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入《昆曲是全球文化遗产》、《昆山腔是元末形成》、《唱念表演的协调统一》、《朱元璋与戏曲》、《繁荣鼎盛的几个时期》、《明代乐户》等文章。
澳门穆凡中先生历时四年为《澳门日报》副刊写专栏《昆曲摭谈》,今天我们把这些妙文华章结集出版,以飨读者。
由于专业的缘故,读着穆先生对昆曲的真知酌见,一下子让我找到了做学生时的感觉,有点旧识相见,倍感亲切与激动!
穆先生言称自己的作品为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无甚章法,实乃谦逊之词。细读其文,如行云流水,娓娓道来。“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无章法就是大章法。文虽谈昆曲,但与专业人看,与非专业人看,都会令你大长见识。这些文章可作戏曲随笔读,可作短小美文赏,会让大家的心灵进入到一个绝美的境界。
昆曲的雅化长期以来拒常人于千里之外,给人的感觉为阳春白雪,高不可攀,穆先生能以平实、朴素的文笔让普通人读懂昆曲,走进昆曲,非有扎实的功力、圆融的笔法、多面的知识所不能为。
穆先生以一个非戏曲专业人士谈戏曲、著文章,与作家刘心武谈《红楼》、教授易中天品《三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会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感觉。
作为书的责编,幸甚!幸甚!
作为书的**读者,更幸甚!幸甚!是为言。
自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以来,昆曲艺术在澳门的传播和研究工作得到了非同寻常的进展。2001年8月,在文化部和浙江昆剧团联办的“纪念昆曲传习所80周年暨昆曲表演艺术大师周传瑛(90周年)、王传淞(95周年)诞辰”的学术研讨会上,我有幸结识了来自澳门的昆曲研究专家,他,就是穆凡中先生。叙谈之下,得知他是澳门戏品协会顾问、《澳门戏剧过眼绿》撰著者、《澳门日报》的专栏作家。
令人欣喜而又惊奇的是,《澳门日报》为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特为穆凡中先生开辟了一个专门介绍昆曲艺术的专栏。穆先生把这个专栏定名为《昆曲摭谈》。从2001年10月19、20日发表《南昆北弋·东柳西梆》和《昆曲是全球文化遗产》开端,每周刊出两篇,接续不断,至今连载四年多,已发表四百余篇。这在昆曲研究领域里,是史无前例的创举。见出了《澳门日报》总编室非凡的气魄和穆先生持之以恒的毅力。环顾两岸四地的报社,没有哪一家能为昆曲的宣传划出版面设置长期连载的专栏,也没有谁愿意埋头皓首,长年累月地撰写昆曲的文稿。如果有的话,那就是远处天边海角的《澳门日报》和穆凡中先生。真是“天涯何处无芳草”,想不到在南海之滨,竟然还有昆曲的知音!
南京大学图书馆是订了《澳门日报》的,我便是读者之一。我看到,《昆曲摭谈》每篇1 000字左右,短小精练,写得生动活泼,意趣盎然;深入浅出,通俗可读。既有知识性、学术性,又有趣味性。
如今,地处中原的河南人民出版社鼓励穆先生把《昆曲摭谈》结为专集,成书出版,我认为该社是很有见识的。
在《新园地》开这个栏目两年多了,还没向读者朋友交代过这栏目取这样一个名字是什么意思。戏曲界早年流传过一对联语:“南昆北弋;东柳西梆。”据戏剧大师齐如山老先生说,这联语是他听清末老伶工胜庆玉说的:“同治初,北京尚无二黄,只有四种大戏,名日:南昆、北弋、东柳、西梆。”南昆,指的是源于南方的昆曲;北弋原也是属于南方的曲调,江西的弋阳腔传人北京,演变为京腔,也称为弋腔,曾经盛行一时,所以有“北弋”的说法;东柳,指的是产于山东的柳子腔;西梆则指的是流行于山西、陕西等地的梆子腔。
这栏目取名《东柳西梆》,大致有两个原因:一是本栏目谈的大多是与戏剧、戏曲有关的话题;二是谈的无甚规则,也不讲章法,常常是想起什么说什么,有点像戏台上现抓词儿,见三说三,见四说四——东拉西扯的意思,因此,《东柳西梆》在我这儿也就转义为“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了。
“南昆北弋、东柳西梆”只是清代以北京为中心,对全国戏曲声腔分布的一种大致概括。其实这种概括并不准确。比如南昆——昆曲,虽然产生在南方,可是到了清代则几乎流布全国。《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1648~1718年)有两句诗“太行西北尽边声,亦有昆山乐部名”,说明康熙年间边远的西部也有了南方昆曲的演出了。再如,“东柳”——柳子腔虽然产于山东,可是在乾隆年间也已经流传到江南了,而且经过改造又由南向北辗转流传,《清代燕都梨园史料·燕兰小谱》有两句诗:“吴下传来补破缸,低低打打柳枝腔。”指的大概是用唢呐伴奏的柳子腔《锯大缸》,这出戏一直还保留在京剧中,是一出武旦戏。“西梆”也是。梆子腔并不限于山陕两地,清康熙(1662~1722)年间,这种声腔广泛流传,同各地方言和民间艺术结合,逐步形成了各地的梆子剧种。如山东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豫剧、安徽的安庆梆子等等;其他如川剧中的弹剧、粤剧中的“梆黄”都可以看出梆子腔流布的影响。剧曲史家虽然说“南昆北弋,东柳西梆”这种提法不科学,但这个提法本身却是多少可以反映出中国戏曲发展到清代,地方戏曲在全国普遍兴起、广为流传、互相影响的情况。这其中成就*大、流传*广、影响*深远的剧种便是昆曲。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世界遗产名录”,陆续确立了690处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遗存和自然保护区。此后,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的保护在世界范围内也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1997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九届大会,正式通过了建立“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决议。“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要求是能够体现人类天才创造性和文化多样性的、有代表性的非物质遗产;或者是在历史、艺术、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文学等方面具有突出价值,并且广为流传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建立“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个决议,2000年4月申报评审工作正式启动。我国文化部委托中国艺术研究院申报了昆剧、川剧、鼓琴、剪纸和少数民族艺术五个项目。
全世界有35个项目参加评选,经19位国际评委严格评定,*后,19个项目人选。我国的昆曲获得全票通过,名列榜首。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在巴黎总部隆重宣布了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我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使张学忠代表中国领取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签发的证书。
8月9日,在杭州由文化部艺术司与浙江昆剧院合办的“纪念昆曲传习所80周年暨昆曲表演艺术大师周传瑛(90周年)王传淞(95周年)诞辰活动”的开幕式上,文化部潘振宙副部长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认的证书,颁发给了六大昆剧院团(北方昆曲剧院、上海昆剧团、江苏省昆剧院、浙江昆剧团、湖南省昆剧团、浙江省永嘉县永昆研究所)和中国艺术研究院。
《昆曲摭谈:昆曲旧事》: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瘸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音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以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穆凡中,山东人。1936年生,20世纪80年代初定暑澳门。学的是工业民用建筑,干的是土木工程。小时候放学后,常替人管理戏园子,与戏结下了一生的情缘,
为圆少年时的文学梦,学人家舞文弄墨。1988年向《澳门报》投稿,至今十八年矣。结集出版了戏剧评论,随笔杂文集《澳门戏剧过眼录》,《东柳西梆》(上下册)。
星际争霸:战地手册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新星出版社出版★ 【二十年史诗经典】暴雪出品,必属精品,《星际争霸》系列二十周年设定资料集大成之作,内容覆盖全系列...
什么是好艺术(后现代美学基本问题) 本书特色 提出以“什么是好艺术”作为后现代艺术哲学的基本问题,以终结和取代现代艺术哲学对&...
陈季同法文著作译丛-中国人的戏剧 本书特色 在索邦大学的阶梯教室里,在法语联盟的课堂上,一痊中国将军——陈季同在讲演。他身着紫袍,高雅地端坐椅上,年轻饱满的面庞...
《韩美林传》内容简介:他是中国的毕加索,却了无毕加索的遗憾。自幼习画的他,行走与华夏大地,虽一再经历肉体与精神的双重“炼狱
校园设计师手册-黑板报-2-畅销版 本书特色 黑板报是活跃在校园、工矿企业、乡村、部队、医院,社区、街道等单位一种常见的宣传形式,深受人们的喜爱。编绘黑板报既培...
《勒·柯布西耶与学生的对话》是他第一次尝试(他在战后以一个建筑师的身份所写的书中,以一种与日俱增的确信反复进行尝试)去重
著作者:(美)埃德蒙.N.培根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书号:ISBN7-112-05819-8出版日期:2003-8-1城市作为一种意愿行动空间意识
《商周祭祖礼研究》对商周祭祖仪式的类型、仪式内容、过程及商周祭祖礼反映的祖先观念、社会关系等做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对于认
袁安袁敞碑-原色中国历代法书名碑原版放大折页 本书特色 本系列丛书精选历代常用碑帖范字加以放大,并配以折页的形式,有别于市面上的其他书法类图书,是本社黑白版《中...
前门传说 本书特色 杨建业等编著的《前门传说》是新世纪**个十年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晋查阳保护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在“人文北京”理念下为继承和弘扬北京传统的地域文...
洛菲爾.莫內歐(RafaelMoneo)是一位知名勇敢的建築師。他主要的作品包括在馬德里的Bankinter銀行總部、西班牙梅里達國立羅馬博物
菩萨-中国传统形象图说 本书特色菩萨的形象,是中华传统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徐华铛编著徐华铛、张立人、王博、裘利东、杨冲霄等编绘的《菩萨(中国传统形象图说)...
大学书法创作教程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分书法创作的一般原则与基本规范、当代书法创作的理论定位、学院派书法创作教学程序的实际展开三部分。大学书法创作教程 目录 引言...
《推销员之死》的舞台艺术 本书特色 《<推销员之死>的舞台艺术》:北京人艺经典文库《推销员之死》的舞台艺术 目录 一、演出剧本推销员之死——两幕私下的谈话及一首...
关于Linux内核的书已经不计其数,但这本书却是独树一帜的,它的内容代表着Linux内核研究成果的世界顶尖级水平,它在世界范围内首次提出并阐述了操作系统设计的核...
历代书家经典大系:王铎 本书特色 兰干武编著的《王铎(精)》是一本将对王铎书法作品的导读、生平事迹介绍、艺术风格形成等学术要素,与精美图片的欣赏以及字帖的实用临...
设计的因缘-中国家具设计的民族性研究 作者简介 p> 胡俊红,1968年8月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学院副院长、湖南省设计家协会教育...
全书共分八章,前四章按影片制作程序对剧本(剧本的元素又有视觉影像、音响)、影像(电影摄影的元素包括胶片、构图和照明)、录
装饰表现技法 目录 **章 概论**节 装饰表现的概念、特征与意义 一、装饰表现的概念 二、装饰表现的特征 三、装饰表现的意义第二节 装饰表现的历史演变 一、中...
本书是英语世界第一本全面而系统研究意大利中生代代表性导演南尼·莫瑞蒂的著作,分析和检视了南尼·莫瑞蒂在过去三十年里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