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文化研究会理事、收藏家刘洪川先生的《木版年画收藏藏版集》筹备出版,肖峰会长为之题写了书名。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木版年画在我国已有千年历史,山东潍坊杨家埠,是收藏家刘洪川先生的出生地。得天独厚的收藏条件使得他在首届西泠印社国际书法艺术节上,能够展示他收藏的一百多套明、清以来的木版年画古画版,并荣获*佳展示奖。
木版年画被誉为古代文化活化石,杨家埠木版年画始于明朝末年,繁荣于清代,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是我国著名的三大民间年画之一。清代乾隆年间,是杨家埠年画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的杨家埠已有“画店百家,画种上千,画版数万”之说,年画销量每年高达数千万张,除满足当地民间需要外,还远销江苏、安徽、山西、河南、河北、东北三省和内蒙等地,以品种多、规模大、销量范围广而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年画三足鼎立,成为名躁一时的中国民间三大画市之一。杨家埠年画表现内容丰富多彩,有神像类、门神类、美人条、金童子、山水花乌、戏剧人物、神话传说等,同时也有反映民间生活、针砭时弊之作,但喜庆吉祥是杨家埠年画的主题。诸如吉祥如意、欢乐新年、恭喜发财、富贵荣华、年年有余、安乐升平等,像亲人的祝福、似好友的问候,构成了农民新年祥和欢乐,祈盼富贵平安的特点。
杨家埠木版年画体裁形式新颖多样,从大门上的武门神、影壁墙上的福字灯、房门上的美人条、金童子到房间内的中堂、炕头画;窗户两旁的月光画、窗户周围的窗旁、窗顶,乃至院内牛棚禽圈上的栏门坎,大车、粮囤上也都有专用张贴的年画。真可谓无处不及、无所不有,把一个农家院落里里外外装饰得节意浓郁、喜气洋洋。
作为中国黄河流域地道的农民画,杨家埠木版年画根植于民间,土生土长,集中了广大劳动人民淳朴的思想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长期以来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点,即在表现手法上,它通过概括、象征、寓意和浪漫主义手法来体现主题。构图完整、饱满、匀称、造型夸张、粗壮、朴实;线条简练,挺拔流畅;色彩艳丽,火爆,对比强烈,富有装饰性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充分体现了我国北方农民粗犷、奔放、豪爽、勤劳、幽默、爱憎分明的性格特点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典型的“山东大汉”。也正是这种独到的性格特点,因此备受中外客人的喜爱。
刘洪川先生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山东大汉式的执着,怀着对民族传统艺术的热爱,全心全意投入到对一大批清代和民国时期雕版的收藏和保护工作中。他在十年浩劫中就曾冒着危险抢救、收藏和整理过当时被视为“四旧”、必欲毁坏的珍贵雕版;在物欲横流的经济大潮中又曾不惜重金买下如“王家道”的大家堂轴子、大财神和配轴等潍县年画中的精品。这就凸现了弘扬文化的人首先必须具备的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而与西湖文化研究会的宗旨不谋而合。
刘洪川,一九四。年九月出生于山东潍坊市年画之乡仓上村。从小在杨家埠外婆家长大。自幼对木版年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爱好,并跟外公、老年画艺人“杨安朋”学习年画雕版和印制年画。木版年画的制作者大多是民间艺人,出身低微,正因为如此,木版年画在民间甚为流行,每逢过年之际,每户人家都要张贴,以示喜庆、顺达。然而,作为当时的文人、士大夫们却视为俗物,不登大雅之堂。特别是从一九六四年冬,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开始,杨家埠的部分年画被列为封建迷信的产物,一千五百余块画版被销毁。随之而来的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杨家埠的木版年画被错误的作为“四旧”受到了极大的;中击,许多优秀的传世画版被毁坏。有的艺人对珍藏几代的甚至十几代的画版也失去了保存的勇气和信心,劈作木柴烧火之用。年画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刘洪川先生怀着对民族传统艺术的热爱和保护,几经周折冒险收藏、整理了一大批清代、民国时期的雕版。退休后竭尽全身心精力投入保护、抢救民间文化艺术工作中。;将潍县年画重要组成部分,“王家道”的大家堂轴子,大财神和配轴等雕版,不惜重金买下,加以收藏保护起来。此精神可佳、令人钦佩。
二○○五年十月雕版入展西泠印社首届国际艺术节博览会,荣获最佳展示奖。
二○○六年七月与当代木版年画雕刻家于福堂、颜克臣、张开玉、王余良共同
创作完成《二十四孝》,深受大家喜爱。
动物表演史 本书特色 兽类为了炫耀力量而格斗,禽类为了展示美丽而开屏,虫类为了发军魅力而争鸣。在原野上,在森林里,在山谷里,人类一开始就接受着大自然给予他们的如...
中央美院考前教学素描 内容简介 素描要研究的问题无非“形”与“色”。形,包括比例和结构。色,包括体积和黑白灰关系。形的问题——通过大比例去找形象,“比例即形象”...
作为美术的园林艺术-从古代到现代 本书特色 本书是西方学者研究园林的优秀著作,作者考威尔以宏观的视野,在整个世界文明的坐标系中,描绘出各个时期园林的群像,深入发...
中国历代女子妆容 本书特色 本书全书全彩印刷,配图丰富详尽,囊括妆容、妆品、植物、花卉、美人画像和妆品成品制作等海量美图,介绍了中国从商周到清末这一漫长的历史时...
《导演的控制》是是一部扎实诚恳的电影方法论之书。著名导演曹保平历经两年,以从业30年的工作经验为基础,携手各部门主创班底,
唐.颜卿颜勤礼碑-中国古代碑帖经典彩色放大本 本书特色 颜真卿与《颜勤礼碑》文师华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长安县(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琊(今山东...
日本映画惊奇:从大师名匠到法外之徒 本书特色 日本电影达人汤祯兆十余载研究精华结集!汤祯兆自述:“我对技术性的匠意一向不太感兴趣——那是工具,对人性的敏锐深入思...
汉字书写要领字典 本书特色 字拿得出去,人走得出去。字是招牌,字是面子,字更是涵养和气质。·描述汉字楷书的点画形态·揭示汉字笔画的结构规律·提示汉字书写的方法要...
梨花一枝春带雨-说不尽的旗装戏 本书特色 自从唐玄宗创立梨园以来,戏剧便与政治、经济、民风民俗紧密地联系起来了。大凡政通人和、物阜民丰,鼙鼓欢歌,梨园繁茂,戏剧...
田英章楷书7000常用字 内容简介 钢笔书法被认为是现代入提高综合素质的一门必修课。一手漂亮的好字被称作人的“第二张脸”,而一本权威的书法字帖则是习字者练...
Inthisground-breakingstudyVastuVidya,thetraditionalIndianscienceofarchitecturean...
德国自然风格花艺设计理论与实践 本书特色 本书是德国自然风格花艺设计入门书籍,内容包括德国自然风花艺的造型理论基础和实操案例,由简入深、循序渐进,非常适合花艺从...
《国外著名建筑师丛书:卡罗•斯卡帕》从评述、作品、讲演三个部分来分析解读这位独特的建筑师。意大利理性主义建筑师卡罗•斯卡帕是
昆曲与明清乐伎 本书特色 昆曲曾是“妓曲”,在明清时期的青楼妓馆中流转徜徉,昆曲又曾是“酒曲”,在文人酒客的金樽檀板间缭绕迷离。昆曲曾是“吴声”,与吴越文化水乳...
《谈美》内容简介:本书是朱光潜先生美学重要著作之一,共计15篇散文。书中渗透了朱光潜先生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体悟。全书以“
褚遂良楷书集字对联-中国对联集字字帖 本书特色 “集字字帖”具各类书体、各派书家风貌于一体,使学书者能在短时间内获得临摹和创作的双重收获,提高书法学习的兴趣。上...
《吃透中国史:唐》内容简介:吃透中国史,就看不白吃。本书是不白吃漫画大历史系列开篇之作。有文化的不白吃,化身历史人物,带读
帖学10讲 内容简介 中国书法经典名家讲座丛书。帖学10讲 目录 第1讲刻帖先声——法帖载体的转换第2讲帖学发端——从《淳化阁帖》说起第3讲刻帖掇英——北宋名帖...
一种独立论述 本书特色 该评论文集是一本艺术跨界的文集,交织着“欧洲”理论的省思、影像范畴的搜寻与台湾影像现象的批判式调查,在这些由评论所组成的星丛里,它所期待...
传承 创造 生命-李玉茹与20世纪下半叶京剧创作演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本书特色 《传承创造生命(李玉茹与20世纪下半叶京剧创作演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由傅谨单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