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龚祥瑞先生对其一生经历的回顾,也是对风云变幻的20世纪法、政、学界的回顾。龚先生以笔端带着感情的语言向读者追述了自己在新旧两个时代的人生经历:在教会学校青涩的苦读、青春时在清华的求学、留学英法的经历、回国后经历的战乱、在昆明“西南联大”的教授生活、在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和中央人民政府中央政法委两个政权中经历的公务员生涯、解放军进城后留在北大迎接新政权的感受,以及他此后经历的新中国的土改、反右、大跃进、“文革”、宪政研究和由此引发的论争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各个时段的真实记录,无不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他的眼睛像一个历史长镜头,全程记录了近一个世纪他身边发生的历史和人文,生动再现了20世纪中国法、政、学界的风云变幻和坎坷求真的人生体验。
龚祥瑞先生作为一个人,一个公民,他一生都在奋斗:为自己国家的文明、富强奋斗,也为自己个人的尊严和家庭的幸福奋斗;龚祥瑞先生作为一个学者,一个公法学家,他大半辈子都在探索,探索在中国如何创建政治学和公法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学科,探索如何对中国公权力进行规范和控制,探索在一个有着2000多年封建历史的国度里如何建立宪政和法治。
龚祥瑞先生是我的老师,是我们北大法学院77级的公法学任课老师,我们这一代北大公法学生对公权力和公权力失控的危害以及规范、控制公权力途径的认识主要是从听龚先生的课开始的。我个人被龚先生领进公法学这片广袤之地后,就一直在行政法(公法的主要部门法)领域耕耘,而且继续在这一领域耕耘注定是我终生的事业。
无论是对于公法学者,还是对于普通人、普通公民,《龚祥瑞自传》均值得一读。一个人应该怎么对待自己、对待家庭、对待爱情、对待事业、对待朋友、对待国家?该书会留给你许多许多的启示,龚先生的人生会留给你许多许多的思考。对于我们的政治家,我们的执政者来说,《龚祥瑞自传》也值得一读。领导一个国家,执掌一个政府,应如何对待人民,如何对待知识分子,如何慎用权力,是否也可以从本书,从龚先生一生的悲喜剧中悟出点什么和有所启示呢?我认为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姜明安(北京大学发学院教授 著名行政法学者)
《盲人奥利翁——龚祥瑞自传》书摘
我写本书始于1993年7月,我已82岁,却还没有把孩子的事丢弃。如今仿佛对着镜子观看,半世纪前的往事,仿佛依然历历在目。
自1930年起我离乡背井,远走各地。这本书将告诉读者我在各个时期、各个地方是怎样在思考和感受的。我将用半文半白的地方语言向他们追述这一点。我希望,这种体裁会使他们爱读这本书;使他们觉得,它不是一本用专业语言编写的法学及政治学教科书,而是在我家里听到的故事。
我清楚地认识到,没有历史传统的世界是不存在的,但一切传统无一例外地都是历史的过客。所以我既不忽视传统而逃避现实,也不蹈常习故而故步自封。我是在追求中回顾,又是在回顾中追求的。你们可以举把火把我的书烧成灰,但我自信,它的浓烟烈火将化为下一代人的法学之光。
凡是真实的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而且直至今日,我还未能找到区分正确与谬误的界限,这显然是我的生活时代的悲剧。其实不拘什么时代,但凡有血有肉有灵的个体,不论其社会地位是高是低、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是美是丑,总是有限的、片面的,甚至是不伦不类、荒谬可笑的。一切事物,即使貌似真实,也未必正确,似应容得下任何性质的批判或扭曲。因为我承认社会的复杂性和人的不完备性,否则吾人就将丧失追求民主、公平、正义的全部依据了。因此,我要感谢过去与我相遇的所有的人,包括帮助过我或批判过我的人在内。
这部回忆录记载了本人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各处求学、工作、生活的体验。倘有幸终于落入您手中,并使您感到真实而亲切,那就足以表达我对您的忠诚了。正像1949年以来我曾一而再、再而三地向组织和群众“交心”一样,在此书中,我不拘于任何被动或主动的形式,畅所欲言,因而可以希望从您那里得到宽容抑或公正的回应。
但我应该立刻接着声明:本人既不想迎合您——高贵的读者;也不想讨好官方——绝对的权威;更不想为所经历的表面不同、实质相似的社会妄加歌颂或诅咒,而只想反映自己内心世界一鳞半爪的感受。
最后,我还想声明,本人并无在有生之年出版自传之意,却存“藏之名山传诸后世”之心,而且随着时光的流逝,也确信它必有问世之日,并能为吾人赖以生存的慈悲世界增添一份信念、一缕希望、一片爱心。
上卷回顾集1911—1948
第一章童年 / 1盐仓门瓮城内外 / 2慕义妇女补习学校 / 3另一个世界 / 4教会中学附属国民小学 / 5宁波华美医院 / 6西门外的“真神堂” / 7沙皮厂高级国民小学 /
第二章中学生的浪漫曲 / 1四明中学话旧 / 2我的良师益友 / 3革命洪流冲击着中学的大门 / 4得到一位年长者的厚爱 / 5自编自演抗日话剧 / 6情场上急流勇退 / 7最后的四出话剧 / 8家庭悲、惨剧 /
第三章上大学 / 1保送到私立沪江大学 / 2告别教会学校 / 3改学政治学 / 4转学国立清华大学 /
第四章清华园里的攻读 / 1三载寒窗 / 2清华学子的使命 / 3想当助教,安身立命 / 4“宁静致远”的生活 / 5清华的学风 /
第五章参加留美考试前后 / 1参试始末 / 2得失萦怀 / 3备考概略 / 4临卷反应 / 5录取后的实习 /
第六章出国 / 1乡土之恋 / 2再见!上海 /
第七章留英岁月(一) / 1“康得•凡
第”号上的遐想 / 2赴英旅途见闻 / 3乍到伦敦 / 4我所知道的伦敦经济政治学院(LSE) / 5话说西安事变 /
第八章留英岁月(二) / 1星期日游海德公园 / 2在索耳兹伯里市希尔将军家里作客 / 3在去牛津的火车上 /
第九章冒失留法 / 1忘我之交 / 2“都尔”行 / 3“坐怀不乱” /
第十章回国 / 1在柏林 / 2在罗马 / 3归来 / 4与父亲的永诀 /
第十一章履新 / 1从海防到昆明途中 / 2抵开远站之前 / 3身外物和不朽的灵魂 /
第十二章在西南联大的
第一年 / 1恬静春城 / 2在我孤独的时候 / 3宏涛弟到了昆明 / 4“行政研究计划” / 5科学研究与中国前途 /
第十三章“一碧万顷楼”里的一个夏天 / 1昆明西山有两个大寺庙 / 2阁楼上的书房 / 3苗族“书童” / 4两个“单帮”老乡 /
第十四章到重庆探亲 / 1先到江津 / 2一切“心照不宣” / 3“未婚妻”给我带来焦躁和不安 / 4舅母的判断 / 5在北温泉竹楼的对话 /
第十五章在两个分校:柏溪——叙永 / 1我结识了张汇文先生 / 2神奇的“爱”情结 / 3披星戴月访柏溪 / 4在叙永的教学 / 5我收到了一封匿名信 / 6吴晗先生走了“神” / 7在重庆求精中学举行婚礼 /
第十六章重返昆明 / 1川滇道上遇故友 / 2清华人喜气洋洋欢迎我们 / 3昆明、昆阳一水间 /
第十七章为蒋经国干了十个月的招生工作 / 1在重庆等候蒋经国 / 2两次招生工作 / 3三青团内部的派系斗争 / 4急流勇退 / 5对经国先生的认识 /
第十八章接触实际 / 1平生
第一次的悠闲生活 / 2对中国历代官制的反感 / 3在资源委员会的作业 /
第十九章出国考察(一) / 1横渡太平洋 / 2从旧金山到芝加哥 / 3访问怀特教授 / 4到了纽约 / 5在华府访问文官考选委员会 /
第二十章出国考察(二) / 1重逢本杰明先生 / 2访问TVA / 3在华人家里作客 / 4重访伦敦、巴黎 /
第二十一章台湾、海南之行 / 1话说台湾——美丽之岛 / 2到了“二•二八”事件后的台北 / 3到了新竹和高雄 / 4榆林港的景观 /
第二十二章重返北平校园 / 1我下了决心 / 2有朋自北方来 / 3一次重大的转折 / 4安顿家务 / 5返抵古城 / 6北京解放前夕 / 7高名凯的高见和小王的近视 / 目录下卷追求集1949—
第一章解放后的认真思考 / 1迎接解放军入城 / 2新中国内外政策对我的启示 / 3我的认真思考 / 4我对毛泽东思想的初步认识 /
第二章土改 / 1恶霸地主被枪毙 / 2斗争会场景 /
第三章接受再教育 / 1在政务院(中央人民政府)政法委员会 / 2在中央政法干校 / 3“三反”、“五反”扩大化 / 4苏联专家来华讲学 / 5教青年工人学语文 /
第四章回北大从头越 / 1向党交心 / 2教研室的教学生活 / 3我当上了反面教员 / 4谈胡变色 /
第五章反右斗争的前前后后 / 1“引蛇出洞”的战术 / 2顺理成章的自我改造 /
第六章中国在“跃进”中:(一)好大喜功 / 1胜利引起的骚动 / 2中国人相信标语口号 / 3诗歌满墙 / 4文教界的狂风 /
第七章中国在“跃进”中:(二)天灾人祸 / 1虚报产量 / 2全民炼钢 / 3发射卫星,饿死百姓 /
第八章下乡 / 1山沟里半工半读 / 2向农民奉献一片爱心 / 3挑土修坝,培育师生恩情 / 4在近郊区劳动整社 / 5到湖北农村搞“四清”和“社教” /
第九章“文化大革命”的是是非非 / 1聂元梓的“一张大字报” / 2挂牌游园 / 3隔离反省 / 4一身湿透 / 5批斗合 / 6打扫厕所一“为人师表” / 7夜半问
拿破仑 本书特色 我们高兴地向广大青少年朋友推荐《巨人百传丛书》。在世纪之交,能在这样的精品丛书陪伴你,是智慧上的愉悦。我们相信,从这些巨人、大师的足迹中,可以...
《费曼的彩虹:物理大师的最后24堂课》满载费曼对于人生的各种思考,也记录了他在最后旅程中对现今物理学界重要理论“弦理论”的
唐代京兆韦氏家族与文学研究 本书特色 《唐代京兆韦氏家族与文学研究》一书把唐代京兆韦氏家族置于唐代文化的大背景下,研究其文化传承、文学观念及创作,分析社会环境如...
《詹欣悦的黑白花之绘》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用黑白线描的手法绘制四季花的绘画技法书,书中的内容包括画前准备、线条基础、花卉简
人物画名家小品·马国强 内容简介 中国画重笔墨、神韵、意境,再就是情趣。本书收了齐辛民的人物画作品20余幅。人物画名家小品·马国强 目录 惠安春风清音侗寨秋歌蕉...
镜子之后-玛丽莲.梦露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作者奥利维耶·斯托弗用*真诚的心,打捞所有关于“梦露”的记忆碎片,精心完成这幅至今*为完...
启骧口述自传 本书特色 什刹海书院坐落于北京什刹海之滨、佛教古刹广化寺旁,于2011年9月28日落成。首创院长由已故的中华孔子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
我的婶婶萧红 本书特色 萧红,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重放异彩的女作家。她一生颠沛流离,先后在哈尔滨、上海、日本东京、北京、武汉、西安、重庆、香港等地流亡写...
《塞利格曼自传》内容简介:一部塞利格曼传,就是一部积极心理学史和半部当代心理学史。本书再现了积极心理学的创建、应用及发展背
鲁迅与高长虹 内容简介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星空上,高长虹曾经是一位闪光的人物。鲁迅与高长虹的交游关系与变异的议题,是文坛多年来的一宗历史公案,根据作者多年来搜集...
悲观的智者:叔本华传 本书特色 本书记述了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作为哲人的一生。叔本华的思想不仅对19世纪后半期以来的哲学和思潮有着重要影响,他的著作也深受作家、艺术...
《竖屏思维》内容简介:当前中国超过80%的网络购买发生在手机端,但电子商务行业的视觉设计整体上还基于传统PC端的审美准则,对于手
邓小平交往纪实 本书特色 《领袖交往实录:邓小平交往纪实》以“还原历史真实面目,讲述伟人传奇人生”为宗旨,以详实可靠的资料,认真客观的编写,严谨科学的体例,为您...
正说唐朝二十一帝 本书特色 解密历史真相,走出“戏说”误区。李唐王朝因其独特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环境,创造了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民族融合、自信开放的灿烂文...
吴孟超传 本书特色 他有着高超的医术,却仍在探索医治患者的良方;他有着大医精诚的思想,却仍在博极医源,勤奋不倦。当医学“大家”在肝脏禁区弹奏人生激昂乐章...
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亲历者说原子弹摇篮 本书特色 “十七号工地”是中国原子弹爆轰试验场地,被几代研制核武器人称之为“摇篮”。在新中国艰难的六十年代,苏联撕毁...
由盖叫天口述,由何慢、龚义江记录整理的《粉墨春秋》,可以说是解放以来谈艺术最好的书。人生—教育—伦理—艺术,再没有结合得
《丝绸之路上的诗人》内容简介:丝路漫漫,诗情悠长。这条逶迤的古道上,好男儿走四方的热血正奔腾激荡,诗和远方的美好想象已然启
梅兰芳家族 本书特色 李仲明所著的《梅兰芳家族》以梅氏家族中起核心作用的梅兰芳为轴线,上下追述三代,起落百年,以图片为场景,着重反映其成功之道,并呈现他们在动荡...
普京传-不可替代的俄罗斯硬汉 本书特色六次当选俄罗斯年度人物,两度登顶《福布斯》杂志全球*具影响力人物排行榜,十多年来领导着世界国土面积*大、自然资源丰富的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