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死的疾病——为了使人受教益和得醒悟而做的基督教心理学解说》是索伦·克尔凯郭尔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于1849年7月出版于丹麦的哥本哈根。在克尔凯郭尔以笔名发表的著作中,此书属于最晚出版的那一批,可以视为他思想最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克尔凯郭尔本人十分看重它,认为此书与《基督教中的实践》都是“极有价值的”。而且,前者还占有一个特殊的地位,“它使我能够在一个比我曾经梦想过的更宏大的范围内说明基督教;关键性的范畴在那里被直接地揭示出来。”
目 录
总 序
中译本导言
前 言
导 言
第一部分 致死的疾病是绝望
A.绝望是致死的疾病
甲 绝望是一种精神的疾病、自我的疾病。因此
可以有三种形式:在绝望中并不意识到有自
我(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绝望);在绝望中不要
是自身;在绝望中要是自身。
乙 绝望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丙 绝望是“致死的疾病”
B.这种疾病(绝望)的普遍性
C.这种疾病(绝望)的形式
甲 以不涉及它有无意识、而只涉及综合[的自我]
的构成成分的方式来考虑的绝望
一、由有限与无限定义的绝望
1.无限的绝望是缺乏有限
2.有限的绝望是缺乏无限
二、由可能性―必然性定义的绝望
1.可能性的绝望是缺乏必然性
2.必然性的绝望是缺乏可能性
乙 由意识定义的绝望
一 无知于绝望的绝望;或对于有一个自
我和一个永恒自我的绝望着的无知
二 意识到绝望的绝望并因此而意识到有
一个其中有某种永恒性的自我;于是
在绝望中不要成为它自身或者在绝望
中要成为它自身
1.在绝望中不要成为自身:软弱的
绝望
(1)对于世俗的绝望或对于世
俗事物的绝望
(2)关于永恒的绝望或对其自
身的绝望
2.在绝望中要成为自身:违抗
(defiance)
第二部分 绝望是罪
A.绝望是罪
第一章 自我意识的等级(取得资格的条件:
“面对上帝”)
附录:罪的定义包含了冒犯(offense)的
可能,对于冒犯的一般观察
第二章 苏格拉底对于罪的定义
第三章 罪不是否定而是一种主张(position)
关于A部分的附录:这样的话 罪在
某种意义上不就成了极罕见的了吗?(道德
方面)
B.罪的持续
甲对于其罪产生绝望之罪
乙关于宽恕罪(冒犯)的绝望之罪
丙肯定性地抛弃基督教之罪,宣称基督教为
非真理之罪
注 释
重要词及人名的英中文对照
陈嘉映, 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专业,1978年5月考上外哲所研究生,8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3年11月赴美留学,1993年5月回国,重返北大任教...
《歌德谈话录》内容简介:本书是记载歌德晚年言论和活动的文集,反映了歌德晚年关于文学、艺术、美学、哲学、生活、处世、自然科学
经过统计,当前中国至少有3000万左右适婚年龄后的男性娶不上老婆,而成为单身汉,这部分人中的大部分将可能一生无婚、终老孤寂。
《马基雅维利语录》内容简介:《罗马人的故事》作者盐野七生女士,通览精研马基雅维利全部作品,从《君主论》《论李维》《战争的艺
《禅与日本文化》内容简介:《禅与日本文化》是铃木大拙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它开启了西方思想界了解东方文化的大门,促使西方世界开
作者简介:马丁•海德格尔(1889—1976),出生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梅斯基尔希的一个天主教家庭,早年入耶稣会学校,后在弗莱堡大学学习神学和哲学,深受胡塞尔现...
《歌德谈话录》内容简介:《歌德谈话录》忠实地记录了歌德晚年关于文艺、美学、哲学、自然科学、政治、宗教以及一般文化的言论和活
《论语:平民正心修身》内容简介:本书是以语录体记述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著作,是中国儒家文化的本源。本书则是作者以普通人的
保罗·蒂德曼(Paul Tidman,1956— ),美国俄亥俄州尤宁山大学(University of Mount Union)哲学与宗教学系教授。主要研究方...
《数据分析师养成宝典》内容简介:在数据为主导的今天,对于一种已经成型的模型,“怎么用”通常不是问题,用个软件或者编几行程序
一场数字革命正在加速进行。一些科幻小说里的场景已经在现实中发生:无人驾驶汽车开上了公路;智能设备能高效地翻译人类语言;人
《拐点》内容简介:本书将描述如何在拐点发生前预见它们,从而使自己拥有战略优势。商业格局的范式转变,即所谓的拐点,既可以创造
《中国与达尔文》内容简介:虽然查尔斯·达尔文从来没有到过中国,但是,凭借其强有力的进化学说,他的思想已经登陆中国。进化论是
博弈论的目的在于巧妙的策略,而不是解法。我们学习博弈论的目的,不是为了享受博弈分析的过程,而在于赢得更好的结局。博弈的思
《Python金融大数据风控建模实战:基于机器学习》内容简介:本书采用Python语言进行代码实战。Python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普及,
本书是宣传概念的历史,也是宣传观念的历史。为了回答什么是宣传、它为什么会存在、大众为什么会容忍宣传等问题,本书追溯了第一
牟宗三(1909——1995),字离中,山东栖霞人。中国现代学者,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1933年毕业于北
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追寻科学本身的原动力,或曰追寻其第一推动。同时,科学的这种追求精神本身,又成
现象学首先不是一些原理和体系,而是观察人生和世界的独特方式,也就是在体验对象时一同体验到这体验过程的在场意识方式,而且,
岸见一郎心理学家、哲学家。1989年开始研究阿德勒心理学,主要从事阿德勒心理学及古代哲学的写作和演讲活动,并为年轻人做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目前是日本阿德勒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