甲、战斗部,乙、军医部(疗救战地之民军)。……资格:年在16岁以上,40岁以下,身体健全,能耐劳苦者。” 1911年11月29日沪军都督陈其美在《申报》曾载文称赞她们:“女子之身,有慷慨兴师之志。军歌齐唱,居然巾帼从戎;敌忾同仇,足使裙钗生色。”
经过短期训练后,1912年1月24日,上海北伐女子敢死队“驰赴金陵助战。闻此队女子勇猛异常,一洗柔弱之习。又闻该队以攻取金陵为目的,故又称为荡宁队。”期间,她认识了沪军都督府参谋长的黄郛,结为伉俪。辛亥革命时,黄担任沪军第三师师长,与都督陈其美、团长蒋介石结为拜把子兄弟。无怪乎蒋介石尊敬地称她“二嫂”。而这个“二嫂”比蒋介石还小七岁!
1928年后,她和黄郛隐居莫干山,自筑“白云山馆”,过起了神仙眷侣的生活。一到春天,莫干山上到处都是杜鹃花,沈亦云知道妹妹性仁爱花也爱昆曲,就用《牡丹亭》中的曲语请她上山看花:“此地遍青山啼红了杜鹃。” 一派温馨恬静,令人心驰神往。
1935年,黄郛受命出山,与日本人谈判签定《塘沽协定》。沈亦云相随左右,当时社会舆论对黄的压力甚大,责难纷纭,连妹妹、妹夫也不能理解,认为“大姐平日颇能规过,此次甚偏袒姐丈”。次年,郁郁寡欢的黄郛惨淡地告别了他心爱的妻儿,赍志而没。夫君的离去,家国的沦陷,让独居“白云山馆”的沈亦云悲愤交集,她恨不得重提刀枪,跃马沙场。
后来,沈亦云离开大陆,定居美国。晚年,她在《亦云回忆》的自序中说:“有人以为记着历史是自沉于过去,我不敢。有人以为表彰身后,我亦不尽然。历史并非仅英雄豪杰之事,是成此历史的民族生活记录。亡国不能有历史,草昧难有记录,贡献一点事实,即贡献一点历史;历史的尺度,可能为人道的尺度。”
白云苍狗,葛裘数易。从曾经的巾帼英雄到颐养天年的垂垂老人,并不如烟的往事每每撩起她的记忆。这这肺腑之言,何尝不是她一生命运的写照。这是超脱之后的大智慧,是历练之后的大境界!
二姐沈性仁曾在日本长崎活水女学求学,后入北京女高师。1917年和著名社会学家陶孟和结婚。早在“五四”时期,沈性仁就有翻译作品在《新青年》发表。1925年她翻译的房龙的《人类的故事》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在中国掀起了一股经久不衰的“房龙热”。曹聚仁曾回忆说:“20年代在候车时偶然买到《人类的故事》中译本,于是那天下午,我发痴似的,把这部史话读下去。车来了,我在车上读。到了家中,把晚饭吞下去,就靠在床上读,一直读到天明,走马观花地总算看完了。这50年中,总是看了又看,除了《儒林外史》、《红楼梦》,没有其他的书这么吸引我了。我还立志要写一部《东方的人类故事》。岁月迫人,看来是写不成了。但房龙对我的影响,真的比王船山、章实斋还深远呢!”虽未道其名,但其才华可见一斑。
1943年1月,年仅48岁的性仁因肺炎突发在兰州逝世,费正清说“她是我们朋友中最早去世的一个”。大姐性真以她们共同尊敬的文天祥《别弟诗》中二句挽妹:“亲丧君自尽,犹子是吾儿。”沈性仁大约是三个姐妹中最漂亮的。就连一向不苟言谈的朱自清在1933年1月22日的日记中也这样写道:旋陶孟和夫妇来,陶夫人余已不见数载,而少年似昔,境遇与人生关系真巨哉”。在朱自清眼里,三十八岁的沈氏依然“少年似昔”,足见其美貌和风姿。
对于沈性仁高雅的仪态与沉鱼落雁的容貌,金岳霖倾慕已久。深深爱着林徽因但并不常作诗的老金,与沈性仁相识后,也一反常态地作起爱情诗来,他在题赠沈性仁的一首藏头诗中写道:“性如竹影疏中日,仁是兰香静处风”。
小妹沈性元说:“回忆到金老(岳霖)对我二姐性仁的尊重理解。金老认为,性仁二姐的性格是内向型的。她文静、深思、内涵比较充实……金老称之为‘雅’。性仁二姐待人诚挚,处事有方,这些我们父母所留给她的品格,也许由于她爱好文艺所获取的哲理而更深化了些。”又说:“二姐处在多难的旧中国,身居在知识分子经济不宽裕的家庭,家务之外,有不少朋友的社交活动,还能抽出时间勤于译著,她翻译了房龙的名著《人类的故事》,此外也译有英文中篇小说。这些也是金老所钦佩的一方面吧。”
大约是惺惺相惜的缘故吧,沈性仁对老金也极为敬佩。性元说:“我从二姐偶然的话语里,得知金老搞逻辑学,写作有个少有的特点:常常费了不少功夫写成厚厚的一叠稿了,当发现其中有不满意处,他会把全部稿子毁弃,决不‘敝帚自珍’,更不会以为‘文章是自己的好’。他会重新开始,有疑义就再作废而不惜,决不把自己所不满意的东西问世飨人。金老,当年的‘老金’就是这般著作治学的,他得到二姐的衷心钦佩。”
金岳霖在《悼沈性仁》中对沈性仁的性格作了入木三分的描写,她是“以佛家的居心过儒家的生活”,一方面“入山惟恐不深,离市惟恐不远”,另一方面又“陷入于朋友的喜怒哀乐、柴米油盐的生活之中”;“她是非常单纯之人,不过她也许在人丛中住,却不必在人丛中活而已”;“她不崇拜物质,也不鄙夷物质。她并不那么特别地注重精神;她不入世,也不出世,她并不见得特别地要求超脱。她只是对于大部分的事体站在旁观的立场”;“单就事说,性仁能做的事非常之多;就她的性格说,她能做的事体也许就不那么多了。”
透过金岳霖细腻的文字,我们读出了一个优雅、从容的沈性仁。 她轻弹浮云,怡然世相;她人淡如菊,清丽悠远。婷婷玉立于乱世之中的沈性仁,以她的博学和个性,演绎了一段凄美的故事。
远在昆明西南联大的金岳霖接到沈性仁去世的电报后,“当时就像坐很快的电梯下很高的楼般一下子昏天黑地”。等稳下来时,“又看见性仁站在面前”。沈性仁在去世的八天前,还亲笔给远在昆明的老金写过一封信,“那封条理分明,字句之间充满着一种淡味,一种中国人和英国人所最欣赏的不过火的幽默”的信,让老金无法相信“八天的工夫就人天阔别”的残酷现实。
生命就是这样的无常,生离死别往往就在转瞬之间。我们大可不必纠结于纷繁芜杂的琐事不能自拔。仰望朗朗青天,总有震撼我们生命的感动,总有萦绕于我们心灵的震撼。义无反顾地前行,就是我们对生命的最崇高敬礼!
比起两位姐姐跌宕坎坷的命运,小妹沈性元要幸运的多。她早年毕业于天津女子师范学校,爱昆曲,擅书法,热心教育。1927年春天,由黄伯樵、顾树森介绍,钱昌照与嘉兴沈性元订婚于上海。由于黄郛的举荐和拂照,钱昌照平步青云,不断攀升。解放后,钱昌照积极加入新政权的建设,性元的生活也算安定祥和。两人热心教育,襄助后学,留下了一段佳话。
凝重的家族史镌刻着历史的沧桑印记,个人的际遇跃动着社会变迁的斑驳影像。或壮怀激烈或恬淡柔美,或风轻云淡翻卷起伏,“沈氏三姐妹”都以磊落的心怀挥洒着她们生命的光华。一城绿水,满目灵秀的嘉兴,因了“沈氏三姐妹”的粲然笑容而更加娇
《中国现代文化名人评传:穆旦评传》主要收录了南开校园诗人、清华校园内外、北平,长沙,昆明、昆明,蒙自,叙永、赞美:在“命运
杨万里年谱 本书特色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吉州吉水县湴塘村(今属江西吉安市吉水县黄桥乡)人。绍兴二十年(1150)首中乡举,二十四...
《四川历史名人丛书研究系列:大禹研究文选》内容简介:大禹是中国古史上的治水英雄,也是中国古代文明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式人物,不
里根-想象的胜利 本书特色 成功写作了尼克松和肯尼迪传记的里夫斯用同样生动、栩栩如生的笔法带我们进入了里根的世界:了解其政府、思想和性格。本书以时间顺序为...
《牡丹亭》内容简介:本书又名《还魂记》,全称《牡丹亭还魂记》,是明代杰出的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剧本取材于明代话本小说《杜
鲁迅集(皮面烫金典藏珍本)(精装) 本书特色 《鲁迅集(精)》秉承大众阅读的原则,以更清晰的视角,力争多方面展现鲁迅的文字风格和艺术思想。书中精选了鲁迅不同时期...
我要告诉您,这是一次惊心动魄的阅读。这样的阅读许多年都没有发生了,即使世界名著中的小说也没有产生这样令我多次闭上眼睛气不
迈入出版家行列-韬奋出版奖获奖者小传丛书之一 本书特色 爱岗敬业、争创一流、勇于创新、淡泊名利,韬奋出版奖获奖者的敬业精神和突出业绩,是近年来中国出版界记录历史...
烂漫饮冰子-梁启超传 本书特色 情感充沛,文采飞扬,一代宗师,跃然纸上!烂漫饮冰子-梁启超传 内容简介 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史学家,伟大的教育家,伟大的文学家,...
出处死生:苏轼贬谪岭南文学作品主题研究 内容简介 出处死生-苏轼贬谪岭南文学作品主题研究 巴蜀书社 郑芳祥出处死生:苏轼贬谪岭南文学作品主题研究 目录 序凡例*...
哈里曼回忆录 内容简介 本书原名《特使:与丘吉尔、斯大林周旋记》,记述了美国著名外交活动家W·艾夫里尔·哈里曼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1-1946)出使英苏...
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 本书特色 王汎森编著的《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正文共有六部分:**章,《傅斯年的早年生活》,介绍傅斯...
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 本书特色 1, 本书是著名畅销书作家、《南渡北归》作者岳南系列作品之一、《南渡北归》的先声之作。2,以一代才女林徽因在抗战爆发直到上世界八...
易难三记 本书特色 “丛书”之名,或大了一些,仅表示希望这套丛书能延续下去,并期望得到海内行行吟求索者的共鸣和支持。“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孰无施而有报兮...
守望麦田-塞林格传 本书特色 塞林格,一代文坛隐十,因《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举成名。塞林格性格内向,加上对个人隐私的极度保护,在他身上有太多的谜无法解开。《守望麦...
刘勰《文心雕龙》考论 内容简介 简介《刘勰与〈文心雕龙〉考论》一书是对刘勰的生平、经历的考证和对《文心雕龙》中有关理论问题的考论,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的内容...
最后的绅士-以费孝通为个案的人类学史研究 本书特色 《*后的绅士:以费孝通为个案的人类学史研究》:人文田野丛书。最后的绅士-以费孝通为个案的人类学史研究 内容简...
柏杨家书 本书特色 “我想叮咛至爱的大陆读者朋友,当你想抱孩子的时候,就抱他一下吧,当你想告诉孩子你爱他的时候,就说出来吧。无论什么时侯去做,都不嫌迟,孩子永远...
顾准的最后25年 内容简介 要有想像力……没有想像力,我们年轻时哪里会革命?还不是庸庸碌碌做一个小市民?不过当我们经历多一次,年纪大一点,诗意渐渐转为散文、说理...
建筑宗师-梁思成 内容简介 从青年时代一直到生命的*后时刻,梁思成始终没有放下过手中的三角尺和鸭嘴笔。他喜欢画钢笔画,也喜欢画水彩。而他画得*多的是古建筑精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