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娜・德・波伏娃(1908―1986)―享誉世界的法国著名作家,当代最负盛名的女权主义者。存在主义的鼻祖让-保尔・萨特的终身伴侣,她的存在主义的女权理论,对西方的思想和习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西蒙娜・德・波伏娃一生写了许多作品,《第二性》是她获得世界性成功的一部巨著,是“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智慧的一本书”,被誉为女的“圣经”。成为西方妇女的必读之书。
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称她为“法国和全世界的最杰出作家”;法国现任总统希拉克则在一次演讲中说:“她介入文学,代表了某种思想运动,在一个时期标志着我们社会的特点,她的无可置颖的才华,使她成为一个在法国文学史上最有地位的作家。”
女人,为我们熟知而又陌生,自从地球有人类以来,她就成为永恒的主题,备受人们的赞誉、诅咒和诋毁。
伟大的女人和伟大的男人一样崇高、神圣;险恶的女人和狠毒的男人一样凶残、卑鄙。
第二性―人类求索中的女性哲学。向所有读者,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揭示了当代妇女面临的问题;生命的自由、堕胎、卖淫和两性的平等。
当代妇女问题探寻 历史与永恒的品味
译者前言
《第二性》的作者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de Beauvior.1908-1986)是当代法国最杰出的存在主义的女权作家,也是学识渊博的女学问家。
她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萨特的终身伴侣,他们虽然共同生活了50年,却没有结婚,因为“我们认为,按照我们的信念行事,认可这种非正式的婚姻状态,是合乎道德的”(引自《波伏娃自传》,第二卷)。
1943年,波伏娃的长篇小说《女宾》问世,从此,她一越而成为作家。
1945年,她以反法西斯为主题的小说《他人的血》出版,在法国引起强烈反响,她的作家才华得到公认,在短短的两年中,这部小说就再版了32次。
战后,她把主要精力放在妇女研究方面,1946-1949年,全力以赴地投入了《第二性》的创作,1949年,《第二性》在法国出版,立即轰动一时,被誉为“有史以来的讨论女人的最健全、最理智、最有智慧的一本书”,甚至被尊为西方妇女的“圣经”,从而成为西方女权主义的理论经典。
1952年,该书被译成英文,在美国一版再版,成为当时美国的最为畅销的书籍之一。此后,该书被许多国家出版,成为各国妇女研究者的必读之书。
1986年,我国湖南文艺出版社在国内第一次出版了《第二性》的第二卷,书名为《第二性-女人》。
由于这个版本是根据台湾译本印制的,书中除有些术语和内地不尽相同外(如把“无产者”译成“普罗大众”),有些哲学性的论述被删节,也有的地方被望文生义,给读者造成明显的误解。
后来不久,友谊出版公司也出了一个译本,名为《女人是什么》,这个译本的译文要比台湾译本准确和流畅多了,只可惜它也只译了《第二性》的第二卷。
由于上述原因,国内目前还没有出版过《第二性》的全译本,虽然近十几年来我国妇女研究画业在逢勃发展,广大女人工作者、妇女理论研究者以及许多关心妇女问题的人,都希望能及早看到《第二性》的全译本。
本书分上下两卷,第一卷主要是从女性群体的角度去讨论女人问题,是全书的理论框架。
作者首先从生物学的角度探讨了雌雄两性的性生活,从最简单的单细胞动物一直到复杂的哺乳动物,详细论述了单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种种表现,揭示了动物界当中出现的雌雄分体、雌雄同体、雌雄间体和雌雄嵌体的有趣现象,认为单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驳斥了将女性等同于子宫或卵巢的观点。
接着,作者介绍了精神分析学的妇女观,认为弗洛伊德的所谓的“恋父情结”,是根据他依照男性模式得出的“恋母情结”炮制出来的,实际上女性是否存在“恋父情结”,大可质疑;从而批判了弗洛伊德的以男性为中心的、把女性的生理、心理和处境归结为“性”的“性一元论”。
作者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认为马克思主义有关妇女的论述,对妇女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尤其是私有制或世袭财产的私有制的出现,是妇女受压迫的一个根本性根源的观点,对研究妇女的历史和现状更是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作者认为,从经济角度研究妇女,是历史的一大进步,社会主义制度终将消灭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但“经济一元论”也是有其局限性的。
作者还用大量篇幅论述了从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苏联社会),妇女的处境、权利与地位的变化,揭示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事实。
作者接着讨论了东西方神话中的妇女权利与地位,指出了对处女的崇拜只是在私有制出现以后,男性为了保证世袭财产能够在父系范围内继承,才确立的一种制度,而妇女因此才成为生产继承人的工具的这一重要的历史事实。作者指出,与此相反,在私有制出现以前,即在远古时代,人们恰恰认为处女是“邪恶的”、“不吉利的”,并把处女交给过路人或神殿的僧侣。交给前者是因为,过路人对处女的“魔力”可能满不在乎,交给后者是因为,僧侣具有神圣的力量,可以战胜处女的“魔力”。
作者还以司汤达和D・H・劳伦斯等五位作家为例,讨论了西方文学对妇女的态度。
译者前言
作者序
第二卷 序
第一卷 事实与神话
第一部 命运
第一章 动物的性生活:生物学的论据
第二章 性一元论:精神分析学的妇女观
第三章 经济一元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妇女观
第二部 历史
第四章 游牧族中的女人
第五章 早期农耕时代的女人
第六章 父权时代与古代社会
第七章 从中世纪到十八世纪的法国女人
第八章 法国大革命以后:就业与参政
第三部 神话
第九章 梦想、恐惧与偶像崇拜
第十章 五位作家笔下的女人神话
第十一章 神话与现实
第二卷 当代女性
第四部 女性形成
第十二章 女孩
第十三章 少女
第十四章 性发动
第十五章 女性同性恋
第五部 处境
第十六章 结了婚的女人
第十七章 母亲
第十八章 社交中的女人
第十九章 妓女
第二十章 中老年女人
第二十一章 女人的处境与特性
第六部 生存之辩
第二十二章 自恋
第二十三章 情妇
第二十四章 修女
第七部 走向解放
第二十五章 独立的女人
结论
人名与专用术语英汉对照表
《车尔尼钢琴初级教程(作品599)》内容简介:《车尔尼钢琴初级教程(作品599)》是钢琴初学者提高手指技巧和音乐表现能力的专业训
《生命密码2》内容简介:这本书分为四部分,从四个角度阐释了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基因科学知识。解读植物的演化:“水果自由”到底还有
《马基雅维里时刻》内容简介:《马基雅维里时刻》绕开后人归纳出的理论概念,返回历史语境的细节之中,揭示现代社会从中世纪脱胎出
博弈论的目的在于巧妙的策略,而不是解法。我们学习博弈论的目的,不是为了享受博弈分析的过程,而在于赢得更好的结局。博弈的思
开放的社会科学,何以可能?究竞应该如何建构?这是诸多社会思想家试图努力作出回应的试题.伊里纽尔·华勒斯坦等人在所著中,循着历史
《哲学问题》内容简介:这本10万字的小书,是罗素的哲学导论性读本。因其内容非常明确且引入了崭新的观点,被罗素称为“廉价本的惊
《北美思维导图作文》内容简介:果果是一名三年级小学生,他在写作文的时候遇到了麻烦,不知道写什么,更不知道怎么写才能写好。在
《叶秀山全集·第二卷》内容简介:本选题分类结集叶秀山先生全部已经出版的专著,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所有论文,以及部分笔记、札记
作品目录第一篇 科学史与“事实”崇拜第1章 导论第2章 面对事实的历史学家和科学史家第3章 科学史中的辉格史观问题第4章 事实和
《伪雅史》,本书是一部史料丰富、知识性强、妙趣横生的文化著作,摈弃了一般学术著作枯燥、学究的特点。作者简介 弗雷德里克·
该书严肃而极富创造性地探讨了虚拟生活的本体论意义。所谓虚拟生活是指人类在未来利用成熟的虚拟技术,生活在数字技术创造的虚拟
《医教结合教育康复模式实践研究》内容简介:《医教结合教育康复模式实践研究》介绍了上海市虹口区小学阶段随班就读、特教班、特殊
《SaaS商业实战》内容简介:本书与同类书稍有不同的是,我并没有把它写成一本SaaS规范性指导书,所谓规范性就是教导读者“应该”如
《高老头》内容简介:《高老头》是巴尔扎克最具影响力的长篇小说之一,收录于“人间喜剧”系列。故事背景设定于19世纪20年代的巴黎
☆柏拉图可为挚友,但真理更值得热爱☆20世纪具有世界性影响的重要哲学家、存在主义大师雅斯贝尔斯写给青年人的哲学入门书☆人、世界、历史、信仰与启蒙……有关哲学的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第2辑)》内容简介:本书为社会科学类论文集,分为专题研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
《道德认同与价值认同: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伦理认同研究》内容简介:全书分为理论篇和经验篇两个部分。理论篇力图阐明核心价值观转化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内容简介:这回彻底读懂《孙子兵法》!通俗通透解读经典战例,逐字逐句讲透兵法原意。《孙子兵法》6111字
《简朴的哲学》内容简介:为什么有这么多哲学家把简朴的生活等同于美好的生活?为什么简朴总是会和智慧沾边?挥霍和奢侈应该被视为道
维尔纳·桑巴特,WernerSombart(1863~1941),德国经济学家、社会学家。1863年1月19日生于德国埃姆斯勒本的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