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鲁迅始于中学时代,记得刚进学校,便买了一册《鲁迅小说集》。然而,在明净的玻璃窗下,*多只能在字面上浮游一些时,至于深隐的意义,那是无由体察的。到了“文革”,阅读才算是比较有系统,虽然买不到全集,但所有的单行本都给我弄齐了。与其说这是书林中的一次邂逅,无宁说是带有一定意向性的选择。不过,只有这时候,我才意外地发现,鲁迅的著作原来是一服强力止痛剂。
“文革”初期,我被打成“小邓拓”、“牛鬼蛇神”,后来被红卫兵运动冲掉了。几年后,父亲先后两次被打成“现行反革命”,有一年多的时间被关押在一个叫“三结合”的监房里。大姐为了同隔别多年的丈夫团聚,于是成为“偷渡犯”,入狱不下数次。那时,“群众专政”是不管吃饭的,我便充当了一个送粮食的脚色,奔走于“大队”与“公社”之间。*荒诞的有一次,因为送粮食的时间晚了,把我也给关了起来,直到一周过后才被释放出来。每当政治运动届临,宣传队工作队进驻村子,不问而知,我家必定*先成为审视的对象。惊恐、焦虑、屈辱和苦痛笼罩了每一个日子。在这个世界上,有谁能给我慰藉?谁能给我以生存的勇气,教我走人生的长途?我庆幸自己能够阅读,因为在焚余的有限的书籍中,我得以重新认识那个叫鲁迅的人。
是人,不是神。人们谈“文革”是“现代造神运动”,其实所造的乃是别的神祗,并非鲁迅。鲁迅永远是无权者的灵魂的保护人——这是我,从自身多年的生活和阅读经验中所感知的,而不是从圣谕或权威著作中获得的结论。鲁迅从困顿中来,深知底层的不幸;他经历过各式革命: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国民革命、共产革命(除了出版物,主要通过左联及留苏朋友的关系),对革命和革命者有深刻的观察;他一直经受黑暗的压迫,从国家这头怪兽到出没无常的鬼蜮,都曾一一见识过,交战过。他站在壕堑里,但有时也走出来,露出笔直的颈项、骨头和血肉,抵抗背腹两面的夹击。然而,即使在搏战*激烈的时候,他仍然不忘以宽大的布衣护卫弱小的一群。他说过,他本人更偏于“姑息”的一面。然而,社会不容他姑息,他唯一可选择的只有抗争。
“文革”进入后期,气候不但不见晴朗,反而愈加恶劣。在乡村寂静的夜晚,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我一共写下十余篇论文:《鲁迅论秦始皇》、《鲁迅与瞿秋白》、《鲁迅论〈水浒〉》、《鲁迅论写真实》……这些文字,都是为当时的时代语境所激发的,而且都同鲁迅有关。除了论《水浒》一篇在多年以后拿出发表外,其余没有发表,写作时根本就没有想到要发表,相反极其害怕被发现。稿纸写满后,便小心地一页一页投放到木匠朋友为我的桌子特制的活动夹层里。我不是一个勇敢的人。鲁迅当年说他是戴枷锁跳舞,我却是在枷锁中静静地呆着,想象当众跳舞的幸福。记得巴金曾经说他在“文革”中翻译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每译到那些诅咒沙皇暴政的话,就有一种复仇般的快意。我很能体会这种心情。
[前言]朋友告诉我,说有一位海上批评家说我是鲁迅的“凡是派”,问我意下为何?我回答说荣幸之至,只是愧不敢当。在中国,鲁迅是唯一使我确信的一位真正能为中国的进步和底层大众的命运着想的知识分子。不同于权势者,他没有指挥刀可供驱遣,所以教人向往者,全凭人格和思想的魅力。然而,以他的博大、崇高、深邃,实在难以追蹑,用一句古话来说,就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所谓“止”,换言之,也就是虽欲“凡是”而不能。举*简单的例子。鲁迅要英俊出于中国,甘愿做“人梯”,让别人踏着他的肩背攀登向上。他后来加入左联,就是乐于为激进的青年所利用,但从当时的私人通信看,他早已看清这班人“皆茄花色”,却仍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份做牺牲的用心,坦白说我是没有的,相信那位自以为超拔的批评家也未必便有。
狂人所目睹的吃人的惨剧是在夜里展开的;单四嫂子的希望是在夜里破灭的;神往于革命的阿Q,是在夜里迷迷糊糊地被提到县城里去的。陈士成、祥林嫂、魏连殳、子君,还有范爱农,还有柔石,或死于阒寂之夜,或死于喧阗之夜,或死于余生者的无尽的怀悼之夜,总之是在夜里。整个吉光屯为夜——昏睡的白天——所笼罩,不然,何以要点长明灯呢?……守夜者的故事已经远去,惟夜留下,以及出没无常的兽群……”人生*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他常常慨叹于中国人的健忘。权势者的愚民手段之一,就是不避重复地粉饰现状,篡改历史。身为奴隶尚不足悲,可悲的是安于做奴隶。“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卡夫卡只有天堂,没有道路:鲁迅则只有道路,没有天堂。——林贤治人生*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卡夫卡只有天堂,没有道路;鲁迅则只有道路,没有天堂。瞿秋白说:鲁迅是野兽的奶汁所喂养大的。
林贤治,1948年生,广东阳江人。著有诗集《骆驼和星》、《梦想或忧伤》,散文随笔集《平民的信使》,评论集《胡风集团案:20世纪中国政治事件与精神事件》、《守夜者札记》、《自治的海图》、《时代与文学的肖像》,自选集《娜拉:出走或归来》,传记《人间鲁迅》、《鲁迅的最后十年》等。主编《20世纪外国文化名人书库》、《蔓陀罗译丛》、《流亡者之旅译丛》、《流亡者丛书》、《世纪散文丛编》等丛书丛刊多种。选编《绝望的反抗》、《野百合花》、《鲁迅档案:人与神》等数十种。
《低到尘埃里:张爱玲情事》内容简介:本书深入浅出地揭示了一代才女张爱玲情感世界的惊世与婉曲。关于张爱玲情爱生活的文学传记,
郁达夫小全集:故都的秋 本书特色 《郁达夫小全集: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精选散文集。精选了他创作的各种散文百余篇。郁达夫一生为新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
一切都是刚刚好 本书特色这是关于爱如何成就彼此的故事,是佛菩萨说“一切都是刚刚好”的喜乐故事。 一个海拔4500米处被人遗忘的藏区塔须村,一个平凡的台湾医生杨重...
山河之书 本书特色 余秋雨代表作《山居笔记》绝版,增补更名全新面市!《山居笔记》1998年出版后,立即引发一场全民阅读风暴,重印百余次,销量逾300万,是余秋雨...
爱是悲悯的时光-夏丏尊作品精选 本书特色 夏丏尊清新自然的的文字,呈现出淡雅风致、性苦而平和的济世情怀。本书精选夏丏尊各种体裁文学作品,以率真质朴的笔法,丰富细...
《微信互联网平民创业》内容简介:《微信互联网平民创业》是一本关于“如何赚钱”的书。我想教会更多的平民,如何通过高效使用微信
人间草木 本书特色 《人间草木》是汪曾祺优秀的散文集。看花鸟看虫鱼,看的都是人生。谈食物谈故人,谈的都是情怀。平平淡淡的文字里面,流淌着一种叫做生活的东西,*简...
华兹华斯是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也是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中最伟大和最有影响的诗人。他的作品一扫古典主义雅致雕饰的诗风
心与物游 本书特色 作者通过乡村生命形式的美丽,以及与它的对照物城市生命形式批判性结构的合成,提出了他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哲学。他的文...
慕容雪村随笔集 本书特色 《慕容雪村随笔集》:昔日红颜,落雪满山,光阴里浮生如烟。是谁在夜里,为你撑起青纸伞,让终生悲欢都绽放在瞬间。慕容雪村随笔集 节选 《慕...
爱情.限量版 本书特色 它是用一颗纯洁无瑕的心灵,谱写出的*唯美的“爱情观进行曲”;它积累了生活能量、释放了回忆种种,像是在对过去的自己告别,又像是在为明天的到...
倒流河 本书特色 本书系汇集了众多当代一流名家自选的代表作品,专为文学爱好者量身打造,引领读者进入当代文学的中心地带。《倒流河》为著名作家贾平凹的作品精选集。《...
岁月的智力游戏:夜光杯文丛 内容简介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女孩抱了一把芹菜就像捧了一束花的样子走出来,我想多美呀,在女孩的年龄。她可以把所有的东西——芹菜、鲜花、...
《别惹我》内容简介:一个美国家庭在法国诺曼底的一个小城居住下来,父亲弗雷德,装作作家,正在写一本关于诺曼底登陆的书,母亲玛
疏离的神情-张炜文集 本书特色 文学作品好比一座神秘“建筑”,对那些热心“建筑”的人来说,非走进去才有补益。显而易见的门,是故事、人物、思想、意境,这是留给普通...
《抢占心智》内容简介:江南春作为中国传媒教父,通过差异化定位、饱和式营销等方式成功抢占用户心智,帮助众多企业实现了产品与品
中国诗歌-2016年民刊诗选-2016.12-第84卷 本书特色 《中国诗歌(第84卷2016**2卷2016年民刊诗选)》为“中国诗歌&rdquo...
爱是地狱冥犬-巴别塔诗典 本书特色 巴别塔诗典 经典诗歌 经典翻译我始终一手拿着酒瓶,一面注视着人生的曲折、打击与黑暗……对我而言,生存,就是一无所有地活着。—...
笠翁对韵(名画.朗读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笠翁对韵》配图朗读版,附有重点注释。全书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
《刀背藏身:徐皓峰武侠短篇集》收入徐皓峰2012年5月至2013年2月间完成的三个短篇新作:《师父》《国士》《刀背藏身》。《师父》已获《人民文学》杂志短篇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