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e.m.福斯特(1879~1970是20世纪英国著名的作家,其作品包括六部小说,两集短篇小说集,几部传记和一些评论文章。他的长篇小说几乎都是反映英国中上层阶级的精神贫困,在每部作品中主人公都试图通过挣脱社会与习俗的约束来求得个人解放。福斯特的作品语风清新淡雅,虽然人物的个性很容易被把握,但命运安排往往令人不可预测却又铺叙自然。八十年代以来《印度之行》、《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天使不敢驻足的地方》、《莫利斯》和《霍华德庄园》都被成功地搬上银幕,使福斯特的作品得到了更为广泛的流传。虽然这些作品反映的都是二十世纪初英国的社会状况,但其间表达的自由、平等与人道的精神对正在走入二十一世纪的人类社会仍有实际的借鉴意义。
《小说面面观》是几个讲座(克拉克讲座)的汇编,一九二七年春由剑桥三一学院主办。讲座用的语气是随性的,确确实实如话家常的,汇编成书后想来也该保持原来的语气更安全些,怕的是语气一去也就什么都不剩了。诸如“我”,“你”,“某人”,“我们”,“很是好奇”,“可谓”,“不妨想象一下”以及“当然”等词儿,每页都会不断出现,难免会使敏感的读者感觉不快;不过我想吁请这样的读者不要忘记,如果把这些不登大雅之堂的词儿统统去掉,别的,或许更高雅更重要的东西恐怕也会顺着它们留下来的漏洞给漏走了,而且,既然小说本身经常就是“话本”,面对庄严宏伟的批评洪流它也许会私藏下些自身的秘密,而宁肯托付给水洼和浅滩呢。
《小说面面观》是福斯特唯一的文学批评专著,全书分故事、情节、人物等八个题目。列举几十位作家与作品,讲述长篇小说的构成、因素和相互关系;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听起来是教人怎样写小说的,实质上是教人读小说的,因为正确的阅是写作的前提。作者足成功的小说作家,用自己的经验和体会批评小说,成功是必然的。
我们这个讲座是跟三一学院研究员威廉.乔治.克拉克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正是由于他,我们今天才会在这儿聚首,我们演讲的话题呢,也要从他这里起个头。据我所知,克拉克是约克郡人氏。他生于一八二一年,读的是塞德伯和什鲁斯伯里学校,一八四0年进三一学院深造,四年后成为该院研究员,并以院为家近三十年,直至健康恶化,临死前才离开学院。他以莎学研究著称,不过却出版过两本与莎学无关的闲书,值得在此一提。年轻吋他曾到西班牙游历,写了本生动的游记,名唤《甘孜帕稠》,读来赏心悦目。“甘孜帕稠”是他在安达卢西亚跟农民一起尝过的一种冷汤,他显然很是喜欢;事实上那儿的一切他显然都很喜欢。八年后,他去希腊度假,作为度假的成果出版了第二本书:《伯罗奔尼撒》。这本书要严肃得多,也沉闷得多。当时的希腊本就是更严肃的地方,比西班牙严肃,而且,当时的克拉克不但已经接受圣职,还担任了学院的发言人,而最重要是他是跟时任学院院长的汤普森博士结伴同游的,院长阁下可全然不是那种可以欣赏冷汤的人物。对骡子和跳蚤的戏谑自然也就见不大着了,我们看到的古文物的遗迹和古战场的旧址则越来越多。这本书除了学识之外,我们唯一还能感受到的就是作者对希腊乡村的热爱。此外,克拉克还游历过意大利和波兰。言归正传,回到他的学术本行。他策划了那套了不起的“剑桥莎士比亚”,合作者先是格洛弗,后来换了阿尔迪斯·赖特(两位都是三一学院的图书馆员),而且他得阿尔迪斯·赖特的襄助,出版了那套脍炙人口的“环球莎士比亚”。他为阿里斯托芬的一种新版收集了大量资料。他还出版了几本布道集,可是在一八六九年放弃圣职——这顺便也豁免了我们过于正经八百的义务。他之放弃圣职,是因为像他的朋友兼传记家莱斯利·斯蒂芬,像亨利·西奇威克①和其他同辈人一样,他发现没有必要再待在教会里了,而且他还写了本取名《英国教会现阶段之危机》的小册子,细细解释了还俗的缘由。结果他也自然辞去了学院发言人一职,不过留任学院的导师。他终年五十七岁,被所有认识他的人公推为可亲的学者、至诚之君子。诸位应该已然认识到,他是个真正能代表剑桥的人物。他代表不了这个广大的世界,甚至牛津,却最能体现剑桥诸学院的精神特质,这些特质或许也只有在座步他后尘的诸位能够真正欣赏,即:正直诚笃。遵照他的遗嘱,他的学院特将他的遗赠用于举办一个系列讲座,每年一届,讨论“乔叟以降英国文学的某一或某几个阶段”,并冠以他的大名以志纪念
福斯特(Forster.E.M.,1879-1970),英国著名小说家和批评家。出生在伦敦,少年时期在特恩布里奇公学上学,成年后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后成为该院的荣誉研究员,被认为是英国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家和批评家。作品有《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1905)、《最漫长的旅程》(1907)、《一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1908)、《霍华德庄园》(1910)、《印度之行》(1924)和去世后出版的《莫里斯》(1971);还有两个短篇小说集,以及广受欢迎的文学批评专著《小说面面观》(1927)。他的作品既有完整的故事,又富有象征手法,因此一直拥有广大的读者群,并有四部小说改编成为电影,为他赢得了更广泛的声誉。
一本最真诚、痛切的反思之书;一本振聋发聩的追问之作。80后作为代际意识,在这本书里得到了集中、深刻和独有的叙述与思考。作者
亲历中国科幻-郑文光评传 内容简介 本丛书的编辑宗旨不是面面俱到,而是像丛书名字中所陈述的,期望在新思维方面给科幻研究领域一些启迪。阅读中读者一定会发现,无论从...
◎辛波絲卡是一九九六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她是第三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女詩人,第四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波蘭作家,也是當今波
宋词通论 本书特色 《宋词通论》为“解读经典系列”之《宋词通论》,全书以论述宋词的发展轨迹、评述宋代各名家得失为主要内容,倡“龙头论”重视大词人作用,并以此化分...
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品图典 本书特色 《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品图典》是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品图典 内容简介 本书分四部,香包绣制、...
"StefanZweigwasadarkandunorthodoxartist;itsgoodtohavehimback."--SalmanRushdieThe...
细说红楼 本书特色 著名收藏家、红学家周绍良细勘《红楼梦》版本,详解原委。 细说红楼 内容简介 本书编选了周绍良研究红楼梦的全部重要文章,作为著名红学家,周绍良...
莫励锋诗话(第二版) 本书特色 我读《莫砺锋诗话》,*使我感动并赞许的就是他把自己一生的经历遭遇与心路的历程,同他对诗词的体会理解,完全融会在一起。他是用自己的...
苍凉的独白书写:寒食帖 本书特色 蒋勋多年在文学和美学上的耕耘,就时间的纵轴而言,他可算为人类文化的孝友之子,他是一个恭谨谦逊的善述者。就空间上的横轴而言,他是...
曹雪芹胆大包天 本书特色 《红楼梦》我至少读了五遍,我是把它当历史读的。开始当故事读,后来当历史读。——毛泽东曹雪芹胆大包天 内容简介 曹雪芹是从锦衣纨绔生活跌...
屈赋通笺-附笺屈馀义 内容简介 《屈赋通笺》是刘永济先生多年的研究成果,对屈原的每篇作品都作出解题、正名、审音、通训和评论,并提出自已的见解。如以《九辩》为屈原...
诗词格律诠解 内容简介 在中华文化的灿烂星空中,诗词是一颗璀璨耀眼的明星,它传承着古老的文明,彰显着传统文化独有的魅力。诗词不仅有文辞之美、意境之美,更有声律之...
幸福白皮书:幸福人生的100个简约法则 本书特色 幸福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它就在每一个人的身边,触手可及;幸福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具体现而现实的,我们可以感...
大家小书-金瓶梅人物 本书特色 “大家小书”是北京出版社的学术品牌。本次出版的图书共有18种,有一半的图书增加了图片。典雅而大方,宜读且怡心!大家小书-金瓶梅人...
判解研究(2003年第4辑 总第14辑)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审判实践中的重大疑难案件及司法解释,通过将法学理论运用于以司法实务的论述,总结法律适用的经验,为立...
《文艺风象·哈罗,查菲克!》是落落主编的杂志《文艺风象》的第六辑。作为本年度最后一本豪华特辑,本辑依然坚持全彩印制136P正
书信.自撰档案摘录及附录-罗念生全集(第十卷) 内容简介 书信跟日记一样,是私秘的、*能表现真性情的东西。罗念生是我国著名的古希腊文学翻译家,本书是他的全集第十...
刘若愚(James Liu,1926-1986),生前为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主要研究中国古典诗歌、诗论和文论,以及中西比较文学、比较诗学。他还著有《中国诗艺》、...
【编辑推荐】▶《视觉006:我停在你将回来的地方》以60页大跨幅版面,尝试向观看者展示什么才是真正有意义和有价值的旅行摄影。我
《扎根》:扎根、下放,三结合、五一六、富农、知青、学习班、赤脚医生、可以教育好的子女……这些陌生的词今天已经消失了。韩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