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作为格非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对他本人乃至整个中国当代文学的意义似乎至今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我为我们评论界对这部作品保持如此绵长的沉默而惊讶不已。从90年度的《敌人》到92年度的《边缘》,格非几乎不着痕迹地完成了对既往艺术范式的全面突围,他不仅以清晰的时空结构和透明的情节线索消解了以往神秘晦涩的艺术倾向,而且还在对文本游戏色彩的抛弃过程中实现了风格由混沌向澄明的升华,并由此表现出了对“迷宫”式写作姿态的真正遗弃!格非无疑以其卓有成效的艺术努力和出人意料、判若霄壤的“艺术蜕变”,显示了作家超越自我的可能及其限度,并在此意义上对整个新潮小说界作了一次意味深长的提醒。“超越与澄明”既是小说艺术姿态的绝好总结,同时也更是小说主题和人生内涵的精妙概括,据此,格非为新潮小说指明了某种方向。 一 如果说格非的迷宫小说曾一度因其朦胧晦涩和危机四伏的神秘而令人望而生畏的话,那么一旦格非跨出迷宫的门槛其不期而至的清晰给予读者的欣喜也是不言自明的。尽管《边缘》以一个老者弥留之际的灵魂坦露为线索叙述故事,小说时空依然变幻、飘忽不定,但众多跳荡的故事片断和人生画面不仅具有可重组性,而且各自也具有逻辑联系,这就使《边缘》的故事形态具有了整体上的统一性和透明性。小说主人公是“我”,因此“我”的人生经历也正成了这部小说的故事主体,而从“我”的视角出发,小说又平行地展开了仲月楼、徐复观、宋癫子、杜鹃、小扣、胡蝶、花儿等人物的故事,彼此互为交织又互为对比共同构筑了整部小说的故事框架和主题结构。具体地说,“我”的人生故事又呈现为三个阶段: 其一,少年麦村阶段。“我”的记忆开始于“那条通往麦村的道路”,而这条光秃秃的实际上“包含了我漫长而短促的一生中所有的秘密”的道路也正是“我”人生和故事的开端。通过那次母亲眼中的“错误”迁徙,“我”在麦村的童年生涯揭开了帷幕。而母亲对麦村阴雨连绵的天气和弥漫的空气中的稻草气息的抱怨以及对往昔时日的刻骨留恋也感染了“我”,“我”日益被一种颓伤和忧郁的情绪所包围。父母之间的隔膜和隐隐的仇恨也时时加剧着“我”的孤独和寂寞。父亲的病死和母亲与徐复观私通的场景更给“我”幼小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刺激和伤害。“我”眼中的麦村到处充满了灾难和死亡的气息,尤其当我目睹了宋癫子姐姐的驱鬼仪式、花儿莫名其妙的吊死和母亲的临终叫喊之后,不但一种对于生命经久不散的忧伤无法排解,而且“我”的身体也开始向生命的边缘滑行。“我”患上了越来越重的失眠症和梦游症,最后,虽然徐复观以“大粪”治好了“我”的病,但“我”对于麦村的恐惧和逃离已是无可避免。无论是母亲的死亡,还是和杜鹃的结婚、和小扣的私通都无法阻挡“我”突围而出的决心。在“我”的印象中,麦村正是借助于仇恨和恐惧完成了对“我”人生的最初洗礼和放逐。一方面,“我”无法摆脱弥漫于麦村各个角落的仇恨和敌意。如果说徐复观对“我”的仇恨源于对母亲欲望受挫后的报复心理、母亲对小扣的仇恨源于女人之间近乎天生的嫉妒的话,那么宋癫子对“我”的仇恨以及父母亲到麦村后的相互仇恨则似乎莫名其妙。另一方面,“我”的童年稚拙而脆弱的想象中又充满了对于麦村世界的深深恐惧。“我”的幻觉中“窗外的世界浩瀚而不可理喻,它奥妙无穷,令人战栗”,并最终凝聚为一种恐惧的征象。从某种意义上说,对麦村的逃离,正是一次对灾难和痛苦的抛弃与告别,是一次精神涅盘般的自我拯救。只不过,此时,“我”忽视了自己与麦村似乎命定般的联系,因而没有意识到正在踏上的只是一条虚妄的救赎之途。 其二,军旅生涯。对于“我”来说,信阳的军校生活无疑揭开了人生的崭新一页,但这一页尚未完全打开却又急遽地合拢了。“在充满火药味的战争气息”中,“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与接踵而至的梦魔般的灾难和罪恶狭路相逢。虽然,对于军校大兵奸淫乡村女子丑剧身不由己的目睹与参与使“我”度过了三个月的禁闭生活,那几个大兵也终于被处决,但惩罚并不能真正消泯那笼罩和折磨“我”灵魂的罪恶恐怖,这种恐怖几乎一直伴在“我”此后的人生路途上。军校毕业后,“我”上前线投入了战争,并把战争视为“我的身体对于沉睡而无所适从的心灵的一次小小的拯救”。然而,战争却以其残酷和荒诞对人与生命进行了无情的嘲讽和戏弄,并彻底摧毁了“拯救”的妄想。一方面,战争以接二连三的死亡作为成果表现出对生命最大程度的轻蔑和不屑一顾。如果说霍乱伤员被活活烧死,仲月楼关于这件小事的解释多少还能使“我”信服的话,那么当“我”所在的三团“也许只是为了给对方造成一种错觉,或者仅仅是为了试探一下他们的火力”而在进攻中“象被收割的庄稼一样一排一排地倒在河边”,大规模的潜伏部队竟无动于衷时,战争的残酷本性和狰狞面目则无疑
Chinese Literature 内容简介 光辉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保存至今、依然能为我们所欣赏的,*完整的当数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的音乐、绘画,也都十分...
大脑使用指南-其实你活在大脑创造的虚拟世界里 本书特色 人为什么会做梦?为什么眼见的不一定为实?为什么国民男神一换再换?大脑为什么是*大的性器官?为什么一孕傻三...
英国摄影大师约翰.海吉科:全新摄影手册 内容简介 各种画幅摄影权威性指南全球同步发行*新中文版由国际著名摄影大师约翰·海吉科亲自指导适用于每个摄影师有摄影爱好者...
中国当代作家评传丛书-韩少功评传 本书特色 蒋子丹说:“韩少功的明智,恰在于他正值春风得意还想灯火阑珊。”中国当代作家评传丛书-韩少功评传 内容简介 我喜爱远方...
一分钟奇闻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许多一分钟就可讲完的世界奇闻,从这些短小的奇闻中可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一分钟奇闻 目录 能和动物说话的孩子单脚站着睡觉的人会跳舞...
浙江现代农业型村落经济社会变迁研究 内容简介 本著作以浙江省温岭市松建村、永康市新河村、湖州市南浔区射中村、诸暨市长乐村、开化县金星村、金东区塘湖村等六个典型现...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全二卷)--中国文化丛书·经典随行 本书特色 这部八十万字的煌煌巨著将中国文学分为古代、中世、近代三个时期,各个时期又分别就一个文学运动、一种...
贵州省志:宗教志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 由贵州省宗教事务局龙德方局长担任主编,聘请贵州省从事宗教研究的专家学者撰稿★ 本志上限因事追溯...
情人..........王道乾译蓝眼睛黑头发..........思远译琴声如诉..........王道乾译痛苦..........张小鲁人译广岛之恋.........
《D坂杀人事件》内容简介:本书收录江户川乱步笔下唯一名探明智小五郎之系列短篇八篇。包括《D坂杀人事件》、《心理测验》、《黑手
仙境仙人仙梦(中国古代小说中的道教理想主义)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研究道教与文学关系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笔者重点研究了道教的理想主义以及受其影响的几种古代小说类...
灵魂的居所 本书特色 作者试图从古村、围屋、宗祠、戏台等绚丽多彩的民间古建筑中挖掘出寄寓的情感和思想,引领读者去品味建筑、想象历史,提升欣赏古村建筑的审美主动性...
故宫学刊-二0一一年总第七辑 内容简介 《故宫学刊(2011年·总第7辑)》主要内容包括:明世宗与道教浅论、紫禁城建筑的政治内涵、皇极殿考略、乾隆太上皇宫宁寿官...
在还没有遇到你之前,我曾经无数次在脑海中勾勒你的样子,想象你的声音,猜测我们到底是怎么相见的,未来又是怎么展开的,happye
满天星 内容简介 同名电视剧已在春节期间播放。它以全新的立意、充满悬念的故事情节和高水平的制作水准,在这一次眼花缭乱的PK阵容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创下了较高的...
汉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 本书特色 儒道释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影响深远,它对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共同感情和强大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
中华民国实录(全15册) 内容简介 抗日战争胜利后,经历战争灾难的中国人民迫切要求和平、民主、独立,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但是,国民党当局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
本书荣获2013年傅雷翻译出版奖(社科类)。在中世纪,小孩几乎一断奶,就被当作“小大人”看待,他们混入成人中间,穿着与大人相
现代诗歌理论与技巧 本书特色 《现代诗歌理论与技巧》是一部研究现代诗歌理论与技巧的专著,它吸收了几十年来现代诗歌创作与理论发展的积极成果,体系结构性强,论述深入...
经典制造:金庸研究的文化政治 本书特色 该书是围绕着金庸小说的“经典”,化这一主题而展开的。书中首先指出了金庸是如何为其作品制造“经典”的形象,接着对金庸小说在...