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的无知与傲慢:索罗斯给开放社会的建言》内容简介:索罗斯是当代西方著名的哲学家卡尔波普的学生,他的思想和世界观深受其哲学思想影响。他在《这个时代的无知与傲慢:索罗斯给开放社会的建言》一书中谈到了其对人类行为的易错性,思维与真相等问题的理解,认为“我们身处一个不完美的社会,人类行为具有彻底的易错性”,试图从认识论层面重新激发人们对当今世界的看法。
索罗斯还在书中谈到了自己对911事件、反恐战争、以及美国民主自由世界观的看法,针砭时弊地指出这个时代缺陷———暴政、暴戾、无知以及傲慢;同时,也提出了他对开放世界的谏言。
导言
第一章 思维与现实
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永远和真实的世界不相一致,因为我们本身就是这世界的一部分。我们在无意识间的想法也成了我们必须要考虑的。理解思维与现实的关系,就好比射活靶。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也在改变着世界。这样一来,人们便无法对世间万物获得完美的认识。
第二章 开放社会的意义
一个开放的社会不但承认,并且还接受现实中固有的不确定性。开放社会的特征在于,当中存在一些有助于人们应对不确定性的制度。经济活动以市场为导向,参与者也拥有决策的自由权利。只要选择的空间足够充分,参与者便能就资源进行最佳配置。金融市场也为参与者判断投资决策正确与否提供了有效的反馈机制。
第三章 美国出了什么问题?
当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不顾国际舆论和国际法的反对一意孤行地歪曲事实,世界秩序便会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这些情况让我措手不及。我一直将美国看作民主国家的典范和开放社会的旗帜,但谁能料到这样一个国家会成为世界秩序的威胁?
第四章 感觉良好型社会 75
作为感觉良好型社会,美国无法长盛不衰。如果想继续领导世界,美国就必须勇敢面对失意的现实。有政客愿意站出来传达这样一条信息吗?如果真有政客愿意这么做,但人们听得进去吗?毕竟,感觉良好型社会不愿接受半点坏消息。
第五章 世界秩序出了什么问题? 101
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国家利益,我们还应关心人类的共同利益。可是这种想法或许太过理想化了。我想再次强调,感觉良好型社会不愿面对残酷的现实。美国的政客不愿意质疑反恐战争,那么他们还会告诉选民我们对世界负有独特的责任吗?和他们支持者的利益相比,谁更重要?
第六章 探索替代方案 129
在可预计的未来,没有一个主权实体有能力取代美国,但是美国的影响力在布什总统执政的八年时间里急剧衰退。不幸的是,下一届政府发现自己很难恢复美国过去享有的领导地位。
第七章 全球能源危机 145
全球变暖,资源诅咒以及主要经济体——美国、欧洲、日本、中国和印度对政局动荡的国家和地区的依赖性与日剧增;资源供应紧缺和中东地区的不稳定性逐步恶化。所有的线索组成了一场严峻的全球危机——一场对全人类都将构成威胁的能源危机。
附录 框架原型 157
致谢 195
福柯(1926—1984)是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在当代学院中的地位无人能及。福柯试图向人们表明,现代主体是如何在历史过程中
本书收录巴特的两种著作,前者约14万字,后者2万余字。1952年巴特进入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从事词汇学和社会学研究,在其后的七年间在
《英雄宝镜》内容简介:《图说经典系列:英雄宝镜(彩色图文版)》收录了葛拉西安《英雄》《慎思明辩》《批评大师》《政治家》四部名
《有限与无限的游戏》内容简介:在这本书中,詹姆斯·卡斯向我们展示了世界上两种类型的“游戏”:“有限的游戏”和“无限的游戏”
这是一个平凡女孩,她跟我们大多数人一样,过着平凡的生活,生活中并无波澜,生命中也并无惊喜。直到有一天,她发现幸福并不是长
杰瑞米·斯坦格鲁(Jeremy Stangroom),英国社会学理论家,哲学研究学者。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曾在大学任教,教授心理学和社会学。1...
《人生的智慧》内容简介:本书是叔本华的心血之作。叔本华以简单的语言道破人生智慧,分章阐述了人类主体的美好素质:品格、智力、
本书刚刚荣获2005度“美国亚洲学会列文图书奖”。作者2000年出版的另一本专著《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的互惠则与社会网络》
《人生因孤独而丰盛》内容简介:周国平亲选全新散文集,书中包涵了:如何让生命回归单纯、怎样去寻求智慧的人生、如何做到简单的生
当我们遇到生死抉择的时候,为什么我们常常违背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而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可是,当我们口口声声说生命至上时,为什么
《当时只有我和你》内容简介:本书是昔酒创作的一部充满想象力的作品,灵感源于她对大自然的感悟与热爱。全书分为八个部分,以一个
本书作者色诺芬是苏格拉底的弟子,他回忆了苏格拉底一生的言行,着重追述了苏格拉底对政治、宗教和道德等问题的看法。苏格拉底是
《商业模式参谋:实战·策略·案例(第2版)》内容简介:企业生存,有着一些必然要素:资本、品牌、人力、产品、市场、商业模式、技
Thisbookisadefenseofmodalrealism;thethesisthatourworldisbutoneofapluralityofworl...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晚清以来的中国人如何从“常态”变成“病态”,又如何在近代被当做“病人”来加以观察、改造和治疗的漫长历
《交往行为理论》这部著作是涉及面相当广泛。这部著作中,马克斯・韦伯(MaxWeber)占据了一个更为突出的位置,并且这些诠释的素
张智皓中正大学哲学系、经济学系双学士,现就读于中正大学哲学研究所,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哲学、应用伦理学。热衷哲学教育,关注社会议题。多次担任哲学讲座讲师,致力于用...
理查德·桑内特(RichardSennett),1943年生于芝加哥,现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并担任学术校长(AcademicChancellor)。他19
◆前言◆第一章困境◆第二章遗传◆第三章发展◆第四章涌现◆第五章攻击性◆第六章性◆第七章利他主义◆第八章宗教◆第九章希望
Deridedanddisregardedbymanyofhiscontemporaries,MichelFoucaultisnowregardedaspr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