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例外狀態,就是透過懸置法律(憲法),用不受法律限制的措施進行治理的狀態。這彷彿是一個無法的狀態,生命被棄置、驅逐於法律之外,即成為赤裸的生命。
傅柯將自十八世紀起,透過人口學、統計學、公共衛生、都市計畫等新興知識─權力,將人民當作生物性的人口加以計算與調節的一整套治理技術,稱之為「生命政治」。這是人類的生物性生命首度成為政治關注對象的開始。相對於傳統主權「殺生」的死亡權利,這種新的生命權力關注的是養育國家的人口素質。自此政治權力對於人的生命的作用不再僅止於死亡的威嚇,而是全面滲透到整個生命歷程之中。
根據卡爾.施密特的論點:「主權者就是決斷例外狀態之人」,主權者擁有決斷例外狀態的權力,可以隨時撤回對於裸命的政治與法律保護,公民的身分與權利隨時可被棄於無法之境。對於阿岡本而言,生命政治的現代特徵並不如傅柯所說,是將生命納入政治,而是將生命排除在政治之外。相較於傅柯式的「生物生命走入政治」的生命政治提法,阿岡本反過來問,生命如何被政治棄置,而成為赤裸的生命?從這個觀點來看,主權並不直接殺生,而是「放生」,將其逐出人類社群之外,成為裸命。這個問題意識承繼自鄂蘭對難民潮的反思:不被國家承認,喪失公民身分與法律保障的難民,正是僅以其生物上屬性而被歸屬於人類。
阿岡本所強調的是,例外狀態已非例外,而逐漸成為常態,「例外狀態已經成為規則」。現代社會誕生了一群「赤裸人」,指沒有受到政治權利與法律保護的生命狀態,這樣的生命狀態,並非只是被法律排拒在外的少數人所面臨的特殊處境,而是生活在現代國家中的所有人所面對的一般狀況。在常態化的例外狀態中,當代公民的生存模式不是自由主義設定的自主個人,而是納粹集中營裡的猶太人,或是反恐拘留營中的穆斯林,一種赤裸狀態;國家則是恐怖主義的變體,並以訴諸例外狀態來避免失序與維持秩序。
作品目录致神圣的巴黎神学院院长和圣师们前言六个沉思的内容提要第一个沉思论可以引起怀疑的事物第二个沉思论人的精神的本性以及
《李嘉诚传:初心与未来》内容简介:本书是《李嘉诚传》的第三部。纵观李嘉诚一生,不仅仅有纵横商海的几十年,也有投身慈善、贡献
《太太的历史》是一本素材丰富、引人入胜的书,作者玛丽莲•亚龙博览古今,记录婚姻的演化史,让我们了解其历经的集体变迁,以及妻
《西西弗神话》内容简介:《西西弗神话》是法国荒诞存在哲学的文学大师加缪的代表作之一,是加缪对于荒诞哲理最深入和集中的考察以
“法律文化研究中心”文丛主编梁治平本书内容以交叉学科为背景,从浅近的社会法律问题入手,集中讨论了中国当代法律和法学一系列
《水问》内容简介:本书为简媜的第一本书,以清纯的少女心怀叙说大学校园里外的人生幻化,笔触自然且富创造意蕴。本书共分六卷,始
谢林(F. W. J. Schelling, 1775-1854),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与康德、费希特、黑格尔并称德国古典哲学四大家。代表作品有《自我作为哲学的...
《东京四季:我与器物的美好交会》内容简介:烹煮暖心洽愈的料理,使用朴素却别具韵味的器物,与陶艺家交流的点点滴滴。作者在书中
《大众的反叛》内容简介:即使奥尔特加著作等身,这本书也是他最负盛名的著作!他作为20世纪“大众社会理论”2大主流之一的大众观的
《社会研究方法》是美国大学的通用社会学教材,同时它被译成多国文字,是一本具有世界声誉的经典之作二1975年本书初版已引起学术
列夫·舍斯托夫编写的《尼采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关于悲剧哲学的随笔)》是以尼采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著作。书中论述了
AsacompaniontoFoucaultsoriginaltexts,carefullyshowingwhathesdoneandwhy-andhowtha...
《代替VBA!用Python轻松实现Excel编程》内容简介:在数据分析方面,Python实际上已经远远超越VBA,因为使用Pyhton提供的数据处理函
《人生困惑20讲》内容简介:● 轻松解开20个困扰我们的日常难题 如何轻松愉快地摆脱坏习惯?什么时候该去看心理医生?如何妥当地向
《10小时突破托福句子写作》内容简介:《10小时突破托福句子写作》是一本托福写作辅导图书,重在攻破托福句子写作,旨在帮助考生备
《猫、爱因斯坦和密码学》内容简介:从凯撒大帝到神探卷福,从物理、哲学到密码学,以时代为舞台,以宇宙为主角,全程无废话:就为
Formuchofthelasthalf-century,GeorgeDickiehasbeenoneofthepreeminentphilosophersof...
经过统计,当前中国至少有3000万左右适婚年龄后的男性娶不上老婆,而成为单身汉,这部分人中的大部分将可能一生无婚、终老孤寂。
《重塑IT》内容简介:本书是由MuleSoft公司多名专业人士编写的、围绕API各个方面的文集,主题涉及API在企业中的战略意义、API战略的
《酷儿理论》一书是我的一部译文集。其中所有的篇章都是我1999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参加性别问题研讨班期间搜集到的。那个研讨班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