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豪斯(Bauhaus)是一所德国的艺术和建筑学校,讲授并发展设计教育,1919年创立于德国魏玛。
由于包豪斯对于现代建筑学的深远影响,今日的包豪斯早已不单是指学校,而是其倡导的建筑流派或风格的统称,即注重建筑造型与实用机能合而为一。包豪斯的当代设计,对现代而言,更加具有突破性和代表性。
著名设计师、插画师威廉·斯莫克阐述了包豪斯的设计主义如何对当代艺术,不论在建筑设计、平面设计方面,还是在工业设计、现代美术方面所造成的影响。本书不但保留了当代设计的原始风貌(手绘插图),更像是一本手册指南。不论是建筑设计、室内设计,还是生活用品设计,包含家具、玻璃手工艺品、餐具设计等等,从中随处可见包豪斯的理念。
包豪斯的的确确重新定义了什么是“设计”。
目录
引言
再版引言
第一部分 包豪斯曾代表了什么
一 包豪斯是什么
二 包豪斯的遗产是现代设计吗
三 包豪斯之前的时代
四 现代设计如何改变了这个世界
五 现代艺术和包豪斯有什么关系
六 从何时起现代艺术失去了新意
七 什么取代了包豪斯
八 接下来是什么
第二部分 包豪斯是正确的吗
一 视觉语言
二 玻璃
三 功能主义
少即是多
作为模型的机器
大量建造的房屋
流线型
人类工程学
四 社会工程
城市规划
大众之车
创造力崇拜
第三部分 包豪斯理想里还有生命力吗
一 隐喻的复兴
二 向过去学习
三 不要给工程师太多赞誉
四 解决问题并非唯一的设计策略
五 不要抛弃设计的梦想
注解书目
引言再版引言第一部分 包豪斯曾代表了什么 一 包豪斯是什么 二 包豪斯遗产——现代设计是什么 三 包豪斯之前的时代 四 现代设计如何改变了这个世界 五 现代艺术和包豪斯有什么关系 六 从何时起现代艺术失去了新意 七 什么取代了包豪斯 八 接下来是什么第二部分 包豪斯是正确的吗 一 视觉语言 二 玻璃 三 功能主义 少即是多 作为模型的机器 大量建造的房屋 流线型 人类工程学 四 社会工程 城市规划 大众之车 创造力崇拜第三部分 包豪斯理想里还有生命力吗 一 隐喻的复兴 二 向过去学习 三 不要给工程师太多赞誉 四 解决问题并非唯一的设计策略 五 不要抛弃设计的梦想注解书目
《丰子恺写梵高》内容简介:本书系丰子恺书写梵高,表现一位大师眼中的大师。两位大师都有着淡泊、自信的艺术之心。丰子恺先生在日
《电吉他自学完整教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重金属、摇滚及布鲁斯风格的吉他演奏技巧。配有大量的经典谱例和详细的文字讲解,适合各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画家黄公望八十二岁前后创作的富春江山水长卷,是中国长卷美学发展到巅峰的杰作,被后世誉为“画中之兰亭”
《平面设计法则》对学习设计的学生来说是一个一站式的资源库,既是有趣的基础教程,同时也是深入设计领域实践的“入门读物”。《
《基督山伯爵》内容简介:《基督山伯爵》(1844-1845)又译《基督山恩仇记》。这部小说是大仲马作品中最富于正义感的佳作。小说讲述
◎本書的主要目的是闡述德勒茲關於音樂與繪畫的思想,並將其放置在其整體美學理論的論述中。◎德勒茲最迷人也最苛求的地方在其論
传记大师杰弗里•迈耶斯拂去时间的灰烬,将“印象派”四天才带出阴影。印象派的大名如雷贯耳,可是,我们对于印象派巨匠们的了解,
《长笛演奏实用教程》作为初级教程,实用性和趣味性是最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初学者自学和业余学习的特点。为此,《长笛演
这既是一部实用的艺术旅游指南,也是一部结构清晰的艺术史读物。它为旅游者观赏纽约艺术品提供了全面指导,通过深入浅出地介绍纽
评书三国演义(3)官渡之战 本书特色 这是年过古稀的评书名家连丽如每周六下午在北京评书宣南书馆现场评说《三国演义》*部分的合集,共30回。本集《官渡之战》由董承...
《听不完的历史》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从圆筒录音开始直至二十世纪的重要历史录音唱片。全书分为录音先驱、浪漫派钢琴大师、德国现代
《入山与出塞》一书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零先生於二〇〇四年出版的论文选集,除了〈自序〉与〈后记〉外,全书共收录了二十九篇文
吉他直通车 内容简介 本书是编者推出的一套*新吉他自学系列教材,旨在用*快的速度,把*新*好的流行歌曲以*准确的记谱和编配推荐给广大的吉他爱好者朋友们。书中的歌...
实用电子琴基础与入门 本书特色 电子琴演奏技法与乐理知识紧密整合在一起,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丰富音乐视野,体验演奏电子琴的乐趣。实用电子琴基础与入门 内容简介...
洪深与二十世纪中外现代戏剧 本书特色 《洪深与二十世纪中外现代戏剧》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讲洪深是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之一。在他长达数十年的戏剧实践中,从编、导...
《乐迷闲话(修订版)》是辛丰年先生的第一本音乐随笔著作,一九八七年一月由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一九九五年九月重印
华伦夫人的职业:萧伯纳剧作选 内容简介 萧伯纳是尽人皆知的英国剧作家,本书选入他七个有代表性的剧本,对于广大的文学爱好者和青年学生应该是很有意义的、会引起兴趣的...
理查德·波列拉夫斯基,美国电影、戏剧导演,1889年2月4日生于波兰华沙,从十六岁起就是舞台演员,曾在莫斯科艺术剧院斯坦尼斯拉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BACON,1909—1992)的艺术——他关于尖叫的人物和扭曲变形的人体的戏剧化图像——似乎体现了“二战”后人
埃尔加管弦乐 本书特色 在本书中,作者Michael Kennedy对埃尔加的主要管弦乐作品进行了仔细研究,包括他的交响曲、协奏曲,《谜语变奏曲》、《法斯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