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以流亡為主題的著作,透過奧地利作家斯特凡.褚威格(Stefan Zweig)的生平鋪陳。
★褚威格如何從一個自主放逐者,成為無國之民的流亡者?
★本書探討這位享負盛名的暢銷書作家自殺的可能原因。為什麼有些流亡作家在新世界能如魚得水,有些則走上死亡之路?
★褚威格的一生,說明了藝術家身處亂世所應負的責任方面幾個永遠存在的問題:個人對蒙受同樣苦難者所應負的責任;政治在人文藝術領域裡的角色;藝術在教育裡的位置。
★ 2014年《序文評論雜誌》INDIEFAB年度圖書獎決賽入圍(傳記類)
2014年「美國國家猶太人書獎」年度最佳圖書獎(傳記類)
亞馬遜網路書店讀者4.5★評價
喧囂年代裡,褚威格的靜默人生
馬克思說歷史會重演,第一次是悲劇,第二次是鬧劇;而褚威格的人生則一再逆轉了這句名言裡的歷史重演順序,總是先鬧劇,然後悲劇。
斯特凡.褚威格(Stefan Zweig, 1881-1942),富有的奧地利公民,到處為家、居無定所的猶太人,著作等身的作家,泛歐人道主義不倦的提倡者,愛結交朋友者,崇高的反戰主義者,愛狗者,厭貓者,愛拈花惹草者,向男人拋媚眼者,面對年老的摧殘而變得卑怯者,面對神祕的死亡而鎮定自若者——褚威格屬於體現所在環境之魅力與腐化的那類人。
一九三○年代,斯特凡.褚威格已是世界上作品被譯成最多國語言的在世作家。他的長短篇小說和傳記引人入勝,一推出即暢銷。褚威格也是個知識分子,各種雅俗藝術的愛好者。但希特勒掌權後,這位大力提倡國際人道主義的名作家,才幾年光景就落入日益孤立的流亡生活。從倫敦到巴思到紐約市,再到奧辛寧、里約,最後落腳巴西貝德羅保利斯,然後於一九四二年,在該地一狹仄的平房裡,與妻子自殺了結一生。
褚威格曾被形容為「人類靈魂裡永遠的旅人」,流亡不只是政治、地理上,也是自我存在上、心理上的放逐,可能早在故鄉時他的自我放逐已然開始。褚威格認為他們那一代會像以色列的孩子那樣消逝,在沙漠裡漫無目的地徘徊,始終看不到應許之地。他嘆道:「怎麼看我們都是被擺錯地方。」
作者透過禇威格的事蹟,探討上世紀三、四○年代歐美兩地於人文思潮上的鴻溝,流亡者的鄉愁以及對新世界的允諾與失落,探究「流亡」狀態對於一個人的精神上的深度影響。此書也揭露褚威格如何透過他的作品、思想、行為,體現了一個時代的結束——歐洲這個西方文明典範的驟然崩解。
【書評讚譽】
「以抒情詩般的語言寫成的專題著作……《褚威格最後的放逐》其實不是——或者說不只是——褚威格晚年傳記。它是對脫序人生的個案研究,對不只失去家且不再能界定家之意義者的個案研究……普羅契尼克先生讓人深刻感受到戰時許多流亡者的感受……(他)筆下文字讓人心有戚戚焉。」
——《華爾街日報》
「縝密、有扎實的事前研究為基底、從頭至尾緊貼人性,《褚威格最後的放逐》刻畫一人和那人不盡的流亡。」
——《經濟學人》
「《褚威格最後的放逐》是讓人愛不釋卷、特別縝密、令人傷感且直率的專題著作。普羅契尼克以堅持不懈的調查為基礎,試圖釐清一位仍享有常人所無緣享有之名氣的作家自殺的動機。」
——《紐約書評》
「讓人獲益良多……一部從歷史、文化層面批判歐洲最黑暗時期的大作……褚威格的憂思才情在這部堪稱典範的專題著作裡得到最透澈的探討。」
——《泰晤士報》
「教人擊節讚嘆的一本書……普羅契尼克把重點擺在褚威格晚年,詳細探討他於一九三○、四○年代的流浪生涯——流浪到美國、英國和最後一站巴西。褚威格在紐約住過一段時間,而普羅契尼克以動人筆觸描述這位作家因其在猶太流亡人士圈子裡的獨特聲望所招來的困擾,特別是在歐洲境內仍有數百萬猶太人處於垂死困境之時。」
——NewYorker.com
「引人入勝的專題著作,探討一位逃離納粹魔掌,卻在一九四二年於巴西某城鎮,和第二任妻子蘿特自殺共赴黄泉的作家……褚威格不願向外人透露內在情思,但普羅契尼克的銳眼和善意的幽默帶我們進入這位具有深厚文化素養者的人格世界。」
——Vogue.com
「說到談褚威格的書,很難想像還有比這更好的,或更配得上如此複雜、多面向的一位人物的書。」
——《洛杉磯書評》
「《褚威格最後的放逐》兼具簡練、個性鮮明、步態從容的散文體優點……普羅契尼克擺脫傳統傳記從生至死的敘述窠臼,盡情發揮他的想法和他的散文功力。」
——《電信報》
「在普羅契尼克這部帶著悲涼況味的著作裡,斯特凡.褚威格代表歐洲萬千被迫漂流異鄉的知識分子……充滿洞見與深思且讓人無比傷感的一部著作,描寫一位遭歷史逼上悲慘漂泊之路的人。」
——《科克斯書評》
「喬治.普羅契尼克的描寫功力好得無以復加……普羅契尼克追索褚威格的足跡,揭開在他晚年將他吞沒的黑暗。而在他筆下,蘿特也以遠更完整的面貌呈現。他們自殺的消息讓欣賞褚威格者和他的友人震驚不已。《褚威格最後的放逐》使那最後一幕似乎更容易理解得多。」
——《獨立報》
導論
1 從奧德修斯到伊底帕斯
褚威格的人生一再逆轉了馬克思名言裡的歷史重演順序,總是先鬧劇,然後悲劇。
2 乞丐與橋
此時中央公園周邊的摩天大樓,讓褚威格想起圍住內院的一面宏偉城堡牆。那城堡主樓抵抗他的攻擊。
3 狂熱的偏執狂
一百個名字與你搜尋的目光靜靜地、耐心地相會,就像後宮女奴迎接主人,卑微地等待召喚,且欣喜於雀屏中選,得到寵幸。
4 靜默與喧嚷
褚威格把維也納、他母親、猶太教三者,在他發展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說成同一類:它們是教人放下執著的三位繆司。
5 一語一世界
語言原一直是他逃離世界的憑藉,但這時卻漸漸變成陷阱,因為他擔心他正全力投入的新語言,最終會腐蝕掉他的德語。
6 往咖啡館的路上!
咖啡館無法言喻且絕無僅有的美好,肯定與天方夜譚息息相關。普魯士的正步和維也納的咖啡館是無法並存的。
7 全球輪盤
涓滴之流,溪流,氾濫的洪水,衝激著人們湧往世界各地,從天上落下,被海水拋起,被拚命飛轉的紅黑輪盤隨意拋送到異地。
8 教育烏托邦
我的目標不是有朝一日成為大批評家或文壇名人,而是成為道德權威。
9 永別美國
她所給予斯特凡的,乃是一種篤定,不管他做什麼,都一定會有她陪著一起做的那種篤定。
10 戰時園圃
英格蘭人日復一日都這麼沉著冷靜,這是怎麼辦到的?褚威格一心想解開這個謎團。
11 跨越藩籬的樂園
歐洲式文明被困在殘暴壓制天性和肆無忌憚抒發天性的無可救藥的二進位電路上。戰前歐洲社會和納粹政權,兩者都犯了拚命為使社會達到最大的一致,而把個人真正自由的理想踩在腳下的錯。
12 緘默退場
他要她不要忘了他們,但也要她不要覺得孤單,要為所有愛她的人心存感恩。他告訴她,她定會看到更美好的世界,在那世界裡,摯愛不會遭拆散。
後記
致謝
註釋
隶书章法举要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要特点:1.引经据典鉴赏性强:本书的主体内容是选取在章法上有代表性、示范性、有风格特点的书法作品为范例,逐一介绍书作的作者、内容...
聊斋闲话 本书特色 《闲话聊斋》深刻揭露蒲松龄“愤青”本质,以及现代人看穿狐仙鬼怪表象下的真世情。麻辣说仙界、阳间和妖怪群体里的那些潜规则,做了神仙未必好,上头...
◎辛波絲卡是一九九六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她是第三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女詩人,第四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波蘭作家,也是當今波
帝国,联邦,无尽的银河战争!杀手,海盗,瑰丽的星际航程!因为卷入政治斗争而含冤入狱的阿洛伊斯·拉格朗日,本以为会在荒凉的
镜像后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认同-英美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内容简介 本书在对英美的中国观进行总体梳理、分析的基础上,具体探讨了“乌托邦文学”、“散文作品”、“美国边疆故...
水粉风景画法 内容简介 生活、大自然,是色彩训练的大课堂。通过风景写生,让我们向生活学习,向大自然学习,从生活和大自然中去认识美、表现美。好的风景画,不仅能使我...
不存在未出版的错误条目目录 导读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后记...更多>>导读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
中国诗史 内容简介 柳永本是个放浪而久不得志的文士,他在汴京流连*久,对于北宋中年的都市生活感受*深,所以他的作品能充分地代表当时的沉酣太平的人士们的变态心理。...
那一天開始,我連他是兒時玩伴的事情也忘記了。晄希莫名其妙地跟寬人保持距離,有一天寬人鼓起勇氣找晄希講話。跟晄希在一起,果
良友与晨光 本书特色 本书全面而完整地介绍了赵家璧主编、编辑或参与出版的现代文学丛书和文学单行本及其他丛书,内容较为丰富,图文并茂。书中收录了大量珍贵的原始版本...
时代漫画:1934~1937:一代漫画大师的摇篮(上、下册) 本书特色 倾情奉献《时代漫画》1934——1937上下卷选印本《时代漫画》是中国漫画史上一本*为重...
文化艺术出版社词学/民国诗学论著丛刊 本书特色 中国古典词学以词话、词选、词籍序跋、论词诗词、论词书札为主要文献载体,带有浓厚的个人主观色彩,进而衍生出不同的词...
这几本书都是十年前或更早的时候写的,那时我很自以为是,相信很多东西,不相信很多,欲望很强,以为已知的就是一切了。这些书里
罗兰.巴特的三个悖论 本书特色 在当代文学领域的研究中,罗兰·巴特依然具有无法估量的影响力,其在美国的影响力甚至可能比在他自己的祖国法国要更大。本...
雾都孤儿 内容简介 世界文学名著以其优美的文字、丰富的艺术表现及所展现的广阔的社会现实和深刻的思想内涵,长期以来一直为广大读者所喜爱。世界文学名著的阅读,对人们...
萧伯纳戏剧选 本书特色 乔治·萧伯纳是英国戏剧家。他在长达七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共写剧本五十一个;此外,他还是音乐评论家,剧评家,有关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的出色演...
空中惊魂--受伤铁鸟 本书特色 聚焦旷世劫难,破译轰动全球的空难真相! 一次空难就是一部惊险纪实小说。空中惊魂系列图书图文并茂,将旷世灾难活生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网络原名《变成BL男人的倒霉女人》,晋江文学网第一把交椅,四大美男的宫廷斗争+搞笑浪漫的年终大戏。男人的身体,女人的心理,至
江南士风 中国当代散文的一种文化选择(2011/8) 本书特色 肖玉华编著的《江南士风(中国当代散文的一种文化选择)》以江南士风为研究对象,对中国当代的江南文人...
在法兰克福,木心写道,飞越大西洋,伦敦消失,法兰克福出现,机组人员没发任何表格,心里有点痒兮兮。登录一个不设防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