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哈贝马斯(1929— ) 德国当代最负盛名的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领军人物。1929年生于杜塞尔多夫,五十年代前期先后在哥廷根、苏黎世和波恩上大学,攻读哲学、历史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后期曾在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担任阿多诺的助手。六十年代先后任海德堡大学哲学副教授和法兰克福大学哲学与社会学教授。1971年至1980年担任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科技时代生存条件”研究所所长,1983年回法兰克福大学任哲学教授,至1994年退休。哈贝马斯知识渊博,学术兴趣广泛,并有着强烈的现实关怀,其理论的核心可以说是通过批判理论的“语言学转向”,以交往行为理论来捍卫启蒙的现代性立场。主要著作除本书外还有:《公共领域的结构变迁》(1962),《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1968),《认知与兴趣》(1968),《后期资本主义的合法性问题》(1973),《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1976),《交往行为理论》(1981),《现代性的哲学话语》(1985),《话语的伦理学》(1991),《后形而上学思想》(1992)。
作者前言
一 现代的时代意识及其自我确证的要求(附:论本雅明的《历史哲学论纲》)
二 黑格尔的现代性观念(附:论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
三 三种视角:黑格尔左派、黑格尔右派和尼采(附:论过时的生产范式)
四 步入后现代:以尼采为转折
五 启蒙与神话的纠缠:霍克海默与阿多诺
六 形而上学批判对西方理性主义的瓦解:海德格尔
七 超越源始哲学:德里达的语音中心论批判(附:论哲学和文学的文类差别)
八 在爱欲论与普通经济学之间:巴塔耶
九 理性批判对人文科学的揭露:福科
十 权力理论的困境
十一 走出主体哲学的另一条路径:交往理性和以主体为中心的理性
十二 现代性的规范内容(附:论卢曼的系统理论对主体哲学遗产的接受)
主要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定位·产品·体验:基于新商业逻辑打造有生命力的产品》内容简介:本书系统论述了商业逻辑和产品价值的本质问题,总结性地提出“
《人生三境》内容简介:本书从历史故事、寓言作品、神话传说、文学创作和现实生活中取材,对“人生三境”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睿
著者:[美国]琳达•格林豪斯1947年生,《纽约时报》资深法政记者。先后毕业于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1968)、耶鲁法学院(1978)
一只焦虑的肥猫,一只稳重的胖狗,在大城市过着和年轻人一样的快节奏生活,也有不少烦恼:陷入内卷、被人冒犯,却习惯忍气吞声、强颜欢笑;想要躺平,却发现充满焦虑,根本...
精彩摘录因为黑格尔哲学通过对主观意识观点进行清晰的批判,开辟了一条理解人类社会现实的道路,而我们今天仍然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现
《中国新基建:未来布局与行动路线》内容简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处在实现重大突破的历史
《当下的启蒙》内容简介:●比尔·盖茨最喜爱的一本书。理查德·道金斯心中的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尤瓦尔•赫拉利2018年最爱的书之一。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eorgWilhelmFriedrichHegel,1770—1831)德国最伟大哲学家之一。是德国哲学中由康德启始
《中华文明十二讲》内容简介:《光明日报·光明讲坛》最新集结了一批史学家、民族关系专家就我国民族多样性与统一性进行了深入探讨
《别笑,我是正经哲学书》内容简介:《别笑,我是正经哲学书》是一本超级好玩的哲学入门级读物,通过阅读这本书,不仅可以学到好玩
《雄关漫道》内容简介:本书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以流畅生动的语言、大量翔实的史料、深入系统的分析,
《惧恨拉斯维加斯》是荒诞新闻教父亨特•S.汤普森的代表作,出版四十年来,与《在路上》相若,已成为关于毒品文化和反叛青年的一部
《一江黑水:中国未来的环境挑战》内容简介:《一江黑水:中国未来的环境挑战》以淮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变化为切入点,主要论述了中国
《茶馆·龙须沟》内容简介:《茶馆·龙须沟》收录了老舍先生的《茶馆》、《龙须沟》、《宝船》三部话剧作品。《宝船》是老舍先生所
W.C.丹皮尔(W.C.Dampier)20世纪英国著名科学史家。以批判、实证精神对科学思想发展史进行了深入研究,成就蜚然,有《物理科学的发展近况》、《剑桥现代...
《王世襄传》内容简介:《大家丛书•文博大家:王世襄传》主要包括西清王氏、江南慈母怀、负笈燕京、西行李庄、追寻国宝、献身故宫、
在2012年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有一个灵魂游荡在这个精英聚集的大会上,他就是著名社会学家和经济历史学家——卡尔•波兰尼。他
本书是鲍辛格的教授资格论文,初版于1961年,再版于1986年和2005年。它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民间文化与技术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和根本
别再告诉我你没时间了!90%的人都败在“有梦想,没时间;想得多,做不到”。碎片化时代,你以为自己被微信打断、被微博绑架,被杂
70年代中期,英国广播公司(BBC)播放了电视系列节目《思想家》请五位当代西方著名的哲学家(如以赛亚伯林、马尔库塞、奎因、乔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