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奥乔·阿甘本最著名的论著均属于政治哲学领域,国内也不乏出版,但其处女作讨论的却是诗学和美学。《没有内容的人》是他系统性地探讨美学和艺术的重要著作,最早出版于1970年,如今重读却并不让人感觉过时。相反,倒好像经过后现代主义洗礼以后,我们对书里提出的若干核心问题更能感同身受。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了审美判断四大原则:无利害关心的愉悦、无概念的普遍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无规范的规范性。然而,随着从观者感性经验出发的审美概念在艺术体验里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某种分裂也越来越明显:批评与创作、趣味与天才、审美判断与创作原理……本书中,阿甘本将目光对准上述让现代作者和观者困扰不已的两难关系,从根源上对审美概念本身提出了质疑。值得一提的是,哈尔·福斯特(Hal Foster)的《反美学》(Anti-aesthetics)1983年出版;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的《审美意识形态》(The Ideology of The Aesthetic)完成于1990年。相比之下,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同一个问题上,阿甘本的见解非常早熟。这也是为什么时至今日,这本书仍未丧失其最初的力量。
第一章:最诡异之物
第二章:弗伦费尔及其复像
第三章:有品位的人和分裂的辩证法
第四章:惊奇的房间
第五章:对诗歌的判断比诗歌本身更有价值
第六章:自我消除的“无”
第七章:缺乏好似一张面孔
第八章:制作与实践
第九章:艺术作品的根源性构造
第十章:忧郁的天使
《与自己和解》内容简介:你是否已淡忘了童年的经历?但那些记忆会深藏于你的潜意识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你的一生。一次父母打骂、
《互联网+教育:中国MOOCs建设与发展》内容简介:本选题以2013年至今,中国MOOCs建设与发展的大事记为切入点,从MOOCs平台和课程两
《文德尔班哲学导论》内容简介:本书是新康德主义弗莱堡学派创始人文德尔班的代表作,与广为人知的《哲学史教程》相互配合,构成新
《时代的精神状况》内容简介:本书“高屋建瓴地回顾了西方人‘时代意识’的起源,分析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精神原则,讨论了科技进步的
《开启职场“第二曲线”》内容简介:面对外部世界的各种不确定性,我们的职业发展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大多数职场人而言,
《敏捷测试高效实践:测试架构师成长记》内容简介:本书的核心主题是“敏捷测试”与“高效测试技术实践”,讲述一名测试工程师如何
本书是当代加拿大籍印度裔作家罗因顿·米斯特里的小说作品。小说以1975年混乱而充满压迫的印度为背景。一个拒绝再嫁、艰苦谋生的
悖论是英语词paradox的中译,指的是与公认的信念相左的“道理”,或是让人陷入两难、无所适从的命题。它虽然看似荒谬,违反常理,
《我住在这里的理由》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我住在这里的理由》十九位主人公的故事: 在上海创业的九零后女生 想要在中国乐坛留名
《创客玩智能控制电子制作》内容简介:“i创客”谐音为“爱创客”,也可以解读为“我是创客”。创客的奇思妙想和丰富成果,充分展示
《空间·记忆·社会转型》:社会与文化丛书。《空间·记忆·社会转型》分为“空间:从传统到现代的建构”、“知识传承:东方与西
内容简介西方艺术哲学史,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很多人想要了解却又望而却步。法国知名艺术家、历史学家丹纳,将这部《艺术哲学》带给大众,为普通人打开了解艺术哲学的大门...
十一岁的少年默,遇见了伊博罕先生,两个完全不同的年龄,不同世界的人,改变了彼此的一生。这是一本感人的书,关于父子关系的新
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多数青年的成长并没有什么不同,他们在学校里整齐划一地接受同一种安排,继而在走上社会之后分道扬镳。然而
《古典哲学的趣味(中文版)》内容简介:《古典哲学的趣味》与那些以时间为顺序、以伟大思想家为轴线介绍古典哲学的著作不同,《古
罗素一生兼有学者和社会活动家的双重身份,以追求真理和正义为终生职志。他的主要贡献首先是在数理逻辑方面,由此建立起来的逻辑
《人人都该懂的哲学》内容简介:如果你的行为导致了他人的伤亡,在什么条件下你不应该受到道德谴责? 如果你朋友临终前不顾穷苦的妻
《价值规律(全新修订版)》内容简介:为什么有人在很短时间内,就能轻松地获得大量财富,而更多人辛辛苦苦一辈子,仅仅能够解决温
电车难题是伦理学领域中最为知名的思想实验之一,哲学家与社会学家透过这个问题的思辩来探讨进退两难的道德问题,诸如堕胎、战争
“哲学史写得这么浅白风趣八卦,你让我们哲学系的人还怎么混?!”轰动豆瓣的奇葩之书,连续三年蝉联豆瓣电子阅读榜第一的神作经作者全面修订后,2015年重新问市!用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