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談的是近四百年來知識在西方歷史上所扮演的角色,這是一部關於「西方近代知識與社會交融史」的導引。跨越的時間從一四五○年前後活字版印刷術在德國古騰堡的發明,到一七五○年代狄德羅陸續出版《百科全書》為止的三個世紀。
柏克從以知識為業的知識分子談起,然後提及建立知識的機構--大學和學會,知識的分布(知識地理學)、知識的分類(知識人類學),對知識施行控制的教會和國家(知識政治學),銷售知識的市場與出版界,知識的消費者--讀者,最後在尾聲中提出信任與不信任知識的哲學性問題。柏克的用詞力求通暢明白,所以一般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不會有平常閱讀「西方大師」時的「大失所望」。
這本書著實對社會史及社會-文化史的貢獻卓著,但它同時也引起了科學史家、社會學家、人類學家以及地理學家的興趣。
導讀 台灣知識產能低落的原因
盧建荣
推薦序 孫中興
序言和致謝
第1章 引言:社會學與知識的歷史
第2章 以知識為職業:歐洲的知識階級
第3章 建立知識:新舊機構
第4章 設置知識:中心和周邊
第5章 將知識分類:課程’圖書館和百科全書
第6章 控制知識:教會與國家
第7章 銷售知識:市場與出版界
第8章 獲得知識:讀者的部分
第9章 信任與不信任知識:尾聲
參考書目選輯
本书旨在以现代性问题为焦点,审理百年来的欧美社会理论对现代性的观察和把握,既非单纯评述,亦非系统论析,力求通过进入现代性
本书是我在2006年春季学期给研究生开设的“哲学史方法论”课的讲课录音。这门课每周一次,每次三个小时,常常拖堂到近四小时,一
个人能量的大小和成功与否,大都取决于人际关系,而良好的人际关系,则源自于良好的社交技巧。每天,我们的行为都受社交关系的支
2002年,中国的高自杀率向全世界披露,从此自杀成为一个被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本书意在透视自杀问题,以反思中国文化中的生命观
《论语今读》完成于1989―1994年期间,为李泽厚先生的重要著作之一。先后对二十篇《论语》逐一读解。其书的体例分为译、注、记。
《临床医学的诞生》是米歇尔·福柯的一部医学史研究专著,探讨现代意义上的医学,也就是临床医学的诞生的历史。作者以18、19世纪
《3D显示技术》内容简介:3D显示是显示的未来,是大数据时代显示巨量信息的载体,是实现健康显示的有效途径。本书在结合政、产、学
《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由一个导言、一个文化研究理论的概述和五个专题研究(即对法国战后平民主义摄影、博物馆展出等)组成
《社会批判理论纪事(第5辑)》内容简介:《社会批判理论纪事》是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主办的刊物,以马克思主义哲学
《如何研究中国》是曹锦清先生继《黄河边的中国》后,持续对中国观察、研究与思考的成果汇总。文集由22篇文章组成,其中的大部分
赵敦华,比利时卢汶大学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全国高校教学名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第七届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主攻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基督教哲...
内容简介本书从中国王朝时期户籍赋役制度在地方社会实施过程入手,尝试探索一种关于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社会变迁和国家转型的解释路
《动态智力:儿童思维训练家庭解决方案(3-4岁)》内容简介:国家发展新阶段,教育需求更新,新高考新中考,推进从小更全面思维能力
正义主题乃当今国内外诸人文社会科学之聚讼焦点,其学理解释尤为国内学界所急缺。慈继伟先生积其深厚的海外博学资源与其共独到的
与14岁男孩伊恩一起,进行一系列奇特的游历。你会了解150多位哲学家的观点——从苏格拉底、孔子到诺曼•乔姆斯基。在每一章,伊恩
本书着重研究了新的信息流动模式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作者继承了场景理论和媒介理论,提出了将面对面的交往研究与媒介研究联系在一
才子型作家,出生于瑞士苏黎世,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现居伦敦。他的文字作品被定义为“生活哲学”,覆盖爱情、旅行、建筑、新闻和文学等多个方面,畅销全球30多个国家。...
《透析盈利模式》内容简介:2009~2012年,四本与商业模式有关的著作《发现商业模式》《重构商业模式》《慈善的商业模式》《商业模
Oneoftheworldsmostimportantphilosophersofmindandlanguage,JohnSearle(b.1932)isdir...
Perceptionpresentsclassicessaysontheconceptualandtheoreticalproblemsinthestudy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