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导读》是亚历山大·科耶夫1933年到1939年间在巴黎高等学校讲解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课程,它并不是纯粹的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的导读。在这部由他的学生的笔记整理而成的著作中,科耶夫融入了他自己的存在主义思想。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部独立的哲学著作。
为什么说科耶夫的黑格尔解读在20世纪的作品里可以为那么多人称颂?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揭示了黑格尔思想的当代意义,并且明确告诉人们,我们正在按照黑格尔的理念,走向历史的终结。科耶夫的一些话,说得十分精辟,比如他在冷战时期就断言"苏联人和中国人只是目前还贫穷的美国人而已"。这一席话,直到今天,依然警诫我们自己在世界上所处的位置……
目 录
编者按…………………………………………………………………………………
代 序…………………………………………………………………………………
I.1933—1934学年课程…………………………………………………
II. 1934—1935学年课程……………………………………………
III.1935—1936学年课程……………………………………………
IV. 1936—1937学年课程……………………………………………
V.1937—1938学年课程…………………………………………………
VI.1938—1939学年课程………………………………………………
附 录
I.黑格尔关于实在事物的辩证法和现象学方法…………………………………
II.黑格尔哲学中的死亡概念……………………………………………………
III. 《精神现象学》的结构…………………………………………………
译者说明………………………………………………………………………………
《DK社会学百科(全彩)》内容简介:社会的贫富差距能被消除吗?是什么诱导人们去犯罪?网络如何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历史
《培训师进化之路:教练型培训师》内容简介:教练型培训师是适应现代培训领域需求而诞生的一种全新的培训师角色,它既拥有教练的能
交人是一门高超的艺术,是基于美好愿景的积极主动的人生选择。交对人,你的人生很可能就此改变,少走很多弯路,甚至绕开致命的失
吉尔特·霍夫斯泰德(GeertHofstede),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获得机械工程学位。于格罗宁根大学获得社会心理学博士学位。在荷兰
《人生的智慧》内容简介:本书是叔本华的心血之作。叔本华以简单的语言道破人生智慧,分章阐述了人类主体的美好素质:品格、智力、
《哲学之旅:一种互动性探究》是哲学史家威廉·F. 劳海德的代表作,面世后反响极佳,目前已出到第7版。本书是一部富有趣味性、互动性,对读者,尤其是初学者非常友好的...
《尼各马科伦理学》内容简介:《亚里士多德全集》(中文版10卷本)1997年出齐后,获得了第四届全国图书将(1999年)、国家社会科学
《意识形态幻象与晚期资本主义现实》内容简介:包立峰所著的《意识形态幻象与晚期资本主义现实(晚期资本主义文化意识形态批判理论
《理想国(译林人文精选)》内容简介:《理想国》一书作为古希腊哲学大师柏拉图的代表著作,被誉为西方哲学思想的源头。全书借苏格
这无疑是一本最好的哲学教材之一。它的覆盖范围极其广阔,它将材料沿着历史顺序和议题发展天衣无缝地整合起来,它对每一位哲学家
多数人向往良好的生活,却只有少数人了解它的前提。你的人生也许就差这本哲学书,牛津大学出版社畅销哲学普及读物,不朽经典《沉思录》当下生活践行版。古老的斯多葛智慧赋...
本书由三部分构成:冯·赖特写的“传略”,马尔康姆写的“回忆”,马尔康姆收到的维特根斯坦来信的全文以及注释。马尔康姆是维特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古里镇》内容简介:古里镇,位于常熟市东部。古里,素有“仁风古里”之美誉,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Wittgensteinsworkisnotoriouslydifficulttounderstandand,atleastsuperficially,deal...
《作家榜名著:智慧书》内容简介:马云公开强烈推荐的智慧奇书! 本书包含300则浓缩智慧 囊括识人观事、慎断是非 提升自我、防范邪
科学与方法,ISBN:9787100048385,作者:(法)昂利·彭加勒目录 引言第一编 科学和科学家第一章 事实的选择第二章 数学的未
本書以現代性的概念為引導主軸,是專門為社會理論所量身定作的教科書。從古典社會學家包括馬克思、韋伯、涂爾幹、齊默爾開始,作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内容简介:写一部自传,回忆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生命历程,让我感觉惶恐不安,就像是要去掀开那道笼罩我童年的
Impossibleobjectsarethoseaboutwhichthephilosopher,narrowlyconceived,canhardlyspe...
《大众的反叛》内容简介:即使奥尔特加著作等身,这本书也是他最负盛名的著作!他作为20世纪“大众社会理论”2大主流之一的大众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