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与组织:思想观念与物质利益(第3版)》讨论了各种制度理论之间的异同,评述了关于组织的制度研究的历史以及最新进展.并明确了其将来的研究方向。《制度与组织:思想观念与物质利益(第3版)》所提出的分析框架阐述了制度的三大基础要素以及制度与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评述了经济学,社会学与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探讨了符号、关系、惯例、人工器物等对各种制度安排的传播。讨论了组织场域理论及其实践意义。《制度与组织:思想观念与物质利益(第3版)》的适用对象主要为制度理论、组织理论、组织社会学与公共行政管理等领域的研究者。
导论
第一章 早期的制度主义
一、经济学的早期制度理论
二、政治学的早期制度理论
三、社会学的早期制度理论
四、小结与评论
第二章 制度理论与组织研究的合流
一、制度与组织:各种早期的理论视角
二、新制度理论的创立
三、小结与评论
第三章 分析框架的建构Ⅰ:制度的三大基础要素
一、制度的定义
二、制度的三大基础要素
三、制度的三大基础要素与组织的合法性
四、与制度的三大基础要素分别相关的基本假定
五、小结与评论
第四章 分析框架的建构Ⅱ:制度内容、能动性、传递者与分析层次
一、制度内容与组织
二、能动性与制度
三、制度的传递者
四、各种分析层次
五、小结与评论
第五章 制度的建立
一、创造制度
二、制度建立研究举要
三、小结与评论
第六章 制度化
一、三种制度化观:制度化的三种基础机制
二、制度维持与扩散
三、制度传递者与制度机制
四、小结与评论
第七章 制度过程与组织
一、关于组织与制度之间关系的三种看法
二、合法性与同形
三、制度环境与组织结构
四、组织的各种应对策略
五、组织多样性的根源
六、小结与评论
第八章 制度过程与组织场域
一、组织场域概念的界定
二、场域结构化过程
三、组织场域的结构化、解构与再结构化
四、小结与评论
第九章 结论与告诫
一、制度理论的独特性
二、新制度主义理论与研究的成熟
三、一点告诫意见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美国大学顶尖文科专业课程设置概要》内容简介:美国是目前世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其大学办学水平、学科发展水平以及人才培养水平
飞机的坏品位,原名杨昌溢,专栏作家、品牌创意总监。曾开创“坏品位谬论”专栏,以其独特态度陈述和充满诗性的影像折射出当代年轻人的反思与共鸣。
《世界观(原书第3版)》内容简介:★《读者》杂志2019十大影响力好书 ★书稿全新改版。近8万字的全新修订。增加不可通约性周围的问
《巴黎传:法兰西的缩影》内容简介:从罗马时代的“卢特提亚”到21世纪的“大巴黎”,作为首都城市,巴黎的历史与法国的历史息息相
偶像的黄昏,ISBN:9787800919060,作者:(德)F.W.尼采(FriedrichWilhelmNietzche)著;周国平译目录 前言格言与箭苏格...
《文本的深度耕犁(第二卷)》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关于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及后马克思思潮哲学文本研究的多卷本论著《文本的深度耕
《知鱼之乐》是一本哲理随笔,汇集了作者数十年的思想精髓。在阅读这本哲理随笔之前,请读者诸君做好迎接一场思想地震的心理准备
《鲁迅自编文集:热风》内容简介:《热风》收作者1918年至1924年所作杂文四十一篇。鲁迅在《新青年》的《随感录》中做些短评,还在
作品目录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序言 3笔记本Ⅰ 6工资 6资本的利润 18地租 32[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 45[笔记本Ⅱ] 61[私有财
《于无声处:黄旭华传》内容简介:黄旭华,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本传记以白描叙事的手法,
从美学到惩罚体系,从疯癫与文明到尼采与先锋思想,福柯的作品对20世纪晚期的现代思想影响深远。然而,在涉及面广与影响力强的同
瑞恩·布林厄姆供职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一家专为其他公司提供裁员服务的公司,一年有300多天辗转于全国各地解雇他人,几乎
《藏密佛教史》内容简介:《藏密佛教史》是以西藏人的观点叙述藏地密乘历史,展现藏传佛教的发展经历和传承体系。书中择要叙述了佛
《人文科学的逻辑:五项研究》内容简介:《人文科学的逻辑》为德国著名哲学家、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代表人物恩斯特·卡西尔的重要著
本书收录巴特的两种著作,前者约14万字,后者2万余字。1952年巴特进入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从事词汇学和社会学研究,在其后的七年间在
《中国文化的命运》内容简介:本书是梁漱溟长子梁培宽先生整理编辑的梁漱溟文稿,其中三分之二是未曾公开出版的遗稿,时隔七十年之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是一本帮助我们思考生死意义的深度叙事医学作品。国际重症监护领域首席专家肯•赫尔曼教授直面内心深
★中国的独立电影人还在么?他们是谁?他们在哪里?他们做了什么?★郑阔、耿军、鬼叔中、李睿珺、李珞、彭韬、舒浩仑、唐棣、万
作品目录目录 介绍乔・威・弗・黑格尔及其《宗教哲学》 (上 卷) 宗教哲学讲演录 宗教哲学绪论 第一部分 宗教的概念 第二部分
已被译成德、法、日等十余种语言出版,其教育理念广为人们所接受这套书是属于孩子的,因为儿童与哲学之间有天然的亲和关系,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