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为了与电影理论的新动态、电影技术/美学/产业的新发展相适应而编选的电影理论“新读本”,在拓展选集思路的前提下,破除“纯理论”樊篱,增加“实践型”文本,建立一个由媒介、语言、纪录、纪实、作者、类型、明星、叙事、经济、历史、性别、心理、意识形态组成的章节体例,通过工业与艺术、技术与文化、身份与表达、影像与社会等理论层面展现各类研究观点,呈示电影言说的多样路径,旨在为电影研究提供更加开阔的话语平台和更加宽泛的问题意识。
“新读本”中,既囊括了巴拉兹·贝拉、爱森斯坦、巴赞、爱因汉姆、格里尔逊、麦茨、德勒兹等电影理论家的经典作品,又加入了汤姆·冈宁、比尔·尼克尔斯、大卫·波德维尔、米莲姆·汉森、齐泽克等新一代学者的重要文章。面对新的影像生产与作品对象,希望能够为研究者提供更为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和理论武器。
前言1
第一章 电影媒介
可见的人类 [匈]巴拉兹·贝拉
上镜头性 [法]路易·德吕克
电影不是戏剧 [意]里乔托·卡努杜
电影,心理学 [德]于果·明斯特伯格
电影(修正稿) [德]鲁道夫·爱因汉姆
电影中的风格和媒介 [美]欧文·潘诺夫斯基
第二章 电影语言
电影修辞问题 [俄]鲍里斯·艾亨鲍姆
在单镜头画面之外 [苏联]谢尔盖·爱森斯坦
电影语言的演进 [法]安德烈·巴赞
电影符号学的若干问题 [法]克里斯蒂安·麦茨
第三章 电影与纪录
论纪录片 [苏联]吉加·维尔托夫
纪录片的首要原则 [英]约翰·格里尔逊
没有记忆的镜子——真实、历史与新纪录电影 [美]琳达·威廉姆斯
为什么道德问题是制作纪录片的关键问题? [美]比尔·尼克尔斯160
第四章 电影与现实
对现实主义的各种解释 [法]亨利·阿杰尔
摄影影像的本体论 [法]安德烈·巴赞
“完整电影”的神话 [法]安德烈·巴赞
《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引言 [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
物质现实的复原 [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
第五章 电影作者论
摄影机—自来水笔:新先锋派的诞生 [法]亚历山大·阿斯特吕克
论作者策略 [法]安德烈·巴赞
1962年的作者论笔记 [美]安德鲁·萨里斯
作者论 [英]彼得·沃伦
有关作者身份的一些概念 [英]爱德华·巴斯科姆
第六章 电影叙事学
电影话语与叙事:两种考察陈述问题的方式 [法]弗朗索瓦·若斯特
电影的叙事手段——戏剧化的序幕、倒叙、预叙和视点 [美]贝纳德·迪克
现代电影与叙事性 [法]克里斯蒂安·麦茨
叙事世界 [美]大卫·波德维尔
第七章 电影类型学
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 [美]托马斯·沙茨
电影身体:性别、类型与滥用 [美]琳达·威廉姆斯
作为一种电影实践模式的艺术电影 [美]大卫·波德维尔
第八章 电影明星学
明星作为明星 [英]理查德·戴尔
明星制度与好莱坞 [美]杰里米·G·巴特勒
纳粹明星与女性表征 [美]安特耶·阿舍得
第九章 电影经济学
思考电影经济学 [法]洛朗·克勒通
电影宏观经济学——原理 [美]哈罗德·沃格尔
商业议题与商业策略 [加]考林·霍斯金斯等
高概念:当前的市场策略 [美]盖瑞·霍朋斯坦
第十章 电影历史学
研究电影史 [美]罗伯特·艾伦 道格拉斯·戈梅里
吸引力电影:早期电影及其观众与先锋派 [美]汤姆·冈宁
试论作为白话现代主义的上海无声电影 [美]米莲姆·布拉图·汉森
电影:历史文献 [法]马克·费罗
第十一章 电影与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与电影:想象的表述 [美]查尔斯·F·阿尔特曼
关于希区柯克电影 [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
第十二章 电影与性别研究
视觉快感和叙事性电影 [英]劳拉·穆尔维
同性恋理论与批评 [荷兰]安内柯·斯梅利克
酷儿理论 [美]亚历山大·多蒂
第十三章 电影与意识形态批评
基本电影机器的意识形态效果 [法]让-路易·博德里
约翰·福特的《少年林肯》 [法]《电影手册》编辑部
电影、思维与政治 [法]吉尔·德勒兹
出版后记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1927年至1937年期间的上海半殖民地文化和现代性,是对以小说、电影、建筑、广告乃至时装等多重话语构建起来的关
米芾蜀素帖-历代书法名迹传真大观-三 内容简介 米芾(1051-1107),初名黻,41岁后改名为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祖居太原(今属山西),迁襄...
等慈寺碑 本书特色 《等慈寺碑》全称《大唐皇帝等慈寺之碑》,碑文楷书,三十二行,行六十五字,篆额『大唐皇帝等慈寺之碑』,三行九字。颜师古撰文,无书人姓名,一般认...
电视剧叙事:传播与性别 本书特色 《娜拉言说书系·电视剧叙事:传播与性别》系首批与二批的选题,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作家作品研究。基本上是...
艺术想怎样? 本书特色为什么会有艺术? 什么是艺术,什么不是? 艺术与生活真的势同水火吗? 怎样评判艺术作品的好坏优劣? 为什么人们总是在艺术上争论不休? ...
神与物游 本书特色 《神与物游》的书稿内容,是不是和“神与物游”四字毫不沾边?既然书稿内容是谈艺术创造的,艺术思维和艺术欣赏都离不开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借古人这四...
在现场:周至禹艺术沙龙笔记 本书特色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设计教育研究工作室 开放的设计教育模式——艺术沙龙 艺术家是一种社会分工,社会需要艺术家,除了他们...
中国名碑名帖孙过庭《书谱》 内容简介 书法是中国视觉艺术永远的源泉,“书画同源”书为先。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艺术传统,为了满足广大书法发好者欣赏和学习书...
金缮手账:致缮至美 本书特色《金缮手账》不只是一本学习金缮工艺的入门级手工书,还是一本心灵修复的休闲读物。本书介绍了金缮工艺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及其在世界各地的分布...
景德镇陶录 本书特色 ①《景德镇陶录》是景德镇陶瓷的重要文献,对了解景德镇瓷史乃至整个陶瓷文化都有帮助。②版本精良,点校规范。本书采用以嘉庆间刊本为底本予以整理...
《世界怪物图鉴》涵盖了怪物的身高、体重以及其他的重要信息:它们的起源、栖息地、饮食习惯(当心啦,东京)甚至繁殖方式(前提
篆法百韵歌 本书特色《篆法百韵歌》以五言韵语写成,以便学习者诵读,故名曰百韵歌。本书将篆字的偏旁或点画逐一分析解剖,说明其篆体构成的原因,以辨别篆书楷书不同之处...
《手机简史》内容简介:如果问大家每天都离不开的东西是什么?99%的人一定会说:手机! 无手机,毋宁死! 移动互联网时代全面来袭,
《汉画中的古琴研究》内容简介:本书从图像学的学科角度出发,结合音乐学、考古学、文献学、文化研究等多种学科,把近现代发掘出土
《牡丹亭》与明清女性情感教育 本书特色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与明清女性情感教育》以汤显祖《牡丹亭》为考察中心,运用戏曲学、教育学、心理学、女性学、传播学、...
赵孟頫闲居赋.前后赤壁赋-历代经典碑帖集粹-翰墨字帖 本书特色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碑帖荟萃,名家辈出。纵观书法名家的成才之路,有两点是必须引起注意的。**,他们...
和风和韵素材集:江户韵味的花纹及传统色 本书特色青幻社编辑部*杨晓红译的《和风和韵素材集( 附光盘)》是一本充满和风和韵的素材集,从中可以 领略日本独特的优美纹...
余秋雨,1963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1967年毕业留校任教。“文革”结束后为该院讲师、教授,并曾任副院长、院长职务。主讲美学、中国现代文学史、戏剧理论...
惟有园林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陈从周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园林艺术家。他以鉴赏的眼光,描述了我国江南江北一个个著名的园林,如西湖园林、怡园、随园、苏州园林、恭王府...
《中国村庄规划理论与实践》内容简介:本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村庄规划的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将我国村庄规划体系分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