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建筑的意义》是挪威著名建筑理论家诺伯格-舒尔茨的系列研究著作之一。该书史料翔实,史论精辟而独到,对西方建筑历程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论述。它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部极具学术价值的著作,更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整体性研究建筑历史发展及其规律的方法。《西方建筑的意义》主要内容有12章,再加上前言及后面的理论总结,全书共有14部分。在前言部分,作者开宗明义,从现象学的角度提出他对建筑的基本认识。在主体部分的章节中,作者分别从景观与聚落、建筑类型、建筑细部、建筑空间、建筑语汇、典型作品、建筑意义等方面对不同时期的建筑做了全面的分析。这些方面是一个整体在不同层面的反映,它们共同构成了特点时期典型的整体建筑现象。在正文之后,作者对全书做了系统的理论总结,分析了意义、建筑、历史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明确了其观点。
行书教程/中国书法教程 本书特色 书学泰斗主编,书法名家著述。内容包括行书概说、行书的源流演变、行书的特点、行书书论辑要、行书名作赏析、行书基本技巧的分析与训练...
1950年2月,梁思成先生和陈占祥先生共同提出《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设》,史称“梁陈方案”。它的内容,不是梁思成
《导演的自我超越(增订本)》内容简介:本书为已故著名导演艺术家胡伟民先生所著。是部论述导演艺术及戏剧革新大趋势的书。作者结
精彩摘录壬午年九月,泉州温陵养老院,致夏巧尊①尊居士文席:朽人已于[九]月[初四]日迁化。曾赋二偈,附录于后:君子之交,其淡
本书作者张晓凌和詹姆斯·季南(JamesKeenan)夫妇于上世纪50年代分别出生于中国重庆和加拿大魁北克。张晓凌曾作为知青下乡务农,后
道德经-楷书 本书特色 《道德经》,相传为春秋时老子所作,是道家开山立派的经典,是道家学派权威的经典著作,更是中华文明的智慧源泉。它文约意丰,涵盖哲学、伦理学、...
中国电影理论史评 本书特色 《百年中国电影研究书系》是电影理论界献给中国电影100周年的一份厚礼,本书是书系的其中一本。本书中涉及电影理论的中外对比,这里采取了...
书法主义文本 内容简介 《书法主义文本》是一个有关“书法主义话语”的“文本”,它与“书法主义展示”、“书法主义事件”、“书法主义批评”环环相套。《书法主文本》是...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中华经典碑帖彩色放大本-0二 本书特色 贞观十九年(645),玄奘法师在印度求法十七年后,携佛经657部回到长安。三年后,唐太宗李世民为玄奘...
颜真卿千字文 颜家庙碑 本书特色颜真卿的真楷书雄秀端庄,方中见圆。用笔浑厚强劲,善用中锋笔法,饶有筋骨,亦有锋芒,一般横画略细,竖画、点、撇与捺略粗。这一书风,...
对于所有初次接触艺术史的学生和爱好者来说,《剑桥艺术史》提供了一个生动平易的入门。每一部分都勾绘出一个时代之艺术的主要特征,揭示出它们与当时历史的关联。清新的页...
本书是一本以城市为目录的电影随笔集,作者将城市看做一个焦点,将电影看作另一个焦点,借助城市本身的生命和历史,分析电影赋予
明清秦腔传统曲目抄本汇编:第8卷 本书特色 该丛书从全国秦腔戏班社捐献的“老箱底”积存和政府出资抢录的舞台絶本中选取了128部秦腔曲目,其中许多为甘肃独...
宋拓十七帖 本书特色 《十七帖》为东晋王义之著名草书。唐太宗李世民酷爱王义之书法,广泛搜集王义之墨迹,穴右军书记移记载:“《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也。...
渡边淳一,日本当代著名作家、1933年生于北海道。札幌医大医学博上;授课行医多年,后弃医从文。1965年以小说《死亡化妆》正式登上文坛,并获新潮同人杂志奖;19...
佛教于公元纪年前后从印度、犍陀罗等地首先传入新疆和田地区,此后沿着新疆境内的丝绸之路传播,并成为了新疆历史上流传时间最长
(软精装)西洋版画与北京城 本书特色 ★12开软精装,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2008年1版1印★著名艺术家陈丹青为本书撰写后记★呈现“英法联军”和“庚子事变”两个...
余秋雨,浙江余姚人,当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学者,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 著有《文化苦旅》《何谓文化》《中国文脉》《山河之书》《霜冷长河》等。
《非虚构写作指南》内容简介:写作是很多人内心需求的一个出口,是一种疗愈方式。在这个喧嚣的时代,写作是一种令人沉静的表达方式
中老年学书法 内容简介 《中老年学书法》一书,内容全面系统、语言通俗易懂,实用性、指导性强。它不仅对我国的文房四宝及我国书法的渊源、发展、演变和基础知识、书写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