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萨里和他的<名人传>/艺术史研究丛书》拟对瓦萨里《名人传》中的艺术史观念、艺术理论、写作模式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
瓦萨里的艺术史思想,具体体现于他撰写《名人传》的目的和他所信奉的进步论、历史命运观及风格理论。
瓦萨里的写作目的,可从三个方面(即提供历史参照,纪念和赞美的艺术家,评价艺术家及其作品)加以认识。对于瓦萨里来说,历史并不仅仅是记录人物和事件的年鉴或编年史:他希望自己的写作能“对艺术有所贡献”,“让从事艺术的人和所有爱好艺术的人从中受益”。因而,他“不仅要记述艺术家的作品,而且力图要把好的作品区分开来……也要努力让那些无法亲自查明内情的人明白各种风格形成的缘由和起源,以及艺术在不同时间和不同人之间取得进步或退化的原因”。同时,他要赞颂那些“使各门艺术重焕生机并更加绚丽多彩”的伟大艺术家的辛勤劳动,重新唤起世人对他们的怀念,使他们的声名不被无情的岁月和死神吞没。而他评价艺术家及其作品的标准,并不限于某种单一的标准。他的评价,既按照统一的“完美准则”,又遵照“将地点、时间、以及其他类似的背景因素加以考虑”的相对性标准。
《名人传》的史学思想,还反映在瓦萨里有关进步与风格的观念中。进步的观念是瓦萨里艺术史思想的核心。对于瓦萨里来说,各种艺术的演进有如生物进化,“有其出生、成长、衰老和死亡的过程”。
《财务报表分析从入门到精通》内容简介: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成本的上升、利润的降低,中小企业的生存越来越艰难,财务的状况越来
字帖·程南云行草千字文 本书特色 ★ 8开线装,黄山书社出版★ 《干字文》:古代著名启蒙著作,言简意赅、音韵和谐、富含哲理,被誉为书法界的“圣经”★ 古朴线装,...
9堂课学会行书-钢笔书法自学速成 本书特色 9堂课=100个书写诀窍 1000次实战演练!整套书相辅相成,遵循从点到面的科学练字方法,注重基础巩固。技法讲解从线...
《海妖》内容简介:宝石、香料、黄金!冒险、战斗、自由!大航海时代到来了! 抢劫教皇法座,PK西班牙无敌舰队,财宝、权势、能力、名誉……一切属于巴巴罗萨•海雷丁,...
新书--后浪·剧本结构论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在日本畅销六十余年的金牌编剧教程,凝结了传奇剧作家野田高梧的毕生经验。野田高梧认为,在诸多艺术形式中,拥有*多结构之...
巴里·伯格多尔(BarryBergdoll),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史教授,著有多部讨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的作品,其中包括《莱昂·沃
《从北平到延安》内容简介:本书精选1938年美联社特约记者霍尔多·汉森所拍摄的反映中国抗战的历史照片约100幅,涉及北平、冀中抗日
本书以星变为切入点,以史传占验为核心,从政治和祭祀礼仪两方面讨论星占,重点考察星占对唐五代帝王政治的特别影响。今天看来,
本书由四部分组成,是世界著名电影理论家克里斯蒂安·麦茨的理论集,他以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析学原理和模式为依据,结合电影
华夏万卷字帖:高考必须掌握的古诗文·楷书 本书特色 本字帖的小栏目特别突出“真题”的概念,通过历年高考的“真题再现”,让学生提前体会考题的难度以及题型的变化。在...
历代碑帖精粹:唐 小楷灵飞经 本书特色 《灵飞经》是唐代著名小楷之一,无名款。元袁桷,明董其昌皆以为唐钟绍京书。《灵飞经》笔势圆劲,字体精妙。后人初习小楷多以此...
朱龙华,我国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1931年生。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后留校任教,长期从事世界古代史的教学与研究。主要著作有《古代世界史参考图集》、《...
三米格草书习字帖-孙过庭草书《书谱》(无缺字本) 本书特色 王宏先生在临习历代草书经典法帖的过程中,潜心研究前贤们草书运笔、结字、谋篇的规律,努力在草书大家鬼神...
门·围墙·树篱·竹篱 内容简介 *新日本庭园设计。门、围墙的设计,往往是和新建房子同时进行的。盖房子是人生中的大事。房子本身寄托着主人的理想和主张,而外围结构(...
西狭颂-中国历代碑刻整拓珍本-(第一辑) 本书特色其为著名的汉碑之一。传为蔡邕书。结字工整精细,中敛而四面拓张,波挑分明,呈方棱形,笔致古朴,神韵超绝,为汉隶成...
唐 张旭书严仁墓志 本书特色 《唐张旭书严仁墓志》由王宏昌编著。严仁墓志,刻于唐天宝元年(742年),1992年出土于河南省偃师市。志为青石,方形,长52cm,...
本书讲述了英国古生物学家探寻采集化石的故事,讲述了他们在世界的偏远地区所从事的通常被忽略的那一小部分科学工作。文中营造出
德国自然风格花艺设计理论与实践 本书特色 本书是德国自然风格花艺设计入门书籍,内容包括德国自然风花艺的造型理论基础和实操案例,由简入深、循序渐进,非常适合花艺从...
《缘缘堂续笔》内容简介:1931年,丰子恺先生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在开明书店出版,深受读者喜爱。此后,“缘缘堂”系列作品
内容简介:本书既是他专业之外的一部著作,更是他专业之内一部罕见的作品,本书着力表述自己对当代重大文化问题的思考与立场,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