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入《昆曲是全球文化遗产》、《昆山腔是元末形成》、《唱念表演的协调统一》、《朱元璋与戏曲》、《繁荣鼎盛的几个时期》、《明代乐户》等文章。
澳门穆凡中先生历时四年为《澳门日报》副刊写专栏《昆曲摭谈》,今天我们把这些妙文华章结集出版,以飨读者。
由于专业的缘故,读着穆先生对昆曲的真知酌见,一下子让我找到了做学生时的感觉,有点旧识相见,倍感亲切与激动!
穆先生言称自己的作品为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无甚章法,实乃谦逊之词。细读其文,如行云流水,娓娓道来。“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无章法就是大章法。文虽谈昆曲,但与专业人看,与非专业人看,都会令你大长见识。这些文章可作戏曲随笔读,可作短小美文赏,会让大家的心灵进入到一个绝美的境界。
昆曲的雅化长期以来拒常人于千里之外,给人的感觉为阳春白雪,高不可攀,穆先生能以平实、朴素的文笔让普通人读懂昆曲,走进昆曲,非有扎实的功力、圆融的笔法、多面的知识所不能为。
穆先生以一个非戏曲专业人士谈戏曲、著文章,与作家刘心武谈《红楼》、教授易中天品《三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会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感觉。
作为书的责编,幸甚!幸甚!
作为书的**读者,更幸甚!幸甚!是为言。
自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以来,昆曲艺术在澳门的传播和研究工作得到了非同寻常的进展。2001年8月,在文化部和浙江昆剧团联办的“纪念昆曲传习所80周年暨昆曲表演艺术大师周传瑛(90周年)、王传淞(95周年)诞辰”的学术研讨会上,我有幸结识了来自澳门的昆曲研究专家,他,就是穆凡中先生。叙谈之下,得知他是澳门戏品协会顾问、《澳门戏剧过眼绿》撰著者、《澳门日报》的专栏作家。
令人欣喜而又惊奇的是,《澳门日报》为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特为穆凡中先生开辟了一个专门介绍昆曲艺术的专栏。穆先生把这个专栏定名为《昆曲摭谈》。从2001年10月19、20日发表《南昆北弋·东柳西梆》和《昆曲是全球文化遗产》开端,每周刊出两篇,接续不断,至今连载四年多,已发表四百余篇。这在昆曲研究领域里,是史无前例的创举。见出了《澳门日报》总编室非凡的气魄和穆先生持之以恒的毅力。环顾两岸四地的报社,没有哪一家能为昆曲的宣传划出版面设置长期连载的专栏,也没有谁愿意埋头皓首,长年累月地撰写昆曲的文稿。如果有的话,那就是远处天边海角的《澳门日报》和穆凡中先生。真是“天涯何处无芳草”,想不到在南海之滨,竟然还有昆曲的知音!
南京大学图书馆是订了《澳门日报》的,我便是读者之一。我看到,《昆曲摭谈》每篇1 000字左右,短小精练,写得生动活泼,意趣盎然;深入浅出,通俗可读。既有知识性、学术性,又有趣味性。
如今,地处中原的河南人民出版社鼓励穆先生把《昆曲摭谈》结为专集,成书出版,我认为该社是很有见识的。
在《新园地》开这个栏目两年多了,还没向读者朋友交代过这栏目取这样一个名字是什么意思。戏曲界早年流传过一对联语:“南昆北弋;东柳西梆。”据戏剧大师齐如山老先生说,这联语是他听清末老伶工胜庆玉说的:“同治初,北京尚无二黄,只有四种大戏,名日:南昆、北弋、东柳、西梆。”南昆,指的是源于南方的昆曲;北弋原也是属于南方的曲调,江西的弋阳腔传人北京,演变为京腔,也称为弋腔,曾经盛行一时,所以有“北弋”的说法;东柳,指的是产于山东的柳子腔;西梆则指的是流行于山西、陕西等地的梆子腔。
这栏目取名《东柳西梆》,大致有两个原因:一是本栏目谈的大多是与戏剧、戏曲有关的话题;二是谈的无甚规则,也不讲章法,常常是想起什么说什么,有点像戏台上现抓词儿,见三说三,见四说四——东拉西扯的意思,因此,《东柳西梆》在我这儿也就转义为“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了。
“南昆北弋、东柳西梆”只是清代以北京为中心,对全国戏曲声腔分布的一种大致概括。其实这种概括并不准确。比如南昆——昆曲,虽然产生在南方,可是到了清代则几乎流布全国。《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1648~1718年)有两句诗“太行西北尽边声,亦有昆山乐部名”,说明康熙年间边远的西部也有了南方昆曲的演出了。再如,“东柳”——柳子腔虽然产于山东,可是在乾隆年间也已经流传到江南了,而且经过改造又由南向北辗转流传,《清代燕都梨园史料·燕兰小谱》有两句诗:“吴下传来补破缸,低低打打柳枝腔。”指的大概是用唢呐伴奏的柳子腔《锯大缸》,这出戏一直还保留在京剧中,是一出武旦戏。“西梆”也是。梆子腔并不限于山陕两地,清康熙(1662~1722)年间,这种声腔广泛流传,同各地方言和民间艺术结合,逐步形成了各地的梆子剧种。如山东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豫剧、安徽的安庆梆子等等;其他如川剧中的弹剧、粤剧中的“梆黄”都可以看出梆子腔流布的影响。剧曲史家虽然说“南昆北弋,东柳西梆”这种提法不科学,但这个提法本身却是多少可以反映出中国戏曲发展到清代,地方戏曲在全国普遍兴起、广为流传、互相影响的情况。这其中成就*大、流传*广、影响*深远的剧种便是昆曲。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世界遗产名录”,陆续确立了690处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遗存和自然保护区。此后,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的保护在世界范围内也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1997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九届大会,正式通过了建立“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决议。“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要求是能够体现人类天才创造性和文化多样性的、有代表性的非物质遗产;或者是在历史、艺术、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文学等方面具有突出价值,并且广为流传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建立“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个决议,2000年4月申报评审工作正式启动。我国文化部委托中国艺术研究院申报了昆剧、川剧、鼓琴、剪纸和少数民族艺术五个项目。
全世界有35个项目参加评选,经19位国际评委严格评定,*后,19个项目人选。我国的昆曲获得全票通过,名列榜首。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在巴黎总部隆重宣布了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我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使张学忠代表中国领取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签发的证书。
8月9日,在杭州由文化部艺术司与浙江昆剧院合办的“纪念昆曲传习所80周年暨昆曲表演艺术大师周传瑛(90周年)王传淞(95周年)诞辰活动”的开幕式上,文化部潘振宙副部长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认的证书,颁发给了六大昆剧院团(北方昆曲剧院、上海昆剧团、江苏省昆剧院、浙江昆剧团、湖南省昆剧团、浙江省永嘉县永昆研究所)和中国艺术研究院。
《昆曲摭谈:昆曲旧事》: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瘸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音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以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穆凡中,山东人。1936年生,20世纪80年代初定暑澳门。学的是工业民用建筑,干的是土木工程。小时候放学后,常替人管理戏园子,与戏结下了一生的情缘,
为圆少年时的文学梦,学人家舞文弄墨。1988年向《澳门报》投稿,至今十八年矣。结集出版了戏剧评论,随笔杂文集《澳门戏剧过眼录》,《东柳西梆》(上下册)。
1001条广告妙计 内容简介 无论您是一位广告设计的从业者还是广告设计的爱好者,您都会如愿以偿地在本书中获得您需要的知识:什么样的版面*有效,什么样的画面可以让...
《图说中国图腾》主要内容简介:图者文也,腾者媵也,婚媾也。图腾联文,联姻双方的氏族标志的整合图符是也,徽者,符信也,徽识
文艺复兴时期de思想与艺术 本书特色 尽管人们常常把“艺术”、“美的艺术”或者“Beaus Arts”只等同于视觉艺术,然而它们通常也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在这种更...
曹全碑 本书特色《《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临摹与欣赏范本:曹全碑》*大特点在于其高清晰还原了历代传世碑帖原貌。该套书精选历代名碑名帖、集合诸体代表范本、增加对...
世界园林史 内容简介 园林史这个名词枯燥而直白,但作者却从另外的视角以崭新的方式阐述了“这段历史”,艺术的历史实际是文化的不断积累,我们只有认真体会和理解当时的...
青春电影手册-影史100佳青春电影-第七辑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电影文化类图书,综合了电影评论、人物访谈、文化事件等多元素。本期《青年电影手册》为你呈现影史100...
《星中逐夏》内容简介:好看娱乐副总裁顾晓君、编剧张婉婉、艺人统筹杨祎结识于微末,志趣相投。在事业上,三人互相帮助,彼此扶持
(精)中华艺术通史7:五代两宋辽西夏金卷·上编 内容简介 本卷是《中华艺术通史》的第七卷。五代十国的小朝廷艺术承递着晚唐的余绪,畸形繁荣,并在递嬗中出现新的气质...
京剧宋(德珠)派艺术论集 内容简介 《京剧宋(德珠)派艺术论集》是一本关于论述京剧四小名旦宋(德珠)派艺术的文集,既有宋德珠、宋丹菊父女的经验之谈,又有专家学者...
本书是作者在法国戴高乐大学的博士论文,博士论文以意大利著名导演塞尔吉奥·莱昂内(SergioLeone)的四部意大利西部片为个案,建
醉文明-收藏马未都-陆 本书特色 《醉文明:收藏马未都(陆)》从更加独特的视角来品收藏,话文化。中国彩瓷共分几大类?五彩、珐琅彩、斗彩、粉彩的表现手法有什么区别...
《管家琪幽默童话:谁是蝙蝠侠》内容简介:本书共收录了管家琪的32篇短篇童话作品。“谁是蝙蝠侠”的选拔活动就要开始了,又以前多
在中国设计 本书特色 2010年*值得关注的中国设计读物!完整展现中国当代一线产品设计师发展历程。为什么他们,恰好与这样的方向相遇?他们的成长路径、设计经验、工...
《新艺术的震撼》内容简介:由BBC制作的电视纪录片《新艺术的震撼》首播于1980年,全球观看人数超过2500万,被誉为“纪录片拍摄技艺
《别偷看了,我也喜欢你》内容简介:13岁,豆蔻年华,一见倾心。12年后,花信之年,缔结良缘。待50年后,你白发苍苍,依然可爱。本
《从草原到中原:拓跋百年》内容简介:《从草原到中原:拓跋百年》讲述了北魏经过百年的曲折历程,终于成为正统的封建王朝。从北荒
神秘艺术博物馆 本书特色 《神秘艺术博物馆》是一场艺术殿堂的视觉盛宴,揭示出世界名作及其创作者背后的故事。加布里埃尔能否如愿夺得后冠?卡拉瓦乔是在海滩上遭人暗杀...
吴让之篆书圣教序--历代名家篆书选 本书特色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1936)五月,上海墨缘堂发行所曾出版发行《吴让之篆书册》一书。这本书的原作为吴让之篆书节录《圣...
(软精装)西洋版画与北京城 本书特色 ★12开软精装,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2008年1版1印★著名艺术家陈丹青为本书撰写后记★呈现“英法联军”和“庚子事变”两个...
理查‧泰勒(Richard Taylor)1967年生。牛津大學英文系、倫敦大學法律系畢業。目前定居於英格蘭南約克夏(south Yorkshire),並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