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
1985年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建筑系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1995年 日本东京大学 研究生课程毕业(获得硕士学位)
1999年 日本东京大学 博士课程毕业 (获得博士学位)
2001年至现在 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副教授
建筑设计竞赛获奖经历
1993年日本《新建筑》第20回日新工业建筑设计竞赛2等奖
1994年日本《新建筑》第4回S×L建筑设计竞赛1等奖
2003年河南科技大学新校区规划国际设计竞赛3等奖
2003年所设计的善美办公楼门厅增建项目收录到《A+U》杂志“百花齐放”中国专集
2004年参与设计的北京庐师山庄住宅区获首都规划建设作品展优秀设计
参加展览:
2004年6月 参加中国当代青年建筑师8人展
2004年9月 参加中国建筑艺术双年展
社会服务
《建筑师》杂志编委
《华中建筑》杂志编委
《建筑业导报》杂志编委
《缤纷》杂志顾问
代表性建筑作品
2002年 60平米极小城市 (北京) (2002年已建成)
2002年 善美办公楼门厅改造(北京) (2003年已建成)
2004年 庐师山庄住宅A+B (北京) (2005年已建成)
2004年 庐师山庄会所 (北京) (2005年已建成)
2004年 百子湾中学 (北京) (已建成)
2004年 百子湾幼儿园 (北京) (已建成)
2004年 石景山财政局培训中心(北京) (已建成)
翻译与出版
校译《聚落的教示100》原广司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校译《聚落探访》藤井明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前言
导读
序
0.1 复杂形态的组成和结构
0.2 研究背景和目的
0.3 研究对象
0.4 关于聚落的数理分析
第一篇 空间概念和聚落调查
第1章 基本概念
第1节 关于“中心”和“领域”概念的考察
1.1.1 有限空间中的“中心”问题
1.1 2 关于“中心”的“场”的形成
1.1.3 “场”和“领域”
1.1 4 传统聚落中的中心概念
第2节 关于聚落的空间概念
1.2 1 形态和概念
1 2.2 空间概念
1.2.3 形态和结构的问题
1.2.4 聚落空间和空间概念
第2章 聚落调查和基础事项的研究
第1节 聚落调查的相关问题
2 1.1 聚落调查的理念和目的
2.1.2 聚落调查的方法和调查概要
2 1 3 从聚落中解读到的空间概念
第2节 聚落与居住者的空间概念
2.2.1 居住者空间概念的物象化
2 2 2 选择聚落地形的过程中发生的空间概念的物象化
2.2.3 聚落空间中的空间概念的物象化
2.2.4 地形空间、聚落空间、空间概念之间的关系
第3节 建造聚落的行为及调查聚落的行为与身体像之间的关系
2.3.1 身体像的概念
2.3.2 身体像和领域的支配
2.3.3 身体像的坐标和自然的坐标
2.3.4 聚落建造过程中的概念模式
第4节 身体像和聚落调查之间相互关联的问题
2.4.1 作为解读居住者空间概念过程的聚落调查
2.4.2 作为调查者的我的身体和聚落调查
2.4.3 作为居住者的空间概念图的聚落配置图
2.4.4 聚落配置图中所表现出的数量化的空间概念
2.4.5 住居求心性的确认
第5节 聚落配置图和聚落数据图
2.5.1 作为空间概念图的聚落配置图
2.5.2 聚落配置图中所表现出的“量”的含义
2.5.3 聚落数据图和认知
第二篇 数理解析
第3章 聚落配置图的数学模型化和数理解析
第1节 作为研究对象的聚落配置图
3.1.1 概述
3.1.2 研究对象的地域及聚落配置图的来源
3.1.3 聚落数据一览表
3.1.4 聚落数据图的定量化
3.1.5 聚落配置图的数据化
第2节 住居面积的定量化
3.2.1 住居面积的定量化
3.2.2 住居面积的实例分析
3.2.3 总结
第3节 住居之间距离的定量化
3.3.1 住居之间的最近距离和k次住居之间的最近距离
3.3.2 住居之间最近距离的平均值
3.3.3 最近距离的实例分析
第4节 聚落的中心性的定量化
3.4.1 规模和方向性的定量分析
3.4.2 根据住居分布的重心找出中心
3.4.3 根据住居面积大小的分布求出中心的位置
3.4.4 根据住居的方向性找出中心
3.4.5 根据面积、距离、角度找出集中的中心点
第三篇 分析
第4章 聚落的结构分析和类型化
第1节 聚落配置图的矩阵化
4.1.1 聚落配置图矩阵的制作
第2节 根据矩阵分析聚落的结构
4.2.1 不同地区的空间特性
4.2.2 根据矩阵图进行地区之间聚落的比较
4.2.3 关于二维矩阵图中空间结构的类似性
4.2.4 关于三维矩阵图中空间结构的类似性
第5章 综合和展望
第1节 本研究的总结
第2节 本研究的成果
第3节 今后的展望
附录1 数据表一览
附录2 参考文献与资料
艺术语言的奥秘 本书特色 解码西方绘画中的符号与人物。“这本书不仅设计精美,而且非常有用。一幅伟大作品蕴藏的思想意义对于画家同时代的人来说显而易见,但我们却无法...
《用影像发声的时代》内容简介:一本有关影像叙事技艺的“百科全书”。它将引导读者在动态影像时代重塑自己的“视觉素养”,使人们
《何谓民艺》内容简介:▲日本民艺之父柳宗悦思想集大成之作 ▲带你重新发现民艺之美 ▲美好的造物,成为人们的一种思念。我想,有
宋.黄庭坚李白忆旧游诗帖-中国书法名碑名帖原色放大本 本书特色 黄庭坚强调学书应自得,有『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之句。其书近取周越、苏轼,...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内容简介:本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文本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阐述,深刻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基本问题
黄道周临王羲之誓墓文 本书特色 黄道周真、行、草、隶兼擅真书方方正正,规整之中有占隶遗意;行书风格瑰丽,气韵胜人,古拙而有趣;草书豪放,变化多端,浑厚苍茫;他的...
晶石的能量 本书特色 晶石多采自地球深处,品种繁多。自古以来,晶石就为我们改善精神状态和提高生活品质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晶石的能量》是一本关于晶石收藏和晶石功能...
毛笔水写字帖(赵孟頫三门记) 内容简介 正确的写字姿势对学习书法非常重要。什么是正确的写字姿势呢?概括地讲,坐着写要头正(头端正,不倾斜,不低伏在桌面上)、臂开...
最糟也最棒的书店 本书特色 全球风行的工作新观念只工作,不上班! 照片实在是太深奥了,在每天快速的步调中,还有我尚未表现出来的狂放中,老实说我时常想要却步,但也...
李双双 本书特色 刘凤禄编著的《李双双》讲述了:妇女队长李双双爽直泼辣,敢与自私现象作斗争。丈夫喜旺憨厚朴实,胆小怕事。双双眼里揉不下一粒沙子、关心队里的每一个...
最美好的记忆都和电影有关九年之后,毛尖第二本影评合集令人眼前一亮的比喻皮里阳秋的机锋烂片当道的时代我们更需要毛尖的文字毛
三年级-(配人教版)-硬笔-写字暑假作业本-司马彦字帖-全新编辑版 本书特色 本书四大特色:一、精美的字体设计司马彦字体是司马彦先生针对我国汉字书写现状,并根据...
元曲名篇-硬笔行书元曲名篇 本书特色 《硬笔行书元曲名篇》作者(李冰)是中国硬笔书 法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硬笔行书是其擅长的书体之 一,此书是其精心创...
《国家形象:创新与融合》内容简介:《国家形象:创新与融合》是清华大学国家形象研究中心推出的近期新研究成果,在领域融合、行业
慧清居士,早年研读佛教典籍,后来在国内某高校执教,正到一切如意时,却又转如山林,现在在某寺院内研读佛法。在寺院里,她体会到了一些过程,认识了一些人,带着这一段过...
绝版艺术博物馆 本书特色 《绝版艺术博物馆》是定义艺术遗产的幸存与失落的故事,意图揭示艺术不为人所熟知的一面,探寻消失、变形、被毁、隐藏或者被盗的艺术品。一些艺...
朝夕谛观:钟绍京灵飞经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书法、篆刻爱好者对于书法爱好者来说,平时出门在外,想带一本经典的书法作品,方便学习、欣赏,却苦于开本太大,携带不便...
大盂鼎-彩色放大本金文名品 本书特色大盂鼎,又名盂鼎。高一百零一点九厘米,口径七十七点八厘米,重一百五十三点五千克。清道光初年陕西岐山县礼村出土,现藏于中国国家...
赵孟頫《胆巴碑》-水写大楷描摹帖.永字八法 本书特色 永字八法,是中国书法用笔的基本法则。丁永康编著的《水写大楷描摹帖永字八法:赵孟頫胆巴碑》以历代书法...
书谱(墨林珍赏) 本书特色 本书为唐孙过庭述历代书法和论书法变迁的专著。据闻原有三卷,但传世仅有上卷。纸本,草书。纵二十七点二且米,横八百九十八点二四厘米。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