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冷战”结束后,人们信心满满地宣称促进民主的传播能带来稳定与和平,然而战火和冲突、流血和屠戮依然持续不断。卢旺达大屠杀、科索沃战争、频繁发生在印度和高加索地区的族群冲突始终刺痛着我们的神经。
为什么民主化常常导致民族主义冲突?为什么有时冲突又没有发生?为什么国际社会的介入反而使冲突不断升级?本书以这三个问题为核心,深入研究了民族主义的四个经典案例:曾处于历史转折点上的德国、英国、法国和塞尔维亚。通过考证大量的文献资料,作者指出,民族主义狂热和族群暴力并非源于敌意文化间的“古老仇恨”,而是由于精英阶层为维持现有统治秩序所做的冒险决定。
如今,诸多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着相似困境。本书的现实意义在于,作者评估了避免民族冲突的不同方案,继而提出有效的针对性政策,以防止历史悲剧再次上演。
···
【学者及媒体推荐】
在本书中,斯奈德提出,成熟的民主国家间倾向于避免动武,而正在向民主化转型中的国家在民族主义狂热面前则异常脆弱。本书重新审视了人们普遍接受的观念,在政策制定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弗朗西斯·福山(著名政治学家)
·
在这本重要的著作中,斯奈德很好地融合了理论洞见与历史研究,这是近年来在国际政治领域中最出色的著作之一。
——法里德·扎卡利亚(著名记者、《时代》杂志特约编辑)
·
在这个对全球民主浪潮欣喜期待的时代,本书是一剂使人清醒的良药。
——《纽约时报书评》
·
本书结构井然有序,行文清晰,因其与学界传统著述截然不同而备受关注,作者没有把“古老仇恨”视为民族主义冲突的源头,其关于民主启蒙和民族主义后果的分析非常令人信服。
——《出版人周刊》
···
【编辑推荐】
1、当所有国家都转化为成熟的民主国家时,世界就会和平吗?从20世纪最后十年以来不断爆发的局部冲突来看,答案没有那么简单:民主化有时会导致民族主义冲突,有时却不会。
2、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系教授杰克·斯奈德在本书中通过对18—19世纪的英国、二战前的德国、大革命时期的法国及一战前的塞尔维亚等历史案例的比较研究,撇除历史的泡沫,重新追溯民族主义狂热和族群暴力频发的源头。
3、本书表明,未经深思熟路而仓促地向民主社会过渡,可能引起一系列民族主义灾难。在完善的法律制度、社会共识、成熟的社会团体等制度化要素稳固加强之后,我们才可能开辟一条通往自由的大众政治道路。
致谢
···
第一章 民主转型和民族主义冲突的兴起
- 当自由乐观主义遭遇90 年代民族主义复苏
- 什么是民族主义和民主化
- 民主化和民族冲突的关联:一些证据
- 为什么民主化增加了民族冲突的风险
- 在今天的世界做出选择
- 本书计划
···
第二章 民主化国家的民族主义精英说服
- 精英说服:增进大众的民族忠诚
- 何时及为什么民族主义精英有说服力
- 民族主义说服如何导致暴力冲突
- 四种民族主义:起因和结果
- 对民主化和民族冲突之间联系的其他解释
- 因果关系溯源和选择案例
···
第三章 民主化如何点燃现代德国民族主义
- 德国的战争和民族主义,1864-1945
- 关于德国战争和民族主义的其他解释
- 德国民主化打的民族主义牌
- 在魏玛德国推销民族主义
···
第四章 形形色色的民族主义:公民的英国、革命的法国、族裔的塞尔维亚
- 英国的公民民族主义
- 法国的革命民族主义
- 塞尔维亚的族裔民族主义,1840-1914
- 比较、相反和原因
···
第五章 在共产主义废墟中的民族主义
- 后共产主义民族暴力的竞争性解释
- 民族主义迷思制造和南斯拉夫解体
- 大众政治和高加索战争
- 后共产主义俄罗斯的媒体战
- 后共产主义民族主义的比较
- 公民民族主义对族裔民族主义以及后共产主义转型暴力
···
第六章 发展中世界的民族主义和民主
- 发展中世界的民主化和民族主义轨迹
- 斯里兰卡和马来西亚:相反的双子
- 印度:公民制度化和族群动员之间的赛跑
- 卢旺达和布隆迪:多元主义和权力分享的危险
- 减缓发展中世界民族冲突的条件
- 结论
···
第七章 民主化时代如何避免民族冲突
- 为民主转型编织一个深厚的安全网
- 避免民族主义冲突的策略
- 对民主化和民族主义动员的国际影响
- 种族民主:一种对民主和平的威胁
···
附录
索引
人名索引
《叶秀山全集·第二卷》内容简介:本选题分类结集叶秀山先生全部已经出版的专著,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所有论文,以及部分笔记、札记
《尼采全集·第2卷》内容简介:本卷内容为《人性的,太人性的:一本献给自由精灵的书》。该书是尼采为纪念伏尔泰逝世100周年而写,
作品目录第一篇 科学史与“事实”崇拜第1章 导论第2章 面对事实的历史学家和科学史家第3章 科学史中的辉格史观问题第4章 事实和
“新史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摒弃了传统史学具有文学色彩的叙事方式,采用科学的方式将自身转换成一种历史科学。在这种所谓科学
书中,英国哲学普及作家巴吉尼精心设计了100种思想实验场景,引导出100个哲学问题。与其说这些问题是逻辑难题,不如说是邀请书,
编者序万物有本然,终不为他者。——约瑟夫·巴特勒万物有本然……——以赛亚·伯林巴特勒这句话是以赛亚·伯林最喜欢的引语之一
探讨哲学就是学习如何去死。——西塞罗如果让我写一本书,我将会做一个记录各式死亡的登记簿,再加上我的评论。教会人们死亡的人
《赛雷三分钟漫画三国演义7》内容简介:《三国演义》是古代中国非常重要的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以立体生动为长的赛雷,正是要创作这
《课本里的《论语》》内容简介:北师大名师李山老师倾情打造,带领孩子一次读通读透《论语》,给孩子铺就受益一生的人文底色。康震
作者简介加斯东·巴什拉,法国二十世纪重要的科学哲学家。出身贫穷,中学毕业后没有进大学,在工作中不放弃学习。七年后,依靠自
《少即是多:北欧自由生活意见》针对当前经济低增长时代的新情况,提出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和全新幸福观,即“少即是多”——“
《敦煌遇见卢浮宫》内容简介:断臂维纳斯、蒙娜丽莎、文艺复兴三杰,卢浮宫让我们站在文明之巅尽览世间杰作。但敦煌的艺术杰作你能
《北欧,凛冽的世界尽头》内容简介:历经十几个小时的航行,你终于行走在北欧的大街上,但很快你会发现,身边的北欧人个个“面色冷
《治愈系的手账简笔画》内容简介:简笔画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出现在张贴的广告上、包装袋上、手绘爱好者的手账本……
《甜蜜的悲哀》是人类学家萨林斯在芝加哥大学开设的西方社会思想史课程的全部内容的浓缩,文章虽短,却蕴含广博艰深的意义。其中
《清教徒的礼物》这本书追溯了美国管理文化的起源及特性。在三个世纪的时间内,这种文化将一小部分低微的美国殖民者变成了这世界
本书是由传记性质的“人物素描”构成的文集,他们大多是汉娜·阿伦特的同代人及朋友,同她一样经历和见证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欧
《父与子》内容简介:★德国漫画大师埃·奥·卜劳恩传世经典 ★作品全集完整收录,附作者创作年表及详细资料 ★1935年首次出版封面
《论自愿为奴》内容简介:《论自愿为奴》是一篇讨论专制政治的论文。他提出了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即权力对民众的合法性问题。拉波
这门课叫做《西方哲学原著精义选讲》,由于课吋有限,我选择讲授的西方哲学原著不全面,只选了许多经典著作中的一小部分,很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