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一八八一年-一九三六年):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一八九八年离开故乡考进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又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1902年初毕业后被选派赴日留学,先是学医,后为改变国民精神,弃医从文。1909年八月回国。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鲁迅”是他一九一八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敞文集《朝花夕拾》、《野章》.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
杨宪益(1915- ),翻译家。1915年生于天津。1936年入英国牛津大学学习古希腊罗马文学、中古法国文学及英国文学。1940年回国任教。1943年后在重庆及南京任编译馆编纂。1953年调至外文出版社,与夫人戴乃迭合作翻译多部中国古典小说和现当代小说,包括全本《儒林外史》、全本《红楼梦》、《呐喊》、《边城》等。1993年在香港大学获得名誉博士学位。写有英文自传《白虎星照命》、诗集《银翘集》、笔记《译余偶拾》等。
戴乃迭(1919-1999),翻译家,英籍中国文化学者,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家,香港翻译家协会荣誉会长,英国中国研究会终身会员,牛津大学首位中文学士。她与丈夫杨宪益合作,翻译出版了《楚辞》、《史记选》、《长生殿》、《儒林外史》、《鲁迅选集》、《红楼梦》、《边城》、《湘西散记》等中国优秀文学作品。
我之节烈观随感录六十二恨恨而死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智识即罪恶未有天才之前说胡须看镜有感战士和苍蝇导师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这个与那个“死地”无声的中国革命时代的文学文学和出汗流氓的变迁中华民国的新“堂·吉诃德”们观斗为了忘却的记念我怎么做起小说来现代史中国人的生命圈夜颂二丑艺术沙中国的奇想上海的儿童秋夜纪游小品文的危机看变戏法世故三昧关于妇女解放火“京派”与“海派”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论“旧形式的采用”拿来主义论人言可畏
《仰看流云:重读》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施蛰存先生甚至认为它是鲁迅的最好作品。但是,相对于学界对鲁迅其他创作的研究而言
《不要说话(精装版)》内容简介:这是一本文艺风格私房人像写真集,由知名人像摄影师“双囍是朵花儿”掌镜,通过拍摄多位风格、表
《给孩子的唐诗课》内容简介:六神磊磊,“不勉强孩子背唐诗,我只负责让孩子爱上唐诗。”《给孩子的唐诗课》六神磊磊2019年全新力
《中国深思:鲁迅读本》是中国深思系列之一。在20世纪初叶,梁启超、鲁迅、胡适等这样一批学贯中西的有识这士,对于多舛的国运都曾
我仿佛结识了一个个不同的朝圣者,他们在各自的朝圣路上。是的,世上有多少个朝圣者,就有多少条朝圣路。每一条朝圣的路都是每一
《中国古典散文精选注译(笔记卷)》内容简介:本丛书共八卷,每卷之首均有前言,力求讨源溯流,系统介绍此类散文的发展历史,勾勒
三毛译作大陆首度出版一九六九年丁松青来到台湾,两年后在东南海岸的小岛兰屿做见习修士,与雅美族人度过了难忘的一年。一九七六
《孔庆东评点鲁迅小说》内容简介:对于所谓“北大十佳教师”之首,所谓“北大的马克•吐温”,所谓“北大醉侠”,所谓“继钱锺书以
《智慧治癌》内容简介:★ 百万册畅销书《癌症只是慢性病》作者何裕民教授20年后新作 ★ 一本具有初中文化就能看懂的优秀癌症科普图
《破局:一本书读懂企业增长之道》内容简介:本书旨在帮助职场高管破局企业业绩增长的战略谜题。作者将数字化时代优秀企业的实践经
本书是从翁乃强数以万计的反转片、彩色负片和黑白底片中精心挑选了445张作品,其中有70多张原底已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照片的拍
《鲁迅著译影记》作为馆藏珍品丛书的一种。介绍鲁迅著译封面的图文并茂的书,已经颇有几种了,大多偏重介绍鲁迅自编文集和译本。
内容简介本书对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中的25篇小说逐篇进行分析品读,尤其是对鲁迅小说的重点篇目,如《狂人日记》、《孔
《我还是向往波士顿》内容简介:本书是“感受世界名城细部丛书”之一。全书近四百张图片,从历史、教育、艺术、博物、商业、城市交
这是贯串文学,植物,设计,建筑,生活中的艺术的一本博雅小书。全书四辑。第一辑谈论文学中的植物,发掘寄情花草树木的文人墨客
林沛理一直是一个说话“带骨”的人。广东话“带骨”就是话中带刺,永远用一种批评的角度。我希望,他这本书,能够带给大家一种冲
《Spark内核设计的艺术:架构设计与实现》内容简介:本书对Spark内部高度抽象的数据结构RDD、分布式DAG调度器/驱动器,以及高效的基
《Bootstrap从入门到项目实战》内容简介:本书从零基础开始讲解,用实例引导读者深入学习,深入浅出地讲解了Bootstrap4网页设计的各
《批判性思维:带你走出思维的误区》是美国最为畅销的大学教材,连续九次再版,语言通俗、生动,直观地阐述了批判性思维、正确推理
从作者散文创作来看,本书与《夜读集》风格相近,曾于1941年由国际文化振兴会出版单行本。"药味"之命,乃是因为书中所收文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