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诚罗珠堪布仁波切于一九六二年出生在四川省甘孜州的炉霍县境内,年岁尚幼时便表现出天资聪颖、悲心具足、品行高尚等迥异于同龄儿童的心性特点,当地民众都把他当成一名特异孩童并因此而另眼相待。进入小学后,他本具的智慧更是不可遏制地显发出来,所有了解他的老师都对其评价甚高,而同学们则对他的聪慧羡慕不已并引以为傲。渐至年长,尽管他有机会可以进入更高一级的学校继续深造,但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他对世间学问乃至整个世俗社会的厌离心也日渐强烈起来。堪布当时觉得继续上学已无多大实义,而且此时的他亦已彻见了三界轮回痛苦不堪的本性。对人世间生起了真实无伪的出离心后,他便一心渴望能披上僧衣、过出家人的寂静生活。
此时此刻,莲师座下一生补处之大尊者、佛教大成就者晋美彭措法王正高举法幢、广弘圣教于雪域藏土。他老人家荷担起文殊师利菩萨所负之重任,在佛法已近油烬灯灭之时,以深广悲愿发大心必欲再弘佛陀教法于五浊恶世。堪布闻听法王不可思议、与当年阿底峡尊者开创藏传佛教后弘时代之事业无二无别之功德后,立刻被其深深吸引,渴求拜见法王的愿望就似饥渴难耐之人渴盼清泉一般从心头升腾而起。被这种心愿与力量鼓舞、支撑,一九八三年,他终于如愿以偿地秘密来到色达喇荣大密虹身静处,并荣幸地见到了法王如意宝。见到老人家之后,堪布将自己的情况详细地向上师作了汇报,法王听罢立刻欢喜地摄受了他。紧接着,他就在学院剃度出家,从此以后即开始长时依止在如意宝座前。
出家不久,他就相继受了别解脱戒、菩萨戒及密乘戒,受戒之后,便一直护戒如目。二十多年来,他始终夜以继日、恒常不断地精进闻思显密法要,并一一通达无碍。来学院六个月之后,不论修学何部论典,他都能轻易通达其意,从未对深奥的佛理显现出为难之色。不仅如此,在讲、辩、著三个方面,他显露的才华、能力与获得的成果,别人更是无法企及,这一点就连很多老堪布也啧啧称奇。后来,通过严格的层层考核后,他终于得到了法王如意宝亲赐的三藏堪布学位。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高僧大德相继认定堪布为某某活佛之转世,他们还纷纷带上众多佛像、佛经、佛塔等供养物再三前来迎请堪布坐床。但他却认为捞取虚名对修行人而言根本就是着魔的征相,并担心接受种种名誉会对自己的闻思带来违缘与障碍,故从未承认、答应过这些认定及请求。平日里,他一直是以普通人的身份知足少欲地过属于自己的清净生活,外界的一切繁华、名利似乎都与他无关。
多年来,他在法王上师面前已将所有密续求学圆满,特别是能令行者一生即获金刚持果位的、诸传承持明上师视之为传家宝般的、并且尚带有众空行母口中温热的,诸如《大幻化网》的相关注疏、广大班智达派的《七宝藏》、甚深格萨拉派的《四心滴》等珍贵法宝,他全部从上师处如将一瓶中之圣物滴水不漏地倒入另一瓶中一般完满获取。依而实修之后,他已获得殊胜的证悟境界。
一九八七年,法王如意宝率领一万余名信众共同朝拜五台山,堪布也陪同前往并一路担当侍者之职。六个月的朝山之旅中,他一直潜心静修文殊菩萨之修法,并时时以《普贤行愿品》等法门弘法利生。后来有段时间,听从法王吩咐,他又前往新龙佛学院对众多弟子宣讲显宗及密续法要。一九八八年,十世班禅大师邀请上师到北京藏语系高级佛学院讲学,同时亦盛情相邀上师专赴拉什伦布寺参加开光大典,并朝拜拉萨,这期间,堪布一直作为法王的翻译全程陪同。整个过程中,大小事务,他一概事必躬亲,甚至连做饭这样的琐事都要亲自参与且做饭技艺不同凡俗。故而人们都称其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之人。
接下来,上师又委派他前往汉地各大城市及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弘法布道,其间,凡与之结缘的众生均得到了暂时或究竟之利益。他本人尤其对旁生等恶趣众生心生悲悯,面对那些无辜遭杀的可怜众生,他心中的无伪悲心总是源源不竭地不断生起,因而他把信众对自己的清净供养基本上都用在了戒杀放生这方面。最近四年以来,他每年夏天都要利用空闲时间专门去各地放生,大量的牛羊及鱼虾等动物一个个都被其从屠刀下解救了出来。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为止,堪布已对总数超过一亿的众生作了无畏布施。他并且借放生之机发愿回向,祈祷这些生灵都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此因缘,汉地很多城市中的信众都称呼他为“放生堪布”。
总之,慈诚罗珠堪布三门的一切造作,惟以弘法利生为己任,舍此别无他物。坦率地说,在喇荣一万余名僧众中,他的确堪称为其中的表率与佼佼者,此种评价决非溢美之词。至于他所造的论典则有《忠言心之明点释》、《中观释难》、《慧度问答》、《前世今生论》等多部。如今,身为五明佛学院的传戒堪布,同时又是学院教务科的主要负责人,他正与众多高僧大德一道,以闻思修、讲辩著等方式精进护持、弘扬、光大着如来所传教法及证法。
土登诺布恭书
公元二○○一年二月十五日
慈诚罗珠堪布开示录之一
三个问题 3
菩萨的见、修、行、果 23
素食的意义 40
关于放生 59
金刚上师与灌顶 74
关于因果关系的开示 101
中观的基本观点 116
关于 “如来藏”的开示 137
显宗与密宗之异同 155
怎样抉择外境是心的现象? 175
五加行开示录 198
入座与出座 198
人身难得 226
寿命无常 251
轮回过患 280
因果不虚 311
解脱利益与依止上师 346
皈 依 354
菩提心的修法 387
慈诚罗珠堪布仁波切略传
生存与解放: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的哲学主题 本书特色 本书是在作者博士论文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书中以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主题为出发点,比较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
郭象玄学研究——沿着本性论的理路 内容简介 本论文将以对《庄子注》和《庄子序》之作者的考证开篇,首先试图对此两大问题提出作者个人的看法。接下来,由于论文是沿着本...
道家箴言录 本书特色 《道家箴言录》选编了道家历代主要代表人物和宗教经典中的言论,并加以注解和译释,试图让大家在尽短的时间内、较容易地了解道家思想的基本观点和发...
《刘伯温集(繁体竖排版)(套装上下册)》包括《刘伯温集(上册)》、《刘伯温集(下册)》。《刘伯温集(繁体竖排版)(套装上下册)》刘伯
善听 本书特色 一夕善听,受益终身!慈惠法师几十年弘法生涯的精华凝聚。星云大师和余秋雨倾情推荐,邀您一同参与这场圣洁的精神聚会!善听 目录 推荐序一推荐序二自序...
奇门探索录 本书特色 《奇门探索录》八卷,原是民国李盛铎先生辑录《秘传奇门十种》而成,本次出版,郑同先生重加校订,新增《奇门先天要论》、《奇门大成心传》、《奇门...
杜维明卷-孔子文化奖学术精粹丛书 本书特色 本书以论题为中心,对杜维明先生近十余年来著作进行的重新编排与整理。本书分为两部分,**部分是呈现杜先生对儒家传统和中...
俞吾金讲演录-时代的哲学沉思 内容简介 作为“文化大革命”后的**届大学生,即77级大学生,我于1978年初进入复旦大学哲学系,1984年12月获得硕士学位并留...
《参天台五台山记》是日本高僧成寻(1011~1081)撰写的入宋旅行日记,起自日本延久四年(宋熙宁五年,1072)三月十五日,终至翌
天命人性论-第十二辑 本书特色 人性论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先秦时期,人性论就被思想家们热烈讨论。其中特别是孟子和荀子,一个主张人性本善,一个主张人性本恶,...
俄罗斯宗教哲学之路 内容简介 《俄罗斯宗教哲学之路》乃是纪念碑式的著作,是检索俄罗斯宗教文化史的主要文献指南。我没有局限于研究纯粹的神学著作,他也包容了所有同东...
菜根谭新解 内容简介 《菜根谭新解》结合当今社会现实,对《菜根谭》的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解与诠释,用简练朴素的语言论述了由《菜根谭》而引发的对人生、对社会、对大...
儒家道德理性精神的重建-明中叶至清初的王学修正运动研究 内容简介 王阳明心学自产生以来,便备受当时学者们的关注,王学的信奉者、追随者较多。不过,王学又是一种较易...
幸福禅 本书特色 1. 作者从东西方哲学、现代科学和个人经历,包括苦难磨砺的角度,向我们阐明一个让人快乐的信仰。2. 书中用实用小智慧告诉我们,如何让自己习惯每...
明心宝鉴 本书特色 《明心宝鉴》是明朝极为盛行的劝善书、启蒙书,一直被韩国、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奉为青少年启蒙教育、个人修身养性的道德经典。“明心”即“明心见性...
莱布尼茨思想中的中国元素 本书特色 本书是“海外汉学研究丛书”之一,全书共分三个部分,主要从各个角度呈现了莱布尼茨对中国的关注及他思想中与中国相关的元素,具体内...
由命而道-先秦诸子十讲 内容简介 任何一个文明发祥较早并在此后以其*初成就长久地参与了人类文化创造的民族,都曾有过这样的时代:它之前的所有时代都向着它而趋进,似...
孔子与论语-钱穆先生全集-[新校本] 内容简介 錢穆先生全集,在臺灣經由錢賓四先生全集编輯委員會整理编輯而成,臺灣聯經出版事業公司一九九八年以「錢賓四先生...
中国道教史 内容简介 1934年中国有两本道教史出版,一本是许地山之《道教史》,另一本是傅勤家之《道教史概论》。至1917年傅氏《中国道教史》出版,方被视为“我...
佛学概论-(第三版) 本书特色 弘学编著的《佛学概论(第3版)》讲解了佛、法、僧三宝和佛法与佛学的意义,使人对佛教的产生(包括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和原始佛教教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