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对哲学发生兴趣,是在1923年读柏格森的《给意识的直接材料》之后,他认为“哲学真了不起,可以教人认识真理!”虽然萨特的思想一生都在变化,但他始终以“人”做为他的思考焦点。因此萨特把他的存在主义称作“人学”。在萨特看来,自由是人存在的基础,人之所以比物高贵,正是因为人可以自由地决定自己的存在,自由地选择自己的本质。因此萨特提出来:存在先于本质。弄清楚“存在”、“虚无”、“自由”和“他人”的关系,就基本理出了《存在与虚无》的精神脉络。
《存在与虚无》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论述虚无问题;第二部分论述为自身的存在;第三部分论述为他人;第四部分论述有、做和存在。
萨特将存在分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两种。一块石头是一块石头,一点也不多,一点也不少。就石头来说,它是其所是,这件事物的存在总与它本身相合,这就是“自在的存在”。“自为的存在”实际是指人的存在。在萨特看来,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未来的我不一样,我的意识总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人正因为有意识,所以人的本质就不固定。人一生下来,他没有本质,而只好做为存在体存在世界上,本质是后天的,是通过人的意识自由选择的,意识选择是纯粹个人化的事情,每个人的选择都不相同,因此,人的本质也不相同。“存在先于本质”的意思就是这个。
但是人总不能忍受人的本质的不固定性,这种情境造成人的不安全感受,所以,人要努力寻找使自己由“自为的存在”变为“自在的存在”,变得像那磐石一般有不可动摇的坚实性。然而这可能吗?萨特沮丧地看到,由于人有意识,这可恶的意识,使人总处于摇摆之境。只要人活着,他就找不到他的坚实性。人的存在的极端不稳定性和偶然性是他命中注定,是悻论。
于是,人面对着虚无。没有他自己时,世界对他是一片虚无,有了他自己,这个自己却是本质空缺的自己,所以他面对的仍然是虚无的感觉。不过人类特有的尊严在这里诞生了。萨特自豪地说:正是这种虚无才是行动意志的基础。于是,“自由”的概念被提了出来。
萨特对自由简直是着了魔的,这是一种无限的自由,一种绝对的自由。他说:“人命运是自由的。意味着人要做上帝。”“一旦自由在一个人的灵魂里爆发了,神明对这个人就无能为力了。”这些响亮的口号不难想象在战后,一片价值废墟之上,是如何振聋发惯了。人生而自由,是不应该受到奴役的,德国法西斯是倒行逆施,两次世界大战彻底摧毁人类对于上帝的信仰,所以,小知识分子由衷地感谢萨特为他们提供一种非传统的思想。存在主义号召人们面对恐怖与荒谬的现实而又能看到人尊严并保持自己的特性,对他们来讲,这是一条十分理想的自救之途。
“他人即地狱”是萨特流传深广的思想。个体有了自由,必须面对他人。我们两个人不能成为一个人,其根源就我们的意识多样性。你想的和我想的不一样,这使我常常觉得恐慌,因为我看见我所设定的世界突然间从我的手指尖逃脱了,逃向另一个人的设计之中、这个人不断地注视着我,因为我也是世界的一部分,所以他也企图设计我,于是我被迫要变成他者的存在,我原始的堕落就是因为他者的存在造成的。
《恶心》是萨特最喜爱的小说,在这部小说中,萨特突然发现了“恶心”这种人类普遍共有的心情。他的存在主义思想一下子被打开了。里面的主人公洛根丁原来对自己的存在、对外部世界没有什么清醒的认识。但突然有一天,他感到浑身不适,开始了恶心感,也就是从那时候起,他意识到了自己的存在,恶心是对现实世界的体验,是因为认识到自己存在的荒谬感而生发的生理反应。萨特说,人只要认识自己的存在,就永远会有恶心感。萨特在战争期间有10个月的时间被关押在纳粹贝尔森集中营,他的荒谬、恶心、虚无的体验都是贝尔森给他的。
萨特在战后走出了书斋,积极推行社会主义学说,1956年布达佩斯事件改变了萨特的态度。70年代之后,萨特的影响逐渐被福科、德里达等解构主义哲学家代替。
目录
导言 对存在的探索
一、现象的观念
二、存在的现象和现象的存在
三、反思前的我思和感知的存在
四、被感知物的存在
五、本体论证明
六 自在的存在
第一卷 虚无的问题
第一章 否定的起源
一、考问
二、否定
三、虚无的辩证法概念
四、虚无的现象学概念
五、虚无的起源
第二章 自欺
一、自欺和说谎
二、自欺的行为
三、自欺的“相信’
第二卷 自为的存在
第一章 自为的直接结构
一、面对自我的在场
二、自为的人为性
三、自为和价值的存在
四、自为和可能的存在
五、自我和自我性的圈子
第二章 时间性
一、三维时间的现象学
二、时间性的本体论
三、原始的时间性和心理的时间性:反思
第三章 超越性
一、作为自为与自在关系类型的认识
二、作为否定的规定
四、世界的时间
五、认识
第三卷 为他
第一章 他人的存在
一、难题
二、唯我论的障碍
三、胡塞尔,黑格尔,海德格尔
四、注视
第二章 身体
一、作为自为的存在的身体:人为性
二、为他的身体
三、身体的本体论第三维
第三章 与他人的具体关系
一、对待他人的第一种态度:爱、语言、受虐色情狂
二、对待他人的第二种态度:冷漠、情欲、憎恨、性
虐待狂
三、“共在”(mitsein)和“我们’
第四卷 拥有、作为和存在
第一章 存在与作为:自由
一、行动的首要条件便是自由
二、自由和人为性:处境
三、自由与责任
第二章 作为和拥有
一、存在的精神分析法
二、作为和拥有:占有
三、论揭示了存在的性质
结论
一、自在和自为:形而上学概要
二、道德的前景
附录:译后记
修订版说明
萨特生平、著作年表
主要术语译名对照表(法―汉)
萨特(1905-1980),二十世纪法国声誉最高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是战后法国知识界的一面
《AlphaGo如何战胜人类围棋大师:智能硬件TensorFlow实践》内容简介:本书主要阐述了当前机器智能的热点技术——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
《白鲸》内容简介:小说叙事者以实玛利厌倦陆地的生活,登上裴廓德号捕鲸船当水手。船长亚哈在之前的一次航程中被白鲸咬去半截腿,
精彩摘录不加选择的知识冲动,正如不分对象的性冲动-都是下流的标志。——引自第9页语言不是已经表明了人生成逻辑的能力吗?它无
这份讲义是当代逻辑入门课程的教材,内容大约是一阶逻辑的前部,可作为教科书或参考书,用于哲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和语言学等院
本选集分为四卷。第一卷是1843-1859年的著作,第二卷是1857-1871年的著作以及《资本论》节选,第三卷是1871-1883年的著作,第四卷
《手把手教你港股打新》内容简介:本书通过案例和操作详细介绍了港股的投资方法和盈利技巧。全书共11章,分别介绍了港股打新的原理
第一部分一般性导论第1章引言:理性与自由第2章社会选择的可能性第二部分理性:形式与实质第3章选择的内在一致性第4章最大化与选
路上觀察學經典之作「如果外星人登陸地球的話,做的大概也就是這些事吧!」(咦?)路上有這些東西,你知道嗎?只能上下,卻通不
《云原生数据库:原理与实践》内容简介:本书详细剖析了作为核心基础软件系统的数据库在云计算时代的技术演进历程,从架构设计、实
迈耶夏皮罗(Meyer Schapiro, 1904—1996),曾为哥伦比亚大学校级教授,艺术史学科中*卓越的人物之一,与思想史界的以赛亚伯林齐名,长期以来被...
《世界的逻辑构造(新版)》内容简介:卡尔纳普是20世纪著名的分析哲学家,维也纳学派的领袖之一。本书是他早期的代表作。本书运用
《灵魂只能独行》内容简介:哲学家、散文家周国平亲自编选,收录历年散文中最有价值的精华篇目,影响数代中国年轻人的人生智慧,尽
《时间的秩序》内容简介:◆“让物理变得性感的男人,下一个史蒂芬·霍金”、意大利物理学家卡洛·罗韦利《七堂极简物理课》之后全
《成功心理学(修订第5版)》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以成功为主题的心理学教材,出版至今已再版5次,长销不衰。本书从重新定义成功出
《我们的世界是真实的吗》内容简介:什么是“真实”?你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就是真实的吗?如果是做梦时看到的景象呢? 你又怎
《巴托比症候群》内容简介:☆诺贝尔文学奖大热人选、博尔赫斯与卡尔维诺的当下传人、著名导演阿尔莫多瓦最钟爱的作家之一恩里克•比
绝大多数有知识的人今天仍然认为数学是关于物质世界的不可动摇的知识体系,数学推理是准确无误的。这本专著驳斥了这种神话。作者
余虹,1957年2月生,文学博士。学术专辑:个人简历:暨南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比较文艺学方向博士。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文
《SAT作文(第2版)》内容简介:《SAT作文(第2版)》共五章:第一章SAT作文总述,第二章SAT满分作文点评,第三章12篇SAT作文修改及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