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史百家杂钞》是清曾文正公编纂的一部古文精华集,共二十六卷。该书是继姚鼐《古文辞类纂》之后的又一部著名的古文选读本,统道与文,影响极为深远。全书共分论著、词赋、序跋、诏令、奏议、书牍、哀祭、传志、叙记、典志、杂记十一类。毛泽东曾在给萧子升的信中称此书“上自隆古,下迄清代,尽抡四部精要”,可谓备极称许。
《经史百家杂钞今注》初版于1995年,此次由原注者中的熊宪光、蓝锡麟修订,校勘正文,完善注释,查漏补缺,纠正谬误,以期尽力给读者提供一部注释简当、便于阅读的可信赖读本。
序言
序例
上册
卷一 论著之属一
卷二 论著之属二
卷三 词赋之属上编一
卷四 词赋之属上编二
卷五 词赋之属上编三
卷六 词赋之属下编一
卷七 词赋之属下编二
卷八 序跋之属一
卷九 序跋之属二
中册
卷十 诏令之属
卷十一 奏议之属一
卷十二 奏议之属二
卷十三 奏议之属三
卷十四 书牍之属一
卷十五 书牍之属二
卷十六 哀祭之属
卷十七 传志之属上编一
下册
卷十八 传志之属上编二
卷十九 传志之属上编三
卷二十 传志之属下编一
卷二十一 传志之属下编二
卷二十二 叙记之属一
卷二十三 叙记之属二
卷二十四 典志之属一
卷二十五 典志之属二
卷二十六 杂记之属
玛琳娜·伊万诺夫娜·茨维塔耶娃于1892年10月8日出生于莫斯科。父亲伊·弗·茨维塔耶夫是莫斯科大学的艺术史教授,普希金国家造型艺术馆的创始人之一。母亲玛·亚·...
《全国学位英语统一考试指南(国开考生适用)》内容简介:本书是为参加全国学位英语考试的广大考生专门编写的具有实用性的复习用书
八十而立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邓友梅,自诩“八十而立”。自小在革命队伍里披风破浪,曾亲身经历了许多著名的战役,如洛阳战役、开封战役,直到百万雄师过大江。邓老194...
《爱是一种好得不得了的“病毒”》内容简介:蔡澜见识广博,懂的很多,人情通达而善于为人着想。琴棋书画、酒色财气、吃喝嫖赌、文
多项选择 本书特色 “你们不是被教育了,是被驯化了。”这是由1993年智利落考生“我”精心编写,献给老师的一份另...
2009-散文-21世纪年度散文选 内容简介 我社自一九八○年起,曾经编选和出版过《1980-1984年散文选》、《1985-1987年散文选》、《1988-1...
莱蒙托夫全集(全五卷)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1996年1版1印,由顾蕴璞、力冈等名家翻译,书籍设计师张守义设计装帧★ 书内含莱蒙托夫...
这无穷尽的平原的沉寂-魏尔伦诗选 本书特色 将魏尔伦的作品放在一起,人们会看到一种令人惊奇的混合物:既有温柔诚挚、高尚纯洁的感情,又有从玩世不恭的心灵中排泄出来...
作品目录我们仨第一部 我们俩老了第二部 我们仨失散了一 走上古驿道二 古驿道上相聚三 古驿道上相失第三部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附
鲁迅杂文精选-(全2册) 本书特色 鲁迅因为感同身受着中国社会的“弱者”的痛苦,而自觉地进行他的反抗,他以不断批判来体现自身(...
作品目录动静交错意趣生何为“隽永”诗的含蓄美画意与诗情说“清空”谈谈诗歌的“理趣”什么样的诗算有“意境”语不惊人死不休—
棕槐室诗 本书特色 《棕槐室诗》是作者(彭鹤濂)一生创作的旧体诗的结集,凡三编:《棕槐室诗》上下卷,《棕槐室诗续》和《棕槐室诗再续》。诗作颇受好评:钱钟书说:“...
恣意生长 本书特色 本书写了一代留守儿童荒诞成长记,故事生动有趣.又深深地带上了那个时代的印记。小说围绕朱小路和他的三个姐姐展开,妙趣横生的片断,将一代留守儿童...
外国现代派作品选(D卷)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选择**次世界大战以来欧美、日本、印度等国属于现代派文学范围内有国际影响的十大重要流派的代表作品。本卷书包括虽不属于...
红楼梦导读 本书特色《邓云乡集》十七种之一。 邓云乡与魏绍昌、徐恭时、徐扶明并称“上海红学四老”。本书是关于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经典普及读物。红学家邓云乡以...
小说中国-张贤亮作品典藏-散文卷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作家张贤亮的“文学性政论随笔”,表达了他对中国社会改革的观点、理念及思虑,文风尖锐犀利而又密实老辣。张贤亮作为...
从容彼岸是生活-一滴水到海洋 本书特色 ★*平凡的生活,*奇绝的智慧!——林清玄开创散文新风格的心血力作,大陆独家授权!★当代*具影响力的华语散文大师林清玄带你...
俄罗斯诗歌掇英 内容简介 俄罗斯诗歌虽只有数百年的历史,但已如百花盛开的花园,争奇斗艳,各种流派的诗人有如璀璨的繁星,光彩夺目。近年出版了几部论述俄罗斯诗歌的专...
历代蜀词全辑(续编) 内容简介 一、本书所录皆蜀籍词人作品,包括原籍为蜀而离蜀流寓者,祖籍为蜀而非生于蜀者,原非蜀籍而生于蜀者。其中亦含个别词人。此书记载为蜀籍...
曾国潘家书 本书特色 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志事不同,而其豁达光明之胸大略相同。 ——曾国藩《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