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中国电影百年华诞而作,旨在借用庆典契机梳理本土电影的历史脉络。
本书以百年为时间框架,力求于发展的过程中寻找民族影像叙事的贯穿性问题。
本书以主题研究定向,试图探讨电影内(诸如题材、类型、作者等)外(诸如市场、产业、政治等)的复杂错综关系。本书供相关的研究者阅读或参考。
本书力图避免简单褒贬而尝试分析电影创制的过程之中,进而以历史归纳方式展开探讨与检视。
电影创制的繁复因素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诸如电影作者、电影作品、电影修辞、电影产业等都是不断发展且言说不尽的话题。基于这一事实,我们将不断努力——努力让中国电影得到理论上的多元呈现与阐释。
总序编者导语第一部 分作者研究第一章 中国电影导演的代群结构第一代:生存与策略第二代:认同与抉择第三代:历史与叙事第四代:被时间放逐第五代:拆构与建构第六代:边缘与主流结语:代群的消失第二章 百年中国电影与明星银幕幻觉中的“明星”雏形(1896—1920)商业潮流中的“明星”起源(1921—1931)转型社会中的类型分化(1931—1937)乱世图景中的多元符号(1937—1945)矛盾彷徨的城市平民(1945—1949)明星与主流意识形态塑造(1949—1966)概念化的政治符号(1966—1976)世俗化浪潮中的多元角色(1976—1989)民族文化的传播载体(1989—2004)第二部分 题材研究第三章 中国早期电影的都市形象近代化的都市背景作为乡村对立面的都市意象社会观念与阶级意识中的都市批判第四章当代中国城市电影研究被压抑的城市反城市化的两种视点两种新的趋向:矛盾的城市第五章 电影中的“上海”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影像上海想像与重构:“老上海”影像全球化的上海世俗景象结语第六章 以农民的名义田园幻像(1926—1949)农村乌托邦(1949—1976)历史批判(1977—1989)现实质询(1990—1997)城乡之间(1998—2000)结语第七章 战争片叙事模式及其演变重大片种革命史前史成长的途径解放的伟力游戏化的战争国际语境下的新叙事结语第三部分 类型研究第八章 武舞神话——中国武侠电影纵横兴起(1921—1931)演变(1932—1949)分流(1950—1980)复兴(1981—1989)繁荣(1990---1999)汇聚(2000—2003)第九章当代中国电影的类型观念当代中国电影体制的特征电影类型形态与神话功能电影类型的叙事系统结语第四部分 意识形态修辞研究第十章 爱情的意识形态:民族电影与文化原初形态:爱情的缺损与民族电影的萌芽爱情选择下的意义呈现“十七”年主流电影下的情感话语性别、身份与爱情的民族化、区域性表达全球化语境下的爱情意向结语第十一章 样板戏电影的叙事与修辞样板戏电影的编码形成过程样板戏电影的构成与修辞结语第十二章 意识形态转型:从新中国电影到中国新电影新中国的红色政治电影模式新时期电影的多元化思潮向市场化的中国新电影转型中国电影产业模式的建构第五部分 性别研究第十三章 百年银幕女性和女性电影传统的嬗变史前史:中国电影中最早的女性形象20世纪20年代“妇女题材”的产生”20世纪30年代:女性题材传统的繁荣20世纪40年代:女性电影的早期经典20世纪50年代:女性解放的电影神话20世纪60年代前期:女性文化性别的消失“文革”时期:大陆的停滞与港台女导演的崛起变革时期:女性电影的新热潮20世纪90年代:欲望目光中的女性三地关于女导演和女性电影的讨论女性电影的全方位探索第六部分 外来影响研究第十四章 1897—19S0年:好莱坞在中国历史回顾好莱坞在中国:一个量化的考察冲突与矛盾好莱坞帝国在中国的历史终结第十五章 1949—1976年:对上海译制片的一种考察关于译制片的一般论述.几组图标及评注几点补充结论第十六章 1977—2004年:外来影响的三次浪潮西方电影:一道久违的风景进口大片:挡不住的诱惑盗版:作为一种电影事实全方位学习(1905—1929年)仿美效苏(1930=1949年)全面苏化(1950—1978年)多元化影响(1979—2004年)第七部分西方的华语电影研究第十八章审视中国:20世纪中国电影研究在西方的发展漫长的认可之路:1980年前的出版物电影节出版物与电影史,1980—1987研究领域的扩展:论文集和其他出版物, 1985—1991中国电影:西方通俗剧与传统中国美学当代中国电影研究中国新电影:从大陆到台湾和香港民俗学、视觉性与中国电影跨国的华语电影:身份、民族性、国家性香港电影:政治、历史和艺术早期电影、城市文化与文化史尚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人体造型解剖学 本书特色 艺用人体解剖学是在人体解剖学的基础上,以人体骨骼和肌肉作为对象,研究人体外部形态和结构,以及人体运动和姿态基本规律和特点的一门学科。本...
Thiscollectionofanimportantarchitecturaltheoristsessaysconsidersandcomparesdesig...
传世名赋行楷字帖-跟我学硬笔书法 内容简介 《传世名赋行楷字帖》是“跟我学硬笔书法”系列之一,精选教育部规定的中小学生必背的古文名篇,由著名书法家薛平老师用楷书...
《魔灯(全译本):英格玛·伯格曼自传》内容简介:《魔灯》是世界电影巨匠英格玛•伯格曼唯一的生平自述,写于作者拍摄完《芬妮与亚
情场对联故事 内容简介 “爱情是文学艺术作品永恒的主题。”此话果然可作名言。古今中外,无不如是;从诗歌、戏剧,到小说、影视,无一例外。那么,作为汉语言文学独特的...
隶书教程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隶书发展简史、隶书技法简述、隶书作品风格特征分析发及附图几大部分。隶书教程 目录 总序**章隶书发展简史**节绪论第二节秦汉隶...
四只猫-2 本书特色 韩国热销萌宠绘本《四只猫》第二集隆重登场!刚刚和三只猫咪达成友好共处协议,家里坚持不养猫的爸爸也终于出现了态度软化的趋势,没想到第四只猫竟...
《红墙黄瓦》内容简介:北京作为六朝古都,有着浓郁而独特的文化与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徜徉于古都街头,随处可见历代的古建筑,这
曹全碑全本描红(带毛笔)/墨点字帖 本书特色 全本描红系列以大家熟知的经典碑帖为内容,以书画纸描红的方式,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了书写全本体验和训练,可以作为从笔画练...
中国古代乐器考·论中国古典歌剧 内容简介 自1990年代以来,随着学术史意识的逐渐恢复,大陆学界对民国一代学术也给予了高度认同,除了编撰学案、结集成史之外,重印...
利用经验累积而得到的洞察力开发新的解决方案被称为预构。透过重构而获得的专业知识也属于这类经验,而预构的词源即重构。重构是修改程序或软件系统内部结构的实践,以此在...
刻竹琐言(外四种)/艺文丛刊 本书特色 1.民国珍稀的刻竹文献集合。2.工艺美术史重要参考资料。本书收录黄高年《刻竹琐言》、周无方《刻竹琐谈》《刻竹经验谈》、金...
宋.苏轼黄州寒食诗帖-中国书法名碑名帖原色放大本 本书特色 本书是“ 中国书法名碑名帖原色放大本”系列之一,精选了宋 代著名词人兼书法家苏轼的书法代表作《黄州寒...
高中必背古诗文(楷书 行楷)/华夏万卷 本书特色 本书依据《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在新课程标准大背景下,特收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明文徵明书《千字文》《张一川小传》-历代名家墨迹选 内容简介 文征明(1470-1559),明书画家。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初名璧,字征明。后以字行。别号衡山,...
“文化自觉”视野中的“非遗”保护 本书特色 《文化自觉视野中的非遗保护》是作者方李莉从2001年至今所写的一些有关文化自觉、人文资源及非遗保护方面的文章。一共分...
本书相当系统地阐述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地区,重要当代电影理论分析流派,对结构主义文本分析,叙事学分析,精神分析等理论的
中国学术名著丛书:中国文字与书法 本书特色 本书根据1931年初版的《中国文字与书法》重新配图编印,它以史为经,从甲骨文、金文、简牍、帛书、碑刻墓志、造像、题铭...
秦汉官印集粹-中国篆刻集粹系列 本书特色 汉官印总体艺术风格浑厚古朴,外拙内巧,端庄凝重,平正自然,落落大方。但亦不乏粗放雄伟,瘦劲峻峭和奇崛苍茂一路风格的,正...
东观余论 本书特色 《中国美术论著丛刊:东观余论(繁体竖排版)》是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东观余论 内容简介 《中国美术论著丛刊:东观余论》由北宋著名学者黄伯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