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界之选择“文学史”而不是“文苑传”或“诗文评”,作为文学研究的主要体式,明显得益于西学东渐大潮。从文学观念的转变、文类位置的偏移,到教育体制的改革与课程设置的更新,“文学史”逐渐成为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知识体系。作为一种兼及教育与研究的著述形式,“文学史”在20世纪的中国,产量之高,传播之广,蔚为奇观。从晚清学制改革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展开,提倡新知与整理国故终于齐头并进,文学史研究也因而得到迅速发展。在此过程中,北大课堂曾走出不少名著:林传甲的《中国文学史》(1904)还只是首开记录,接踵而来者更见精彩,如姚永朴的《文学研究法》、刘师培的《中国中古文学史》和《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黄侃的《文心雕龙札记》、吴梅的《词余讲义》(后改为《曲学通论》)、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胡适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和《白话文学史》、周作人的《欧洲文学史》和《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以及俞平伯的《红楼梦辨》、游国恩的《楚辞概论》等。这些著作,思路不一,体式各异,却共同支撑起创立期的文学史大厦。
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鲁迅、胡风与茅盾1930年代左翼文学批评之比较
鲁迅杂文及其文体考辨
附录
中、韩鲁迅研究比较与“东亚鲁迅研究”建构
我对“新国学”的思考与认识
后记
《闲情偶寄》内容简介:自古至今,人人都向往闲情野趣的雅致生活:观雪、赏花、品茗……却鲜有人真正理解“生活美学”的要义。生活
《鲁迅杂文集》精选了四十多篇语言犀利且富于战斗性的杂文,以愤激地呐喊,唤醒沉睡在迷茫中的人们,激励人们勇敢地站出来,破除
超越聲音藝術:前衛主義、聲音機器、聽覺現代性(BeyondSoundArt:TheAvantGarde,SoundMachines,andtheModernit...
《鲁迅全传》向读者介绍了鲁迅的家族、童年、求学过程、爱情、友情和事业,还原了一个真实的鲁迅,而不再是一张简化的“脸谱”。
《愿你往事不回首,余生不将就》内容简介:抛弃那些投资圈风生水起的名声和荣耀,撇去在男人和资本鱼塘中畅游的灵活身段,气场超强
本书中的文章大多曾发表在《信报》、《明报》月刊、《万象》杂志上,专栏名称即为"闲读偶拾",这些文章在发表之初就引起广大读者
您打算什么时候回中国看一看昵?我已经一遍又一遍地被别人问到这个问题,尤其是在过去十年里。2005年夏天,我受一个建筑学会议的
本书精选自复旦大学古典文学名师骆玉明教授近几年在《瞭望东方周刊》开设的“秋水杂篇”专栏,是其漫谈《西游记》、《金瓶梅》和
《公共话语空间构建中电视传播与网络舆论互动研究》内容简介:在当下中国,电视是传递主流意见、呈现民众需求的重要平台,网络舆论
本书是蔡澜先生在日常生活中记录了对所结识的、所交往的、所熟知的各种类型的女子的文字,从名门闺秀到酒吧女、乃至遁入空门的女
书中描写4名单身职业都市男女的工作与爱情,他们对爱、性、生活、婚姻有着截然不同的观念和做法,于是在交会时激发出猛烈的火花。
《心理学与心理调节》内容简介:本书从心理学专业知识出发,从抗争挫折、战胜恐惧、浇灭愤怒、克服自卑、降服焦虑、缓解压力、治疗
1.台湾作家林清玄执笔45周年散文典藏,并亲笔题写书名“自心清净,能断烦恼”,且随书附赠林清玄亲笔书法作品“金粉画像”复刻版
《越玩越聪明的脑筋急转弯》内容简介:脑筋急转弯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智力游戏,是培养创新思维、发散思维、跳跃思维的好工具,
《读者》内容简介:在快速变动的时代当中,阅读似乎成了少数得以延续的精神活动。本书共分为七个类别:“准备做一个读者”、“不正
整个20世纪,国人用各种主义,各种理论解释中国。但中国人的真实生活总是被这些抽象的主义所吞噬。历史的连续性,日常生活的细微
《南北看》作者著作有《老古董》《酸甜苦辣咸》《天下味》等,量多质精,允为一代杂文大家,而文中所传达的精致生活美学,更足以
《神奇的催眠术》内容简介:本书讲述什么是催眠;催眠中的超意识现象;催眠术有危险吗;如何引导进入催眠状态……读懂本书,你可以
江湖少年丁鹏漂流到“忘忧岛”,获岛主传授弯刀刀法,决定问鼎武林,但是他后来却发现弯刀乃魔教武功,自己竟是“魔教之子”,他
《口碑》内容简介:本书首先介绍O2O的发展潮流,说明O2O能给餐饮业老板提供的有效服务。然后介绍传统餐饮业突破现状需要学会利用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