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達多的流浪,榮格的煉金術,
都象徵個體化的歷程。
悉達多的「苦」,榮格的「陰影」,
都是讓意識覺醒的催化劑。
榮格說:「我們的心理疾病裡,都藏著神性。」
就像幻象讓自性覺醒,
我們的心理障礙和情結,
也是我們看見佛性的因緣。
榮格的精神分析,
和佛法的覺,
原來有著同樣的根,
埋在我們的內心深處。
已經修行佛法有一陣子了,為甚麼還是有這麼多問題?我們所需的靈修觀點和心理觀點,有時候似乎並不一樣,這些觀點之間如何平衡?這本好書滿足了佛教徒目前的需要。
心理治療師兼禪修老師的普瑞斯,擷取其十八年治療及多年禪修經驗,探討心理上影響我們努力「覺醒」過程的種種因素。不論追求的是心理或靈性的健康,關鍵在於接受自己的缺點。
愛與慈悲心是因了解自己的弱點而生,而非因「圓滿」理想而生;智慧並不仰仗靈感而生,而是由緩慢且往往痛苦的經驗累積而成。本書從傳統的菩薩道背後的心理歷程著手,探討佛教徒的「個體化」歷程。
本書可視為原型心理學與密宗的對話。密宗的成佛嚮往實即榮格「個體化」的目標,佛性(空性)也可視為佛教版的「本我」(Self)原型。─—楊儒賓 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
本書最精彩和精闢之處,在於作者能夠同時進行區辨、分析、綜融佛法教義和心理治療裡,對於苦、創傷、情緒問題、靈修混亂、菩薩道、師生關係、權力、移情、陰影等議題的觀點和因應之道。─—趙慈慧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諮商心理師
「本書呈現了佛教修行與內在問題之間的平衡,十分具有啟發性。如果你搞不清楚自己為什麼始終在傷害明明很珍視的事物,這本書是給你看的。」─—史蒂芬?巴契勒(Stephen Batchelor),《與魔鬼同在》(Living with the Devil)作者
「本書用心而詳盡的探討了靈性/心理旅途開展的過程。作者擷取個人極深的體驗,提供了重要而極富洞見的觀點。」─—雪倫?薩爾茲保(Sharon Salzberg),《信賴:自己最深的體驗》(Faith: Trusting Your Own Deepest Experience)作者
目录CONTENTS
【推荐序】灵性是本能的需求 赵慈惠
【译者序】个体化与入菩萨行 廖世德
【导读】修行之路无捷径 杨儒宝
【作者导读】将佛法融入生活的种种体验
【感谢的话】感谢旅途中的你们
作者:Bob Preece
罗布普瑞斯,从一九七三年开始修行佛法,主要是修密宗。他曾经西藏几位大喇嘛的指导之下,在喜马拉雅山隐修多年。一九八七年之后担任心理治疗师,多次举办荣格与佛教心理学的工作坊。他也是经验丰富的禅修老师以及唐卡画家。
第一部
唤醒
1. 觉醒一直借由『苦』在呼唤我们
2. 依恋修行本身,也是一种执着
3. 无我不是没有自我,是没有我执
4. 追求圆满本身,就是一种分别心
5. 圆满不是超越,是接纳
6. 自性,是我们内在的引导
7. 自我,是自性加上无明
8. 断念,是当我们可以抚摸花朵时
9. 承担是对自性的奉献
10. 要修行的企图心本身,就是问题
第二部
遇见阴影
引论
11. 慈悲不是理想,是接受有阴影的自己
12. 灵修,有时候是个人病态的面具
13. 觉察情绪的生起、通过、就是最好的关照
14. 灵修不是为了超越肉身,而是体现肉身的价值
15. 权力不是为了控制,而是奉献
16. 师生关系的几个课题
17. 体制内或外,其实都是个人的历程
第三部
个体化历程
引论
18. 只有人生任务才让我们觉得有意义
19. 我们的目的不是超越,是佛性
20. 菩萨行的四个化身
21. 越过『荒原』的五个阶段
22. 『觉』不是用力挤出来的,要准备
23. 守卫问:你准备好了没?
24. 参透像柱香把纸穿透
25. 『当下』包含表象世界与空性
26. 回返红尘,是要体现佛性
27. 体现佛性,是我们活着唯一的方式
28. 幻相是我们觉醒的基础
29. 转世的佛,也要经历转化
阿奎那存在论研究-对波埃修《七公理论》的超越 本书特色 无论什么哲学,如果它仅仅是一味地消解和抛弃历史传统,那么它对现实生活来说就并无多大的裨益。凡是旨在解构一...
方壶外史-(上.下册) 本书特色 《方壶外史:道教东派陆西星内丹修炼典籍(套装上下册)》:唐山玉清观传说殷商时期:相传殷商后期孤竹国君之子伯夷和叔齐,离国出走路...
科学哲学的新进展 内容简介 本书中的文章是从“当代科学哲学发展趋势”全国学术研讨会的会议论文中精选出来的,代表了当前国内科学哲学研究的*新水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
实践理性批判 内容简介 《实践理性批判》作者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是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中*重要的思想家。他于1724年4月22日出生于东...
脉络与连贯-话语理解的语言哲学研究 本书特色 ……《脉络与连贯》的核心观点——连贯是一个语言哲学问题——这一论断别具新意,而且正确可靠……该书探索了新的研究方法...
坤道-曾仕强教做出色的中国女人 本书特色 《坤道》是曾仕强教授**次全面解读中国女人。他从爱情与婚姻、事业与家庭、亲子关系等各方面,系统解析现代女性的价值和一生...
译者引言《对莱布尼茨哲学的叙述、分析和批判》一书,是费尔巴哈早期的一部重要的哲学史著作,写于1836年,出版于1837年。1830年
希腊化世界中的犹太人--斐洛思想引论 本书特色 这套汉译“希伯莱圣经历代注疏”依据今人校勘笺释的古本编译西方历代大思想家的经解要著(分三个系列),旨在积累西方经...
傅佩荣-我读《庄子》1 内容简介 本书对《庄子》进行重新分段解读以哲学思辨为重点,把握“澄清概念,设定判准,建构系统”的原则对书中的关键概念(如道,德,天.性,...
中国篇-哲学的盛宴 本书特色 读哲人故事品国学智慧悟人生哲理 (精装典藏版)伏羲周公 老子孔子子思墨子杨朱惠施公孙龙庄子 孟子管仲邹衍孙子荀子韩非子推开哲学的门...
论语通释-(二) 本书特色 1. 名家执笔,精心编著; 2. 文本厚重,阅读性强;3。寓理于事,深入浅出。 论语通释-(二) 内容简介 本书是已经出版的《论语通...
归途的路灯---问难二 内容简介 《东山讲堂文集》之一。不学佛的人,以个人的立场提有关和人生命及生活的疑难,初学佛者把佛法与个人的生命联系,联不上就会有“问题”...
《汤因比历史哲学》内容简介:阿诺德·汤因比(AmoldTovnbee,1889~1975)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曾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
心经新诠 本书特色 “五四”以来,极端唯物论和文化西化论的盛行,摧毁了国人固有的家国意识、宗教意识和人文传统,华夏成为一个文化流浪的民族。何新的《新诠》源于中华...
生命谏言-孔维勤说易经 本书特色 原书在台湾已出版,其内容为电视讲座脚本的辑录整理。该书对易经的六十四卦,以十分感性生动的文字进行解读,揭示出易经中蕴含的为人处...
隋唐佛教史稿 本书特色 《隋唐佛教史稿》是汤用彤先生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授课讲义,70年代经汤一介先生整理后,由中华书局在80年代初作为《汤用彤论著...
禅与悟 本书特色 所谓侠义,就是济弱扶倾,打倒强权的气度。而交朋友不外是交心,只有交心的朋友,才能持久,感情也才能巩固。遇到事情时,便会互相帮助,彼此扶持。真正...
论实证精神-汉译文库 本书特色 迄今为止,全部天文学知识一直是孤立地考察的,今后它必须成为全部哲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个哲学由于近三百年所有重大科学成果的自然...
尚书传自伏生,其徒歐阳、夏侯,西京立学宗,习徧天下。溯龙门著记,虎观讲经,迄於熹平所刊,一以今文为主。雖其间有史公杂采之
清心九书(三) 本书特色 学禅可以给自己宽广的心理生活空间,带给自己喜悦自在。能启发自己的性灵,让自己默契超脱的精神生活。能促动自己对生活之微笑与实现。它让每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